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這裡痛、那裡痛,到處看醫生都沒用… - 黃偉俐診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些在以前就叫「臆病症」,也稱「慮病症」,是指對自身出現的一些身體 ... 身體症狀疾患——病人有1到多個身體不舒服的長期症狀,造成過度的擔慮、整天 ...
Togglenavigation
首頁
最新消息
關於我們
服務項目
交通位置
看診進度
門診預約
聯絡我們
English
首頁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門診異動
專欄文章
新書摘要
媒體採訪
2018/09/17
良醫--這裡痛、那裡痛,到處看醫生都沒用…
分享到
這裡痛、那裡痛,到處看醫生都沒用…精神科醫師:別讓神經放大疼痛,你該這樣做
您的周遭是否有親友因身體病痛一天到晚跑醫院,一直不斷做檢查,但是卻找不出問題所在?或者被告知一些似是而非的診斷,像「自律神經異常」、「二尖瓣脫垂」、「慢性筋膜炎」,但治療卻都不見效果?他們到最後甚至放棄希望,最愛聽一些電台保養品廣告,相信一些偏方,甚至弄到肝或腎出問題。
早年在進醫院實習前,曾經在南部的一家診所見習一個暑假,經常看到病人身體皮膚很薄、手腳很瘦、肚子卻大大的、月亮臉,那些就是長期吃所謂萬病都可治的「黑藥丸」。
其實裡面主要就是有類固醇的成分,因而出現的副作用,嚴重點的還會造成胃出血、骨折。
現在則是電視裡充斥很多賣保養品的廣告,講得天花亂墜,好像甚麼不舒服都有效,最會買單的應該也就是這類病人。
這些在以前就叫「臆病症」,也稱「慮病症」,是指對自身出現的一些身體狀況作出不合實際的解釋,擔心自己身患一種極為嚴重的疾病
1.患者會在未經診斷的情況下對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況作出不恰當的評估
2.無論症狀嚴重與否,他們都會對自我的狀況產生不必要的警覺,堅信自己已經患有或即將確診為一種嚴重的病症
在新的診斷系統中,更明確的分為:
1.身體症狀疾患——病人有1到多個身體不舒服的長期症狀,造成過度的擔慮、整天都在想,或甚至害怕,造成很大的壓力或喪失生活或工作上的能力。
2.疾病焦慮疾患——可能沒有,也可能有一個生理疾病的診斷,但身體的感覺卻過度敏感或強烈,遠超過這個疾病該有的表現,而且擔心自己真正的病沒被診斷出來。
這2個情況的主要差別,是疾病焦慮疾患可能真有的生病,有一些客觀的證據,但是身體症狀疾患卻只是不舒服,以擔心為主,檢查找不出一點異常。
但是不管是哪一個突顯的都是:不舒服的狀況跟程度往往都無法用醫學邏輯來加以解釋、常常動用很多的醫療資源來診斷或治療、不管醫師如何保證都沒用、症狀治療一般效果都很差,還有病人對自己健康滿滿的擔心跟焦慮。
你可能會想,就像跟這類病人所想的一樣——
1.會不會是醫師不夠高明,沒找出真正的問題?硬把病人賴成是精神疾患?
2.會不會是醫師不夠高明,雖然找出問題,但是不會治,所以醫不好?
3.真的所有檢查都做了嗎?是不是因為健保提供得不夠好,自費呢?
4.是不是西醫不夠好,該尋求中醫、另類療法,或民俗處理呢?
其實這類的患者很可憐,身體長期在不舒服或痛苦的狀態,遍求名醫,受盡檢查的折磨,最後真的久病憂鬱,甚至厭世想輕生。
像我有一個病人,抱怨肚子老是冰冷,尤其睡覺時,不管蓋多少被子、用多好的電熱設備,就是不夠暖和。
還有一個病人,肩膀肌肉緊繃,痛到遍尋名醫都無解,工作辭了,只能整天待在家怨聲嘆氣。
這樣生不如死地過了1、2年後,最後找到醫學中心的疼痛權威,一天吃十幾顆藥依然沒有改善,甚至動用肉毒桿菌注射來麻痺肌肉,還是痛。
「臆病症」是精神疾病?
其實最有可能的答案是——神經生病了!我們的感覺神經無時無刻在把我們的訊息傳回腦部,我們的神經也具備了弱化或放大知覺的能力,而每一個人在這方面可能差異很大。
像我一樣的5年級生,在中小學時被老師打手心是家常便飯,很奇怪的是,老師一樣的用力打,有人一下子就不痛了,有人則是越來越痛,手心越來越紅。
感覺神經一旦被敏感化,即使是小小的刺激也會造成嚴重的連鎖反應,從局部的發炎,到腦部感知的疼痛或緊繃。
所以每一個人有其特別的體質,相同的,肩頸超級緊繃的人說「有嗎?我都不覺得,只是按摩時師傅都說,怎麼硬得像鐵板?」也有人沒那麼緊繃,卻像我之前描述的那個病人,痛到甚麼都沒辦法做。
這種感覺神經過度敏感化,往往是所謂「臆病症」的由來,治療上也是以如何調節這些異常的神經反應為考量。
有些病人的神經敏感是過度焦慮、有些是來自憂鬱症、有些則是強迫性思考,主要的治療還是抗憂鬱藥物的使用,除了治療可能的焦慮憂鬱外,也有調節神經的作用。
至於心理治療,就說服病人來說,一般效果不彰,但對於長期生活在壓力、情緒的病人來說,心理層面的協助還是有其必要的。
回前一頁
撥打電話
為提供您最佳個人化且即時的服務,本網站透過使用"Cookies"記錄與存取您的瀏覽使用訊息。
當您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技術支援。
Learnmore
接受並關閉
延伸文章資訊
- 1這裡痛?那裡疼? 當心慮病症作怪! - 即時新聞
類似上述的言語是反映出慮病症(Hypochondriasis)患者對自己健康狀況的 ... 許多慮病症的患者過去確實曾有罹患某種疾病的經驗,但是「久病」並未讓 ...
- 2我真的有病,為什麼查不出來? - 康健雜誌
◎社會因素:生病得到的附帶利益,是慮病症持續強化的主因之一。例如有些人是潛意識想藉生病逃避討厭的人事或重大壓力,有些人則是因為生病會讓周圍人 ...
- 3我的媽媽有慮病症- 即時新聞
慮病症(hypochondriasis)目前被視為是一種「身體型疾病」,患者常過度關心身體狀況,懷疑自己罹患絕症,稍有病痛就胡思亂想,形成一種慮病的心理狀態, ...
- 4慮病症是什麼?大腦過度擔心身體狀況,反而會引發自律失調
慮病症/臆病症,是經常可以在中老年人可以看到的,有些時候在比較年輕的人身上也能看到,主要是一直會擔心自己好像得了很多病,例如只是腸胃不適就會懷疑 ...
- 5良醫--這裡痛、那裡痛,到處看醫生都沒用… - 黃偉俐診所
這些在以前就叫「臆病症」,也稱「慮病症」,是指對自身出現的一些身體 ... 身體症狀疾患——病人有1到多個身體不舒服的長期症狀,造成過度的擔慮、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