欧洲历史的脉络是怎样的? - 知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学习历史必备两样工具,一是年表,二是地图,有了它们,就可以将事件定位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1.年表.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2000年的3000 ... 历史欧洲欧洲历史欧洲历史的脉络是怎样的?试简单整理和归纳欧洲史的脉络显示全部​关注者2,795被浏览754,599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108​1条评论​分享​48个回答默认排序祁达方​​文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关注7,140人赞同了该回答学习历史必备两样工具,一是年表,二是地图,有了它们,就可以将事件定位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1.年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2000年的3000年历史,每500年分为一段,可以分为六段。

每段用两个字概括,记为希腊罗马、基督穆圣、黑暗光明。

这种记法刚好可以每4个字表示1000年,每个1000年的四个字里,前两个字是重点,后两个字是变迁。

【希腊罗马】公元前的1000年里,前500年重点是希腊的文明发展,后500年重点是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但后500年里希腊的戏份同样重要,既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这些重要学者,又出现了亚历山大大帝这样家喻户晓的帝王。

【基督穆圣】公元后的第一个1000年里,前500年重点是基督教的产生、发展、合法直到成为国教,这500年里还发生了日耳曼人和匈人入侵事件,在这样的压力和忧患下基督教成为了人们的安慰,罗马帝国分裂了,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不久即告灭亡。

在罗马的基督教教廷、欧洲的新统治者日耳曼蛮族、上个1000年留下来的希腊罗马学术,这时形成了奇妙的结合:日耳曼蛮族成了基督教骑士,希腊罗马学术支持基督教教义。

第一个1000年的后500年重点则是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席卷,与耶稣基督诞生在前500年开头对应的,穆罕默德诞生在这个500年的开头,他创立的伊斯兰教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亚洲和欧洲的广大地盘,直到遇到法兰克王国的铁锤查理才受到阻碍。

铁锤查理的后代被教皇加冕为皇帝,即查理曼大帝,但查理曼大帝死后,他的法兰克帝国迅速分裂,其中东法兰克帝国,在这个500年的最后,演变成了神圣罗马帝国。

【黑暗光明】公元后的第二个1000年里,前500年是最黑暗的历史——中世纪后期,这包括了十字军东征、蒙古入侵、黑死病、东罗马灭亡这些惨痛的记忆,但正是在这样的黑暗中,出现了曙光,在这个500年的最后,发生了伟大的文艺复兴。

而后500年里,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工业革命,欧洲进入了飞快的发展时期,与之对应的代价,则是劫掠、杀戮、奴役、战争,黑暗的阴云没有完全散去。

2.地图为方便记忆,我把欧洲地图做了扭曲,先提取成4*4的16个方格,扭曲成好画好记的表格地图:这16个方格,包含了欧洲、北非、小亚细亚和阿拉伯的一角,包含了欧洲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地点。

其中北非、小亚细亚和阿拉伯在地理上不属于欧洲,但与欧洲历史上相当多重要事件密不可分。

从真实地图到16格地图,出现了一些扭曲,最明显的是几个半岛的位置和形状、被上移了的英国、被简化成了边线的水域,这些扭曲是必要而且可以接受的。

为了方便识别,在每个方格中写了一个汉字,表示该地点在现代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乌克兰、波兰、埃及,其中一些汉字代表的地点有多个国家,取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一个字,如瑞字表示瑞典所在的北欧、希字表示希腊所在的巴尔干半岛、阿字表示沙特阿拉伯所在的阿拉伯半岛,最后一行的两个非字,表示西非和北非。

这些汉字只用于帮助识别地点,所以使用了不显眼的灰色。

3.故事年表和地图都有了,可以看故事了。

一、希腊(第一个500年,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这500年,在历史上属于上古时期。

当然,在公元前1000年之前,文明也早已开始发展,但那不是这篇文字考察的内容(那需要写一篇专门的文字,也一定会相当有趣)。

到这个500年的开端的时候,人们已经拥有了城市、文字、农业、冶金和等级制度,马和骆驼早已被驯服,铁器已经开始被使用。

希腊在公元前12世纪随着多利安人的入侵而堕入“黑暗时代”,实行部落制和贵族政治,到这个500年的后期,城邦的兴起让工商业开始发挥作用,希腊的经济急速发展,同时军事、政治也发生了变革,步兵取代了骑兵,寡头政治取代了君主政体。

二、罗马(第二个500年,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元年)1.公元前5世纪这时,波斯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在这个世纪的初始阶段,波斯皇帝大流士派出远征军进攻希腊本土,波希战争由此爆发。

第一次波希战争波斯人与雅典人在马拉松展开大战,兵力不足的雅典以少胜多获得大胜,回雅典报捷的士兵,长跑了42.195公里,完成使命之后力竭身亡,从此世界多了一项叫马拉松长跑的运动项目。

第二次波希战争,波斯人的陆军在温泉关与斯巴达人展开了血战,据守的斯巴达战士全部阵亡,但他们让波斯人留下了将近两万具尸体,这就是著名的斯巴达三百勇士的故事,通过温泉关之后,波斯人抵达雅典,却发现雅典人已经撤走,留下一座空城,波斯皇帝薛西斯大怒焚城,与此同时,在萨拉米斯海峡,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波斯海军,在将雅典海军完成合围的情况下,反而被雅典海军击溃。

至此,波斯人元气丧尽,从此开始衰退,直到后来被亚历山大大帝消灭。

但波希战争的战胜者希腊这方,雅典和斯巴达的矛盾却愈演愈烈,公元前431年,提洛同盟(雅典为首)与伯罗奔尼撒联盟(斯巴达为首)的战争爆发(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断断续续,几经停战,直到这个世纪的最后(404年),才以提洛同盟解散、雅典投降而宣告战争结束。

这场大战,希腊全部城邦卷入其中,古希腊的繁荣受到极大破坏,从此由盛转衰。

2.公元前4世纪雅典和斯巴达两败俱伤后,底比斯短暂地称霸了一段时间,但不稳固。

到了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战胜雅典、底比斯的反马其顿联盟,迫使他们承认了马其顿的霸主地位,但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刺杀,他20岁的儿子继位。

这个20岁的年轻人后来以一个响亮的名号为人所知: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继位后,首先平息了企图趁老王亡故之机摆脱马其顿控制的城邦的起义,然后他开始远征,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波斯,上个世纪波斯焚烧雅典的仇恨还在希腊人心中根深蒂固,亚历山大又给波斯加上了刺杀腓力二世的凶手的指使者的罪名,他于公元前334年出征,到公元前330年,将曾经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彻底灭亡,在这之前,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已经被他征服而成为领土。

但他没有停步,继续征服,到公元前327年,他打到了印度,从希腊到印度,这是一个让人惊叹的距离,但到了这里,他的将军和士兵已经厌倦到极点了,他们强烈要求停下进攻的脚步,返回家乡,亚历山大在万般无奈之下,于公元前325年撤出了印度。

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返回巴比伦,定都于此,他的10年远征至此结束,这时他才32岁,让人最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年之后,亚历山大突然患病去世,年仅33岁,死因至今不明。

史书叙述亚历山大死于恶性疟疾,而很多人则倾向他是喝了被下毒的酒而死的说法,被提名为疑似凶手的名单里包括他的将领、妻子甚至老师——亚里斯多德。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领土迅速破裂,但与同样迅速扩张之后破裂的蒙古帝国不同的是,亚历山大的远征,使希腊的文化遍布中东地区,对西方和东方的融合起到了极为伟大的影响。

在历史评价中,他是欧洲四大名将之首(另外三人是汉尼拔、凯撒和拿破仑),也是扑克牌中的四大帝王之一(另外三人是大卫、凯撒和查理曼),作为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亚里斯多德的学生、赫拉克勒斯和阿喀琉斯的崇拜者,他的英年早逝让无数后人扼腕叹息,“如果给他更多的时间”,无数人做过这样的假设,但假设只能是假设了。

3.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四分五裂,而这个时候,一个将会长久保持霸业的帝国正在酝酿之中,它就是罗马,这个时候,罗马还是个共和国,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终于统一了意大利半岛,这个成就似乎不起眼,但如果看看上面一张地图就会发现,即使在亚历山大帝国的强盛时期,他们也仅仅占据了巴尔干半岛的一小部分。

在统一自己所在的半岛的事业上,罗马人现在已经做得比希腊人更好了,当然,他们占有一个优势,即意大利半岛上的山容易通行。

在统一了意大利半岛之后,罗马人和北非的迦太基人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他们对西西里岛产生了争夺。

陆上强国罗马与海洋强国迦太基的战争就此爆发,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布匿战争。

三次布匿战争,全由罗马获胜,最后迦太基彻底失败,惨遭屠城,退出历史舞台,而罗马则成为了地中海的霸主。

但在三次布匿战争的参与者中,最负盛名、永垂不朽的,却是失败一方的军事统帅——迦太基的统帅,欧洲四大名将之一,被尊为“战略之父”的汉尼拔。

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人击败迦太基人,夺取了西西里岛,迦太基转而向伊比利亚半岛发展,公元前218年,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突袭罗马,引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率军在意大利穿插游击,客场作战前后长达15年。

在战略上,他将战争的前线推进到敌方的境内;在战术上,他取得了一系列精彩的胜利,包括在坎尼战役中以5万人包围全歼罗马7万人。

但是,商业帝国迦太基的向心力、动员力、决战到底的信念,远远无法与农业帝国罗马相比,汉尼拔率领的军队又大量是雇佣军,战斗力和忠诚度都不强,客场作战的他,由于制海权在罗马手里,难以从迦太基获得补给,在自己的弟弟率领的5万援军被全歼、弟弟也阵亡之后,汉尼拔终于到了自己的极限。

最终,罗马将军西庇阿“围魏救赵”攻击迦太基本土,汉尼拔被迫回援,在扎马战役中,在与汉尼拔不断交锋又不断失败中成长起来的西庇阿,在正面击败了汉尼拔,这是汉尼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战场上失败,此战失败,迦太基被迫认输,与罗马签订了极为苛刻的条约。

战后,汉尼拔在短暂的参政经历之后,由于迦太基官员与罗马勾结,意欲对他除之而后快,汉尼拔被迫流亡,最终,在罗马人的追逐和逼迫下,汉尼拔服毒自尽,时年六十四岁。

4.公元前2世纪在汉尼拔之后,欧洲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罗马的扩张,第三次布匿战争打响,迦太基灭亡,罗马人控制了地中海的北岸,包括意大利全境、伊比利亚半岛、希腊半岛、小亚细亚的一部分,以及今天法国的沿海部分。

5.公元前1世纪耶稣诞生之前的最后一个世纪,罗马人继续他们的征服事业。

公元前58年,高卢战争开始,发动者是罗马执政官、高卢总督恺撒,正是在后世被呼为恺撒大帝的那个人。

高卢战争胜利后,恺撒实力大增,这时与他组成“前三头同盟”的两个盟友中,克拉苏已战败身亡,庞培则对恺撒产生了强烈的忌惮,他与元老院勾结,召恺撒回罗马。

不愿意放弃实力的恺撒经过考虑之后,率领大军返回,对元老院和庞培造成震慑,他们在惊恐中逃亡他乡。

恺撒在要求剩余的元老院议员选举他为独裁官后,与庞培展开大战,他在西班牙、希腊连续击败庞培的军队,最终决定性的法萨罗战役又由恺撒取胜,庞培逃亡埃及。

恺撒追击至埃及,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三世杀害庞培献给恺撒,希望以此让恺撒帮助自己除去姐姐——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即著名的埃及艳后。

但埃及艳后的魅力产生了作用,恺撒反而宣布埃及王位由托勒密十三世与埃及艳后共享,托勒密十三世大为不满,于是亚历山大战争爆发,恺撒取胜,托勒密十三世阵亡,埃及艳后即位。

在征讨潘特斯王国胜利,留下著名的“Veni,Vidi,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之后,恺撒返回罗马,进行一系列内政活动,并连续出兵北非和西班牙,平定了庞培逃至北非的余党、庞培在西班牙叛乱的儿子,取得了胜利。

公元前44年,恺撒宣布成为终生独裁官,3月15日,在庞培兴建的剧院里,恺撒遇刺身亡。

终其一生,他都没有称帝,但他是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作为罗马帝国的奠基者,他受到了后世广泛的尊崇,甚至很多国家以“恺撒”作为皇帝的称号。

他不仅是出色的军事统帅、欧洲四大名将之一,更是出色的政治家,通过一系列制度改变,他奠定了罗马共和国转为罗马帝国的大势,尽管他自己并没有看到这个转变发生的那天。

恺撒死后,罗马出现了短暂的分裂,最终由恺撒的养子屋大维重新统一,他先与安东尼结盟,消灭了谋杀恺撒的共和派,之后又击败了安东尼,迫使安东尼与其情人埃及艳后自杀。

完成统一后,屋大维以一系列高超的政治手段,获得了极大的实权。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并获得“奥古斯都”的称号,成为了事实上的皇帝。

他的称号“奥古斯都”也与“恺撒”一起成为了皇帝的代称。

至此,罗马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共和国,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帝国,屋大维也被公认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

恺撒的军事成就,与屋大维的政治成就,让罗马帝国拥有了牢固的根基,他们两人在死后,都被列入了神的行列。

三、基督(第三个500年,公元元年至公元500年)1.公元1世纪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的继任者的统治下继续扩张。

在这个世纪的初期的中东,耶稣诞生了。

他的故事并非发生在欧洲,但对后来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耶稣30岁左右的时候,他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的儿子。

这威胁到了犹太教领袖,被他们看作异端,于是他们逮捕并处死了他。

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在被处死的第三天复活,向他的门徒显现,他的门徒至此才对他深信不疑,开始四处传教。

以圣彼得为首的这十二个门徒最终有十一个惨遭当权者杀害。

为基督教传播做出巨大贡献圣保罗也活动在这一时期,但他并不在十二门徒之列,相反他曾经参与过迫害教徒,但后来他皈依了基督教,他的积极传教取得了巨大成功,因为他认为基督教并非仅仅是犹太人的宗教,而是全世界的宗教。

这样,基督教的传播范围就远远超过了犹太教。

圣保罗的著作,占了《新约》一半的篇幅,他对基督教的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

最终圣保罗也被当权者杀害。

2.公元2世纪在这个世纪,罗马帝国的发展到达了黄金时期(前期帝国),然后开始走向衰落(后期帝国)。

对基督教,罗马的统治者非常反感,一直在压制它的发展,但基督教中的爱和希望,受到了下层人民的广泛喜爱,信徒数量越来越大。

3.公元3世纪在三世纪,罗马帝国遇到了危机,从235年至284年,罗马先后出了24个皇帝,其中只有一位得到善终(病死),其他全部死于非命。

皇帝的无能、外族的入侵、军人的哗变、地方的独立,让罗马帝国摇摇欲坠。

在这个世纪的最后,戴克里先皇帝终于让罗马稳定了下来,但他的四帝共治制度,却将在下个世纪演变为罗马帝国永久的分裂。

4.公元4世纪在这个世纪的初期,分裂的罗马帝国再次爆发了内战,幸运的是,他们迎来了君士坦丁大帝。

公元312年,他统一了西部帝国,公元323年,他统一了整个罗马帝国。

感到忧患的罗马贵族终于皈依了基督教,在313年,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宣布了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到这个世纪晚期的380年,基督教更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330年,君士坦丁将都城从罗马迁往拜占庭,其新都就是著名的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死后,帝国分裂和统一了许多次,终于在这个世纪末期的395年,永久地分裂了,西罗马的都城是罗马城,而东罗马的都城是君士坦丁堡。

5.公元5世纪匈人入侵欧洲,“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压力使日耳曼蛮族被迫再次侵入罗马帝国,他们起初是西罗马帝国的雇佣军,后来却鸠占鹊巢,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正式灭亡,而东罗马帝国也处于苟延残喘的悲惨境地。

罗马帝国已经崩溃,而匈人帝国在阿提拉死后也崩溃了,这样欧洲的统治者变成了日耳曼蛮族,但他们的文化过于落后,难以统治这样大的领土,于是基督教成为了他们的选择,他们建立了多个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并保留了基督教的教廷。

伦巴第人进入意大利,汪达尔人进入西班牙,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而法兰克人控制欧洲主要地区。

统一的帝国不复存在了,欧洲的土地成为了一个个小王国的拼图,古典时代到此结束,中世纪开始了。

在下一个500年里,穆罕默德和他的宗教将对欧洲造成新的冲击,而留守在故乡的日耳曼蛮族——维京人,在下个500年里,也将给欧洲增加压力。

四、穆圣(第四个500年,公元500年至公元1000年)1.公元6世纪与耶稣诞生在上个500年的第一个世纪相对应的,穆罕默德诞生在这个500年的第一个世纪里。

但他的事迹,是下个世纪发生的事情。

这个世纪里,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大帝,一度攻占了意大利、西班牙、北非的地盘,使得地中海几乎再次成为一个帝国的内湖。

2.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受到天启而创建伊斯兰教,至此,“亚伯拉罕三教”即已经全部出现。

这三个宗教按出现的时间顺序,分别是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总称)和伊斯兰教。

这三个宗教对比来看,不太严谨地说:犹太教信仰《希伯来圣经》,即《圣经》中的旧约部分;基督教信仰《旧约》和《新约》,认为耶稣是救世主;伊斯兰教信仰《旧约》《新约》和《古兰经》,接受耶稣的存在,但不认为他是神子,认为他是与亚伯拉罕、摩西、大卫一类的先知,而穆罕默德是他们之后的又一位先知,也是最后一位先知,《古兰经》是《旧约》和《新约》之后的最后一部经卷。

这三个宗教都是一神教,信仰同一位神祗(犹太教称为“雅威”,基督教称为“耶和华”,伊斯兰教称为“安拉”),并且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承认亚伯拉罕是自己的祖先,并且都认为耶路撒冷是自己宗教的圣地。

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犹太教敌视基督教了,在他们眼里,耶稣绝不是弥赛亚,而只是别有用心的颠覆分子、人人得而诛之的异端。

至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仇恨,放到下个五百年,十字军东征的段落再说吧。

穆罕默德创教之后,用武力征服异教部落。

穆罕默德逝世时,穆斯林已经几乎占领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即四大哈里发,继续进行扩张。

这个世纪初期,东罗马帝国与萨珊波斯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其结果就是两国国力都大为衰退,无力应对阿拉伯的扩张。

最终,东罗马帝国受到来自阿拉伯的重创,萨珊波斯更是彻底灭亡了。

3.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到达鼎盛时期,它不仅拥有整个阿拉伯半岛,更拥有中东、北非和西班牙的广阔地盘。

之所以说是鼎盛,是因为阿拉伯人的扩张势头终于被阻遏了:在法国图尔,阿拉伯人被法兰克王国的掌权者“铁锤查理”击退。

阿拉伯人的迅猛扩张至此为止,他们已经建成了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帝国。

阿拉伯人的故事告一段落,他们已经到达了帝国的最强盛时期。

这个五百年的最后两个世纪,故事的主角是法兰克王国——即遏制了阿拉伯人扩张势头的铁锤查理的后人。

在8世纪,他的后人——矮子丕平和查理大帝,已经建成了一个强大的法兰克王国。

4.公元9世纪在公元9世纪的第一年,查理大帝被教皇加冕为皇帝,他的加洛林帝国的版图,包括了现在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一部分,这在西罗马灭亡之后的欧洲,规模是空前的。

他也因此成为了扑克牌上的四大国王之一(黑桃K大卫王、梅花K亚历山大大帝、方块K恺撒大帝、红桃K查理曼大帝)。

可惜,在他死后,加洛林帝国分裂成三块: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后来西法兰克王国与东法兰克王国将中法兰克王国瓜分,之后的西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即分别是法国和德国的前身。

5.公元10世纪法兰克王国们几经分合,在962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皇帝,神圣罗马帝国就此诞生,在德国人口中,它被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

在公元9世纪和10世纪,欧洲受到来自北欧的维京海盗的长期入侵,他们强悍、野蛮、恐怖,侵略目标包括波罗的海国家、欧洲西海岸国家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并发现了冰岛甚至是北美洲,他们的活动不仅限于水域沿岸,也可以深入内陆,这得益于他们的长船,在很浅的水面上也能行驶,而需要步行的时候,他们就抬着船走。

这些海盗让各个国家深以为患,法兰克国王为了让维京人停下来,授予了他们的首领诺曼底公爵的称号,维京人就这样定居下来,并逐渐成为了基督教的信徒。

至此,日耳曼人、穆斯林和维京人这三批入侵者都成为历史,欧洲人最凄惨的日子似乎过去了。

五、黑暗1.公元11世纪公元11世纪中叶,诺曼底公爵(就是上个世纪定居在法国的维京人的后代)威廉征服了英国,英国从此开始了世袭的君主制。

同样在11世纪中叶,罗马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开除对方的教籍,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公元11世纪的末尾,为了帮助东罗马帝国对抗伊斯兰国家塞尔柱帝国(塞尔柱帝国已经占领了原属于东罗马帝国的小亚细亚),收复被阿拉伯占领的失地,尤其是“圣城”耶路撒冷,由西欧的天主教教宗准许,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出动兵力,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了,这是十字军东征中唯一胜利的一次,十字军夺下了耶路撒冷,并建立了一系列国家。

2.公元12世纪这个世纪里,西欧人又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十字军东征,都没有实现目的。

3.公元13世纪在前三次东征期间,西欧人与东罗马帝国人已经矛盾重重。

第四次东征,十字军居然在威尼斯人的鼓动之下向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进攻,破城后进行了抢劫和屠杀。

十字军东征的动机,原本就是狂热的宗教热情与现实的利益欲望的混合物,在历次行动中也都体现出了残忍、狂暴、愚蠢和贪婪的特点,他们大肆屠杀,屠刀所向,连犹太人和基督徒都不能幸免,更不用说他们的敌人穆斯林了。

与他们的凶狠残暴同时存在的是,他们的军事素养很差,甚至在行军中都会大量减员,其中的“平民十字军”(无非是一些被煽动起来的暴民的乌合之众)战斗力更是不堪一击。

这第四次东征,更是历次东征中最臭名昭著的一次,他们把刀锋指向了自己的盟友——同样信仰基督的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从此一蹶不振,直到这个五百年的最后彻底灭亡。

之后的第五至第八次东征都发生在这个世纪,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其原因是十字军成分混乱,骑士和农民混杂,武器和战斗力严重不统一,战术素养更是相当低下,面对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成熟军队,他们完全不是对手。

比起后七次东征全部失败更糟糕的是,十字军的恶劣表现,造成了基督徒与穆斯林千百年的矛盾。

这个世纪里还发生了蒙古人的入侵,但对欧洲人来说,蒙古人的出现不是坏事,因为蒙古人对穆斯林造成的损伤,比对他们造成的损伤更大。

4.公元14世纪英国与法国开战,百年战争爆发,这段战争中途被迫停战了一段时间,因为黑死病来了。

这场恐怖的传染病席卷欧洲,造成了1/3至1/2(让人不寒而栗的数字)的人口减员。

5.公元15世纪在上个世纪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同时莫斯科大公国也在崛起),在这个世纪继续扩张,在1453年,他们攻陷君士坦丁堡,古老的东罗马帝国至此灭亡。

与此同时,英法百年战争结束,胜利者法国本来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贞德拯救了他们。

战后,法国完成了民族统一,而英国经过之后的内战玫瑰战争之后,进入了都铎王朝。

奥斯曼帝国和莫斯科大公国都在迅速扩张,后者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逐渐获得了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地盘。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无数东罗马帝国的学者带着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作品和书籍逃亡西欧。

这些作品与书籍,让因黑死病的爆发而对基督教减少信心的西欧人大开眼界——原来在基督教统治之前的时期,曾有过这样好的时代和作品!于是在黑暗的中世纪教会统治下的人们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展开了,欧洲历史也从此走到了近代。

六、光明1.公元16世纪“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题材依然是基督教的人物和事件——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圣母油画、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

文艺复兴让人们在思想上回到以思考人类自身为主,重视“人性”而不是“神性”,这种影响是浸润式的,而16世纪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则对教会进行了直接的冲击。

从成为罗马国教以来,圣经的解释权被教会牢牢地控制着,普通民众甚至连阅读《圣经》的可能性都没有,这种“挟《圣经》以令信徒”的手段被教会利用得炉火纯青,于是教会成了统治者,《圣经》中的教诲成了教会中的政客和骗子们谋私利的工具,民众的思想被严密地控制,形成愚昧无知的被操纵者,这种愚民战术取得了巨大成功,教会中的骗子们以此耍弄了愚蠢又虔诚的信众十几个世纪。

终于,到了公元16世纪,马丁路德出现了,他进行对《圣经》的翻译工作,使人人都能阅读《圣经》,他并强调,要以《圣经》为指导,而不是以教会为指导,他与后来跟进的慈运理、加尔文等人的改革工作,打破了罗马教廷对基督教的垄断。

由此诞生的新教,也与天主教、东正教并列,成为基督教的主要分支。

欧洲人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而欧洲的国家也摆脱了教廷的控制。

这时也正是航海蓬勃发展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在上个世纪的后期,达伽马发现了去往印度的新航线,而哥伦布则发现了美洲,而在这个世纪的前期,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

在这个时代,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殖民活动,在欧洲以外的地方瓜分了面积巨大的殖民地。

2.公元17世纪在文艺复兴的时期,人们一直在怀古伤今,认为古希腊非常完美,提倡以同古希腊人一样完美为目标而努力。

但17世纪的伽利略和牛顿的研究结论指出:希腊人也有错误。

在科学革命时期,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化学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科学思想深入人心,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在这个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查理一世被斩首,英国成为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3.公元18世纪在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呼吁着发挥理性,驱散黑暗。

这是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提倡理性思考、科学思考。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霍布斯、洛克、康德们的著作,今天看来仍然熠熠闪光,从此,理性取代了蒙昧,科学取代了迷信,光明取代了黑暗。

作为启蒙运动的结果之一,在这个世纪的后期,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君主制和封建制度被摧毁,然而不幸的是,大革命之后的法国并未形成一个美好的政体,却陷入了暴力和混乱中。

欧洲各国组建了反法同盟,来对抗这个新兴的法兰西共和国。

与启蒙运动在时间上并列的浪漫主义运动,对启蒙运动中忽视情感、意志和想象力的倾向不满,提倡重视个体、重视自然,这看起来是走向了启蒙运动的反方向:启蒙运动提倡理性,而浪漫主义运动则提倡感性,但这两者拥有共同点,即对教会权威的抛弃。

在这个世纪的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机器代替了手工,工业革命开始了。

4.公元19世纪在上个世纪的晚期,法国统帅拿破仑通过强大的军事才能(在公元前的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之后,欧洲四大军事统帅的最晚一位),取得了与反法同盟的战争的胜利。

在这个世纪的初期,拿破仑由教皇加冕,成为皇帝,在他第三次粉碎反法同盟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放弃尊号,神圣罗马帝国至此灭亡。

之后他又粉碎了第四次、第五次反法同盟,使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鼎盛,几乎整个欧洲大陆都成为了他的领土,随着他征战的马蹄,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和《拿破仑法典》遍布欧洲各国,教会的影响力受到毁灭性打击。

之后,拿破仑远征俄罗斯,虽然一路胜利,但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俄军统帅库图佐夫毅然放弃莫斯科,留给法军一座空城,在之后的寒冬里,法军损失惨重,被迫撤军。

战后欧洲各国第六次组建了反法同盟,拿破仑与之交手,互有胜负,最终巴黎被攻陷,拿破仑投降,其本人被流放海岛。

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拿破仑被流放之后,路易十八登基,波旁王朝复辟,法国民众大为不满,拿破仑趁机脱身,并使阻止他的法军转而支持他,拿破仑回到巴黎,百日王朝开始。

在拿破仑面对欧洲各国第七次组建的反法同盟的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战是在滑铁卢与英国威灵顿公爵交手的战役,即滑铁卢战役,这场战役拿破仑惨败,百日王朝结束,拿破仑再次被流放。

六年后,拿破仑在海岛上去世,死因不明。

尽管拿破仑淡出历史舞台了,但他对欧洲造成的影响却不会散去,民主思想已经普及,民族主义已经兴起,在这个世纪里,德国、意大利相继完成了统一。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完成德国统一之前,法国和德国经历了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这些重要事件,这两个国家结下的仇恨,将在下个世纪的世界大战中爆发。

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经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成长起来的欧洲国家在其他大洲进行着殖民活动。

在这个世纪的中叶,《共产党宣言》已经发表。

这些都将深刻地影响下个世纪世界的变化。

5.公元20世纪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值得用专门的时间进行研究,用专门的笔墨进行叙述,所以,在这篇文字里,就不多说了。

写在最后:对欧洲历史,我是茫然无知的,这篇文字是阅读《极简欧洲史》和《世界通史》时,为了帮助记忆而做的笔记,其间大量参考了ACFUN站布哈林的历史地图和百度百科。

我做的工作只是勾勒一个年表的框架,然后搜集资料将其填起来,由于是这种搜集-填充的方法,错漏的地方一定很多,恳请批评指正,如果对读者造成了误导,则非常抱歉。

做这篇的方法是和我之前做春秋历史、战国历史的文字同样的方法,但欧洲3000年的历史,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复杂度都远远超过春秋战国,是量级上的区别,尤其对我这种门外汉,实在是艰难的工作。

不过门外汉有门外汉的好,因为我知道“历史小白”需要的是什么,这篇里提供了框架和脉络,把欧洲历史上的著名国家、人物、事件串联起来,用知乎上常用的词说,叫“理清历史”,至于某个具体的国家、人物、事件,如果感兴趣,则需要专门进行研究,这是在这篇里不可能提供的内容。

不妨最后重复一遍我做的6个500年的时代划分:希腊,罗马,基督,穆圣,黑暗,光明。

这6个阶段,按“希腊罗马、基督穆圣、黑暗光明”的读法,则每4个字代表了1000年,基督诞生的时候是公元纪年,这非常容易记忆,而按“希腊、罗马基督、穆圣黑暗、光明”的读法,则代表了上古时代、古典时代、中世纪、近代的时代划分。

在准备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用“16格地图”做了几张图,但在写这篇的时候,却没有决定使用,而是使用了在网上找的历史地图。

附:一本我推荐的世界通史书籍编辑于2019-10-1808:50​赞同7140​​208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苏漢泽为天地立書,为生民立命。

继往圣绝学,续万世漢祀​关注251人赞同了该回答更新(补充)后,超长篇预警。

由于与原来的内容是补充(展开)的关系,所以更新放在后面。

因为地中海历史以来,都是联系的作用大于分隔。

所以,欧洲从地缘来说,根本算不上一个独立的地缘板块,因此,单独梳理欧洲的历史而不涉及西亚的话,可谓无从说起。

单论科技,勉强还不涉及欧洲以外,但说到宗教乃至政治的话,离开了西亚,就不完整了。

所以,下面梳理的是大内海地区简史,大致下图红框:地中海东部,有两处地方很特别,一个是苏伊士运河(曾经的地峡),一个是土耳其西边的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

前者是海上咽喉,后者是陆上咽喉。

该地区附近,西北是爱琴海,希腊文化的中心(科学的起源地),东南是迦南地,三教圣城耶路撒冷的所在地。

以东地中海和小亚细亚为中心将西方起源地圈起,形成一个核心地区,我称之为海心区,即内海中的内海区。

大内海区的历史,从海心区的爱琴海说起(更早之前的历史不是没有,但与欧洲的关系太小):都说西方科学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我们来看看古希腊的版图:上图显示,希腊文明还有一个内核,那就是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地区的迈锡尼为核心,故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西方古代文明由此发轫:古希腊在爱琴文明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虽说在巴尔干半岛南端,但实际上由于山脉的阻隔,半岛南端跟大陆的联系几乎与海岛无异:这里曾形成了古代世界堪称发达的外向型经济。

如《剑桥古代史》所说: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可以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铺,枕迦太基的枕头。

”很明显,无论爱琴文明还是希腊文明,基本是闭环性质的海贸文明。

希波战争在希腊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艾奥尼亚希腊诸邦。

前499年,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米利都等希腊城邦发动起义,得到雅典的支持。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镇压起义后,就准备进攻雅典。

前490年,波斯大军渡海西侵,但在马拉松战役中被人数居于劣势的雅典重装步兵击败。

希腊人赢得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胜利。

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50万大军再次进攻希腊。

希腊各城邦也结成同盟,共御强敌。

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

希腊陆军在温泉关阻击波斯陆军,虽然兵败,但为希腊海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

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一举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退。

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

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

大约前500年,波斯帝国(西亚北部)加入大内海地区的历史发展中,波斯帝国起源于波斯湾北部临海地区:波斯帝国的核心大致是高原农业,辅以一定的渔业与游牧。

马其顿的崛起(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位于希腊的北部,处于希腊文明的边缘,被希腊人视为蛮族。

但从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逐渐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

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

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

亚历山大即位后很快就平定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巩固了政权。

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

亚历山大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先后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

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

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米拉战役爆发。

亚历山大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

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

古希腊的直接征服者,是马其顿王国,以其著名的马其顿方阵打败并吞并了希腊。

对于马其顿,简要特征如下:根据自然地理条件,马其顿明显分成两部分:上马其顿,位于西部,地域广大,山脉纵横,森林密布,适于畜牧业,是马其顿人基本居住地;下马其顿,是块濒临爱琴海的沿海平原,适于农业发展。

约在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马其顿可能发生过类似提修斯改革的统一运动,形成早期国家,定都上马其顿的埃盖,实行君主制因此,马其顿本身更多的属于游牧文明。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差不多是西方弱化版的铁木真,而且还是在位十多年就暴病而亡的前提下。

(也有部分人否定亚历山大的存在,认为是虚构的)而亚历山大帝国的出现,说明古希腊商圈太小,已经无法孕育更高级的技术形成对游牧势力的代差压制。

布匿战争与罗马在大内海地区东部酝酿亚历山大帝国时,西地中海在孕育着新的更大的统一海贸商圈,亚历山大逝世不足百年,罗马通过三次布匿战争(首次公元前264),统一了西地中海:第一次是将罗马南部三岛占有,构成以罗马为中心的西地中海北部的的闭环商圈,这个商圈比希腊商圈明显大一号,而且独立性更强,几乎完全由岛屿和半岛组成:第二次布匿战争将西班牙的西部沿海占领,第三次布匿战争将前西地中海霸主迦太基(首都今突尼斯)征服,至此,罗马统一了西地中海闭环商圈:在征服迦太基之前,其实罗马已经发动三次马其顿战争,将巴尔干半岛以及古希腊地区征服。

所以,古罗马的核心区其实是以亚平宁半岛为中心的北地中海沿岸及邻近岛屿:至此西地中海地区开始加入大内海区的历史,其中心罗马一度取代海心区成为大内海区的中心:古罗马在这个基础上,向北向南向东扩张,直到395年东西罗马分治:期间发生一件当时不算起眼,但未来影响深远的是: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之所以引入基督教,因为罗马势力进入高卢区(法国)之后,海军投送军事力量维持统治的模式无法继续生效。

因此,罗马模式,只适合于环地中海地区,而且是对周边农业势力形成一定的技术代差的前提下。

希腊(亚历山大)、波斯、罗马三大帝国都在历史上亮相之后,大内海区三个统治核心(下图红圈)就浮出水面了。

罗马分治就是西欧(中欧)势力真正进入大内海历史的标志:于是,公元前500-300(承认基督教)这段时间,大致可称为三大帝国阶段:波斯、亚历山大(希腊)、罗马之后几百年(约300-1100(基督教分裂)),历史发展大致都以君士坦丁堡(海心区)为中心。

期间基督教在东罗马境内(拜占庭)慢慢演变出东正教(东方正教会)。

而西部的德法境内,在西罗马衰亡后,经历几百年混战,然后出现了短暂的查理曼帝国:之后东法兰克演变出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由于农业条件的差别(德法境内是连片的农业区):东西罗马的经济模式存在巨大差异,于是曾经的东西罗马境内,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而拜占庭(东罗马)的东方,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默罕默德糅合了犹太教、基督教以及本地的游牧思想(或称大两河流域思想。

因为从巴比伦王朝开始,两河流域基本游牧化,原因是纯农业区体量过小而且夹在周边三大高原中,单纯的农业文明无法在两河流域生存)创立了伊斯兰教。

由于游牧属性,所以伊斯兰教的攻击性很强。

“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

因此伊斯兰教宣扬的就是“征服”和“顺从”。

之所以游牧思想能与基督教思想糅合,因为阿拉伯半岛面向大洋,商路带来了大洋思想。

与基督教诞生地地中海沿岸同属海洋系,只是大洋有时候是狂暴的,与阿拉伯半岛的恶劣自然条件所生产的狂暴感觉如出一辙,因此顺从思想自然而生。

同时因为生存艰难,对外攻击属性也同时生成。

在伊斯兰教基础上,阿拉伯人建立的广大的阿拉伯帝国(黑圈内为核心):于是,公元300-1100年间,也是三大帝国:拜占庭、阿拉伯、神圣罗马。

但是这次的三大帝国,加成了不同的宗教属性,分布对应:东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同时由于伊斯兰的扩张,圣城耶路撒冷被占,引发十字军东征:神圣罗马达到最强盛时,拜占庭的东方(土耳其半岛)出现了另一个逐渐强大的帝国——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2年)。

自其1453年消灭拜占廷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取代拜占庭,成为又一段大内海区历史的中心:奥斯曼帝国占据海心区后,由于本身是伊斯兰国家,所以东方的伊斯兰小国大都是他的小弟(西亚后来一度被俄罗斯占领)。

东正教被俄罗斯继承,逐渐在大内海区北方崛起。

而被伊斯兰截断了东西方商路的欧洲(天主教),被迫开启的大航海。

与此同时,文艺复兴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内兴起(发展航海要复兴相关科技等):“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

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同时因为航海贸易的特殊性,导致必须多元化才能产生足够的利润维持航海。

于是欧洲基督教(天主教)出现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宗教改革(英语:Reformation),历史学名词,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新教宗教改革运动,ProtestantReformation),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

该运动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在我的理解,某种程度而言,基督新教是平民化的东正教,强调每个人的个性。

于是,1300-1800这几百年,大致是奥斯曼帝国阶段。

宗教方面是伊斯兰扩张,东正教北迁,天主教改革。

主体经济变化是大航海时代。

再之后的历史,我们很多人大都了解了:1804年,拿破仑称帝,改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1871年,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并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之后德国在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奥斯曼帝国基本是类似看客般的存在(虽然一战是同盟国三支柱之一),大内海区的历史中心在大航海之后就逐渐的转移到欧洲。

所以,若论比较风光的历史,大概最早也得从神圣罗马开始(而不少欧洲人自己也不是太认可神罗)因此,欧洲成为大内海区真正的中心,也就这最近300左右的事(分界大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若一定要说欧洲历史,那必须做个限定,那就是现在欧洲人的历史。

从现在的人口分布来看看,欧洲的人口核心在哪里:从欧洲大陆(除去英国)来看的话,我看人口中心大致在德法交界处:该地区有德法意三国,加上曾经的奥匈帝国(奥地利、匈牙利为主)。

换言之,欧洲的历史,必须是在以上地区得到相当程度的开发之后(或者承认欧洲核心区的文化本质上是外来的)。

罗马时期,其疆域覆盖上述人口区的大部,但实际上帝国对高卢区(法国)的控制并不太强。

所以,罗马实际上真正统治的只是阿尔卑斯山脉以南,后期试图消化高卢(法国),而德国境内完全不曾触及。

对照德法意等国的民族构成(语言分布),该地区主体是罗曼语族(意大利、法国)和日耳曼语族(德国、奥地利)日耳曼在古罗马时期,还是野蛮人。

因此,在我看来,欧洲人的欧洲历史,应该从西罗马衰亡(公元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开始。

各支日耳曼人经过几十年混战后,法兰克王国建立:法兰克王国(FrankishKingdom),是公元481年到843年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分为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和加洛林王朝(751年-843年),加洛林王朝全盛时期称查理曼帝国。

意大利境内是东哥特王国。

法兰克全盛时就是前面提到的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帝国大致占领上述人口核心区的大部(该核心区中心大致在莱茵河、多瑙河交汇处的东方)。

之后分裂,以东法兰克为基础,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很明显,神圣罗马几乎占领了上述人口核心区的主体。

那么西罗马分裂到神圣罗马建立,主体就是法兰克王国然后就是神圣罗马阶段。

2020-2-25补充:神罗阶段,有个事件很值得一提,那就是英法百年战争(两次):战争的最重要影响,英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

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第二次百年战争多数称七年战争(1756-1763),但实际主要还是英法的百年较量:海上争霸七年战争最重要的不是在欧洲大陆,因为在那里只不过造成了微不足道的变化。

它的主要战场在大西洋、北美以及印度。

大英帝国形成的第一步,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对英国内部进行了一番改革,并在荷兰人的资助下以全新的姿态挑战法国的霸权;第二步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乌特勒支条约》,它使英国垄断了大西洋两岸的三角贸易,急速的扩充了舰队。

到1758年,英国已有156艘外洋军舰,而法国只有77艘。

建立帝国的第三步,就是削弱法国的海军,此计划由于黎塞留公爵在米诺卡岛的胜利而受到阻扰,但是英国海军上将爱德华·博斯科恩1759年4月在葡萄牙外海摧毁了一支法国舰队,以及在基伯龙湾的另外一次胜利而获得恢复。

结果是法国和他殖民地的贸易,从1755年的3000万里尔降到1760年的400万里尔。

七年战争北美战场战争的结果是法国战败,但英国也没太好过:七年战争完后1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虽然美国的地缘格局必然要独立,但是七年战争是直接推手。

而且,战争的余波至少还跟法国革命、神圣罗马灭亡相关:1806年拿破仑勒令弗朗茨二世于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于是,下一阶段,就是近两百余年的德法轮流争霸的阶段了:1804年,拿破仑称帝,改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1871年,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并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之后德国在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一战形势看,欧洲核心区大致就是意法对德奥(奥匈),从核心区看,大致就是东西之争、海陆之争。

大致均势协约国拉上英俄,同盟国拉上奥斯曼。

这外援的质量可不是一个级别的。

不过俄国中途改立场的(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所以一战初期,整体其实是东西对抗。

不久后,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时,德国基本统一了欧洲,但这时却是海权主导,当美国加入战场,结果基本注定。

至于俄罗斯:其实从地缘角度来说,跟欧洲主体(包括英国的黑圈)完全无关。

反而当初属于西罗马的非洲更适合融入欧洲主体。

俄罗斯帝国向西扩张的极限,只到第聂伯河流域(大致下图红线,刚进入黑圈):综上,极简欧洲史,就是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拿破仑帝国、一战、二战。

2020-5-14补充:现在的欧洲概念,更多的其实是宗教的欧洲:基督三大分支:东正教,天主教、新教,占了现在欧洲的大部,而相邻的外围,则几乎都是伊斯兰。

所以,要从罗马乃至更早的时期梳理欧洲历史的话,我们得在上述欧洲主体(法德意奥)的基础上,重新厘定地缘意义的欧洲:如上图,西北的不列颠与东南的希腊是比较确定的边界,而西南角的直布罗陀海峡对古代航海而言也是个分水岭般的存在,再加上撒哈拉沙漠的存在,于是,罗马帝国在西地中海的南岸,都只涉足沿岸:与直布罗陀相对应的,东北向是俄罗斯高地,当今俄罗斯的西方边界,大致就是在中俄罗斯高地的西缘:俄罗斯最初追溯到基辅罗斯:从都城位于基辅,以及扩张方向向西这两点来说,基辅罗斯与后来的莫斯科公国,是被中俄罗斯高地分割的两个统治核心所支撑的。

从立国角度看,莫斯科核心的俄国,历史只能到莫斯科公国(1283年莫斯科公国正式建立)。

加上,以罗马为核心的天主教,其实跟东正教(核心早期在拜占庭,后来北迁莫斯科)有比较大的区别。

而以宗教角度看上述地缘概念下的欧洲,则几乎都是天主教以及演变来的基督新教的天下:仅北非部分是伊斯兰,巴尔干半岛基本是东正教。

以上就是地缘战略叠加宗教意义的欧洲。

在这个地缘概念基础上,我们再来梳理一下欧洲史:古希腊之雅典时代西方有记载的文学、科技、艺术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

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

在希腊诸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在早期,雅典和斯巴达一样,也实行贵族统治。

从公元前594~前593年梭伦(Solon)改革开始,中经前509~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改革,雅典逐步向奴隶主民主制度过渡。

公元前594年,梭伦以其威望和功绩当选为雅典城邦的“执政兼仲裁”(“首席执政官”),开始进行具有宪政意义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同期,我们发生了问鼎中原(楚庄王八年(前607),楚攻陆浑之戎,至洛,陈兵于周郊。

问周王鼎之轻重)。

随着雅典改革后崛起,以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的斯巴达,基于维护寡头政治的传统,及对抗雅典的目的,创立伯罗奔尼撒同盟: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陆续与埃利斯、西居昂、科林斯、迈加拉等城邦订立双边军事同盟条约,约公元前530年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城邦参加了同盟。

在同盟内部,斯巴达享有召集全体成员国会议的特权,并在战时任盟军统帅。

但在斯巴达与雅典的矛盾爆发前,大流士一世(前522~前485在位)的波斯开始进入小亚细亚,并向爱奥尼亚地区各希腊城邦提出要其改民主制为君主制的不合理要求,以找借口向其宣战。

公元前500年,爱奥尼亚诸城邦无法接受波斯的无理,于是便以米利都为首,进行抵抗波斯的运动(爱奥尼亚起义)。

米利都因为自知不能抵抗波斯,因此便向斯巴达求援,但斯巴达却拒不出兵,反而是雅典及埃雷特里亚两城邦出兵援救。

两城邦虽然派出大批士兵及军舰援救,但在坚持数年后,仍然不敌波斯大军。

公元前494年,波斯完全征服了爱奥尼亚地区,米利都城被毁,同米利都一道举兵起义的一些希腊城邦也遭残酷洗劫。

至此,希波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前490年,波斯大军渡海西侵,但在马拉松战役中被人数居于劣势的雅典重装步兵击败。

希腊人赢得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胜利。

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50万大军再次进攻希腊。

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

希腊陆军在温泉关阻击波斯陆军,虽然兵败,但为希腊海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

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一举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退。

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

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

虽然波斯撤退,但为防范波斯,雅典也建立了“提洛同盟”:公元前478年,雅典组织中希腊、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的一些城邦形成新的同盟,同盟金库设在提洛岛,故名“提洛同盟”。

它的目的原是为继续对付波斯联合作战,后成为雅典称霸工具,又称“雅典海上同盟”。

借助同盟与内部改革,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公元前443~前429年),雅典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臻于极盛,成为左右希腊世界局势的霸国和主要文化中心。

雅典的崛起,使得希腊地区内部矛盾升级。

公元前431年雅典及其同盟者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爆发战争,两者各具优势,于是交战互有胜负,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遂于公元前421年缔结和约。

但矛盾终究没有解决:公元前415年,雅典对西西里岛斯巴达的盟邦叙拉古发动大规模远征,结果以惨败告终。

西西里远征使雅典元气大伤,无力抵御斯巴达的攻势。

公元前405年,雅典海军被全歼。

次年,雅典向斯巴达投降,斯巴达成了希腊的新霸主。

于是雅典改革崛起(公元前594)最后海军失利被全歼(公元前405年),次年投向斯巴达是个小阶段,可称为雅典的崛起及衰落。

期间夹杂了希波战争。

对标我们的历史,前403年,三家分晋。

马其顿王国的兴衰及罗马的崛起——文明中心的交替如同战国前期魏国的强大维持时间不长,斯巴达的辉煌也没持续多久:公元前359年,菲利普二世即位。

在菲利普的治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

马其顿的崛起,说明希腊海贸商圈太小,无法应对成熟的农业区势力(几乎就是罗马覆灭的预演)对比古马其顿地形:结合地形与其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崛起后的马其顿,应该是以农业为主的。

估计正是这个原因,亚历山大帝国才沿着波斯帝国的扩张路线逆推回去(陆路向农业区扩张),最后建立亚历山大帝国:但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之所以兴亡如此迅捷,我觉得有着深刻的地缘因素,那就是环爱琴海地区与伊朗地区基于两河流域的争夺/对立。

对比波斯疆域:而波斯立国时间是公元前553年,前494攻灭爱琴海东面的艾奥尼亚诸城邦。

而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来的刺客杀死在他女儿的婚礼上(某种程度说明波斯不怎么得人心)。

亚历山大继位也就是说,波斯对东爱琴海沿岸的统治不到200年,对两河流域的统治也不过200年多些。

那么,亚历山大对波斯的进攻若不用征服而用解放来描述的话,极短时间内推翻波斯在两河流域的统治是很可能的,至少某种程度的算是本土作战,后勤问题不成问题。

当然,集希腊技术之大成,攻城技术升级到刚好超越当时的筑城技术,从而使得波斯方即使有心守城也难以成功,也是亚历山大能够速胜的因素。

而正因为是偏于解放而非征服,所以当亚历山大暴病身亡,还没建立稳定统治阶层的新帝国马上分裂也是可以预见的事。

对比后来的帕提亚帝国拜占庭与萨珊波斯而马其顿地区后继的安提柯王朝无法压制希腊地区,也说明农业地区不容易兼顾航海。

希腊霸主雅典、斯巴达、马其顿的演变也可认为是英法地区演变的预演:诺曼底公爵能入侵并占据英格兰(诺曼征服),但最后独立,而英格兰想反攻法国却失败(百年战争)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古希腊时代结束。

分裂的爱琴海地区,不再是欧洲历史的主导者。

西方的罗马城邦将继承希腊文化进而走的更远。

在安提柯王朝(前276~前168)建立不久,罗马的第一次布匿战争(前264年-前241年)就发生。

历史的主线悄悄的转移到亚平宁半岛。

而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前200~前197)期间,腓力五世在库诺斯克法莱战役中败北,被迫放弃马其顿境外的所有领地。

标志着罗马的崛起已经无可阻挡。

那么前600到前200这个古希腊为主的阶段,分成两个小阶段,雅典的兴衰(前594-前404)、马其顿王国的兴衰(前404-前197)地中海的统一对标我们的历史,西汉建立前后,欧洲也发生一件意义巨大的事件: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年-前201年)。

战胜迦太基之后,罗马才真正确立地中海的霸权。

布匿战争后,罗马很快扩张到几乎整个地中海沿岸:凯撒时的罗马:罗马帝国的扩张、前期帝国(前27-192)几乎在东汉立国同时,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前27~476年)。

而罗马帝国的主体疆域基本在上述地缘欧洲版块内:期间,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98年-117年)在位时,帝国版图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道幼发拉底河、南有埃及、迦太基,北达莱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

经济空前繁荣。

——————分割——————东汉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

同期,安东尼王朝最后一位皇帝被杀(192年),罗马出现了近百年的混乱时期。

然后是东西罗马分治,哥特人入侵。

关于哥特人入侵原因,有说法认为跟匈奴西迁有关,但我认为,恐怕关系不太大。

由于相关历史几乎没有确切记载,所以先得参看下图:这是挪威雪线高度与兰可桢对我国温度变化的推算。

和明显,东汉两晋期间,我们经历了一个小寒冷期。

但欧洲相应的时间段却是温度上升了(雪线上升)。

所以,引发哥特人入侵的,极可能主要是气候因素。

即使有部分是西迁的突厥人。

很可能的情况,是由于匈奴崛起,不肯屈服的蒙古高原部落西迁,而正赶上西方温度上升,所以并没有引发太大的杀戮。

而随着东汉末年的低温来临,匈奴人要么南迁,要么西迁。

到大约公元400年,西方气温明显下降,早期西迁的蒙古人种和西亚本地人种被西迁的匈奴人往西方赶,于是东欧的哥特人在气温下降和中亚游牧(匈人)西迁的双重压力下,开始对罗马发起入侵。

公元375年匈人对东哥特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东哥特人开始向西迁移,压迫西哥特人也西迁。

西哥特人到达多瑙河下游北岸地区的瓦拉几亚平原。

而后匈人也追击至此,在匈人的压迫下,西哥特人于376年申请南渡多瑙河进入帝国境内居住,向罗马帝国要求避难。

但东罗马人对西哥特人的统治是残酷的。

入境的西哥特人不堪忍受罗马官兵的虐待和压榨,终于在一次罗马士兵虐待殴打西哥特人的事件后,于公元378年在弗里蒂格恩(弗里迪盖伦)领导下掀起了全民族的起义。

起义的西哥特人得到东哥特人、罗马境内奴隶及部分匈人和阿兰人支持,迅速控制了色雷斯地区,并推进到东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附近的阿德里安堡(今土耳其埃迪尔内)。

395年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

同期,大亨元年(403年),桓玄篡位,刘裕北府集团正式开始建国路。

两晋的孱弱与罗马的分裂,本质相通,都是没有牵绊的军事集团与贵族集团的分裂。

两晋是五胡与北府兵,罗马的话: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由军队拥立做皇帝,取得帝国政权,改元首制为多米那特制(即君主制),正式采用东方君主的统治形式和礼仪。

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其后,君士坦丁一世废除四帝共治制,于324年成为唯一君主,皇权得到加强。

330年迁都拜占廷,更名君士坦丁堡。

之所以承认基督教与迁都,就是建立类似柱国制度的军事贵族统治,替代奴隶主贵族集团的统治。

(从此,欧洲的历史,跟我们就没多少同步现象了)于是以古罗马为主的历史(前201年-395)分成三个阶段:崛起阶段(前201年-前27)、前帝国阶段(前27-192)、后帝国阶段(192-395)更多内容,参看:而正因为东西罗马的分裂,基督教也因为两者统治阶层的差异,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

分裂后不久(公元476年),西罗马就被哥特人(日耳曼分支)攻灭。

但罗马天主教反过来征服了入侵的日耳曼人,并向非罗马境内的日耳曼人扩散。

公元6世纪教会利用《圣经》中有农牧产品十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鼓吹征收什一税。

根据这种制度,平信徒要按照教会当局的规定或法律的要求,捐纳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宗教事业之用,主要用于神职人员薪俸、教堂日常经费以及赈济。

尽管遭到激烈的反对,随着基督教传遍欧洲,纳什一税终于成为硬性规定。

6世纪时欧洲教会法即予以确认,自8世纪以来又获得世俗法律的支持。

公元779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明确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一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

此后,西欧各国纷纷效仿。

天主教与东正教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是教皇。

正是因为神权至上,所以产生君权神授为基础的西欧封建制度(那时欧洲各国皆与罗马教皇合作,使其臣民相信其权力来自上帝)公元382年,罗马皇帝废止胜利女神的祭祀,独尊耶稣一神,并将教皇一职交罗马教会第39任主教。

445年,东罗马皇帝与东正教会承认其教会的最高地位。

同时,时任罗马主教利奥一世因劝退阿提拉,而在罗马市民中间树立威信,成为第一位被誉为“伟人”的教皇。

西罗马灭亡后,奉行神权至上的罗马教会与政教合一的东部教会渐行渐远。

公元8世纪丕平献土,教皇国以此为基础成立,自此成为世俗国家的领袖,直到20世纪签订拉特兰条约成为象征国家。

正因为罗马教皇的存在,中世纪的欧洲,可视为类三国时代:如上图,除却罗马教皇所在的意大利区,西北是英法地区、东北是波德地区,东南是拜占庭(东罗马),意大利区(教皇国)的归属,成为中世纪细分的一个标志。

西罗马灭亡后,意大利区短暂的存在过东哥特王国(TheOstrogothicKingdom,493年—553年)。

查士丁尼一世(东罗马帝国皇帝(527—565在位),史称查士丁尼大帝)时,东罗马向西扩张,恢复了意大利区的统治:期间,波德地区仍然混乱,英法地区出现法兰克王国:查士丁尼大帝去世后不久(568),伦巴德王国(568~774;KingdomoftheLombards)由日耳曼蛮族伦巴德人在意大利北部建立。

于是这个阶段(395-568),可称为中世纪三国之拜占庭时代。

中世纪三国之法兰克时代公元481年墨洛温之孙克洛维击败西罗马帝国在高卢的势力,建立法兰克王国。

之后,法兰克王国逐渐崛起。

751年,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Pepin,,丕平三世)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

丕平即位后,为了酬谢教会相助,两次出兵意大利。

公元756年,丕平(Pepin)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

查理一世(查理大帝(768-814年),丕平三世之子)时,法兰克四面扩张,最大疆域覆盖罗马所在的教皇国。

查理大帝时的法兰克王国,又称为查理曼帝国。

公元800年,由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加冕“罗马人的皇帝”。

是他引入了欧洲文明,将文化重心从地中海希腊一带转移至欧洲莱茵河附近,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

查理曼死后不久,帝国就出现了分裂。

843年,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帝国一分为三。

秃头查理(CharlestheBald)统治东法兰克王国,也就是德国的雏形;路易(Louis)统治了西法兰克王国,也就是以后的法国;东、西部之间的地区则成了以后的意大利,被最后一个孙子洛泰尔(Lothair)统治。

同期,不列颠诸岛处于所谓七大王国时期: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基督教化从约西元600年开始,并实质上于八世纪中叶完成。

整个七世纪到八世纪,较大的王国之间互相争夺权力。

所谓七国,指南不列颠主要七国-肯特(Kent)、萨西克斯(南撒克逊,Sussex)、韦塞克斯(西撒克逊,Wessex)、艾塞克斯(东撒克逊,Essex)、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东盎格利亚(EastAnglia)和麦西亚(Mercia)。

但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显示其他几个王国也在此时期占有重要地位,包括:赫威赛(Hwicce)、麦肯赛特(Magonsaete)、林赛(Lindsey)和中盎格利亚。

于是这个阶段(568-843),可称为中世纪三国之法兰克时代。

这个阶段,波德地区大部分仍然混乱:而拜占庭帝国极度衰落,其东边和地中海南边的领土大部分被基于伊斯兰教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占据: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则不可遏制:中世纪三国之神圣罗马法兰克王国分裂后,东法兰克地区的日耳曼部落逐渐成长为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圣格列高利七世(克吕尼改革派教宗,1073年4月22日—1085年5月25日在位,历代教宗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试图使天主教会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控制)时,引发与国王亨利四世的主教叙任权之争:叙任权斗争国王们常常雇佣主教管理行政事务并决定进入教会任职的人选。

在克吕尼改革(CluniacReforms)初期,罗马教廷愈发认为此种越权行为不妥当。

很关心克吕尼改革的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决心反对此类行为,于是引发了与国王亨利四世的主教叙任权之争。

国王反对教皇的干涉并劝说主教们废黜了教皇。

教皇反过来也开除了国王的教籍,宣布废黜国王并解除了亨利的忠诚宣誓。

国王(亨利四世)发现自己在政治上孤立无援,只好强迫自己于1077年进行了著名的卡诺莎之行,并以背负耻辱的代价使自己恢复了教籍。

与此同时,德意志的公国们已经选出了另一位国王:斯瓦比亚的鲁道夫(RudolfofSwabia)。

亨利成功地击败了他,但最后又遭遇了更多的起义、重新被开除教籍,甚至是他自己儿子发动的叛乱等。

他的次子亨利五世于1122年成功地与教皇和主教们达成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

帝国的政治权力被保留了,但这次冲突显示了所有统治者的权力都有限制,尤其是有关教会的,并取消了国王此前享有的圣人身份。

教皇和公国们自此在帝国的政治体系中占据了同等重要的位置)1077年著名的卡诺莎之行,标志着罗马教皇权威凌驾于神罗国王。

于是这个阶段(843-1077,可称为中世纪三国之神圣罗马时代(奥托王朝为主)。

由于西法兰克的存在,神圣罗马的主要扩张是向东,将斯拉夫人向东赶。

于是,作为三国时代的主角之一的波德地区,终于产生了属于该地缘板块的王者——神罗。

而在卡诺莎之行之前,东西基督就发生了分裂:1054年7月16日,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教皇利奥九世颁发敕令,宣布将君士坦丁堡牧首逐出教籍,震惊的牧首当即将敕令烧毁,同时宣布开除罗马教宗。

于是正式宣告东西方教会的决裂,史称“大分裂”。

罗马教皇之所以逐渐强大,跟之前提到的什一税和伊斯兰的崛起密切相关。

什一税使得教皇拥有经济实力这个很好理解。

而伊斯兰的崛起,则使得罗马教皇成为天主教世界对抗伊斯兰的共主(两教敌对时)。

回顾一下伊斯兰的崛起:穆斯林在636年的约旦击败拜占庭军队,并于638年占领了圣地耶路撒冷,穆斯林称为古都斯。

在7世纪的剩余时间里,阿拉伯人不可阻挡地向北方和西方驱进。

阿拉伯军队于711年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并击败了西哥特人;次年扩张至伊比利亚半岛中部(今西班牙);到8世纪30年代,在欧洲西面,以北非柏柏尔人为主的穆斯林征服者挺进到法兰克王国的心脏地带,但在732年的图尔战役中被查理·马特挫败,其在西欧的扩张步伐遂被遏止,基督徒从此生活在穆斯林的统治下。

虽然如此,但开始的几百年,伊斯兰世界对基督的态度还是相对宽容的:在869年耶路撒冷主教狄奥多西写给君士坦丁堡的同僚的信里,赞扬了萨拉森人的宽大政策,因为基督徒可以建造教堂并依照他们自己的法律过活。

但冲突却早已发生:早年阿拉伯人入侵并灭亡西哥特王国(418~714)时,半岛上就开始了收复失地运动。

进入十一世纪,西方对穆斯林态度发生了巨变:1009年,西方对穆斯林态度发生了巨变,日后圣地的统治权在十字军出现前反复在什叶派(开罗)和逊尼派(巴格达)政权之间交替。

这一年,第六任埃及法蒂玛王朝哈里发暴君哈基姆(Al-Hakimbi-AmrAllah)下令摧毁包括圣墓教堂在内的所有耶路撒冷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加深了对非穆斯林的迫害。

基督教徒到耶路撒冷朝圣的路被封。

在近东,朝圣者受新入主西亚的突厥奴隶军人穆斯林侮辱的消息传至西欧,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互相对立气氛更加严重。

1039年,在埃及,哈基姆的继任者收受了巨大的财物后允许拜占庭重建圣墓教堂,双方关系再次和平。

随后,朝圣者被允许往来于圣地,同时突厥穆斯林统治者们也认识到朝圣者之于增加财源的重要性。

但是期间对异教的迫害并未中止。

然而,破坏已经造成,后来的塞尔柱人(另一支入主西亚的突厥人)加剧了基督教世界的堪忧。

实际上,来往朝圣的人们中有不少带着朝圣者和商人的双重角色。

如10世纪末期,一些意大利商人利用拜占庭给他们的保护建立了同埃及与叙利亚的商业关系。

他们对圣地表现出热忱,在安条克和耶路撒冷为朝圣者建造旅舍。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罗马教皇的权威日益强大。

但作为宗教领袖,意大利地区始终不能看成一个独立势力。

这也是我称中世纪为三国时代的原因。

在神圣罗马崛起的同时,英法地区进入维京时代(北欧海盗时代),而拜占庭迎来了复兴的马其顿王朝:维京时代丹麦人的海盗活动793年6月8日丹麦人袭击林第斯法恩岛,震惊了西欧和基督教会。

以后每年他们都到英格兰骚扰抢劫,进而在英格兰沿岸建立战略据点,从此出发袭扰内地。

自866年始,丹麦人进行大规模远征,逐渐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了移民区,并经常进犯英格兰西南部。

878年,西撒克斯王阿尔弗烈德大王在伊盛尼战役打败丹麦人,次年签订《威德摩尔和约》。

据约丹麦人占据英格兰东北部,历史上称之为丹麦区,该区一直存在到975年。

991年英格兰被迫向丹麦人定期纳贡。

1013年丹麦国王斯万征服英格兰全境,成为丹麦和英格兰国王。

1028年其子克努特大帝创建疆土包括丹麦、挪威、英格兰、瑞典南部和苏格兰大部在内的“北海大帝国”。

此为北欧海盗时代的鼎盛期。

1041年克努特死后帝国崩溃。

至于法国地区,西法兰克王国在后半段进入卡佩王朝(987~1328年)前期。

而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的开国皇帝巴西尔一世(867~886年在位)堪称第二个查士丁尼,在他和其他马其顿王朝皇帝的统治下,拜占廷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它的顶峰。

在这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廷帝国抵抗了罗马教廷撤销佛迪奥斯为教主的要求,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占领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

虽然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崛起曾给予帝国极大压力,在安基阿卢斯战役中,马其顿王朝被西蒙一世打得大败。

但西蒙去世后,巴西尔一世的后继者们收复克里特岛(克里特战役)和塞浦路斯岛,占领两河流域北部和叙利亚大部,在北境压制了保加利亚人。

通过征服和传教活动使拜占庭入到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等斯拉夫人国家。

东正教也随之广泛传播。

但好景不长,因为新的敌人根本不怕它的名誉:诺曼人征服了意大利,而突厥人进入了小亚细亚——拜占廷帝国的主要兵源地。

1071年在曼齐克特之战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被塞尔柱突厥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击败,拜占廷失去了亚美尼亚及安纳托利亚的部分地区,并在接下来的20年中,逐渐失去了整个小亚细亚半岛。

值得注意的是,塞尔柱突厥并非阿拉伯人,塞尔柱帝国(1037—1194年)的建立者,是我们唐代时被打败的西迁的突厥人一支,以某代首领塞尔柱命名。

当然,这个时候,他们都已经信奉伊斯兰教了自395年罗马东西分裂至1077年著名的卡诺莎之行,欧洲历史可笼统的视为中世纪的三国争霸时期:395-568,可称为中世纪三国之拜占庭时代。

568-843,可称为中世纪三国之法兰克时代,其中,568(伦巴德立国)-756年(丕平献土)可细分为中世纪之混沌时代。

843-1077,可视为中世纪三国之神圣罗马时代由于拜占庭的衰落以及伊斯兰的敌对态度,罗马教皇获得权威后,十字军东征事件随之发生:第一次十字军教皇发动1095年,乌尔班二世在克莱蒙费朗号召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096—1099年)参加的约有10万人。

骑士十字军兵分4路,1097年会合于君士坦丁堡,旋即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城夺地,占领了塞尔柱突厥人都城尼凯亚等城,大肆掳掠,于1099年7月15日占领耶路撒冷,进城后使用屠杀了70000余人,接着按欧洲国家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占地区建立若干封建国家。

11世纪,支援伊比利亚人对异教徒的战斗的外国骑士(主要来自法国)增多,同时半岛北方基督教的卡斯蒂利亚王国与莱昂王国实现了联合。

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前夕,作为与东征部队的呼应,教皇乌尔班二世便鼓励这里的基督徒们收复塔拉戈纳。

第二次被罗马教皇压制,世俗的国王们自然是不满,接着教皇引发的东征,国王们也试图联合东征:(1147—1149年)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

塞尔柱突厥人于1144年占领埃德萨是这次远征的起因。

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败。

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故这次远征未达到任何目的。

准确的说,第二次东征是伯尔纳号召的,而伯尔纳只是个隐修院的院长:伯尔纳是中世纪史上、基督教史上一个极为独特、甚至仅有绝无的人:他只是明谷隐修院的院长,但以其巨大的个人魅力左右着政局、调解者国王和贵族们的纠纷,并发动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他参与迫害了伟大的神学家阿伯拉尔。

他在当时的影响力几乎高于教皇。

他反对对上帝、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先理解而后信仰”,第三次国王们的第二次东征失败,很自然要组织第三次:1187年,泰尔大主教号召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二世和英王“狮心王”理查一世率领。

这次由泰尔大主教号召。

泰尔,又译苏尔、提洛、提尔,基督教的和合本《圣经》译本翻译为“推罗”,是黎巴嫩南部行政区中的城市。

具体在地中海东岸,三角圣地附近。

所以,这次东征也算得上不是罗马教皇发动的。

第四次教皇发动(1202—1204年)由教宗英诺森三世发动。

目的本是要攻占穆斯林所控制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

1204年,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

建立东方拉丁帝国(1204—1261年)。

第五次教皇发动,但国王与教皇分裂(1217—1221年)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诺森三世要求信徒组建一支新十字军。

不过,此教令得不到欧洲的君主们支持。

于是,教皇要求教士进行布道宣传,将信徒、社会地位较低的贵族和破落的骑士加入十字军。

第六次国王发动(1228—1229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下进行的,这次远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暂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夺回。

第七次国王发动(1248—1254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动。

第八次国王发动(1270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领导,但在西西里,路易九世被安茹的查理说服,进军突尼斯。

第九次国王发动(1271—1272年)第九次十字军东征由英格兰的爱德华王子领导,赶到北非救援路易九世,但已经无力回天。

他在阿卡签定了停战协议,于1272年返回英格兰继承王位。

此后,十字军在东方的领土逐渐落入穆斯林手中。

1291年,最后一个据点阿卡(今以色列北部城市)被埃及马木留克军队攻陷(阿卡围城战),耶路撒冷王国灭亡。

抛开教皇主导的(一、四、五),我们来看看国王主导的都是什么情况:第二次、第三次,都是德法(英)两国主导的第六次德国主导第七、八、九都算法国主导,第九次英国发动为的是救援法国。

这个阶段(1077-1291),主要是十字军东征,但实际还是法。

德、拜占庭三个大区的舞台。

后期,德、法各自行动,而被十字军攻占的原拜占庭地区,在教皇统合下,某种程度可视为第三势力:因而,准确的说法,是三国的十字军东征。

第五次教皇发动东征得不到国王们的相应,就意味着教皇权威衰落。

十字军东征之所以打的还算有声有色,因为这个阶段的伊斯兰世界,正处于两大伊斯兰帝国的过度阶段,前者是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后最初的80余年(750~833年),特别是哈伦·拉希德(786~809年在位)和马蒙(813~833年在位)执政时期,是阿拉伯帝国的极盛时代,在哈伦·拉希德尚是储君时就率军远征拜占庭帝国,迫使其摄政艾里尼献出大量贡品。

而拜占庭复兴的马其顿王朝的开国皇帝巴西尔一世(867~886年在位)时,阿拉伯帝国已经衰弱:马蒙死后,阿拔斯王朝的政权开始腐化,其继任者穆塔西姆(833~842年)开始任用突厥族奴隶作卫队,而此卫队于巴格达不孚人望,迫使穆塔西姆必须迁都至底格里斯河上游160千米处的萨马拉。

萨马拉作为首都共56年,历经8任哈里发。

自9世纪中叶以后,突厥人逐渐取得权势。

突厥将领掌握军权,任意废立甚至杀害哈里发。

哈里发完全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

衰弱的部分原因,是败于大唐的突厥人西迁。

另一个强大的伊斯兰帝国,是奥斯曼帝国(英文:OttomanEmpire;1299年—1922年)。

阿拔斯王朝的穆塔西姆(833~842年)之后,阿拉伯帝国的分裂基本完成:两个帝国兴盛之间四百余年,期间有:塞尔柱帝国(1037—1194年),前面提到,其攻占了拜占庭小亚细亚半岛(今土耳其)。

期间,马利克沙在位(1072-1092),是塞尔柱帝国极盛时期。

但1092年马利克沙死后,诸子纷争,帝国四分五裂。

之后,以伊朗地区为核心的是花刺子模国:但其疆域,基本不曾接触两河流域,西部(两河及小亚细亚)是众多的突厥封疆大吏,其中有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1077—1308年:1243年蒙古军击溃了罗姆大军。

苏丹被迫向伊利汗国纳贡请降,但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权。

正因为十字军东征期间是伊斯兰世界的大分裂期,所以十字军东征才取得相当明显的战绩。

这个阶段,欧洲值得一提的大事有:诺曼王朝开启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

新社会阶层(市民阶层)的诞生10-11世纪,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城市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

西欧国家封建城市是在阶级对抗中发展起来的。

农奴和手工业者为逃避封建领主的压榨,纷纷逃出领地,聚集于城堡、寺院、关隘、渡口等交通方便的地方,从事小商品生产。

由此,大大小小新的城市相继形成。

获得自由的农奴和手工业者是西欧新城市的建立者。

同时,封建主因不满足于自己庄园所提供的产品,渴望获得更多的东方商品和奢侈品,在自己的领地上招徕手工业者和商人,也建起小的城市。

在新城市建起的同时,原来在罗马帝国时期已经衰落和破坏了的旧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马赛、奥尔良等,也开始复兴。

新旧城市的兴起和复兴,形成众多的城市居民。

最初的市民,是由来自农村的农奴和手工业者和逐渐聚集来的专业商人所形成。

城市都是建立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农村封建主从政治上统治城市;城市居民受封建主管辖,并担负赋税和劳役。

由于不堪领主的掠夺和压榨,12世纪以后,许多城市的市民掀起反对领主,争取自治权的斗争,通过武装起义和金钱赎买等不同方式,取得自治权,成立城市自治公社。

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不仅争得城市自治权,而且还控制城郊的农村,成立独立的自治共和国,称为城市国家。

自治城市的居民,全部成为自由民。

新逃亡的农奴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便可获得自由。

教皇发动第五次十字军东征没有得到国王们的支持仍然能进行,其背后,就是城市的复兴,市民阶层的出现。

那些所谓的落魄骑士与小贵族,某种程度就是市民阶层所支持的武力。

通过参与东征获得教廷的支持,进而获取自治权。

神罗的崛起,标志着波德地区正式参与欧洲主流历史。

但接下来奥斯曼的崛起,东正教北迁,标志着伊斯兰势力试图深入欧洲中心,奥斯曼崛起后,欧洲虽然还呈现三国割据的大势,但本质已经与之前不同。

中世纪之奥斯曼时代十字军东征结束后不久,1299年,土耳其人奥斯曼一世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称号“加齐”,建立奥斯曼王朝,成为小亚强大的公国之一。

土耳其人,是属于欧罗巴人种,是地中海原始居民东罗马帝国遗民与突厥的混血后裔正因土耳其地区是拜占庭文明与突厥人草原传统及西亚伊斯兰文明交流融汇的重要平台,所以,土耳其人的前身虽然是突厥人,但经历几百年的融合,终于成功本土化,所以才能建立日后的奥斯曼帝国。

而西方中世纪的结束,以1453年奥斯曼帝国消灭拜占庭为标志。

但我觉得,应以麦哲伦环球航行为标志(1519-1522):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于1519年9月20日出发,至1522年9月6日成功归来,历时1082天。

通过他的探险船队进行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是个圆球。

该时间前后,还发生了其他影响深远的大事:1517宗教改革轰轰烈烈的欧洲宗教改革于1517年10月31日在德国拉开了序幕。

在那天,莱比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宫城教堂门上张贴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向罗马教皇的权威提出了公开的挑战。

基督新教,后来成为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的基督流派1516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开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首位国王(称卡洛斯一世,西班牙语:CarlosI,1516年—1556年在位),同时也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一员。

16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君王。

在查理曼和拿破仑之间,统治欧洲版图最广的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也即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这个处于大航海时代和宗教改革运动启动阶段的帝王,统治的领域包括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岛、奥地利、尼德兰、卢森堡、名义上的整个德意志邦联,还有非洲的突尼斯、奥兰等,加上美洲正在不断扩大的、数倍于欧洲本土面积的殖民地。

他的帝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比维多利亚的大英帝国早了三百多年。

卡洛斯一世、环球航行、日不落帝国,彼此相辅相成:卡洛斯资助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帮助卡洛斯成就日不落帝国。

卡洛斯一世还是神罗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然而中世纪的继承法到他这里基本失效:世界霸主卡尔五世(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这个因为西班牙和勃艮第文化背景而始终得不到德意志贵族拥戴的虔诚天主教徒,最终深陷宗教纷争的泥潭,黯然让位于其胞弟斐迪南一世。

宗教改革背景下,民族国家意识逐渐抬头。

1520苏莱曼一世继位苏莱曼一世是奥斯曼帝国第10位苏丹,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苏丹(1520年—1566年在位),兼任伊斯兰教最高精神领袖哈里发之职。

苏莱曼一世是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一位杰出君主。

在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进入极盛时期。

苏莱曼一世亲自统帅奥斯曼军队征服了基督教重镇贝尔格莱德、罗得岛和匈牙利的大部分领土,土耳其人的扩张态势一直到1529年的维也纳之围才被暂时遏制。

苏莱曼大帝时,是爱琴海政权向多瑙河扩张最深入的:弗朗索瓦一世(1515年—1547年在位),法国瓦卢瓦-昂古莱姆王朝开启者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国王。

由于他的统治,刚刚形成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全面发展,逐渐成为西欧最典型的君主专制政体。

弗朗索瓦的前两位国王查理八世(1491—1498在位)和路易十二(1498—1515在位)均无嗣,当1515年路易十二去世后,作为瓦卢瓦王朝后裔的弗朗索瓦便继承了王位。

由他开始的王室也可称为昂古莱姆王朝。

同期,英国的亨利八世(1509年4月22日—1547年1月28日在位)也是个划时代的人物:亨利八世一手创建了英国皇家海军,他下令建造快速灵活的新式战舰,把火炮装在船舱内部,并配备专门的战斗水手,并修建了几个海军专用的船坞。

他在1514年给特里尼蒂公司颁发许可状,令其专门经营航海业,并有权征税资助航海和设置灯塔。

亨利八世为了休妻另娶新皇后,与当时的罗马教皇反目,推行宗教改革,并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容许自己另娶,并将当时英国主教立为英国国教会大主教,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并解散修道院,使英国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峰。

他在位期间,把威尔士并入英格兰。

这个阶段(1291-1520),英法爆发百年战争,神罗进入哈布斯堡王朝(1273年理查死后,神罗大空位时期以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被一致承认而结束),奥斯曼崛起。

期间最强的要算奥斯曼,所以可称为中世纪三国之奥斯曼时代。

这个阶段,其实是个过渡阶段,所以主流看法以拜占庭的灭亡(1453年)为中世纪的终结。

但拜占庭的灭亡本身意义并不大。

而且,奥斯曼是信奉伊斯兰的,同源的天主教和东正教尚且很难兼容,天主教和伊斯兰就更不可能长期和谐共处了。

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正好是这个阶段的中段。

百年战争的意义倒是很重大(改变的英国的战略方向,从进攻大陆到发展海外,保持大陆均势),但是却不是国家发展的真正分水岭,百年战争之后,英国还经历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1455年─1485年),但战争最终以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与约克的伊丽莎白联姻为结束,于英国发展而言,改变并不大,真正划时代的事件,都发生在前面提到的英皇亨利八世时。

期间,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爆发,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该事件,某种程度上来说,加速了中世纪的结束:最直接的,军事上:由于突厥基因的注入,以及中东高原、干旱地区为主的自然条件造成的地广人稀。

使得中东地区受到瘟疫的影响远没有欧洲严重。

1354年,土耳其奥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加利波利半岛,并把这里作为进攻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

1360年奥斯曼君主穆拉德一世(1360-1389年在位)继位后,向东南欧扩张取得决定性的进展。

1362年,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占领拜占廷帝国重镇亚得里亚堡,并改名埃迪尔内,定都于此。

[17]此后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

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

这一胜利震动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

欧洲各国为了拯救拜占廷帝国,派出了援军。

相当程度来说,伊斯兰的奥斯曼能够顺利踏入欧洲,黑死病功莫大焉。

更深层次的影响,其实只是催化作用,而非根本原因:比如文艺复兴,文学三杰皆出生在瘟疫之前,特别是但丁,跟瘟疫一点都不沾边:但丁(Dante)(1265-1321)。

彼特拉克(Petrarch)(1304—1374)是意大利诗人。

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Boccaccio)(1313—1375),一译卜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最小的薄伽丘也已经25岁。

文艺复兴的原动力估计跟我们的小说出现类似,都是市民阶层出现的必然产物。

而美术三杰,到跟瘟疫有相当关系: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diserPieroda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是个意大利全才拉斐尔·桑西(RaphaelCenci)(1483—1520)意大利画家。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BothatRorty)(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瘟疫,让人们更加关注人本身。

而后来的宗教改革,根本原因也是市民阶层的出现导致资产阶级诞生。

瘟疫的作用,是加速了财富集中的过程,刺激工业技术更早的出现。

同时大大的削弱了封建地主的实力。

或者可以这么说,瘟疫让西方的资产化(资本主义)进度加速了两百年,而蒙元入侵让我们的资产化进度倒退两百年。

这个阶段,三国之外,值得一说的就是西班牙:伊莎贝拉一世(西班牙语:IsabelIla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是卡斯蒂利亚的女王。

她与堂弟兼丈夫费迪南二世(1452年3月10日-1516年1月23日)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为日后他们的外孙查理五世统一西班牙奠定了基础。

伊莎贝拉一世是一位精力充沛、才干非凡的君主。

她做出过一套完整的关键性决策,这些决策在好几个世纪中都对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更多的人仍有着间接的影响。

她还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资助人。

1479年,费尔南多继位,成为阿拉贡国王,两国通过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战争排除了葡萄牙的干预,正式合并为统一的西班牙王国,夫妇二人被称为“天主教双王”。

可以说,正是伊莎贝拉开启了西班牙的“日不落帝国”,然后在她外孙查理五世手中实现。

虽然中世纪结束,大航海开启,但欧洲国家依靠航海及其引发的生产革新实现国力的超越,真正能够压制奥斯曼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既然上一个时间节点是环球航行,那么下一个节点,最佳对应的事件,莫过于因大航海而发生的大事。

估计有些人可能想到了,那就是1775美国(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北美,看似完全跟欧洲无关,但实际上美国独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而美国独立成功,跟法国的关系不小。

同期,还有一件事深刻的影响了欧洲,那就是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1772~1795):但估计因为事件受害者波兰没什么存在感,另外三个入侵者(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则是有太多的辉煌历史,这场瓜分行动相对而言显得不重要。

而单就疆域而言,俄罗斯得到的比普、奥两者相加还多(上图黑线)。

但从欧洲视角来说,正是瓜分了波兰,俄罗斯帝国才有了真正参与欧洲历史的机会,正如现在的俄国,最大的依仗不过是庞大国土带来的资源,虽还是大国,但远没有俄罗斯帝国和苏联那样的国际影响力。

而这件对俄罗斯帝国影响深远的事件,却是由一个女人主导的,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向西扩张的主体,都在叶卡大帝手中完成:可以说,俄罗斯帝国能参与甚至在某些阶段主导欧洲历史,完全基于叶卡大帝的扩张。

有人或许要说叶卡大帝占领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等相关的地方,资源没多少,如今发展也不怎么样,对俄罗斯帝国的影响不大这种看法最致命的,就是忽略了人口因素:另一个更直观的数据,苏联解体前后对比:苏联在二战后之所以能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除了经济上的成就外,也离不开苏联庞大的人口。

在冷战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其实苏联的人口数量是超过美国的。

即使在苏联解体前的1991年,当时苏联人口统计的数字是苏联全国人口2.86亿,而同时期的美国人口2.46亿,也就是说当时的苏联人口比美国整整多出了4000多万人,是当时世界的超级人口大国之一。

苏联当年2.86亿人,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分了5000万,白俄罗斯分了1000万,阿塞拜疆700万,乌兹别克斯坦2000万等,十四个兄弟分走了大概49%的人口,而俄罗斯剩下51%因为苏联解体,使得大量的人口恐慌性逃出了俄罗斯,在1993年到1996年,短短3年时间,俄罗斯人口下降600多万,基本上都是移民海外。

当时光是迁移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就有100多万人。

此后人口还在不断的下滑,每年几十万的速度减少,到现在的1.4亿左右。

只有人口和资源相匹配的大国才有机会成为长期强国。

而叶卡大帝帮助俄帝国完成了人口扩张。

所以别看之后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同期沙俄伸手到奥斯曼的巴尔干半岛。

实际这些事件的起源都是以上说的美国独立于瓜分波兰。

随着上阶段文艺复兴的冲击(根源是市民阶层(资产阶级)的出现,迫切的需要取得相应的政治地位),特别是“黑死病”的推波助澜,天主教信仰遭遇危机。

于是,在土地经济(封建势力)薄弱的地方,天主教内部开始自我革新:宗教改革(英语:Reformation),历史学名词,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新教宗教改革运动,ProtestantReformation),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

该运动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因而西方史学界直接称之为“改革运动”(Reformation)这个阶段(1520-1775),最重大的事件,或许是三十年战争,因导火索是宗教冲突,全程相当程度的带有宗教冲突的成分,所以也称“宗教战争”: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

战争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德意志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法国是信天主教的,但是为了称霸欧洲和新教国家站在了一起)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宗和波兰的支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波兰,可不是如今的波兰:那个阶段的波兰,相当于现在乌克兰、波兰、白俄罗斯等国:将那时候的波兰放到欧洲来看:这个阶段的西班牙,也不是现在的西班牙(下图黄色区)将三十年战争成为宗教战争虽然也算贴切,但从地缘、气候角度来说,称为南北战争(或地中海-北海战争)或者更具战略意义:因为除却导火索的神圣罗马帝国,其余国家的分布算得上泾渭分明:新教方的丹麦、瑞典、法国,支持者荷兰、英国、俄国,除了俄国不在海洋气候区(环北海),那时的西班牙,算得上以地中海为主: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除开捷克阶段,后面的阶段基本跟宗教无关了。

压制神圣罗马,相当程度就是为了削弱西班牙(因同为哈布斯堡王朝)。

而荷兰共和国(尼德兰联邦)则于1568年与西班牙早就开战(八十年战争)。

丹麦出兵的背后,是英、法、荷瑞典出兵背后是法国最后阶段,法国亲自下场,战胜西班牙。

其间,同属新教的丹麦瑞典相攻。

战后,(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

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此战获利最大的是法国,然后是瑞典(获得北海港口)。

上述三国,皆是环北海国家。

本质来说,三十年战争是大航海开启后,环北海地区相对后发的航海势力对先发的西班牙(第一个日不落)的挑战。

之后百年内,欧洲相对平静,但各国其实都在积蓄力量。

而且大航海时代的利益争夺,更多的并不在欧洲本土。

战前很久,尼德兰(荷兰)已经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566年~1609年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也正是这个原因,荷兰坚持闹独立。

战后,英国也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国力(特别海军)得到极大提升:1640年~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8—1689年英国爆发的“光荣革命”。

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这个阶段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局部的,受大航海刺激产生的资产贵族在海岛/半岛国家自然而然受利益驱动而进行的。

这些革命运动,令所在国家国力飞速增长,引起了欧洲各国(特别大陆国家)的关注,进而进行理论建设。

这些思想家以法国人为主,这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为下阶段世界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完整的思想理论甚至在启蒙运动阶段,就有国家直接在统治阶级进行实践——普鲁士独立后的腓特烈二世(霍亨索伦王朝的第三位普鲁士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后世尊称其为腓特烈大帝)1701年,勃兰登堡公国兼普鲁士公国公爵腓特烈三世(FriedrichIII,勃兰登堡-普鲁士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威廉之子)支持领导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普鲁士国王称号。

1月18日,勃兰登堡-普鲁士公爵腓特烈三世在哥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I),并从此展开了普鲁士王国200多年的显赫历史。

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开明专制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统治时期,文化艺术得到赞助和支持,其本人也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和音乐等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大规模发展军力、扩张领土,使普鲁士国力迅速提升,成为欧洲大国之一。

此外还有沙俄与奥地利的君主,只是两者一成一败: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后世尊称其为叶卡捷琳娜大帝)。

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17日在位),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出生于普鲁士斯德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普鲁士军队中的一位将军,后被封为公爵约瑟夫二世(奥地利大公,罗马人民的国王(1764年3月27日—1790年2月20日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65年8月18日—1790年2月20日在位)他以开明专制著称。

他在国内推行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包括废除农奴制,建立统一的国家机构,剥夺帝国境内各天主教主教世俗权力等,阻止教皇干预帝国事务。

但他忽略了帝国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其改革措施遭到强烈反对,最终饮恨而终。

这三个开明君主,刚好对应瓜分波兰的三国,也算是相映成趣了三十年战争后,经历百年发展,欧洲又迎来一次全欧混战:七年战争七年战争发生在1756年—1763年。

当时欧洲上的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其影响覆盖了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和菲律宾群岛。

这场战争由欧洲列强之间的对抗所驱动。

英国vs法兰西和西班牙在贸易与殖民地上相互竞争。

同时普鲁士,这个日益崛起的强国与奥地利正同时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体系内外争夺霸权。

虽然战争的导火索是普鲁士和奥地利对西里西亚的争夺,但英法关于海外殖民地冲突不可调和。

所以,英国跟新兴的普鲁士联盟可能是破局的最佳选择。

关于普鲁士,有必要着重梳理一下:关于普鲁士与条顿骑士、军国主义的关系估计不少人已经知道,这里就不展开了这里说说普鲁士早期的经济与改宗新教,这其中,不得不提东普鲁士的首府柯尼斯堡:1340年,柯尼斯堡成为汉萨同盟的成员,城市快速发展成波罗的海东南部的重要港口,来自普鲁士、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的货物在此交易。

在宗教改革中,路德宗在柯尼斯堡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1525年,来自霍亨索伦家族的勃兰登堡-安斯巴赫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团长宣布普鲁士改宗路德宗正因为条顿骑士团时代的普鲁士,是个以港口城市为核心的诸侯,于是:它的经济管理是二元的,核心的柯尼斯堡,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而外围的农村,是因军功分封的小地主(容克)。

1618年,来自霍亨索伦家族的勃兰登堡侯国选帝侯约翰·西吉斯蒙德继承普鲁士公国王位,勃兰登堡-普鲁士建立。

德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作用的是乡村容克。

乡村容克指普鲁士的贵族庄园主,主要是征服易北河以东地区并在那里进行殖民的德意志骑士领主的后裔。

他们集领主权与乡村政权于一身。

16世纪,容克为了扩大谷物生产,以便大量出口到英国、尼德兰,大量强占易北河以东农民的份地,以农奴的劳役经营商品生产性的大庄园经济。

但这两块封地是被分割的,开始时,估计还是各顾各,不过,地处波德平原,战争让两者快速合并,并且以柯尼斯堡为核心完成:三十年战争中,勃兰登堡被瑞典侵占,霍亨索伦家族被迫逃往柯尼斯堡。

1641年11月1日,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说服普鲁士议会开征消费税。

腓特烈一世1657年7月11日生于柯尼斯堡(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

战争使得勃兰登堡地区的经济破败,当以柯尼斯堡为核心的统治者重新统治勃兰登堡时,很自然的会将柯尼斯堡的经济管理模式移植到勃兰登堡。

而勃兰登堡自身的土地条件,也很适合这种管理:整个勃兰登堡-普鲁士的领地位于波罗的海南岸冰碛土堆积区。

腓特烈大帝写信时曾经表示,在沙土方面,只有利比亚(指撒哈拉沙漠)能和我国媲美。

整个东北德意志地区,从勃兰登堡到波美拉尼亚再到普鲁士,在德国从萨克森地区往北,在波兰从湖区往北都是这种土壤。

冰碛土是由冰川堆积形成,冰碛土的特征是:无层次,也没有分选,而是块石、砾石、砂及粘性土杂乱堆积,分布也不均匀,呈灰色沙状土壤,肥力很差,而且透水性不好,所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遍布沼泽淤泥,可以说这里十分不利于人类生存,是一片绿色的沙漠。

于是,完成整合的大普鲁士,在腓特烈一世时期(1701)通过努力成为王国(独立)正因为地主同时也是军事贵族,所以自然和国家绑定。

而城市管理则是基于港口城市管理发展来的自由经济。

于是农村稳定,城市高速发展。

正如有句话形容的“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于是,七年战争的本质,变成了普、英为首的新兴资本主义同盟,挑战奥、法为首的封建帝国势力。

也正是这种本质,意识到时代趋势的瑞典和俄国在战争中途倒戈,加入了普、英为首的资本同盟。

就陆上的对战双方而言,奥法同盟可谓以寡敌众,英国在陆地上并没有直接投入兵力几乎有一年之久,腓特烈大帝都是孤军奋战,以16万的军队,抵挡比他多一倍的敌军(法军10.5万,帝国神圣罗马帝国联军2万,奥地利军13万,俄军6万。

瑞典军1.6万)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普、英同盟获胜,普鲁士获得了旧势力的承认,明确了对波西米亚的占有,而英国则战果丰硕:英国只给普鲁士以财力援助,因此逐渐在各殖民地积蓄了力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1760年占领了加拿大、路易斯安那的一部分、佛罗里达和法国在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

七年战争之后不久,法国支持英属北美独立,而波罗的海南岸,俄普奥瓜分波兰。

此外,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标志着土耳其(奥斯曼)终止在欧洲继续扩张。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应的理论也逐渐形成,并在落后的封建地区传播,这些行为,统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于是这个阶段(1520-1775),可称为近代过渡之南北战争(三十年战争与七年战争大致都呈南北对抗的形势)欧洲的世界霸主1775,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83后,美国独立,虽然国力弱小,但却标志着大航海将世界一体化。

一体化的世界,必然有其主导者乃至霸主,而直到美国借助石油美元实现霸权,世界主导者的争夺仅局限在欧洲石油美元开始建立的标志,是欧佩克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

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60年9月成立。

但真正生效,始于1971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不久,真正的欧盟(包含英国)浮出水面:1973年,丹麦、英国、爱尔兰加入欧洲共同体。

其中法国试图限制超国家权力,并拒绝英国成为会员国,使得紧张情势逐渐浮现。

期间,1871年勃兰登堡-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普法战争)则将这个阶段(1775-1971)分成两小段:前一段,欧洲大陆的主角是法国,后一段,欧洲大陆的主角是德国。

但真正主导这个阶段欧洲的,我觉得其实是英国。

上阶段,欧洲南北战争的结果,是北部的新教集团胜利。

同时由于宗教桎梏的影响还没消除,所以这个阶段地中海势力非但没能发起追赶,反而越加掉队。

于是,这个阶段欧洲的主要势力都在北部,环北海-波罗的海地区:其中英国、法国是传统工业强国。

德国和沙俄是电气革命的后起新秀。

英国虽然丢了北美殖民地,但资本主义先发的优势还是有惯性利好: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而法国在美国独立后不久(1789),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史称“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关于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世界史学界看法众多,难成共识。

在法国,普遍将热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激进集权统治。

1794年7月27日,法国大革命中的市民革命宣告结束。

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才彻底结束。

政变中建立了以热月党人为代表的政权很巧合的,奥斯曼改革者塞利姆三世同年登位,只是他的改革以失败告终:塞利姆三世(1789年-1807年在位),穆斯塔法三世之子。

受其父影响,立志革新。

但俄国及奥地利的压迫不容许他实施改革,直到1792年雅西条约的签订使奥斯曼帝国得以喘息。

在位期间,他为了重振帝国,曾以西方国家为模式,在内政、外交和军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从而成为帝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大规模“欧化”改革的苏丹。

但改革不断遭到大封建主和耶尼塞里军团的强烈反对和攻击。

1807年5月,伊斯兰教长下达对抗变革的指令,他被王室复旧派以“军事改革导致了暴乱”、“执政7年多未立子嗣”等罪名而废黜实际上,由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势力中心都在地中海北岸,所以这个阶段宗教束缚仍然明显。

波罗的海南岸,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经过十余年风云变幻,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这是一个比查理曼帝国更大的法国疆域,可惜的是,无论军事战略还是经济战略都不太足够。

帝国的两大敌人,一个是海洋势力的英国,一个是陆地势力的沙俄。

在基本占有欧洲主体的情况下,对沙俄方向应该是积极防御,而非进攻莫斯科,试图吞并沙俄的核心领土。

对英国的战略,则应是经济为主,军事为辅。

积极吞并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而非试图进攻英国本土。

甚至在海军弱势的阶段,将苏伊士运河的开挖提早完成。

可以说,这是欧洲最接近统一的一个机会。

拿破仑虽然失败,但向欧洲输出了民族思想,于是在莱茵同盟的基础上,德意志地区不断整合。

1871年,普鲁士凭借着电力革命的东风,统一了德意志帝国。

德国统一前不久,意大利也实现了统一。

这是继罗马帝国之后的第一个控制整个意大利半岛的国家。

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意大利统一运动是随着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及拿破仑政权的结束而开始,亦随着1871年的普法战争而结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815年拿破仑一世入侵、烧炭党形成开始,至1831年青年意大利党提出“政治改革”的口号。

第二阶段为1848-1849年意大利独立战争时期,反对封建分裂和奥地利帝国统治。

第三阶段以撒丁王国为中心,依靠加里波第的红衫军,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并先后从外国统治下收复各地,最后完成了意大利统一。

然而工业时代,对欧洲国家而言,海外市场(殖民地)才是发展壮大的根本。

这一点,从德国租借我们的青岛就能见微知著:从1860年到1872年,德国最负盛名的地质学家兼地貌学家李希霍芬8次来中国考察。

1868年,他首先建议德国并吞舟山岛,认为“这个岛是易于设防的,并且由一个舰队可以控制和华北与日本的交通”。

而到次年,他通过对山东的全面调查,就建议占领胶州湾了。

他分析说,第一,胶州交通方便,有广阔的发展余地;第二,山东有位置优越而质量良好的煤田;第三,中国有无穷伟大、非常便宜和智慧的劳动力。

所以,德意志统一后,一战几乎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事: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简称“一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于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和意大利王国等国则属于协约国阵营。

从一战形势看,欧洲核心区大致就是意法对德奥(奥匈),从核心区看,大致就是东西之争、海陆之争。

大致均势协约国拉上英俄,同盟国拉上奥斯曼。

这外援的质量可不是一个级别的。

不过俄国中途改立场的(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所以一战初期,整体其实是东西对抗。

有看法认为,一战的胜负相当程度的取决于美国参战。

然而,美国参战的时间点很微妙,在日德兰海战之后: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大海战。

此役是有史以来参战兵力最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惟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从而结束了以战列舰为主力舰的海战史。

最终,虽然德国海军损失的舰船和人员相对英国海军较少,但约翰·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依然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所以,一战的根本转折点,是德国海战失败。

美国参战,只是锦上添花。

从战略上来说,德国(同盟国)的舰队除了出北海到大西洋,还至少能走波斯湾到印度洋。

当年英国殖民印度,可是绕了非洲而不是走地中海的。

所以,作为后发的挑战者,德国不应该在北海直接挑战英国,而是修建德国到波斯湾的铁路,一方面整合同盟国,一方面将舰队主力放到波斯湾,直接出印度洋与英国争夺殖民地。

这样的话,甚至可能将美国拉到同盟国阵营,一同瓜分英国的海外殖民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日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1919年1月18日~1920年1月2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

其间,协约国同德国于1919年6月28日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通称《凡尔赛和约》。

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国际机构是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

凡尔赛体系的本质,是英法两国成功从封建王朝统治转变为民族国家的工业金融集团,成功的肢解了仍然还是封建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及奥斯曼帝国,压制了新兴的德国及意大利。

可以说,凡尔赛体系下的英法两国,相当程度的支配了欧洲。

拿破仑的法国与一战的德国,本质上都是对英国主导的殖民地格局的挑战。

所以,这个阶段的欧洲,都是英国作为离岸搅局者,将欧洲大陆作为商品市场,殖民地作为原料产地,通过海贸,以小御大,不断维持着一个岛国主导的日不落帝国。

至于二战的德国,那是极端民族主义主导的,所以,希特勒的纳粹势力,几乎将波罗的海变成了德国的内海。

而由于极端民族主义导致的战略盲动:本该见好就收,在俄罗斯高地一线(黑线)建立积极防御的德国,在莫斯科与斯大林格勒耗费太多有生力量:这个阶段的英国,其实已经相当衰落,德国一度试图攻击英国本土了。

因此,这个阶段来说,德国战略上的敌人是美国。

而真正的敌人(障碍),是占领区的有效统治。

事实上,自美国独立后,欧洲史已经不能完全独立来看了。

虽然拿破仑战争时代的欧洲看似还是局部战争,但全球经济对欧洲的影响已经无孔不入。

法国攻击沙俄固然存在一定的战略失误,但即使不攻击沙俄,拿破仑的帝国也撑不了多少时间,因为对海战(航海)的经济意义理解的过于肤浅。

不能理解发展航海的根本经济意义,以致于肯定后继乏力。

而一战与二战,美国都直接下场了,战争的名称都直接以世界大战来命名了。

二战后,不得不提的两件大事,就是冷战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两者从经济角度来来看,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事。

先说说冷战:冷战初期格局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

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上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通过《华沙条约》组织,苏联为核心的阵营,控制了1/4或更多一点的欧洲,以对抗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虽然中俄所在的共产国际没有建立类似的货币体系,但当布雷顿森林解体,冷战就某种程度的结束了:1971年布雷顿森林解体,次年(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

可以说,美国建立石油美元体系后,苏联必然要解体。

因为冷战表面是军事对峙,本质是经济竞争。

当石油美元建立,美国建立起比英国的军事殖民更高明的货币经济殖民。

于是,美国获得比苏联更多的资源来发展军事。

重压之下,即使没有被忽悠实施“休克”疗法,苏联也撑不下去。

二战之后,英国的霸主地位虽丧失,但美国并没能够马上取而代之,一方面固然因为苏联所主导的华沙组织。

另一方面就是还没找到称霸世界的有效方式。

布雷顿森林解体之前,关乎欧洲的还有一个重要事件:欧共体(欧盟前身)成立:欧盟1965年4月8日,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

吉恩·瑞伊(JeanRey)主持合并后的第一届委员会。

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六个欧共体发起国,领土主体都在上图红圈内。

是欧洲大陆的主体核心。

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如今的欧盟。

黑圈范围内,只有北非、前苏联加盟国以及永久中立国等总面积不太大的部分没有加入欧盟。

欧盟的大体范围,跟战略意义的欧洲几乎重合工业时代的对外侵略,已经从过去的直接军事占领,变成了更隐蔽的经济侵略。

也正因如此,战功赫赫的拿破仑帝国,军事上稍微受挫,帝国马上分崩离析。

一战的德国,没有从经济上将同盟国捆绑,导致战略视野狭隘,错误的使用了本就不够强大的海军。

对比美国,其崛起的基础,是铁路网基础上的经济同盟。

对比美国的隐忍发展,一战以德国为首同盟国实在是没找到真正的战略突破点。

1869年5月10日,联合太平洋铁路与中央太平洋铁路在犹他州的普鲁蒙托里角接轨,正式宣告了被誉为世界铁路史上一大奇迹的横贯美国东西的大动脉建成。

1916年,美国铁路总里程曾达到历史最高峰,约41万公里。

一战1914年7月28日开始,与1916铁路里程峰值,两者时间几乎重叠。

而美国直接参战,其实是1917。

很巧合不是所谓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正因为没有欧洲霸主的眼光,所以也没明白同盟国真正战略上的敌人是谁。

前600到前200这个古希腊为主的阶段,分成两个小阶段,雅典的兴衰(前594-前404)、马其顿王国的兴衰(前404-前197)于是以古罗马为主的历史(前201年-395)分成三个阶段:崛起阶段(前201年-前27)、前帝国阶段(前27-192)、后帝国阶段(192-395)中世纪395-568),可称为中世纪争霸之拜占庭时代。

568-843),可称为中世纪争霸之法兰克时代。

——395-843),波德地区基本没参与到欧洲主流历史,因此这个阶段可简称为中世纪欧洲东西争霸阶段。

843-1077,可称为中世纪三国之神圣罗马时代(奥托王朝为主)————395-1077,可统称为中世纪三国时代1077-1291),可统称十字军东征时代,1291-1520),可称为中世纪之奥斯曼时代1077-1520,可合称中世纪之宗教争霸近现代1520-1775),可称为近代过渡之南北战争(三十年战争与七年战争大致都呈南北对抗的形势)1775-1971,可称为近代之东西争霸,虽然这阶段的英国算是欧洲的无冕之皇。

但频频遭受挑战,欧洲大陆上,实际对抗双方都呈东西对抗形态。

二战后,全球掀起民族独立高潮。

所以,以上两个阶段,可合称为航海殖民时代。

以上编辑于2020-05-1416:43​赞同251​​26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