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是甚麼?-1 @ ㄚ湯的家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五蘊」是什麼?簡略來說,便是指我人身心,也就是色、受、想、行、識。
「色」是指身體, ...
ㄚ湯的家相簿裡有許多西藏、新疆、四川、雲南梅里雪山、雨崩村的照片,照相技術並不好,但是美麗的大自然風光,自有其殊勝的景致,雪山、沙漠、高原、湖泊、雲朵、、、也每每令我回味不已!所用文章圖片若侵權,請告知,即刪除。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111192223五蘊是甚麼?-1?尊重生命
五蘊是甚麼?-1
知識+首頁>知識分類>社會人文>宗教>佛教
u6:2005-08-2413:55:
從你的發問就已經開始了呀~例如:你開始(想)的時候,就要想清楚.到底會有什麼後果呢?基礎佛學:看到(色),(受)到影響,(想)要(行)動,執行以後,被紀錄為業(識).看到景象的反映,稱為[色受].起心動念,稱為[想].執行,稱為[行].一切從開始的時候,就稱為[因].得報應的時候,則稱之為[果].-----
因與果,兩者之間,尚有一個[緣];若有[因]而沒有[緣]者,則等待結[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緣果,是永遠無法被消滅的.(有出生必有死亡).
參考資料:http://tw.club.yahoo.com/clubs/BUDD
五蘊中的行蘊是什麼?
金剛:2010-06-2613:58:47
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色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受就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捨三受;想就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相,作種種想;行就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識就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
在此五蘊中,前一種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
雜阿含經中說「色、受、想、行、識,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如雜阿含第八三經:「多聞聖弟子於色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正觀。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阿含經對於無我的描述不是抽象的、神祕的或想像的,而是具體地就五蘊現象來觀察,所發現的真相。
由這樣的觀察,則能遠離「即蘊計我」和「離蘊計我」的妄執。
照見「五蘊皆空」 ◎慧廣法師《心經》中「觀」的目的,是要照見「五蘊皆空」。
而要照見「五蘊皆空」,必須「行深般若」才行。
如何行深「般若」呢?先來文字般若一下吧。
「五蘊」為什麼「皆空」呢?我試著用比較簡略、易懂的文字來解釋。
一、解釋「五蘊」「五蘊」是什麼?簡略來說,便是指我人身心,也就是色、受、想、行、識。
「色」是指身體,並及外在的物質世界;「受、想、行、識」是人的內心世界,也就是精神。
「蘊」,舊譯叫「陰」,新譯叫「蘊」。
「陰」指「色、受、想、行、識」能蔭蓋真相;「蘊」表「色、受、想、行、識」,乃各種元素集聚而有。
1、再深入來說。
什麼是「色蘊」?即五根、五境和無表色。
「五根」──眼、耳、鼻、舌、身,是人身上的五種功能,屬於能見;「五境」色、聲、香香、味、觸,是五根所見到(感受到)的外在世界,屬於所見;「無表色」是存在人們內心的外境印象,只可由自己內心感覺到,他人感覺不到,因它只是物質的印象,同時只存在個人主觀的心中。
為何會有「色蘊」呢?「色蘊」就是「四大」──地(骨骼)、水﹝血、分泌液、尿﹞、火(熱)、風(氣體),由四大的會合和創造而有。
四大的會合而有色蘊,以及五根、五境和無表色。
2、「受蘊」就是內心的感受、感覺。
當五(六)根接觸了五(六)境,內心就就生起了感受。
在感受之下,才知道外境的存在。
由於外境的不同,給予我們內心的感受,也就不一樣。
經中談到有三受、五受、六受、十八受。
但三受:苦受、樂受、捨受則是根本。
3、「想蘊」就是內心對六根所接觸、所感受到的外境,加以執取、思惟惟,產生各種印象,可能生愛、可能起瞋........。
將事情加以複雜化,是想蘊的最大功能。
4、「行蘊」接著「想蘊」而產生。
當內心執取順境時,就生起喜悅的情緒;當執取不順境時,就生起不喜歡、厭惡的感情,於是,有了喜怒哀樂、七情六慾。
這種種內心的造作,叫做「行蘊」。
5、「識蘊」就是內心的知覺。
它有了解和分別的功用,當六根接觸到六境時,產生六識,然後了解六境;了解六境後,隨即分別六境,知其長、短、扁、圓,白、紅、藍、綠,是好、是壞。
透過「識蘊」而知道色、受、想、行蘊的作用。
二、解釋五蘊由來為什麼說「五蘊皆空」呢?因為這五蘊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無常、不實。
先來看「色蘊」。
為什麼會有「色蘊」?它是四大──地水火風等元素組合而成,如果沒有四大──骨骼、血液、分泌體、體溫、空氣,還有人的色身嗎?再看「受蘊」。
人的感受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觸到五境──色、聲、香、味、觸才產生的。
五根為因,五境為緣,產生感受的果。
若無無根、五境等接觸,如何有「受蘊」?「想蘊」則產生於感受之後,當五根接觸到五境,有了各種感受,內心才取境相而引發思想。
若無受蘊,「想蘊」何來?「行蘊」則是思想之後,所引生的內心造作,由取境思想而產生各種情緒變化,起為喜怒哀樂等感情。
若無「想蘊」,「行蘊」何來?「識蘊」的了解分別,則在於五根接觸五境之後所產生,稱為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加上意識,了別於內心法塵,總稱六識。
六識的存在緣於色、受、想、行,若無前四蘊,「識蘊」又將依何而存在?三、總結「五蘊皆空」從前面的剖析可知,五蘊的產生都是有因有緣、依因待緣的,因緣的成熟會合,而有五蘊的產生。
既然五蘊有生,就表示五蘊本來是不存在的。
雖然因緣的會合,有了五蘊,但是,因緣是會分開的。
因緣分開後,五蘊也就跟著消失、不存在了。
試問:有人長生不死嗎?有人快樂一輩子、或痛苦一輩子嗎?有人能思想不停嗎?有人能常在喜怒哀樂中嗎?有人內心常在清醒中,不會昏睡嗎?答案是否定的。
這表示我人身心五蘊的不實。
五蘊的存在,只是現象而已,其實內在隨時在變化。
身體(色蘊)新陳代謝不停;感受忽苦忽樂或平淡無奇;思想雖能綿延不絕,總有停止時;情緒感情再豐富,也有低落不振時;再明白清醒的內心,也有糊塗時。
所以,《大般若經》形容五蘊是:色如聚沫──此身如水沫,雖有表面存在,體內空空,不久就消滅。
受如水泡──就像洗衣粉,和水攪一攪後,就產生水泡,但不久即滅,人的苦受、樂受亦然。
想如陽燄──如日光所照,出現了一些彩霞等美麗景色,但不久即消失,人的思想亦然。
行如芭蕉──芭蕉是空心的,表示不實,人的喜怒哀樂亦然。
識如幻事──就如魔術師所變化出來的東西,並非真有其事,人的意識何嘗不如此?因此,「五蘊」是不實在的,它的存在只是表象、現象、假象,它們是沒有實體的,所以說「五蘊皆空」。
徹底來說,五蘊未生前不存在,當然是空﹝無﹞;生後會消滅,滅後不存在,是空﹝無﹞;就是生後、未滅前,它的存在也是毫無實體,隨時在變化。
這不是「空」嗎?﹝無自性故,隨緣展現﹞
參考資料http://www.a112.com/1-poem/a03.htm
小邱:2005-03-2009:42:5
五蘊即色,受,想,行,識蘊.此五蘊妄執既然是一般人間凡夫所共有,凡夫迷於此五蘊妄執 便妄有身心認知過程現象凡夫既執色蘊 便以為外境實有種種物質 認此物質為 色凡夫既執受蘊 便以為實有身心感受外物 認此感受為 受凡夫既執想蘊 便以為實有心思憶想取像 認此思維為 想凡夫既執行蘊 便以為實有意志造作心念 認此意志為 行凡夫既執識蘊 便以為實有心靈覺映虛空 認此心靈為 識
參考資料:http://cindy.cis.nctu.edu.tw/~armida/Literature/FiveTrue.htm
彤:2005-08-2413:42:43
五蘊的蘊,梵語Skandha,音塞犍陀,是積聚的意思,意指積此五聚,可以成就我人的身心。
五蘊舊譯為五陰,陰是賊害的意思,謂此五者能賊害我人的性德。
而世間、在佛經中有器世間與有情世間之分。
器世間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有情世間的有情,就是有情識的眾生,主要以人為代表。
五蘊的蘊,有近於「範疇」的意思,這是構成世間的物質現象和精神作用的五類因素。
但是五蘊還有一種「本質的普遍性」,此普遍性即是「法」——法的普遍性。
五蘊是五類法的領域,此五類法混然和合為一群,所以叫做五蘊。
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者的總名。
色蘊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質料,受、想、行、識四蘊,是構成有情精神作用的質料。
五蘊聚合,表示這世界既不是主觀的世界,也不是客觀的世界,而是聚合主觀、客觀於一體的「法」的世界。
這是佛教與外道所不共的理論。
現在分釋五蘊的內容如下:色蘊:色蘊的色,相當於物質的概念。
「色蘊」就是物質現象的積聚、物質性的存在。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曰:「色蘊何相,答:變現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
」這在《五事毗婆沙論》中,說的更仔細一點:「問:依何義故說之為色?答:漸次積集,漸次散壞,種種生長,會遇怨或親,便能壞能成,皆是色義。
」因此,色的定義就是質礙,它有形體、佔有空間,且會「變壞」。
色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由四大(地、水、火、風)積聚而成。
四大組成了有情的肉體——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同時也組成了感覺的對象——色、聲、香、味、觸的外境,就是世間一切的物質現象。
受蘊:受是有情精神作用的一種,是心理的一種感受作用——是把感覺和感情合而為一的感受。
亦即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觸,而領納觸的感覺的即是受。
受有三種,稱苦受、樂受、捨受。
此種苦、樂、捨受,與現代心理學感情上的受有些不同。
現代心理學的感情作用,是主客觀對立的存在,而受蘊的受,以佛教「無我」的教義來說,是泯滅主客觀——或主客二觀尚未出現以前的「法」的領域,此際不唯是感覺的受,而是思想本身的受。
因為在五蘊的領域中,知覺、感情、和思維之間,是不能截然劃分的。
想蘊:想是「知覺」或「表象」的意思,經典中把它解釋成「於境取像為性,施設名言為業。
」以現代觀念來說,即相當於攝取表象,形成語言概念的精神活動。
不過原始佛教的法義,想蘊的取像,不是心、境對立的像,而是包括著知覺、觀念、思想和表象(包括著知覺表象和記憶表象)等心境融合的像。
因為取的不是外界的像反映於內心,而是萬象形成之「像」,必須依於此「存在的根本依」。
《雜阿含經》中稱想有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想,這就是想的「法」的體系。
行蘊:行在經典中解釋成「造作」,也解釋成「行為」,特別是指思想中決定、和支配人的行為的因素,如目的、籌劃、決斷等心理趨向,一般稱此為意志者。
自原始經典中看,行也指生、滅、變異,含有無常遷流的意思,所以「諸行無常」,就成為緣起的基本架構之一。
在部派佛教的阿毗達磨哲學中,謂行是現象界除了色、受、想、識四蘊外的一切事物。
阿毗達磨哲學建立七十五法,四十六心所有法中,除了受、想二心所外的四十四心所,和十四不相應行法,都收入行蘊中。
識蘊:識是透過對象的分析與分類而生起的一種了別作用,即是意識。
所以識的定義是了別——了解分別,指一切活動賴以發生的精神主體。
早期佛教分識為六種,曰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以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
到大乘佛教時代,在六識後建立末那識、阿賴耶識,發展為八識。
原始經典的阿含經中,稱識為「別知相」,亦即眼識由眼根而了別色,耳識由耳根而了別聲,鼻識由鼻根而了別香,舌識由舌根而了別味,身識由身根而了別觸,而意識則由意根而了別法。
前五識各了別自身界內的外境,意識則了別萬象的差別相——萬象的「自相」與「共相」,即單獨的形相,與他物比較的形相。
世間萬象,何以有其各不相同差別相?這是由於識的了別而有的,此即是「別知相」。
識的本身是「法」的範疇,萬象是被覺、被受、被想、被行、被識的存在,離開五蘊,就沒有萬象可言。
五蘊即是世間——包括著有情世間與器世間,此五蘊世間,既不是抽象的意識世界——唯心論;也不是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的唯物論,而是心物綜合的「五蘊世間」。
此世間是時間性和空間性的存在,所以五蘊只是現象,只是因果相續的過程,只是無窮無盡的緣起狀態。
而緣起並不是客觀的實有,佛陀認為:「緣起即是實相」——是主客一如的狀態。
換句話說,緣起即是認識論上的現象,離開了認識的世界,即無萬象可言。
所以離開了主觀,即無客觀。
參考資料http://book.bfnn.org/books2/1812.htm
Mindfreedom:2006-01-0211:28:46
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蘊」是積聚義,究竟積聚什麼?即是積聚五法——色受想行識,為原素而成眾生;積聚三惑——見思、塵沙、無明之煩惱而受生死。
又名五陰(新譯五蘊,舊譯五陰),陰是遮蔽義,是說這五法能夠遮蔽吾人本覺真心,使之不得顯現故。
說詳細一點,五蘊於每一蘊當中都有他的獨具本能——積聚。
色蘊,是由四大五根和合積聚而成身。
受蘊,是由五識與五塵和合積聚而有受(眼受色,耳受聲,鼻受香……)。
想蘊,是由意識與六塵和合積聚而有想(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
行蘊,意識思維塵境造作善惡諸業,念念不停和合積聚以為行。
識蘊,是了別諸法之本體,執持一切染淨種子,和合積聚以為識。
扼要的說:「色」以集合而有,「受」以接觸而成,「想」以緣影而生,「行」以遍計而名,「識」以了別為相。
「色」是物質的一切現象。
受等四者,是精神的一種作用——「受」是塵境接觸所生之感覺(有苦受,樂受);「想」是取境分別之知覺;「行」有造作思慮的作用;「識」是統一前四之心力(八識均有了別的功能:前六識了別一切事相,故六識又名分別事識,即分別色等六境(第六識兼緣法塵);七識了別一切妄相,緣過去五塵落射影子;八識了別真實自體,常能了別自識所現之境)。
此五蘊若在有情界徵之,色蘊屬生理,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餘四蘊屬心理,乃觸境所起的幻妄之心。
色蘊為生理上的現實生命體,已如上說。
受等四蘊則相當於心理學上所說的感情(受),觀念(想),意志(行),認識(識)的道理相同。
依五蘊相生之次第當云:識、受、想、行、色,這是怎麼說?由於有了「識」心然後才有領「受」;有了領受,然後才有「想」像;有了想像,然後才有造作(行);依所造業,然後才感得「色」身。
今以色蘊列先者,意謂色蘊麤相易生執著;此蘊乃我執之大本,萬惡的淵源,眾生執之堅固難破,若此執一破,則其餘諸執皆可迎刃而解,有這種意思故色蘊列在先。
說個譬喻:五蘊如室,煩惱如門,執著如鎖,真空實相如室內物,般若如鑰匙,觀法如開鎖方法,觀照如開鎖,見室內物如證實相,眾生自無始劫來,積集許多煩惱,生出種種執著,將這真空實相長為關閉在五蘊室內,非僅不肯去開取發掘,且亦不知開的所在和方法。
吾人要是能夠依般若去努力真修,就是用般若妙觀鑰匙去打開執著鎖,闢破煩惱門,通達五蘊室,而發見久為鎖閉的真空妙理的微妙寶物。
要知道這時候,得大受用,其愉快的心情,微妙的境界,是任何人都說不出來的!(當在開鎖之時謂之照,鎖開門闢室內物顯謂之見。
)以吾人具有種種執著鎖,而此般若妙法,就是天下的要妙鑰匙,能善用之,包管你無鎖不開,無門不闢,學者當向此著力!
參考資料http://book.bfnn.org/books2/1225.htm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微不足道:2010-03-0113:49:44
阿彌陀佛..給您參考,「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得的結果。
照見,是能觀之智;五蘊,是所觀之境;皆空,是以能觀之智,觀於被觀之境,所獲得的結論。
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甚深微妙般若真空的智慧,照見五蘊諸法,原無自性,其性即是真空,所以說:「五蘊皆空」。
五蘊的「五」字,是指色、受、想、行、識等五種。
「蘊」是積聚義,積聚色等五種元素,而組織成我們具有靈魂與軀殼的身心。
一般哲學家,對於宇宙人生組織的看法,人言人殊。
希臘初期的哲學,有以水為化生萬類的原質者。
如伊阿尼學派中德黎說:水是萬物本體,因為水有生氣,有活力,時而結冰,時而化水,變動不居,其力弘大,故能產生萬物。
但中世紀經院哲學家們,則說神是宇宙人生的創造者。
及至十六世紀文藝復興後,專志於哲學研究的康德、尼采等哲學家,都認為宇宙人生的元素,即吾人之心,因而產生絕對的唯心論;而馬克思等,郤主張宇宙元素是唯物的。
總之:唯心論者,以宇宙是一個「包羅萬有,貫通一切,完全理性」的心。
但唯物論者,則以為整個宇宙人生,都是物質的東西;除了物質及其規律外,更無甚麼意識的作用,心亦不過是物質的一種而已。
佛陀,認為宇宙人生的元素,不外是物質的條件,配合識心的活動。
即是說:人類原始本具的真心,由一念不覺的無明,幻現心理與物質的現象(唯識學所說見相二分);於是因境牽心,由心取境,遂幻現宇宙萬有,情與無情諸法。
所以人身的構造,是綜合精神與物質於一體的。
但這種精神與物質混合的說法,並非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所主張的心物二元論,而是佛經所說的五蘊論。
1.物質的條件五蘊中的色法,是物質界的代表,宇宙間大而顯者,如恒星地球;細而微者,如原子電子。
大凡科學家,認為有實體存在的物質,包括宇宙間的能量,俱屬於佛學所說的色法攝。
順正理論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
」大乘五蘊論說:「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
」四大種,是指堅、濕、煖、動等四種物質的特性。
亦即是世人所謂地、水、火、風等四種。
此四種為宇宙萬有產生必具的條件,故名四大種。
所造色,是指這四大元素所構造的一切事物,其中可分為有情色、無情色。
有情色,指眾生身體方面的形色,及生活的狀態。
無情色,則指凡是眼所見、耳所聞、鼻可嗅、舌可嚐、身可觸的一切世界上客觀的事物,都屬於「色蘊」所攝。
今此色蘊,但取眾生由地水火風四大原素所組織成的色身而言。
2.心理的現象客觀的物質,是離不開主觀之經驗的。
由於人類主觀的意識,與客觀的色法互相交涉而發生關係時,便會引生種種不同的心理現象。
這些心理現象,就是佛經所說受、想、行等三蘊。
比如我們說:園子有一棵荔枝樹,我們怎知道那是荔枝樹呢?其認識的過程是:第一個步驟,先感覺眼前有一棵青綠的東西,這種感覺便是受。
其次:聯想起過去曾經見過的荔枝樹,接著把這些影像重現腦海,便是想。
再其次,將這些影像和眼前所見的東西比較,對與不對便是行,最後,認識確是荔枝樹,便是識。
凡我們認識外界的色,非經過這種程序不能成立。
所以色是人類心理的對象,離開主觀的意識,以及受想行等心理現象之外,那客觀是甚麼東西,我們就不能認識了。
受想行又是甚麼呢?受是感受,接受。
是人類對於外在的環境,由感覺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
例如:人眼前所接觸的東西是美好的,或處身在非常寫意的環境中,便會生起可意快樂的感受。
反之,就會引生痛苦的感受,或中性的感受,是屬於人類情緒的反應。
想、是一種想像,思考,或判斷的心理作用,往往吸取外界的事物,作為思考的資料。
猶如攝影機一樣,能把眼前境物拍攝下來,印烙於識心中,形成所謂記憶,作為言說的資料。
行、包括眾生一切心理活動。
是能夠推動人的身心,向或善或惡方面發展的原動力。
概括而言:受、想、行,都是意識所附屬的心理作用,等如心理學家所說:感覺、想像、意志等心理現象。
3.精神的主體識蘊,是眾生精神界的主體,亦名心王。
識,是最難理解的東西。
倘能了解識之為物,亦即能全盤了解人生的真義。
然而識究竟是甚麼呢?五蘊論說:「云何識蘊?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亦名心意,由採集故,意所攝故。
」又雜集論:「問識蘊何相?答了別相是識相,由此識故:了色聲香味觸法等種種境界。
」準此可知,識就是對外境由分別而認識的心理活動。
初期佛敖,但說六識,所謂眼識(視覺);耳識(聽覺);鼻識(嗅覺);舌識(味覺);身識(觸覺);意識(知覺)。
後來大乘佛教,尤其是唯識哲學,愈來愈精密,故有第七末那識,以及第八阿賴耶識之說。
在八種識心中,以第八阿賴耶識為精神的主體,萬物無不從此而誕生。
梵語阿賴耶,譯名為藏。
fong/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專譯:沒錯!美澳加強軍事同盟沖...|日誌首頁|五蘊是甚麼?-2上一篇專譯:沒錯!美澳加強軍事同盟沖著中國...下一篇五蘊是甚麼?-2回應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fong551's新文章《左傳·桓公·桓公六年》瑞蘭2022.03.11《大雅·桑柔》-百度百科瑞蘭2022.03.10瑞蘭2022.03.09瑞蘭2022.03.08瑞蘭2022.03.07澹台滅明先生---百度百科瑞蘭2022.03.06瑞蘭2022.03.05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姓名:FongTang
關鍵字
延伸文章資訊
- 1五蘊皆空是甚麼? - 勤學佛堂
- 2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蘊釋義[编辑] ... 五蘊的體性是:生滅、無常、苦、空、無我。 巴利三藏解说 ...
- 3第四篇五蘊非有 - 星雲大師
五蘊又稱「五陰」,陰是「蓋覆」、「遮蔽」的意思,意指眾生因色、受、想、行、識五法遮蔽了我們本來的真如佛性,因而受無量劫生死輪迴之苦。 參‧五蘊的內容. 五蘊的意義略 ...
- 4五蘊是甚麼?-1 @ ㄚ湯的家 - 隨意窩
「五蘊」是什麼?簡略來說,便是指我人身心,也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指身體, ...
- 5五蘊-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佛教用語。梵語pañca-skandha的意譯。蘊為堆、積聚的意思。佛教稱構成人或其他眾生的五堆成分為「五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