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表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歌仔戲的行當原只有小生、小丑及小旦,演出的多為某劇目中的一段。

後接受了其他劇種的洗禮,逐漸發展成「小生」、「副生」、「苦旦」、「副旦」、「大花」、「老旦」( ... 歌仔戲表演落地掃是歌仔戲最早的表演形式,它近似於褒歌、車鼓小戲,無論生、旦都由男性演員即席演出。

進入野台歌仔戲後,如同其他戲種,在正戲開始前,必須搬演「扮仙戲」。

大致而言,北部多演《三仙會》,東北部演《醉八仙》及《蟠桃會》,南部演《天官賜福》。

「扮仙」之後,再演一小段《跳加官》和《金榜》,這整個流程統稱「扮仙戲」。

  正戲可分為「日戲」及「夜戲」,日戲演出時間一般由下午兩點半至五點;夜戲演出時間從晚間七點至十點。

日戲演的多為傳統劇目,大都以有本可據的歷史演義故事為主,且唱曲也多以「七字調」、「都馬調」等歌仔戲基本曲調為主。

念白用「四句聯」,人物造形與京劇相似,如旦角梳大頭、貼片,武生穿短打衣;而夜戲大都以「胡撇仔」為多,「胡撇仔」大量注入現代流行的表演元素,劇目多為新編戀愛、俠情戲。

唱曲則增加許多國、台語流行歌,甚而日本歌、港劇主題曲等等。

念白則不時穿插現代用語,服裝造形上尺度更寬,舉凡清裝、禮服、西裝等,無不可見。

  野台歌仔戲時期,歌仔戲的演出皆採「幕表戲」的形式演出,即所謂「作活戲」。

由戲班中的戲先生講說劇目情節大綱,並分配腳色,大略敘述走位及表演過程,其餘皆賴演員臨場表現,此時則考驗著演員間與文武場的默契。

因此,早期劇本皆資深藝人口耳相傳,經由手抄記錄為口述劇本。

  歌仔戲的行當原只有小生、小丑及小旦,演出的多為某劇目中的一段。

後接受了其他劇種的洗禮,逐漸發展成「小生」、「副生」、「苦旦」、「副旦」、「大花」、「老旦」(老婆)、「三花」(丑角)、「彩旦」八大腳色,俗稱「八大柱」。

其中「副生」指第二個生之意,反派腳色稱「反生」;會武功則稱「武生」。

而「副旦」又稱「花旦」,演反派腳色者稱「夭婦」;會武功者稱「武旦」。

「彩旦」又稱「三八」或「三八旦」。

  歌仔戲的唱腔與口白方面,不分腳色,皆使用本嗓演唱。

生、淨的口白較文雅;丑、旦較趣味。

  歌仔戲練功可分為「基本功」及「分行訓練」兩部分。

所有學員在學習初始皆須練習基本功,待確定所屬行當後,開始針對各行當的專業技藝加強。

  身段方面,根據廖瓊枝女士《歌仔戲身段教材》的示範中,可分為「基礎」和「身段」兩部分:1.基礎動作 (1)跤步:踏跤、換跤、半屈跤、屈跤、夯跤、小曲跤、小旦步、跤間步、研步、促步、蹣步、大跳、蹉步、跪步、踮步、跑蹉步、錯步。

 (2)手路:觀音指、薑芽指、含蕊指、暴荀指、並排內轉輪、上下內轉輪、並排外轉輪、上下外轉輪、輪花手、反轉夯峘、轉袖插腰、凌波手、平排手、拱手、觀音指合、觀音指分、運環。

 (3)袖尾:單手落袖、雙手落袖、收袖、落袖接收、內翻袖、外翻袖、轉袖夯垣、轉袖囥後腰、撥袖、平面略袖、橫向略袖、弄袖、飄袖、斾袖、披袖、反披袖。

2.身段動作  將上述各項基礎動作結合起來,並且配合觀目(眼神)即為表演的身段動作,包含:空手姿勢、袖尾姿勢、做工三個部分。

  其他受車鼓戲影響的身段有展花扇(耍扇子)、駛目箭(送秋波)、閹雞行(半蹲半行)、踩四角等。

撰稿者:郭昭汝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參考資料:1薛宗明《台灣音樂辭典》,台北:台灣商務,2003。

2簡上仁《福爾摩莎之美:台灣的傳統音樂》,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

3林茂賢《台灣傳統戲曲》,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1。

4林鶴宜《台灣歌仔戲》,台北:行政院新聞局,2000。

5林鶴宜《台灣戲劇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3。

6曾永義《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1988。

7楊馥菱《台灣歌仔戲》,台北:漢光文化,1999。

8楊馥菱《台灣歌仔戲史》,台中:晨星,2002。

9張炫文《台灣歌仔戲音樂》,台北:百科文化,1982。

10維基百科——歌仔戲,出於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8C%E4%BB%94%E6%88%B2(2006/08/3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