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的結構就是指中國文字的組成方式,也稱「造字法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文字的造字法並不是古人預先設定的造字法則,而是後人根據中國文字的組成情況 ... 前四項「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文字構造的基本法則,其中「象形、指事」為 ... 首頁‎>‎國文領域‎>‎文字學概說‎>‎ 文字的結構 中國文字的結構就是指中國文字的組成方式,也稱「造字法」。

中國文字的造字法並不是古人預先設定的造字法則,而是後人根據中國文字的組成情況分析出來的。

中國文字結構理論中最著名的是「六書說」,它是漢代人根據漢代所見的文字資料,對中國文字構成規律的概括和歸納,在文字學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前四項「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文字構造的基本法則,其中「象形、指事」為創造文字的基本方法、「會意、形聲」則為進一步的合體文字;後兩項「轉注、假借」則為文字構造的補助法則,未造新字,是根據前四種方法造字成功後,才形成繁衍或借用的方法。

à「四體二用」   (一)象形 許慎《說文解字序》:「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依照所要表現的物象,畫成圖形,並隨著物體的形貌,用迴轉曲折的筆畫構成文字。

1.      戶 2.     牛 3.     羊 4.     人 5.     木 6.     石 7.     眉 (二)指事 許慎《說文解字序》:「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丄、丅是也」指事,是古代以象徵性的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方法,初看可以認識大體,再仔細觀察就能明白它的意義。

  象形VS指事: 大體說來,象形文字是一個象物體之形,直接以圖畫方式表示那一物的名稱;指事字則離不開指事符號,以圖畫所象之形來表示一種意思。

象形字以直接的方式表明所象之物的形狀,可說是純粹的表形文字;指示字則以所象之形表示一種觀念,須經仔細的觀察、思索形體所表達的意義,可說是由表形過度到表義文字的中間產物。

  同: 獨體文 以圖形表義 異: 1.     象形表物像,指事表意象   1.      本 2.     象形多為名詞,指事多為動詞、形容詞  2.      末 3.     象形具體,指事抽象   3.      刃   (三)會意 許慎《說文解字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會意字是合併兩個或兩個以上獨體字,而形成一個新的字義的造字法。

1.     吠 2.      鳴 3.     男 4.     從 5.     步 6.     陟   (四)形聲 許慎《說文解字序》:「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聲字按照事物的類別造字,又取讀音相似的字助其完成。

簡單的說,形聲字就是由「義符」與「音符(聲符)」兩部分結合而成。

  會意VS形聲 會意和形聲字都是合體文字,但會意字是形符與形符的結合,如「益」從水皿,必須水在皿上才見滿溢之意;形聲字則是形符與音符的結合,如「瑜」,從玉俞聲、「閤」從門合聲   1.     睛、晴、精、菁、清、倩 2.     淺、錢、賤、箋、棧、濺   (五)轉注 許慎《說文解字序》:「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許慎《說文解字》收錄九千多字,分為五百四十部,每部以一字標目,即所謂「部首」。

「建類一首」指形在同類,如「老」是五百四十部首之一,「考」字隸屬老部。

甲骨文中只有「考」字,凡男性老者都稱為考;到了周代,金文中稱自己的父親為「考」,而稱一般男性老者為「老」,可見「老」是由「考」字分化出來的。

  (六)假借 許慎《說文解字序》:「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語言裡有些詞有音無字,就依照它的聲音借已有的同音字來寄託它的意義。

「令」的本意是發號施令,引申的為縣令的令;「長」本意是生長,引申為長上的長,又引申為一縣之長的長。

à似為字義的引申,而不是假借。

  轉注VS假借 同:均是用字的方法,造字的補助法則   異:         轉注:一義多字à增字法         假借:一字多義à增義法   1.     而:兩頰的鬍鬚à連詞 2.     耳:耳朵à語氣詞「而已」的合音,相當於「罷了」 3.     自:鼻à介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從」 4.     須:鬍鬚à必須的「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