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未年,漢猷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因為抵擋不住關東聯軍的進攻,人馬互相踐踏,再加上飢餓,積尸滿路。

臨走前又在洛陽放了一把火,使經過上百年建設起來的雄偉 ... 洛陽歷史   西周初年,在邊里莒建了著名的成周城。

東漢光武帝劉秀以 “興復漢室”相標榜,定都洛陽。

期後,先後有曹魏、西晉、北魏朝代皆以洛陽為都,歷時五百餘年。

漢魏洛陽故城位置今洛陽市東15公里處,東起寺里碑,西到白馬寺,南起大郊村,北至邙山。

洛陽地區的居民自古就有經商的傳統,如春秋戰國時商人白圭,他們剌激了洛陽商業貿易的繁榮。

東漢未年,漢猷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因為抵擋不住關東聯軍的進攻,人馬互相踐踏,再加上飢餓,積尸滿路。

臨走前又在洛陽放了一把火,使經過上百年建設起來的雄偉壯麗的洛陽城為一片瓦礫,魏文帝曹丕決定仍以洛陽為都,并開始重新修建洛陽城。

洛陽城的再度興盛是在西晉時期。

永嘉之亂時,匈奴貴族劉曜帝,許多宮殿被焚毀,財產被搶掠,繁華的洛陽又一次衰敗下去。

直到北魏孝文帝統一北方并遷都洛陽之後,才有了改觀。

太和十上年(公元493年)九月,孝文帝拓跋宏聲言要下大舉攻伐南朝,企圖乘機遷都洛陽。

北魏洛陽城是在東漢、曹魏洛陽舊城的基礎上興建的。

北魏洛陽的幾個市場皆近洛,伊,谷水或漕運渠道,開且有大道相通,對商業交易的行十分有利 北魏洛陽同時也是全國佛教文化的勝地,最盛時曾多達1367所,建築華麗,佛教是在東漢時大規模傳入我國的,據說東漢明帝劉莊在一天夜裏夢見一個身高六尺,頸項有白光閃耀的金人在宮殿前飛來飛去,第二天醒目後,他就詢問朝臣,他夢見的什麽神,朝臣就告訴他說 :“聽說天竺( 今印度 )有一個得道神人,被稱爲佛,他可以在天空中往來飛行,其身上還發出白光,陸下夢見的大概就是他吧,是一個吉兆,於是就于永平7年( 西元 64)派遺蔡惜,秦景,王遵等人去天竺取經,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派人去印度取經,邀請他們到東漢京都洛陽傳教,他們在洛陽城外建築了一座寺院,取名爲白馬寺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城南的龍門,原來依靠宗教得以傳世的古代藝術( 石雕佛像 ),香山和龍門兩山隔伊水相望,中間有雄偉的龍門大橋,香山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為這裡安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曾長期在洛陽一帶任職,相繼在洛陽居住了18年之久   東漢光武帝下令在洛陽城東南興建太學,漢、魏、晉三朝統治者都很重視。

此外,還有所謂''鴻都門學''。

它是漢靈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在宦官支持下設立的,因為於洛陽鴻門而得名。

它的建立本來是為了和太學對抗。

西晉咸寧二年,又創立了國子學。

這是尊為除太子外的士族子弟設立的學校。

  東漢時,在洛陽還湧現出兩位大發明家,張衡和蔡倫。

  張衡,是我國古代著名天文學家。

發明了世界上最的渾天儀、侯風儀、地動儀。

蔡倫,本來是宦官。

他的貢獻是改進了造紙術。

北魏末年,胡太后毒死孝明帝,令胡族以此為借口南下洛陽。

胡族與孝庄帝之間矛盾越深,並稱入見之機把其族長殺死。

胡族大事在洛陽報復縱兵淫掠。

胡族更攻入洛陽廢帝,改立元修為孝武帝,孝武帝不願為傀儡皇帝便找宇文泰協助。

公元534年遷都,建立東魏。

臨行時洛陽幾乎成為一座空城。

次年,宇文泰殺死元修,別立元寶矩為文帝,定都長安,建立西魏 ,北魏一分為二。

此後,洛陽長期成為東魏(北齊)和西魏(北周)的爭奪目標和決戰之地。

  富麗堂皇的隋唐東都   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楊廣殺死其父,決意營建東都在洛陽。

主要因為 (一)關中地少人多,人們死亡流失,動盪不安。

(二)把江南地區的糧運長安十分因難。

相比下,洛陽的糧食而不必經三門峽天險。

(三)煬帝追求奢華。

煬帝命令宇文泰營建東都,具體城址在漢魏洛陽城西18里外。

而工程浩大,歷時一年才完成。

東都修好後,煬帝遷民與富商大賈於城內,人口激增。

  唐朝東都洛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絲綢之路即以洛陽為起點.世界各國使者來到這裡,學習唐朝的文化.特別是日本。

可見,隋唐時的東都洛陽不但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城市建築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安史之亂後,洛陽遭到嚴重的破壞,” 宮室焚燒,十不存一”,.不久,朱全膠迫唐昭宗遷都洛陽.907年,他干脆地廢掉唐哀帝,自立為帝,建立後梁,定都開封,稱東都,而洛陽為西都.開平3年(909年),又遷都洛陽.923年,沙陀貴族李克用之子李存冕改建後唐,仍都洛陽,稱為洛京都936年, 後唐河東節使可敬塘以尊稱比自己小11歲的契丹君主耶律德光為”父皇帝”,割讓燕雲十六州等為條件,取得了契丹的出兵支持,滅掉了後唐,建立後晉,都洛陽.但不久便因洛陽殘破,而於937年3月遷都開封.從此,洛陽開始衰落.960年,趙康’引’建都開封,以洛陽為西京,多次進行修建,         明朝以後,朱元璋於洛陽所處的重要的戰略地位,遂將其第25子封到這裡.即伊歷王.到了民國時,洛陽也有大的變化.惟1932年淞滬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曾一度遷到這裡.1944年4月,日本侵略軍曾攻佔洛陽,使其遭到毀滅性的破壞,1948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攻克洛陽,從國民黨軍隊手中奪回洛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