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大學> 中文白話解釋-1 - 經典。千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學》就是在禮記裡面的一篇經文。
《中庸》,也是禮記裡面的一篇經文。
後來,《大學》由宋儒諸子把它提出來,跟《中庸》 ...
經典。
千年
跳到主文
經中自有引路燈
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Feb17Mon201412:09
四書中文白話解釋-1
過去,中國讀書人,都是學儒學。
儒學初學先學四書,四書第一部就是《大學》。
我們現在,就採取古讀書人讀書的次序,開始研究《大學》。
前面提到的五經﹙詩、書、易、禮、春秋﹚中,禮經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周禮,儀禮和禮記。
《大學》就是在禮記裡面的一篇經文。
《中庸》,也是禮記裡面的一篇經文。
後來,《大學》由宋儒諸子把它提出來,跟《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中庸》在宋朝之前,唐朝時,就有人把它提出來作單行本了。
一直到民國時代,讀書人都要研究四書,四書研究完了以後,再研究五經。
「大學」的含意,根據漢儒鄭玄的註解,孩童時期讀兒童讀本,到了十五歲,就應該讀《大學》。
由於《大學》所包含的學問很廣,研究的學問有深度,如果能夠把這些學問研究明瞭,則可為政。
自孔夫子以來,學儒的人,求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從政。
這個政治,與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政治不同,古時候的政治,是聖人的事業;學儒,學成了聖人,也就是自己的問題解決了,就要開始教化一般人,教化天下的蒼生。
教化天下蒼生時,就必須要辦政治。
辦政治,既要做君主,也要做一般人的老師,辦政治就是要教人的。
不只教人們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增加財富、有很好的物質享受,當天子的人,還要能教他精神上面更重要的問題,在民生之外再開出一個精神方面的空間,讓人生存得很有樂趣。
如果不能開闢一個精神、心靈方面的天地,就算物質方面給他非常富足,心靈還是空虛的,更重要的是,生死的問題不能解決。
所以辦政治的目的,就是要教化一般人,解決一般學問不能解決的問題,一步一步的教人學做聖人,這是為政的一個目的。
宋朱熹:「大學者,大人之學。
」什麼是大人之學?論語裡面有記載,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孔子說的大人,指的是在位的大人,像天子、諸侯這些人。
朱熹指的大人意思也相同,指的是政治的領袖。
那為何天子、諸侯這些人要稱為大人呢?孔子在周易裡面提到:「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
」(乾卦裡面的解釋)天、地有什麼德呢?天的德,保護大地上的人與萬物;地的德,承載大地上的人與萬物。
古時講,天就像個覆蓋、保護傘,現代天文科學,研究出來,就是指臭氧層。
此外,天還有四時的交替,這也是天給我們的德。
古人講天德,保護大地上的人與萬物,不是為了保護某個特定的人物或對象而存在的。
地球上的人,會去分別你是「哪一種人、哪一個民族的人」,還有分善人、惡人、動物、猛獸…等等,有分別就有不平等。
但是天,不管你是哪一種人哪一種動物,他是平等的來保護你。
好人也好壞人也好,動物猛獸毒蛇也好,一律的保護。
大地也是這樣,一律的承載。
所以古人講的天地之德,「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大公無私。
但是,在我們人看來,這樣不問善惡的承載和保護,有什麼意義?要知道,站在人的立場,毒蛇猛獸是不好的,可是站在毒蛇猛獸的角度,人類也好不到哪裡去。
我們把海裡水裡的動物,用種種的方法把它抓來,殺了、吃了;動物養在家裡,養大了也把它殺來吃掉;毒蛇猛獸我們也把牠捕殺,或者將珍奇異獸補羅起來,放在動物園裡供我們欣賞。
就那些動物來講,人好在哪裡?所以,在人來說不好的,對天與地而言,不見得不好。
我們人有了分別,就不會有平等心;不平等則德不圓滿。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它是平等的。
我們大人要辦政治的話,辦什麼政治?為大財團辦政治嗎?或為某一個特定的人物辦政治嗎?不是如此。
以前面提過的道理來講,要為天下人辦政治。
既為天下人辦政治,就要學天地那種平等無私的道德!這個道德學得跟天地一樣相合,才合乎大人之德。
我們學《大學》,就是為了要學這平等無私的學問。
果然能學到這平等無私的德,聖人就成了。
這樣說起來,真正的平等無私,才是聖人,那我們沒有學到之前,不就不能辦政治了?也不如此。
沒有學到聖人之前,只要我們的心思、志向在學聖人,我們已經是君子了;再進一步,由君子成為賢人,君子和賢人就可以辦政治。
孔子就曾經對他的學生子夏講:「汝為君子儒,勿為小人儒。
」你要學君子儒,不要學小人儒。
什麼是君子儒,什麼又是小人儒呢?一邊學聖人,一邊教其他人來學聖人,這是君子儒。
只管自己在學,別人不管,自己的修學擺在最先,這是小人儒。
所以,依孔子的意思,他希望人人都學做君子儒,做大人儒。
基於這個道理,我們知道,只要志於道,學聖人,雖然未到聖人的地位,還是可以辦政治。
「誠心求之,雖不中,亦不遠矣。
」誠心的學聖人來辦政治的人,心裡存著必定要為天下人平等無私的辦事情,所以他是不敢自私自利的。
一旦從事政治,目標不可以違背,一定要公平無私的來替所有的人民辦事情。
這就是學《大學》的意義。
接下來看這部經的綱目,有三綱分法,也有二綱分法。
雪盧老人採二綱八目,一綱為「明明德」,另一綱為「親民」。
明明德之下有四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親民之下有四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二綱八目之外,還有一「止於至善」,是明明德和親民的總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之道,是題目,明明德為一綱,親民為另一綱,止於至善是總結。
明德是從本性出來的,是孔子所說「志於道」的道,從「道」裡面出來的明德是本有的、本來就有的,本來就有的德,是明的不是暗的。
「道」是本性、是靜態的;「德」是從靜態的本體(本性)起作用,發動了(有行為舉止),發動的時候不變(不改變本性),不變昏暗,即是明德。
第一個「明」字當動詞用,「使光明」的意思。
將明德﹙性德﹚發揚出來之後,就是聖人了。
成為聖人之後,不是就從此享受成聖人的好處:自由自在、無生無死,而是要開始替人民辦事情。
天下人所有的問題,都要替他解決。
要解決所有的問題,憑什麼能力?就憑性德。
性德從本性出來,這個德,萬德萬能。
具備所有一切的能力。
以明德辦事,任何事情都合乎理性,從理性辦事,對天下人只有好處,沒有任何附帶的害處。
「親民」,宋儒程子和朱子在《大學》經文後面,主張把「親民」改為「新民」。
「新民」是把一般人一天一點的革新,把過去的習氣革除,讓他逐漸往道上走,學道,變化氣質。
而「親」是輔助。
十三經註述的本子,講的是「親民」,親民是接近人民。
聖人親民,是為了教化人民,要教化人民,就要走入人群之中,接近群眾。
所以字雖然不同,意思大概相同。
在古時的經典之中,親與新兩個字,也常常通用,替代出現。
所以親民,就是教化一般人民。
教化一般人民,不是像普通人所了解的,辦學校、學一些普通科目、技能或藝術等等這些事。
學做聖人的這個教育,一般學校沒有講的,但是中國古代儒家的學術,儒家的教育,就是要人「披聖襲賢???」;開始學儒,就是希望成就賢人、聖人。
成就聖人是求學的目的。
《大學》裡講的親民,就是要教一般民眾,教他們明明德,教他們學著成聖人。
所以兩綱的第一綱「明明德」是自修,第二綱「親民」是教化他人。
如孔子說的「學君子儒,而不要學小人儒」。
做到最圓滿的程度時,就是止於至善。
自己明明德,把明德完全開發出來了,在親民方面,教化他人明明德,也做得最圓滿了,就到了至善的境界。
如果只是自己明明德,而不親民,這還不是至善。
「至善」是自己與所有的人都能夠同時成為聖人。
好比佛家的釋迦牟尼佛,他教人要學作菩薩,因為菩薩是一方面度化自己,一方面度化他人,「自度而度他」。
曾子作的這部《大學》,就是把他從孔子身上學來的學問,寫成這一部《大學》。
他所寫的《大學》,都是根據孔子所教的學問。
學《大學》,學做聖人,次序不能亂,要一步一步往上學。
「定、靜、安、慮、得」這五個字前面是「止」字,而「止」字前面又有個「在」字。
這三個「在」字,就好比是詩眼,是最重要的精神。
「在」字代表實實在在的學。
「在」,就是確確實實。
「在明明德」就表示要特別注意「明明德」這一句話,「在親民」就注重「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就是把「明明德」與「親民」這兩者推至最究竟的境界。
如何把兩綱學的實在?儒家的學術,一方面解釋理論,一方面要求同時實踐;「知」與「行」同時。
所以,了解「在明明德,在親民」這兩句話後,接著就要講用功夫的次序,由一定的次第,才有效果。
好比走路,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走,要想一步跨得很遠,則欲速而不達,反而是障礙。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這幾句話,是用功的次第,也是用功的方法。
「知止」的「止」字,止在什麼地方呢?念茲在茲的意思。
念是我們的念頭,茲,就是明德。
把我們心裡的念頭止在明明德,一方面要自己明明德,一方面要想到我雖然現在還沒有成為聖人但也要幫助教化一般人。
停在這個念頭上就不要離開它。
不要受社會污染。
其次講「定」,定是「志留所立,勉持不變」。
志是自己立定志向,一定要把聖人學好。
「定」是由「止」來的,實實在在「止」在明明德上面,然後保持住這「止」的工夫,不會再變了,心一直放在明德上面,勉勵自己,保持自己,不再改變了,就稱為「定」。
人最怕在學道的路上,遇到了個境界就隨時來個改變,一改變,就前功盡棄。
談到「定」功,遇到好的環境也好、壞的環境也好,他都不會改變的。
有了定之後,能夠不變,不受外來的一切不好的環境影響,我們的功夫就能一直下去。
「靜」是「久而躁失、不為妄動」。
「靜」是根據定來的。
志向不變更,久而久之,心中的浮躁之氣就會自然而然散去,並且不要因為世間種種引誘的事情來輕舉妄動;不動心,心裡就不會因為外來的情況而為它所動。
古人拿水來比喻心,靜的時候如止水,起風時,水就起了波紋。
所以要學會不為所動。
學《大學》的人,前面有了定的工夫,可以使我們的浮躁之心可以靜下來。
「安」是「泰然恬然,心(?)不易遷」。
心裡的一切泰然,心裡就是平靜的。
「恬然」不只是很平靜,很有安全感,還很欣然,時時刻刻湧出歡喜自在。
無時無刻不保持這個泰然、恬然,不會見異思遷。
一見異思遷,就不泰然、不恬然了。
不見異思遷,身心就沒有累贅了,身裡心裡都是輕鬆的,這就是「輕安」的境界,一點負擔都沒有。
「慮」是「精研明辨」,精是精粹的,研是研究。
很精粹的研究學問。
沒有功夫的人,談不上明辨。
這裡的明辨,是指非常明確的辨別是非善惡。
這不是一步就能辦到的。
必須經過前面一步一步的「知止」、「定」、「靜」、「安」,而後才能得「慮」。
「慮」在修道上來說就是「精研明辨」。
好比說,《大學》的理論有沒有研究的很明瞭?平時功夫用得對不對?對周遭的事物能不能審慎明辨?等等。
「得」就是「獲得」。
要做到「明明德、親民」,而且這兩者都要止於至善,經文一開始就把最高的目標訂出來,讓你知其所「止」。
從「知止」到「慮」,經過這些步驟,一步一步的到最後,才得到「止於至善」的要領。
要經過這些次第,一步一步,你才知道,最終,如何到達究竟。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四句話,把前面那一句的次第做一個結論,並開以下的八個條目。
次第的結論:「物有本末」是「體」,「事有終始」是「用」。
「由體起用」,所以「物」是「體」,「事」是「用」﹙作用﹚。
《大學》裡講的「體」就是「在明明德,在親民」。
這本末是什麼呢?「明德」是根本,「親民」是末。
「親民」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教化他人。
要教化他人,自己就要「明明德」。
知道該怎麼做了,就要破除自私自利的心理,培養平等心和大公無私,把昏德轉明德。
任何事情,不要為自己。
由這點小功夫,才談得上齊家:在家中,不論是做家長,做夫妻,或做子弟,要做到「明明德」,就處處要「讓」。
遇到與自己利害相衝突時,就「讓」;遇到彼此意見不合時,也要「讓」,這樣才能齊家。
「親民」是「末」的時候,在「末」上面又有「本末」。
「齊家」是本,「治國」是末;「治國」是本,「平天下」是末。
它是一層一層的在根本上打下很厚實、很實在的基礎,然後才一步步向外擴展;如此地「親民」,才會有功效。
「知所先後」,就是先求根本,再求「親民」等項。
「事有終始」就是講前面「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句話。
「能得」是在用功夫的時候,最後的境界。
「能得」是「終」。
「始」就是開始的次第,「知止」。
「知止」才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才能「得」。
那「能得」為什麼是終?「知止」為什麼是「始」呢?「能得」是大用的發端,經過定、靜、安、慮,而能得的時候,就開始「用」,一切的事情開始發揮作用。
沒有「能得」,不能辦任何事情。
所以「事有終始」,要先從「知止」開始,然後有所「得」,有所得,才是真正有功夫的時候,才有能力辦事,才是終。
前面的功夫,一步步用到了最後,才得到了要領,才有能力辦事。
辦事是在最後,要先用功。
開始辦事了,卻發現事情沒有了結的時候。
因為這個事情辦完,那個事情又來了。
「大人」與天地合其德,試想天、地有四季,春、夏、秋、冬是循環不斷的,就在開始學聖人的時候,我們一邊學禮,一邊實踐,所以我們也一邊開始辦事情;我的功夫少、能力不多,但只要我的方向合乎道,我可以盡我的能力範圍辦事情;而這個辦事情是跟四時一樣不間斷的,不是說辦好一件,就可以休息了,不再辦了,沒這回事兒。
像孔夫子,辦事是沒有停止的。
他先在政治上來行他的道,後來政治上的道行不通了,他就整理五經,做教學。
這中間是沒有歇息的。
「近道」:了解前面講的,體有本末﹙用功有次序﹚,事有終始﹙辦事情「終」以後又有「開始」﹚,知道這個先後,就接近《大學》之道了。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學》是曾子作的,曾子大約和孔子同時期。
曾子講的「古」,是指更早於春秋的東周、西周、殷商、夏朝以至更早至伏羲氏,要想「明明德於天下」﹙把明明德推廣至天下﹚,要先治理好國家。
要治理好國家,要先把自家治得有條不紊。
無論家庭裡面的父子、夫婦、兄弟,這三倫裡的人,都要各盡其份,父母盡父母本分:對兒女盡到仁慈的本份,不問兒女好壞,自己要以父母的仁慈心教導兒女、愛護兒女。
兒女要盡到孝道的本份:不論自己的父母好與壞,都一定要盡孝;夫妻,組成家庭了,丈夫要盡丈夫本份,妻子要盡妻子本分;兄弟各盡其份。
所有人都能各盡其份,這家就齊了。
這些都是從伏羲氏就開始講究的。
要想齊家,不是說「我是家長,我要要求家裡所有成員都要聽我的命令;我叫他們怎麼做,他們就要怎麼做」,這樣做,家裡的成員會受不了。
必得自己要修身。
無論在家裡是什麼地位,家長也好,妻子也好,兄弟、父子,都要各修其身。
對於一切,自己要要求自己。
處處要盡到自己的本分。
遇見任何的意見不合,首先反省自己。
這就是修身。
修身在家中就是天倫,在外面,就是君臣、朋友。
君臣是道義的結合,朋友也是道義的結合。
現在的政府機關裡面,機關裡有機關首長,其下有屬員。
一個事業團體,老闆和員工之間,這些都是君臣關係。
這五倫,修行的方法,就是處處要待人厚道。
遇到有利益的事情,可以給對方。
要想齊家,先修其身。
以上,「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是講「親民」;接下來,「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在講明明德。
「正其心」,心,包含人的一切心理。
心要公正,無私無偏。
「意」是念頭。
做任何事情,心裡起的念頭,叫做「意」,就是心念。
那「誠」呢?《大學》後面提到,「誠者,天之道也。
」誠,是自然的真理。
誠,是從本性裡面出來的。
「誠」到極處,就是明德。
德,是直心。
「直」,是雖然十目所視,隱也是明,無所隱藏。
心,是這樣明的,就是德。
誠,就表示這個心沒有變昏。
「誠意」表示,起的念頭,都是明的,都能公開。
做到「誠意」,心就正了。
如何「誠意」?與「明德」相應。
對人平等無私,絕不為私人的利益對人隱瞞。
所以要了解自己的心正不正,只要想自己的念頭正不正,就可以了。
接觸、作意、受、想、思,這五件事情必須具備,「心」才起作用。
欲「誠其意」就是這當中的作意。
作意,就是辨別事情。
對於人前種種的事情,不要胡裡胡塗得推測,或作不切實際的辨別。
「無分別」的辨別,就是不虛妄的辨別,是正確的辨別,則「意」就能夠「誠」,就能與「明德」相合。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知」是真知。
把事實真相,確實地知道。
「致其知」的「知」在儒學裡面是「悟」。
而且在「格物」上可以覺悟。
「物」有幾個解釋;第一個當「相」講,即形像。
相,即我們看見的事物、人的身體,很具體的東西。
第二個解釋當「共」。
前面講的「物」,具體的東西,現在經由科學分析,分析到最小的粒子,粒子再分析是波動,形象不見了,證明「一切相皆是虛妄」。
地球這麼具體,分析到最後也是不存在的。
地球上不管是哪裡的高山,看起來這麼高,分析起來,就是土和石頭聚集在一起,如果把土和石頭分散,這山的相還存在嗎?「共」是共同。
把一切物體從它的具體的形相分析到最後,相沒有了,空了。
像莊子說的,普通人看見一條牛,牛是很具體的,可是庖丁在解牛的時候,在庖丁眼裡,沒有全牛,沒有一個具體的牛在那裡。
他用一把刀解剖牛,那把刀像在空中揮舞一般,來去自如,等解好了,刀還是一樣鋒利。
拿這個做比喻,就是想解釋萬事萬物,就像庖丁眼裡看這條牛一樣,是空的。
「共相」,所有物體皆是如此。
第三個「物」的解釋,是「交互」。
《周易》云:「陰陽二氣相感。
」事間萬事萬物,最初即陰陽二氣交互相感,然後才形成萬物。
最後一個解釋是「識」。
《左傳》裡面,魯定公十年,有個人講了句話:「甲有物。
」此「物」在註解裡講是個「記號」,「標誌」的意思。
所以最後一個解釋「識」是個記號,或圖像。
根據前面幾個「物」的解釋,第一個是「相」,一般人認為是具體有形像的物質,但分析這個形象到最後是虛假的,是不存在的;第二個是「共」,是共相,共相也是如此。
第三個「交互」,陰陽二氣交互相感,陰氣、陽氣,是相對的也是假相。
第四個「識」,記號,是圖像。
研究「物」這幾個意義,就了解在《大學》裡面講「格物」的「物」,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一定有很具體的東西在那兒。
「致知在格物」的「格」,漢儒鄭康誠當「來」字講。
宋子朱熹當「至」字講。
兩個意思是一樣的,「物來了」或「物到了」。
鄭康誠與朱子解釋「物」,當「事」講,是抽象的,但二人的解釋有點不同。
在鄭玄講,「格物」是事情來了,「致知」的「知」是知道善惡的能力。
個人「知」的能力,如果深刻一點,善事來了,你知道是「善」的事情,惡事情來了,你知道是「惡」事情。
你能夠分辨善惡,分辨得很清楚。
朱子講的「格物」,是把天下的事物,研究到最究竟的境界。
「極物窮理」,就此物來研究最究竟的道理。
有很多人說朱子的「格物」,很符合現在科學家的精神,從事一切的科學分析。
但是朱子的講法,在當時很難辦到。
後來王陽明又提供另一個講法,說「格」是「正」的意思,「格物」即是把一切不正確的事情導正、改正。
古人還有許多其它說法,闢如「格物」也作革除欲念。
在此我提供我老師的說法。
既然「物」是代表抽象的,我們內心起的念頭,就是「物」;「格」字作「來」或「至」,那「格物」就代表「起了念頭」。
「知」如果又當「覺悟」講,那念頭一起來的時候,馬上就要覺悟這是個什麼念頭。
是合乎本性的念頭?還是違背本性的念頭?違背本性的念頭就是「妄念」,是自私自利的;合乎本性的念頭就是「正念」。
致知就要格物,格物就要覺悟,覺悟就要在念頭上覺悟。
這就是明明德的一個工夫,一起念頭就要覺悟,看是不是合乎明德。
這是儒家的學問,也是過去歷代的聖王所用的工夫。
(格物---辨別(徹底了解)每件事情(甚至是念頭)的真相善惡,並加以匡正,使之有道。
)
我們再拿佛家的用功的方法來比較這個研究。
佛家的禪宗﹙現在講參禪﹚,最早的功夫是從「觀心」開始,觀自己的「妄心」。
也就是觀察自己的「妄念」,觀察它們怎麼起的,又怎麼滅的。
觀得妄念沒有了,就明心見性了。
而我們古聖先王傳下來的方法,跟這佛家的方法,是一致的。
可見中國的文化,除了佛法,可以與之相比,其他世間一切的學術、一切的學問,都沒辦法跟中國的學問相比。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YIWENLIN
經典。
千年
YIWENLIN發表在痞客邦留言(5)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進修深造個人分類:四書此分類上一篇:四書中文白話解釋(前言)
此分類下一篇:四書中文白話解釋-2
上一篇:四書中文白話解釋(前言)
下一篇:四書中文白話解釋-2
歷史上的今天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10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9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8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7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6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5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4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3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2
2014:四書中文白話解釋(前言)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RecentPosts
文章分類
佛經(6)四書(12)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誰來我家
最新留言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站方公告
[公告]2022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公告]MIB廣告分潤計劃、PIXwallet錢包帳戶條款異動通知[公告]2021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
活動快報
潮Way台南
於活動期間投稿一篇您部落格中撰寫的最佳「台南」旅...
看更多活動好康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4七月(6)
2014二月(12)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儒家] 大學原文與白話解@ 《家妤日記》調養身心靈
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至於《大學》的作者,程顥、程頤認為是「孔氏之 ...
- 2四書<大學> 中文白話解釋-1 - 經典。千年
《大學》就是在禮記裡面的一篇經文。《中庸》,也是禮記裡面的一篇經文。後來,《大學》由宋儒諸子把它提出來,跟《中庸》 ...
- 3大學》完整版|四書之首,原文+注釋+白話,點讀人生(收藏
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劃分章節並注釋),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
- 4大學-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禮記
- 5完整四書之「大學」原文及譯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 每日頭條
今天聽的講座有關大學的,修身治國平天下四書五經:四書、五經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