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已經親政也不是暴死,理應留下傳位遺詔,那人選會是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般而言,除了暴死或是尚未親政,皇帝死前都會立下遺詔,選定死后的皇位繼承人。

同治皇帝駕崩時19歲,而且自16歲大婚后已經親政,也不屬于暴死,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 ... 【台灣網站導航】 【統一發票】 【電影線上看】 【台股戰情室】 【綜合】 【影視】 【流行】 【財經】 【商業】 【旅遊】 【科技】 【3C數位】 【太空】 【動漫】 【遊戲】 【社會】 【探索】 【汽機車】 【人生】 【星座心理】 【飲食養生】 【健康】 【親子】 【生活】 【動物】 【植物】 【職場】 【設計】 【手機應用】 【電腦應用】 【程式設計】 【藝術】 【閱讀】 【歷史】 【行政法規】 【美食】 【電商】 【軍事】 【攝影】 【外語留學】 【寫真】 【其它】 [简体切换]    【歷史文物】  文章日期:2020/12/09 一般而言,除了暴死或是尚未親政,皇帝死前都會立下遺詔,選定死后的皇位繼承人。

同治皇帝駕崩時19歲,而且自16歲大婚后已經親政,也不屬于暴死,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同治帝會留下傳位遺詔。

關于同治帝的遺詔,《清穆宗實錄》記載有一個《大行皇帝遺詔》。

但這個遺詔是同治帝死后補寫的,完全體現的是慈禧的意圖。

此外,尚有傳聞,同治帝駕崩前確實有另外一個真正的遺詔。

《清代野史大觀》記載,同治帝死前,召他的師傅李鴻藻到御榻前。

這時,正好皇后阿魯特氏也前來問疾,站在同治帝一側,正準備回避時被同治帝留住。

他對皇后說:“師傅是先帝的老臣,你是我的皇后,我正有要事,何必引避?”李鴻藻見了皇后,急忙跪拜。

同治帝說:“師傅快起,此非常時刻,不必拘禮。

”李鴻藻和皇后都知道同治帝行將就木,皆失聲痛哭。

同治帝問皇后說:“我如不諱,必立嗣子,你是何意?”皇后說:“國賴長君,我不愿居太后之虛名,擁委裘之幼子,而貽宗社以實禍。

”同治帝聽了笑了笑:“你如此知禮,我就無憂了!”隨即口授遺詔,以貝勒載澍入承大統。

可惜同治帝所托非人,李鴻藻出宮后覺得此事事關重大,身系性命,當然要站在強者一邊了。

于是他趕忙跑到慈禧后宮,請求召見。

見到慈禧后,李鴻藻把遺詔進呈給慈禧,慈禧看后怒不可遏,當場將其撕碎。

至于這段野史有多少可信度確實很難求證,但作為19歲的皇帝,知道自己將死,不可能不考慮自己的繼承人。

再者,同治帝所得之病又不是暴死,死前還有數日是頭腦清醒的,以此推斷,他也應該留下一個傳位遺詔。

但是否繼承人就是載澍,這個也不是沒有可能。

相對于野史的記載,《翁同龢日記》就較為可靠了。

日記中記述了慈禧、慈安、恭親王對帝位繼承問題的爭論,說:“當諸王大臣聞同治帝崩逝的消息后,先入養心殿朝見慈禧太后,然后面對同治帝遺體哭靈,再回到養心殿西暖閣。

同治死后,慈安、慈禧急忙召見惇親王奕誴、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孚郡王奕譓,以及軍機大臣寶鋆、沈桂芬、李鴻藻等人入內。

眾人到了養心殿西暖閣后,慈禧第一句話說的很有水平,也是她的風格。

太后諭云:“此后垂簾如何?”樞臣中有人對:“宗社為重,請擇賢而立,然后懇乞垂簾。

”慈禧太后馬上頒布了諭旨:“文宗無次子,今遭此變,若承嗣年長者,實不愿,須年幼者,乃可教育。

現在一語既定,永無更移,我二人(指慈安)同此一心,汝等敬聽,則即宣曰醇親王之子載湉。

”翁同龢日記的內容大體是準確的,但其中的樞臣對慈禧的諭令有異議。

事實表明,在立嗣問題上當時確實有過爭斗,斗爭是在慈禧、慈安、奕?等人之間進行的,實質上仍然是權力之爭,是讓不讓慈禧垂簾聽政之爭。

當時,關于立誰為嗣皇帝這個問題上,有三種方案備選。

一是在“溥”字輩中進行挑選;二是選“奕”字輩中的奕?繼位;三是從“載”字輩中推舉。

顯然前兩個方案都被慈禧給否了,若是立“溥”字輩為嗣,那么只有兩人可以選擇,即溥倫和溥侃,溥倫十七歲,溥侃只有八個月,他們都是道光帝長子奕緯的孫子。

八個月大的溥侃太小,沒有繼承大統的可能,而浦論是的父親載治不是奕緯的親兒子,而是由旁邊支過繼來的,算不上是“近支宗室”。

因此,“溥”字輩的無法繼承皇位。

還有一點是臺面下的,如果“溥”字輩的繼承大統,那么慈禧將成為太皇太后,而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的,很有可能就是同治皇帝皇后阿魯特氏。

這顯然是慈禧不能接受的。

將皇位傳給奕?就更說不過去了,皇位繼承一般都是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奕?作為皇叔是沒有資格的。

再者,同治朝十余年的政爭中,奕?的權力幾次遭受打壓,慈禧怎么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受制于人。

剩下來“載”字輩的繼承皇位也就水到渠成了,慈禧最終將自己妹妹所生的載湉選為繼承人,實現了自己第二次垂簾聽政的愿望。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宣布以明年(1875年)為光緒元年。

就這樣,載湉在慈禧的一手安排下成為清代歷史上第十代第十一位皇帝,而同治帝的那份遺詔則成了千古之謎。

資料來源~左都御史~原文網址~ ---------------------------------------------------------------------------------- 回到網頁上方 【關閉頁面】    百年前,富商之女愛上了一個戲子,這件事竟轟動了整個大清朝曾國藩家族何以長盛不衰,風水大師認為曾家祖先的墓地很有講究清代社會結構中最低等級的群體——賤民蛤蟆叫聲吵人乾隆大喊閉嘴,和珅辦事勤勉不久回報:蛤蟆已遵旨從清代順治朝到嘉慶朝,解讀學政的職責和地位變化《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的歷史原型:雍正朝是自己,康熙朝是李光地此家族為清代滿洲八大姓之一,僅皇后就出了七個,公、侯更是數不勝數清代教化民眾的工具:順治的《圣諭廣訓》和康熙的《上諭十六條》從《辛丑條約》的簽訂,解讀晚清覲見禮儀的改革之路清代時文官有勞績但又夠不上晉升,這時采取什么獎勵方式呢?清代此衙門油水最多,每年規定大吃大喝三個月,連打雜的都是富豪其他朝代都有名將為何清代沒有?乾隆盛世潛伏的社會危機——人口爆發式增長明代言官敢于挑戰皇權上疏直言,為何清代很少出現這種現象?在翁同龢被逐事件中,光緒帝扮演了什么角色? Copyright©2009InternetServiceby台灣網站導航 重要聲明:本網站為內容提供及檔案上載之共享平台,內容發佈者請確保所提供之檔案/內容無任何違法或牴觸法令之虞。

如有違反相關版權問題,請來信告知,本版將刪除有爭議部份. ~Contactus~隱私權政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