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 起源. 1.1 佛教典故; 1.2 道教說法; 1.3 中元普渡 · 2 法會. 2.1 佛家盂蘭盆法會; 2.2 道教中元法會; 2.3 民間盂蘭盆會 · 3 祭祖與超度法事 · 4 祭田神 · 5 各地習俗. 5.1 ...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語言
監視
編輯
此條目介紹的是儒、道、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和大乘佛教融合後的節日。
關於道教的中元節介紹,請見「中元節」。
關於佛教的盂蘭節介紹,請見「盂蘭節」。
關於一個樂團,請見「七月半(樂團)」。
中元節是東亞文化上在農曆七月十五的傳統節日,本來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後來道教視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佛教傳入後又以此日為盂蘭盆節,加上東亞巫覡宗教及民間信仰習合,不少地區在同一日都有各式活動。
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
中元節香港盂蘭節舉行的盂蘭勝會中文名稱正體中元節、盂蘭盆節、鬼節、七月半簡體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七月半日文名稱日文漢字盂蘭盆·お盆假名うらぼん·おぼん羅馬字Urabon·Obon韓文名稱諺文백중날·백종날·망혼일·중원·우라본韓文漢字百中날·百衆날[1]·百種·亡魂日·中元·盂蘭盆文觀部式Baekjungnal·Baekjongnal·Manghonil·Jungwon·Urabon馬賴式Paekchungnal·Paekchongnal·Manghonil·Chungwŏn·Urapon越南文名稱(?)國語字Vu-lan ‧ TếtTrungnguyên漢喃文盂蘭 ‧ 節中元琉球語名稱琉球漢字盂蘭盆·御中元琉球國字頭イーランベン[2]拉丁化iiranben中元節與盂蘭盆節中元節祭祀祭品正體字中元節簡化字中元节標音官話(現代標準漢語)- 漢語拼音zhōngyuánjié- 威妥瑪拼音chungyüan2chieh2- 耶魯拼音jūngywánjyé- 注音符號ㄓㄨㄥㄩㄢˊㄐㄧㄝˊ閩語- 白話字Tiong-goân-cheh- 台語羅馬字拼音Tiong-guân-tseh- 潮州話拼音Dong1nguêng5/nguang5zoih4- 閩東語平話字Dṳ̆ng-nguòng-cáik粵語- 粵拼zung1jyun4zit3- 耶魯拼音jūngyùhnjit客語- 客語白話字Chûng-ngièn-chiet漢語別稱正體字盂蘭盆簡化字盂兰盆標音官話(現代標準漢語)- 漢語拼音Yúlánpén- 威妥瑪拼音yü2lan2p'ên2- 耶魯拼音yúlánpén- 注音符號ㄩˊㄌㄢˊㄆㄣˊ閩語- 白話字Chhit-goe̍h-poàⁿ(七月半)- 台語羅馬字拼音Tshit-gue̍h-puànn(七月半)- 潮州話拼音Cig4ghuêh8buan3(七月半)- 閩東語平話字Uò-làng-buòng粵語- 粵拼jyu4laan4pun4- 耶魯拼音yùhlàahnpùhn客語- 客語白話字Chhit-ngie̍t-pan(七月半)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一些地區自農曆七月十五直接改為格里曆7月15日,另一些則改為格里曆8月15日,以較接近農曆原來的日子。
目次
1起源
1.1佛教典故
1.2道教說法
1.3中元普渡
2法會
2.1佛家盂蘭盆法會
2.2道教中元法會
2.3民間盂蘭盆會
3祭祖與超度法事
4祭田神
5各地習俗
5.1華人地區
5.1.1臺灣
5.1.2香港
5.1.3新加坡、馬來西亞華人地區
5.2日本
5.3朝鮮
5.4越南
5.5琉球
6注釋
7參看
8參考書目
9紀錄片
10研究書目
11外部參考
起源編輯
中元節的出現不會遲於漢代,最初是農民在夏末秋初祭祀田神、感謝大地的節日,《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記載,當時農家以豬蹄、酒來祭田神,祈求五穀豐收[3],後來祭品不限於豬蹄與酒,祭祀場地也不限於農田之內[4]。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
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佛教徒在佛歡喜日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稱為盂蘭盆法會,後來這天就有了盂蘭盆節的名稱。
道教出現後,加入了道教相關內容,這天在道教又是中元地官寶誕,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除原有的祭祖習俗外加入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
道教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與佛教作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脫的儀式目的相似,且同樣符合東亞傳統的孝道,於是佛、道的習俗結合起來[5]。
由於道教的地官赦罪日同時也是祭祀一切亡靈的日子,佛教法會中的施眾僧又被演變為施餓鬼儀式,後來民間就相傳那一天地府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被釋放出來,由冥間大神面燃大士普渡真君管理。
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到家中神主牌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四處徘徊找食物。
基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惠及眾鬼的思想,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佈施活動,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祂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因此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為中元普渡,後來民間更發展為盛大的祭典,同時結合佛教、道教思想和儀式,稱為盂蘭盛會、盂蘭勝會、中元法會、中元建醮等[5]。
佛教典故編輯
主條目:盂蘭節
「盂蘭盆(avalambana)」是梵語अवलम्बन,「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
據《盂蘭盆經》的記載,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眾生離餓鬼苦,生人天中[6]。
道教說法編輯
主條目:中元節
道教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認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別稱,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為三官大帝的誕辰。
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是天官生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
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是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是水官生日,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地官誕是農民慶賀豐收、酬謝土地的日子之一,也是為亡魂赦罪的日子。
中元普渡編輯
參見:盂蘭盆會和三教合流
中元普渡祭祀
農民於中元節祭田神、土地的習俗一直流傳,加上宋朝儒、釋、道三教合流,道教中元節的祭祀亡者靈魂、佛教盂蘭盆會的施餓鬼、儒家祭祀祖先等活動,加上各地巫覡宗教如中國巫覡宗教、日本神道教、朝鮮巫教、琉球神道結合,構成漢字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動。
[7]閩南與臺灣等地民間,相傳整個農曆七月是「鬼月」[8],是地府大門開放的月份,無主孤魂由冥間大神面燃大士普渡真君率領,從陰間到陽間接受供養。
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渡」佈施的祭祀儀式,希望好兄弟得到安撫,保佑家宅平安,俗稱爲「鬼節」。
「普度」活動有「公普」和「私普」之分,公普又稱「聯普」,在一些地方稱為盂蘭盆會,是以地方社區、鄉里祠廟爲中心的大型祭祀活動,私普是個人和公司行號自行進行祭祀的活動,活動可長達一個月,盂蘭盆會或中元普渡就是為亡魂減輕罪業,增加冥福,希望他們早日安息的祭祀活動。
特殊的日子在七月初一(開鬼門)、七月十五(地官大帝誕、普度)、七月廿九或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薩誕、關鬼門),其他七月的神誕是獨立的,並不結合在普度的祭祀活動。
法會編輯
主條目:盂蘭盆會
佛家盂蘭盆法會編輯
盂蘭盆法會是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9]。
在佛陀的時代,印度的婆羅門就會為逝去的亡者舉辦供養會(巴利語:Saddha,梵語:Śrāddha(英語:Śrāddha))[10]。
而在中國,《盂蘭盆經》傳入後,由於強調藉由供養十方自恣僧,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此中國歷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
南北朝梁武帝時代,始興盂蘭盆法會[11][12],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唐朝時期,法會活動呈現興盛,官民共樂[13]。
道教中元法會編輯
道教方面,中國北方盛行太乙救苦天尊之類的法事,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中專責救度亡魂的大神,道教超度科儀中以太乙救苦天尊為主神者,名目繁多。
如:《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靈寶煉度》、《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浮生法事》、《九幽燈儀》等等。
南方則流行諸多道教懺法,各地不同,如:《三元滅罪水懺》意義在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生日,請得地官赦罪赦免先人罪孽;《三元賜福寶懺》是為先人求取冥福;廣東一帶則有《呂祖無極寶懺》,是全真道儀式,藉由度人無數的孚佑帝君呂純陽祖師威力,廣度死者入道,安生定冥。
如道教的《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浮生法事》為例:由一道長扮演太乙救苦天尊,端坐高臺正中。
諸道士扮演眾仙弟子,立於兩側。
天尊(道長飾)用團扇扇三下,以寶劍(或鐵拐杖、玉如意等法器)敲三下,義為天尊滅地獄之火,以法器破地獄之門,引鬼魂出離地獄,後開始為眾仙、地獄鬼眾與悠遊人世之亡靈講經說法,天尊說法畢,則遣眾仙跳下虛空(飾演的道士們各持法器,跳下高台滿場跳躍),意是拯救四方鬼魂與信徒之祖先。
此時天尊作法,並用柳枝或桃枝等,蘸金瓶中的甘露法水灑下(也有改為丟擲糖、餅,供信徒拾取),代表著施食餓鬼眾並超度其出離地獄。
民間盂蘭盆會編輯
現時民間的盂蘭盆會或中元普渡大都是糅合佛、道、巫覡宗教、民間信仰而成,除了原來的普渡意義外,還增添了娛樂成份,變成廟會形式的祭典,有歌舞、戲劇等娛樂活動。
例如華人的盂蘭盆會常有神功戲演出,近年也有當代流行表演的「歌台」、電子花車。
日本、琉球則有盆踴,朝鮮半島有農樂、假面舞等。
除了祭祀、娛樂外,一些盂蘭盆會還有團結地區、族群的社會功能。
祭祖與超度法事編輯
日本家庭的盂蘭盆節祭品
盂蘭盆節與除、清、九三節是中華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慶。
民間信仰中,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中國大多數地方是七月十五祭祖,少部分地方是七月十四祭祖,十五日祭其他的幽靈。
但閩南人的祭祀活動一般在舊曆七月初一到七月底之前進行,並不限於特定的一天。
某些地區通過一定儀式,夜晚接祖先靈魂回家,稱為迎祖靈。
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送回為止。
送回時稱為送祖靈,華人、朝鮮族、越南人和琉球人會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在中國湘、贛的一些地區和日本本土,盂蘭盆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
祭田神編輯
農民在這天會祭祀田神,稱為齋田頭,除了是漢代以來的習俗,也常與秋分前後的秋社合併。
農民用粉團、雞、黍、瓜、菜等在田間十字路口拜祭田神,祝願豐收[14][4]。
各地習俗編輯
華人地區編輯
主條目:中元節與盂蘭盆節(華人)
華人地區的習俗主要是祭祖以及祭祀孤魂野鬼(又稱「好兄弟」),廣東、港澳稱為「燒街衣」。
近代至今部份人常把中元節與盂蘭盆節視為陰森恐怖的鬼節,有不少禁忌,例如不要貼牆走、不要在七月搬家或結婚、晾衣服不能留到半夜,但部份禁忌如晚上不要外出等並沒有傳統文化基礎,因為傳統上地官誕不少祭祀和慶祝活動都是晚上進行,與傳統習俗有矛盾。
在某些農村地區保留較多祭祀土地神或田神、祈求豐收的習俗。
臺灣編輯
主條目:台灣中元法會
在臺灣,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無論政府機關、公司行號、社區住宅、神壇廟宇,都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好兄弟(臺灣閩南人對遊蕩鬼魂的尊稱),並祈求全年的平安順利。
其中,起源於1855年的鷄籠中元祭,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民俗祭典之一,也是第一個被指定為「重要民俗」類國家文化資產的節慶。
[15]
香港編輯
主條目:香港盂蘭勝會
香港人通常稱這節日為盂蘭節,人們會在七月十四在家中祭祖,並且會燒街衣。
各區於七月皆有舉辦盂蘭勝會或中元建醮,離島坪洲便是其中一個地方舉辦中元建醮。
坪洲中元建醮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二至十五日舉行,一連四日,最熱鬧的一天為七月十五日,當日的儀式包括走午朝、走龍船、放水陸燈、擺天席、爭奪祭品及化大士王。
新加坡、馬來西亞華人地區編輯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除了上述的祭祖普渡等傳統習俗之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福建人(閩南人)稱之為「七月歌臺」或簡稱「歌臺」。
這些歌臺一般上是在空地上搭建臨時舞臺,加上音響設備以及燈光等裝飾,並在臺下觀眾席擺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預留給「好兄弟」(鬼魂)的。
歌臺表演通常安排於夜晚時分,臺上表演包括詼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曆七月都有表演[16]。
作為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歌臺表演常因過於喧嘩遭到部分週圍居民的投訴而遭到警方警告。
此外,歌臺上常出現的一些橋段如愛說黃色笑話的主持人、穿著暴露的女表演者,等都讓星馬兩地許多人對七月歌臺產生誤解[17]。
但這幾年馬來西亞慶贊中元理事會已經禁止表演歌手穿著暴露的服裝以及控制歌台音量以免產生誤會與摩擦。
[18]
日本編輯
主條目:日本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由隋唐時期的中國傳入日本,俗稱「御盆」(日語:お盆/おぼん Obon */?),為盂蘭盆會的簡稱。
在城市七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農村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進行。
十三日前掃墓,十三日接先人鬼魂,十六日送。
也有送中元禮物的習慣,民俗上也會眾人聚集,跳一種名曰「盆踊」的舞蹈,專注於手部動作。
日本人對盂蘭盆節很重視,現已成為僅次於元旦的重要節日,企業、公司一般都會放假一周左右,稱為「盆休」,很多出門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在選擇利用這個假期返鄉團聚祭祖,此時像大都市(如東京、大阪等)街道多顯冷清,有點類似華人的清明節。
朝鮮編輯
主條目:朝鮮中元節
朝鮮半島的中元節又稱「百中節」、「百種節」、「亡魂節」等,是朝鮮的一個傳統節日,來自中國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盂蘭盆節,然後發展出朝鮮族特色。
相對於中國、日本的中元節較著重於祭祖及普渡,朝鮮的中元節則保留較多秋季農夫慶豐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儀式則其次。
越南編輯
主條目:越南盂蘭節
越南盂蘭盆節除了祭祖、普渡之外,還有感謝母親、對母親表達孝心的意義,這是人們仿效目連救母故事中目犍連對母親盡孝的精神,因此這天也是越南傳統的母親節。
這天人們會一家團聚,一起表達對母親的敬愛。
日間一起拜祭祖先、迎接祖先亡魂回家團聚,體現越南傳統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精神。
晚上則祭祀孤魂野鬼,並且會放水燈。
這天人們會茹素,各佛寺也會舉行普渡儀式祭祀孤魂野鬼,佛教徒會到寺院聽僧人講法,父母健在者會在胸前別上紅花,父母已去世者則別上白花[19][20][21][22]。
琉球編輯
主條目:琉球御中元
琉球的中元節有迎彌勒(彌勒迎け)的祭禮,琉球人將彌勒信仰融入到了琉球神道的龍宮信仰(ニライカナイ)之中,在迎彌勒的祭禮中祈禱豐收。
在傳統彌勒節迎彌勒祭禮上,人們戴著布袋和尚的面具,唱著民謠《赤田首里殿內》,期待彌勒的「世果報」(太平盛世)的到來。
彌勒節一般在農曆七月十六舉行,現在改為最接近農曆七月十六日的那個星期天舉行。
在一些農村地區,人們會跳一種稱為哎薩的舞蹈,現時這種舞蹈已傳播至整個沖繩本島。
注釋編輯
腳注
引用[幫助]
^'백중'-네이트국어사전:「백중(百中/百衆)」存档副本.[2012-06-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4).
^南山俗語-琉球詞和解-.[2013-02-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2).
^《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滿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
』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
髡辭而行,至趙。
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
事傳楚,夜引兵而去。
^4.04.1中元節.[2014-02-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0).
^5.05.1悲天憫人中元祭.2014年2月3日[2017年5月7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9月29日).
^《盂蘭盆經》:「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
。
」
^盂蘭盆法會[永久失效連結]
^林仁川、黃福才.《闽台文化交融史》.中國:福建敎育出版社.1997-11-01.ISBN 9787533420314(中文(中國大陸)).
^盂蘭盆法會.[2009-12-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增支部10集177經》:「若奴索尼婆羅門對世尊這麼說:「喬達摩先生!我們婆羅門施與布施,我們作亡者供養會(巴利語:Saddha,梵語:Śrāddha(英語:Śrāddha)):『願這布施對親族、親屬的亡者(petā)有益!願親族、親屬的亡者們食用這布施!』喬達摩先生!是否那布施對親族、親屬的亡者有益?是否親族、親屬的亡者們食用那布施?……死後往生到餓鬼界,因為那樣,餓鬼界眾生的食物使他在那裡生存、在那裡存續,抑或從此處的朋友、同僚、親族、親屬呈獻,因為那樣,使他在那裡生存、在那裡存續,婆羅門!這是可能的情況,布施對該處生存者有益」
^《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設盂蘭盆齋。
」
^《釋氏六帖》也記載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諸寺。
自此以後,蔚成風氣,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法苑珠林》載:國家大寺,如長安西明寺、慈恩寺等,每年送盆獻供種種雜物及舉盆音樂人等,並有送盆官人,來者不一;而信眾獻盆供者亦多。
^清顧祿《清嘉錄·七月·齋田頭》:「中元,農家祀田神,各具粉團、雞黍、瓜蔬之屬,于田間十字路口再拜而祝,謂之齋田頭
^2022壬寅鷄籠中元祭活動基隆市文化局.www.klccab.gov.tw.[2022-07-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4).
^關於電影《881》、七月歌台和陳金浪…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9-082009年9月3日查閱。
^新加坡歌台秀越演越火辣女歌手邊唱邊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9年9月3日查閱。
^存档副本.[2020-12-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0).
^THEWANDERINGSOULPSYOPTAPEOFVIETNAM.[2014-03-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BackToSchoolSeries–ASpecialVietnameseAllSouls’DayInMyFamily.[2014-03-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8).
^VuLanFestival.[2014-03-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8).
^“MuaVuLan”–Mother’sDayinVietnam.[2014-03-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0).
參看編輯
目蓮救母
大士爺
鍾馗
地藏菩薩
三官大帝
廟會
紙錢
供僧衣節
酬神戲
破地獄
搶孤參考書目編輯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佛說盂蘭盆經《東京夢華錄》卷八,「中元節」條
盂蘭盆會的來源[永久失效連結]
周樹佳《香港民間風土記憶(叄)》紀錄片編輯
野鬼假期LesVacancesdesFantômes尚若白作品,2013年台灣雲林虎尾中元普渡紀錄片。
住在虎尾的人們遵循從對岸渡海至台灣的祖先留下的傳統,虔誠地透過各種活動和儀式普渡先人及動物的魂魄,也在片中分享中元普渡的相關知識。
研究書目編輯
StephenF.Teiser(太史文)著,侯東旭譯:《幽靈的節日——中國中世紀的信仰與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外部參考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李瑞烈老師YouTube上的『中元節與盂蘭盆會之別』(中文字幕,臺灣閩南語)
林百欣親臨深水步區,向長者派米(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市區的盂蘭勝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大學圖書館數位化項目香港口述歷史檔案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元節與盂蘭盆節&oldid=73501680」
延伸文章資訊
- 1法鼓山孝親報恩專區
在中元節祭祀祖先,是對祖先感恩的表現,而佛教的盂蘭盆節也是孝順的表徵,所以現代佛教徒稱 ... 7/26(五)~7/28(日)中元報恩地藏法會; 7/21(日)-8/29(四)地藏經共修.
- 2佛光山西來寺盂蘭盆供僧法會
盂蘭盆供僧法會. 農曆七月十五日,在佛門稱為佛歡喜日,與一般民間所稱的中元意義不一樣。「佛歡喜日」是指在三個月結夏安居圓滿後,有不少精進的僧眾在這段時間用功開 ...
- 3盂蘭盆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盂蘭盆會(梵語:उल्लम्बन、ullambana),又稱盂蘭勝會、盂蘭法會、中元法會、中元建醮等,閩南地區、臺灣又稱為公普或聯普(相對於家庭、機構的普渡「私 ...
- 4盂蘭法會的由來與故事 - 每日頭條
盂蘭盆節,亦稱盂蘭盆齋、盂蘭盆會,是每逢夏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舉行的以供養三寶、超薦七世現世父母及歷代祖先、施食鬼神為內容的佛教節日。盂蘭盆,梵文 ...
- 5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 起源. 1.1 佛教典故; 1.2 道教說法; 1.3 中元普渡 · 2 法會. 2.1 佛家盂蘭盆法會; 2.2 道教中元法會; 2.3 民間盂蘭盆會 · 3 祭祖與超度法事 · 4 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