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朋」、「可可」、「8+9」⋯⋯Z 世代的語言你聽得懂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從馬來西亞來台留學將近4 年,對於這些流行用語感到好奇, ... 熟悉這些流行用語除了讓我方便理解台灣同學之間的對話,更讓我在看網路交流版與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時事現場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上架,夢想人生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文史藝術 文化 「朋朋」、「可可」、「8+9」⋯⋯Z世代的語言你聽得懂嗎? 劉益強/讀者投書 2020/12/25 7192 PhotoCredit:Shutterstock 我從馬來西亞來台留學將近4年,對於這些流行用語感到好奇,更覺得這些用語非常可愛有趣。

熟悉這些流行用語除了讓我方便理解台灣同學之間的對話,更讓我在看網路交流版與台灣「批踢踢實業坊」論壇時快速了解網民想要表達的意思。

「朋朋(朋友),現在輪到我們口頭報告,同學到了嗎?」 「還沒呢!他還在路上,不知道老師會森77嗎?問老師我們能不能先報告?」 「可可。

」 以上舉例的這個對話,經常能在台灣當今的大學校園聽見。

對話中出現的字眼「朋朋」(意旨「朋友」)、「森77」(意旨「生氣」)、「可可」(意旨「可以」)都是許多Z世代大學生在網路或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流行詞彙。

Z世代的特殊用語日常 「Z世代」包含出生於1995年至2005年間的人,因此Z世代前段的人年齡介於18至25歲之間,大部分人目前都是碩士班或是學士班的學生。

除了先前提到的流行用語「朋朋」、「森77」、「可可」之外,另外一些經常被Z世代大學生使用的流行用語包括在課堂上遇到老師刁難時說的「哭哭」(哭泣)、上完課向朋友說再見的「88」(掰掰,或是諧音唸成「berber」)、下課後遺失物品時於網路交流版貼文並在留言區打上「推」、抵達台北車站後跟朋友說到了「北車」(台北車站的縮寫)。

我從馬來西亞來台留學將近4年,對於這些流行用語感到好奇,更覺得這些用語非常可愛有趣。

熟悉這些流行用語除了讓我方便理解台灣同學之間的對話,更讓我在看網路交流版與台灣「批踢踢實業坊」論壇時快速了解網民想要表達的意思。

Z世代大學生都「含著東西」說話嗎? 有些老師上課時提出口頭報告注意事項,包括耳提面命告訴大家上台報告時,話要慢慢說,快不代表口才好。

我好奇為何老師會提醒大家的口語表達方式呢?這不就是已成年的大學生知道的事嗎?後來我看一些同學上台報告,發覺他們以平舌音的方式說話,語速非常快,發音模糊不清,口裡好像在含著東西,舌頭似乎已經疲憊動不起來。

結果,我聽了一段時間後還是抓不到同學想要表達的內容。

我後來明白為何老師會再三叮嚀大家口語表達要清楚。

圖/Shutterstock 以上的經驗我也在校外遇到。

有一次,我與就讀中文系碩士班的俄羅斯朋友相約在漢堡王用餐。

朋友曾經就讀以中文教學為主的學士班,中文程度有母語人士程度,能夠與母語為中文的我流暢使用中文交流。

可是當朋友在櫃檯前自信的以中文向服務生點餐時,朋友卻敗給了眼前約莫20歲的快餐店兼職服務生。

服務生說話含糊不清,其中以「套餐」這兩個字的模糊發音最為明顯。

朋友一臉茫然轉過頭問我服務生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只好尷尬的說服務生詢問是否要套餐。

接著我聽到服務生帶著好意以英文協助他點餐,朋友後來順利取餐。

雖然有些服務生的表達方式不清楚,但是由於我經常去快餐店用餐,猜到服務生要說什麼,因此點餐時我不會有太大的溝通問題。

用餐時朋友不解的問我為何我會聽懂服務生所說的話,我向朋友解釋也許Z世代看到會說中文的人時會習慣以Z世代熟悉的說法方式與他人對話,較難理解不熟悉這類說法方式的外國學生面對的溝通障礙。

回想起我剛來台灣求學時曾經面對類似問題,這個問題經常在我逛超市或大賣場時發生。

每當我到櫃檯結帳時,只要眼前的服務生是Z世代年輕人,對話的結果會是我說「啊?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然後服務生會不耐煩的字正腔圓重說一遍。

奇怪的是,如果眼前的服務生是中年人士,以上的問題卻不會出現。

中年服務生簡單明瞭的表達方式讓我放心的完成結賬,輕鬆的帶著物品回去。

也許這些經驗只有在台生活多年的外國學生才能深刻體會。

不曉得台灣學生到國外留學後會不會發現別人聽不懂自己所說的話?對我而言,在簡單的日常採買任務中無法與服務生有效溝通是我剛來台灣生活時難以跨越的障礙,當時這個障礙困擾著我的生活。

世代符號也形塑負面標籤 讓我眼前一亮的流行詞彙莫過於以數字為基礎的用語,比如一些Z世代大學生在談話中經常使用「89」。

這些流行用語不僅在生活中出現,而且有些用語背後帶著歧視與偏見。

當初我還以為「89」指的是民國89年(西元2000年)出生的人呢!咦?這麼巧2000年出生的人不就是Z世代嗎?這一年出生的人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在校園參與課業小組討論時,每當我聽到台灣同學提到「89」時,我想詢問對方這個用語的意思,不過為了不打擾討論進度,我一直沒有提出疑問。

我在網路看批踢踢論壇時亦有看到這個用語被廣泛使用,查詢之後才發現原來這個用語的含義與背後的脈絡。

「89」或「8+9」,中文唸成「八加九」,閩南語唸成「八嘎囧」或「巴嘎囧」,顧名思義是指華人神廟中的「八家將」團隊。

通常「八家將」會在神廟慶典活動中表演助興。

由於神廟中的「八家將」團隊一般由黑道中人與街道流氓掌控,掌控者會吸引來自中低收入家庭的Z世代年輕人加入團隊。

因此有些Z世代大學生以「8+9」形容來自中下階層家庭、沒上過大學、缺乏人文素養、加入黑道成為流氓、製造社會亂源的Z世代年輕人。

Z世代大學生塑造「8+9」這個世代符號時不僅反映有些大學生為低學歷年輕人貼上負面標籤的態度,同時體現Z世代的貧富懸殊、階級差異的現象,以及塑造學位至上、精英主義的價值觀。

究竟沒有大學學歷的人是一些Z世代大學生所謂的「8+9」群體只會破壞社會秩序的人嗎?高中畢業後在社會謀生、結婚生子的人算是「8+9」嗎?倘若擁有職場經驗的Z世代回到大學校園上課,他/她會被班上的同學排擠嗎?相信多元身份這回事值得大家討論與省思。

執行編輯:邱佑寧 核稿編輯:王新茜 台灣 社會 文化 語言 用語 Z世代 關聯閱讀 會多國語言好厲害?我們到底需要懂幾種語言才足夠? 頭髮會說話!談髮型傳達的非語言訊息 作品推薦 台灣最敢花錢的世代是4年級,中國最敢花錢的世代卻是80後──我們該羨慕他們嗎? 還沒工作賺錢,就開始負債的台韓年輕世代 參考資料 TOP 劉益強/讀者投書 來自馬來西亞,現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4年級,目前主修「媒體與文化學程」,就學身分是學士班外籍生。

我的興趣是外語學習、採訪寫作、電影欣賞、影片製作、戶外運動。

我喜歡結交朋友,有幸在政大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與來自不同文化與成長背景的朋友交流,體驗相互碰撞的文化衝擊,從中學習如何面對與尊重個體與文化差異,以換位思考的角度去理解他人。

  看更多 上一篇 從「麋鹿魯道夫」到芭蕾舞劇《胡桃鉗》,5個經典耶誕小故事,讓你聽懂美國人在說什麼! 下一篇 藏有米其林美食、定義新加坡庶民文化──「小販中心」獲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學習Learning 陰錯陽差填入法文系,是我此生不悔的決定──人生際遇教會我「與其抱怨不足,不如數算擁有」 學習Learning 關於「英語能力」,馬來西亞教我的事:你來這裡不是為了「展現高級」,而要學會融入適應 學習Learning 關於台灣人學英文的一些大實話:承認吧!流利沒口音「聽起來就是比較厲害」,但學校通常無法教你這些 教育Education 【技職潮人夢系列】打破臺灣22年銲接得獎紀錄 林建宏:銲接,是一個需要思考的技能 熱門文章 1 「神秘」的中國快時尚品牌,為何在西方年輕人中引發熱潮?(BBCNews中文) 2 鯨魚也有「不表演」的權利!加拿大警方對海洋公園提吿,盼悲劇不再重演 3 頭髮不吹乾,真的會偏頭痛嗎?──外國朋友「吹頭髮」,目的竟與我大不相同 4 地方事務所的首位外國實習生,到市值70億美元基金財務長之路:專訪紅杉資本SCGE財務長ScottWu 5 一通電話,讓他從單身漢成為單親爸爸──新冠疫情下,台灣遊子的異鄉奮鬥 6 令人目瞪口呆的「全球軟體工程師薪水」年度報告──猜猜初階工程師最高年薪多少?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