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學面向現實的方法論視域--理論-人民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也是道路、理論、制度自信能夠根植於人們內心的深層動因。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關於文化哲學的研究日益活躍深,文化哲學面向現實的方法論視域--理論.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官網|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中國共產黨歷史網|中組部12380舉報網|中組部黨建研究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網統一戰線新聞網|旗幟網 |中國人才網|中國人事考試網|工會新聞網|女性之聲|中國僑聯|毛主席紀念堂|周恩來紀念網|鄧小平紀念網 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理論黨建群團獨家視頻部委信息領導活動反腐評論黨史先鋒滾動綜合 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理論黨建群團獨家視頻部委信息領導活動反腐評論黨史先鋒滾動綜合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文化哲學面向現實的方法論視域 胡長栓 2020年05月25日07:5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文化哲學面向現實的方法論視域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體現,也是道路、理論、制度自信能夠根植於人們內心的深層動因。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關於文化哲學的研究日益活躍深入,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的重要成果,產生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為不斷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文化哲學作為哲學體系中的一個分支學科,人們對其的理解不同,研究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如何理解文化哲學、如何研究文化哲學,仍然是今天文化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1.文化哲學的多樣化理解 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同樣,哲學觀也決定著哲學的方法論,如何理解文化哲學與如何研究文化哲學是內在統一的。

關於文化哲學的不同理解可以從德國哲學家、文化哲學創始人卡西爾有關文化哲學的論述中尋找最基本的概括:“一個批判性的文化哲學不能屈從於兩種解釋中的任何一種。

它必須避免自然主義這塊‘錫拉巨岩’,又要避免形而上學這一大漩渦。

”卡西爾在這裡不僅強調了他關於文化哲學的研究旨趣,實際上也為我們揭示了人們關於文化哲學最為普遍的三種觀念。

一是“自然主義”的文化哲學觀念。

這種文化哲學觀念深受自然科學和近代科學主義的影響,把文化作為一種純粹客觀的外在自然,作為一種外在於人的生活和生存的客觀存在,當作科學研究的對象。

這一觀念把文化哲學作為一種自然意義上的科學,按照經驗直觀或者實証科學的方法,通過研究不同類型文化的發生、運動、消亡,研究各種文化的要素、結構、構成和功能等,旨在發現人類文化發展變化的基本原理和規律。

這裡的文化通常說來,主要表現為已經積累沉澱成為歷史客觀的生活習慣、生產方式、價值信仰、行為規范、社會模式等。

“自然主義”的文化哲學觀念本質上應該屬於文化學的范疇。

二是“形而上學”的文化哲學觀念。

這種文化哲學觀念反映了哲學的形而上學本質,承繼著西方本體論哲學的追求,把文化作為世界和人的本質,從世界是文化的世界和人是文化的人出發,來詮釋整個世界和人類社會的不同圖景及其變化運動。

對於形而上學的文化哲學觀念來說,作為一種本體論,文化並不是其研究的根本對象,甚或說根本就不是其研究的對象,文化只是相對於人們把世界和人理解為“自然”的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理解,作為一種認識論,其所確証的思維原則是與西方近代以來的科學思維或者說科學哲學相對應的人文主義思維。

“形而上學”的文化哲學觀念本質上應該屬於哲學的范疇。

三是“人學”的文化哲學觀念。

這種文化哲學觀念基於人的符號性存在,把人看成是“符號的動物”,把文化看成是人類“不斷解放自身的歷程”,認為對人的研究必然要通過對人類文化的研究來實現,因此,文化哲學本質上也就是人的哲學,是為了人而通過文化對人的真正本質的佔有。

“以人釋文”與“以文釋人”的純粹統一是人學的文化哲學觀念最基本的方法和特征,不同於文化學的“文化”研究,這種哲學不是“關於文化的哲學”,也不同於形而上學的本體論追求,這種哲學不是關於一般世界的“文化本體論”,而是人性探索歷史中,人學理論研究的一個新路徑。

這個路徑反對以往對人本質的抽象認識,堅持人永遠要進行文化創造的自由本質,旨在通過人類所有的文化創造物,主要包括神話、宗教、語言、藝術、科學、歷史等,來實現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復歸。

以上關於文化哲學最普遍概括的三種觀念,基本上反映了到目前為止人們關於文化哲學研究的主要旨趣,對這三種觀念,我們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証方法,既看到它們之間的相互區別,又看到它們的相互聯系,把它們作為文化哲學研究的不同維度,因為文化哲學不應只是純粹理性的對象,當然也不能只是經驗直觀的對象,而應該在實証科學和形而上學中實現對二者的超越,完成人學理論的文化詮釋和人自由自覺活動本質的文化確証,從而不斷實現人的解放和對人本質的真正佔有。

2.文化哲學研究的方法論省思 按照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觀決定方法論的基本邏輯,理解了文化哲學,那麼研究文化哲學的方法論也便不難理解。

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對文化哲學三種最普遍觀念及其內在統一性的認識,彰顯出文化哲學研究的具體方法要求。

一是“哲學就是哲學史”的哲學觀念。

黑格爾指出:“我們的哲學,隻有在本質上與前此的哲學有了聯系,才能夠有其存在,而且必然地從前此的哲學產生出來。

”恩格斯也強調,任何真正的哲學“就是一種建立在通曉思維的歷史和成就的基礎上的理論思維”。

這充分說明了,不同於一般科學,任何哲學都應該是有哲學史的哲學,任何哲學研究都離不開對以往哲學的研究。

因此,在“形而上學”或者說哲學的意義上,文化哲學的研究同樣也離不開對以往哲學的研究,這種研究不僅應包括以往的文化哲學,還應包括以往其他各種類型的哲學和哲學理論,從而不是把文化哲學看成突如其來的所謂“新”哲學,而是當成以往全部哲學的繼續,在哲學的大邏輯中去研究文化哲學的小邏輯。

二是“形而上學”的思維追求。

馬克思指出:“光是思想竭力體現為現實是不夠的,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

”思想與現實關系的辯証法,不僅體現了理論的實踐訴求,而且也體現了實踐必須不斷把自身上升為理論才能把人的實踐與動物的活動區別開來的本質。

因為人決然不會滿足於感官的能力,僅僅停留在經驗的現實面前,而必然要釋放理性的光芒,超越經驗現實的閾限,而達於理性的必然王國,這就是人的形而上學本性。

文化哲學在更根本的意義上作為哲學,它必然具有一般哲學的一切特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形而上學”的思維追求,這就意味著,隻有超越經驗的文化現象和文化事實,達於對文化思想的思想,達於對文化本身抽象的理性直觀,文化哲學才能實現其哲學自身。

三是“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的批判性邏輯。

在談到對未來社會的構想時,馬克思曾指出:“新思潮的優點就恰恰在於我們不想教條式地預料未來,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

”這裡馬克思不僅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品質,而且也揭示了人類思維應該具有最基本的批判性邏輯。

黑格爾關於事物發展正反合的三段論也在事實上揭示了人類思維中批判性邏輯的客觀依據。

當然,這裡的批判並不是簡單的否定,而是通過對自身對立面的揚棄,去發現自身。

具體到文化哲學的研究來說,不僅要把文化現象、文化事實等作為研究的對象,而且要深入到與文化哲學相對應的科學哲學或者說科學主義思潮中去,因為文化哲學的真正研究離不開對科學主義思潮的反思和批判。

四是“回到事物本身”的經驗方法。

回到事物本身是現象學的重要方法,但現象學的“事物”並不是單純的實在論意義上的經驗對象,而是邏各斯或者說理性把握到的經驗對象。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認為“超越經驗范圍的思想方法是一切哲學的基礎”。

現象學的方法和雅斯貝爾斯都闡述了哲學方法超越經驗的形而上本質,但同時這種超越經驗是包含了經驗在內的,而不是沒有經驗的,相反隻有以經驗為基礎,才能真正超越經驗。

文化哲學是具有現實關懷的哲學,由此也就確証了經驗對於文化哲學的特殊意義,這種經驗就是存在於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現象、文化事實,主要包括人們的生活習慣、生產方式、價值信仰、行為規范、社會模式,以及社會文化制度等。

對這些文化現象和文化事實的客觀經驗性考察,正是文化哲學研究最基本的起點之一。

五是“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的現實立場。

馬克思曾深刻指出:“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

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

”意大利學者克羅齊的歷史哲學則強調“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從而闡明了現實的歷史意義,當然這種歷史意義不是要用現實去裁剪歷史和虛構歷史,而是強調要立足現實去研究歷史。

馬克思和克羅齊在這裡都堅持了一種哲學研究的現實立場,也為我們確証了哲學研究要立足現實的方法。

文化哲學從一開始就是在面向現實中產生的,也必然要從現實出發,堅持一種立足人類當下生活的現實立場,以增強其現實針對性和意義。

(作者:胡長栓,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教授) (責編:吳兆飛、任一林) 最新評論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學習路上 時習之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中央文件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十四五”規劃編制 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范機關 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