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出身的年薪百萬房仲!他28歲沒地也沒經驗,為何選擇去雲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跨世代領導絕招,讓你打造高效團隊!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農夫薪水 想當農夫 ... 商周會員登入 ×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接收通知 下次再說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焦點 焦點首頁 時事分析 封面故事 今日最新 大家都在看 國際 國際首頁 全球話題 趨勢中國 財經 財經首頁 產業動態 商業趨勢 焦點人物 投資理財 地產風雲 新冠肺炎追蹤 相關網站 商周財富網 管理 管理首頁 創新策略 數位轉型 行銷密技 領導馭人 職場 職場首頁 職場修練 創業心法 心靈成長 英文學習 教育趨勢 共好ESG ESG專區 生活首頁 中場幸福學 養生保健 時尚藝文 美食 旅遊 相關網站 良醫健康網 alive 專題 名家專欄 特別企劃 影音 數位閱讀 商周知識庫 商周共學圈 商周陪你讀 百大顧問團 關鍵100天CEO作戰室 聲音商學院 商周Store 紙本雜誌 電子雜誌 數位訂閱 暢銷圖書 商周CEO學院 CEO領導學程 魅力領導學 職場學 青少年學習 圓桌趨勢論壇 服務 會員中心 訂閱商周 客服中心 常見問題 活動總覽 加入我們 序號兌換 商周紅包 追蹤商周 下載App抽好禮 訂閱電子報 現正閱讀 台北出身的年薪百萬房仲!他28歲沒地也沒經驗,為何選擇去雲林當農夫?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waita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 職場 心靈成長 職場|心靈成長 台北出身的年薪百萬房仲!他28歲沒地也沒經驗,為何選擇去雲林當農夫? (圖片提供/盧傳期) 撰文者:潘子祁 上下游News&Market 2015.06.16 2015/06/1618:42:27 從百萬年薪房仲業轉行有機農業,他是盧傳期,今年28歲,2年前堅持在毫無學識、人脈、家族資源的情況下,離開台北舒適圈、隻身在雲林打拚,最苦一天睡不到2小時;轉業經驗讓他感嘆,在都市人眼中1坪3萬元的特定農業區用地,相較都市每坪70、80萬的居住房價「感覺好像很便宜」,因此成為投資客炒作、獲利的禁臠。

然而,1坪3萬的特農用地、換算成1分地,就要價將近880萬元,包括他在內、許多初入行的青年農民根本沒有財力取得土地,只能「先租再說。

」盧傳期認為,如果不能將不耕田、要買農地的人從一般農地買賣市場排除,也就無法完全防堵農地炒作的空間、落實農地農有農用的永續農業願景。

房仲人生年薪百萬,但「感覺不踏實」廣告 4年前,24歲的盧傳期剛服完兵役,在營中枯燥的日子、只能讀軍中雜誌《奮鬥》消遣,「那時雜誌中有很多房仲廣告,」隨手一翻,盡是「保底薪6個月、月薪5萬」、「百萬年薪不是夢」的廣告詞。

當時他也沒想太多,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便展開他的仲介人生。

那時他的轄區是台北市信義區、松山區,都屬高價的商業用地,辦公用每坪60萬、住宅大樓每坪70萬跑不掉,「每天談的價格都是『萬來萬去』,都是看不見的、『虛的』數字,」而為了把房子銷出去,原本個性再怎麼木訥,也得試著「舌燦蓮花」。

像是他常得向看房的投資建議,這間房子經過裝潢、賣相佳,買了自用、出租都適合;而同一間房子轉手3、4次,每次都將價格抬高、以賺取差價,而他本身也才能從中抽取傭金。

但強調行銷話術、堆砌數字的工作,卻讓盧傳期開始思考「這樣的生活適合自己嗎?」雖然他的確達到年薪百萬的成就,「但總覺得生活不夠踏實。

」而這第一份工作做了15個月,他終於知道,他得換份「夠實在的工作」。

顧不了還有10幾天就能領到年終獎金,他決定離職、遠離成長的台北、來到雲林古坑務農。

廣告 拜師學藝1年,最苦一天睡不到2小時 練習使用農機(圖片提供/盧傳期) 從離職到從農,盧傳期只花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決定。

他說,「或許是成長過程中家人都會挑有機農產品來買吧,」讓他對農業有種親切感;加上一家人都對認同有機農業「友善環境、永續利用」理念的認同,在他爸爸的牽線下,便來到古坑向農友柯力誌拜師學藝。

當學徒的日子,他什麼都得學。

從四季時蔬栽種、採收,到農機操作、駕駛、肥料使用,由於不具農業學識背景、家族中也無人務農,一切他都得從頭開始。

回顧2013年夏季,是他當學徒時最辛苦的日子。

由於夏季日出早、日落晚,農友也得配合日光時節作息,因此凌晨4點他就得起床、5點下田協助農園除草、採收果物,必須趕在10點前,將採收下的農作物交給收貨人物流,忙完才能休息、吃午餐。

下午則從2點開始,施肥、操作中耕機培土、鬆土,一路忙到晚上6點休息;但晚上還得催花,讓鳳梨花期平均。

有機農業強調不可化學藥劑,因此只能以傳統的電石水催花;而電石水適宜的溫度是攝氏22度C以下,因此多半在晚上進行,往往得忙到凌晨2、3點,作業完回家休息1、2小時又得出門。

此外,由於對農業機械毫無知識,也讓他吃盡苦頭。

「好幾次倒貨車時,撞倒倉庫柱子、陷在田裡,」而中耕機、除草機卡住不動更是家常便飯。

這時候只要被師父逮到,肯定會挨上一頓臭罵;後來他學聰明,直接把卡住不動的機器拿去農機行修,順便請教機械師傅「怎麼修、為什麼會壞?」三番兩次下來才掌握適當操作機械的要領,像是要因應土壤濕度調整中耕機的高度、角度。

學成出師,卻無地可耕 一年後,師傅看他所學有成,便放他出來「自立門戶。

」當時,他遇到的第一個大難題就是「土地要上哪找?」 攤開內政部不動產實價登錄系統,在雲林縣古坑鄉的一般農業用地,最新一筆今年3月的交易紀錄顯示,水碓段1-30地號,329坪、約1分地多、總價90萬元;而特定農業區用地,最新的、去年4月田心段691-720地號紀錄,293坪、同樣約1分地,總價880萬元。

面對現實「無田可耕」的狀況,他只能先行「承租」。

目前古坑1分地租金一年約4000到4500元,他承租了20多分、近3甲的土地,加上堅持種有機、需要與鄰近農田有完整隔離、避免鄰田汙染,因此一年地租將近20多萬元。

這還只是「金錢問題」,盧傳期說由於受昔日「375減租」政策影響,地主要收回土地的條件十分嚴苛,近乎讓佃農擁有「永佃權」;雖然時空變遷,2000年的《農業發展條例》明文規定自2000年起375減租政策不再適用,但無溯及既往,「讓許多地主仍不願出租土地,深怕收不回地權。

」 為了博得地方地主信任,盧傳期這位沒有農科背景、又是來自台北都會的「異鄉人」,他便透過積極參與地方宮廟活動、多和厝邊隔壁互動,來建立人際紐帶,以順利獲得耕作土地。

雖然政府現行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希望協助有意從農的人取得耕作地;但他說,以有機作物來說,至少要耕作2公頃才符合申請門檻,對初入門、缺資金的人來說相當負擔。

「所以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對我這種初入行、做有機的人沒有太大幫助,」他建議,政府可以出面劃設有機農業專區,並協助整合專區內的地權,「就像當個二地主,不只有制式契約,可以長期、穩定運作,也省去和地主的溝通時間。

」 由房仲轉務農,深刻了解農地不是炒作工具 面對現在最夯的農舍修法議題,曾經身為房仲的他,特別感慨。

盧傳奇說,從都市人角度看,1坪水碓段一般農地僅3000元不到、田心段特定農業用地1坪也只要3萬元,和每坪動輒60、70萬的台北居住用地相比,「便宜許多,」因此農地成了炒作、賺錢、獲利的工具。

而現在農委會為了防止農地炒作、落實農地農用,而祭出要有農保、健保第3類或實際務農者才能購買農舍,他認為政策雖立意良善,卻沒規定「讓沒有農民身分的人不得購買一般農地,」因此沒地、想耕田的人還是得和買地、不耕田的人競爭,無法真正落實「農地農有農用。

」 「想務農的人都會想要有塊自有地,」他說,自有地可以規劃輪作、實施養地計畫,不用因現金壓力而感在收穫完時接著種下一輪,也不會擔心地主提前把土地回收,或有其他使用限制;但現階段農地價格仍然高昂,他也只能先以租地的方式滿足需求。

(圖片提供/盧傳期) 「農業不是夕陽產業,」將組團讓更多有意從農青年參與 回想拜師學藝、自立門戶,一路走來困難重重、備感艱辛,但盧傳期堅信「農業絕對不是夕陽產業,」畢竟民以食為天,台灣不可能永遠都仰賴進口;加上食安風波不斷,民眾若「食安意識持續高漲」,農業就越有發展市場。

而他在出師那天,種下約8分地大、生長期長達18個月的有機台農17號鳳梨,也就是近年最夯的金鑽鳳梨,最近他的鳳梨即將收成,也算見證他務農2年來,已有300名客戶固定向他購貨,還入選第二屆百大青年農友的成果,「也算是有還不錯的成績啦。

」他還說,部分消費者還會來他的田裡檢視生產環境、體驗農村生活。

目前他已經和當地人、在地青年合作,打算籌組一個團隊,整合有意出租土地的地主,和離鄉、沒地、有意從農的青年,開拓更大的農業市場,且試圖解決農村季節性缺工的問題。

將收成的8分地金鑽鳳梨(圖片提供/盧傳期) 更多訊息,可以上「農夫小盧的傳奇夢」粉絲團 ※本文獲「上下游」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_上下游News&Market (1)建立一個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議題的網站,一方面聘請專職記者進行專題報導,同時也邀請各界作者,在此發表包含食物、耕作、農地保存、食育教育、綠能生活的文章,交換更多元的訊息。

(2)主動進行農產品開發,提供給消費者健康的在地食物,也讓農村的經濟更活潑。

(3)提供其他對友善土地有幫助的相關產品,讓消費成為改變的力量。

「上下游News&Market」專欄文章列表 延伸閱讀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農夫薪水 想當農夫 當農夫好嗎 柯力誌 當農夫 轉行當農夫 上下游News&Market 上下游News&Market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是一個關心農業,以及友善土地議題的社會企業,我們主要推動下面三項工作:(1)建立一個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議題的網站,一方面聘請專職記者進行專題報導,同時也邀請各界作者,在此發表包含食物、耕作、農地保存、食育教育、綠能生活的文章,交換更多元的訊息。

(2)主動進行農產品開發,提供給消費者健康的在地食物,也讓農村的經濟更活潑。

(3)提供其他對友善土地有幫助的相關產品,讓消費成為改變的力量。

廣告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 別搞錯了!「農藥零檢出」根本不是有機農業的重點 他30歲,這樣守護台灣》小農採買地圖出版計畫 講英文、懂設計》現代知識「型農」杜司偉,把台灣金針賣到一斤6500元的高價檔次 送走「國光石化」,彰化大城變身全台最適合種小麥第一名 廣告 大家都在看 曾面試不下千人…劉潤:優秀的人身上,都有這5個特質 為什麼這本談巨人衰敗的書,讓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忐忑不安」? 薪資福利對員工的激勵最多只有3天 如何分辨誰是職場上的小人?記得以下特徵,這10種人最難纏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 立即註冊 獲得免費閱讀點數 付費訂閱 訂閱商周數位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