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的各種學說 - Devil Red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倫理學的各種學說 · 一、快樂說(Hedonism)【3】 · 二、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4】 · 三、實用主義(Pragmatism) · 四、實證主義(Positivism) · 五、進化論( ... DevilRed 跳到主文 就算我愛你,但這與你何干? 部落格全站分類:財經政論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Mar14Mon200509:08 倫理學的各種學說 倫理學的各種學說鄔昆如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http://210.60.194.100/life2000/professer/Wukuenru/2Ethicusism.htm緒論  在前面「倫理學是什麼」一文中,吾人分由三條進路:歷史發展、內在涵義、當代意義探討了倫理學的根本意義【1】。

現在,我們要進一步論及倫理學的各種學說。

委實,在中西倫理道德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無數的學說和派系,或者依附在哲學的派系中發展,或者依附著宗教教義而存在。

面對時空的距離,吾人實難一一指出各種派系的始末和內涵。

幸好,哲學的濃縮和歸類的功夫還是可以在這些複雜又多元的學說中,總結出幾種重要的類型,來涵蓋倫理道德的全盤意義。

  首先,站在「倫理學是做人的學問」前提下,吾人很快就會聯想到人生哲學的種種學說,它們雖未必是倫理學的派別,但畢竟會影響形成和發展倫理道德的派系。

如何做人,本身就一方面是人生的,另方面又是倫理的。

倫理無法離開人生,人生也不能沒有倫理。

  人生的一切都是具體的、實踐的。

當然,知識份子可以把人生當作一門學問來探討,當然亦可以把倫理學當作純學問來討論;但畢竟不是完整的人生和倫理。

沒有實踐的人生總是空虛不實的,沒有實踐的倫理亦只是空談。

雖有了「學問」,但卻沒有了「做人」,因而就把倫理學的「做人的學問」割裂了,也把倫理學的生命扼殺了。

  這也就是我們必需澄清的,當代英美思潮,把「倫理學」看成純粹的學問,而不必要有實踐,也就是說,研究倫理學,只要用頭腦去理解就足夠,而不必去實踐。

這種知性的倫理學被稱為「後設倫理學」(Meta-ethica),與傳統的「規範倫理學」(Ethicanormative)對立。

對於這種論調,基本上是消滅倫理學的企圖,因為把「做人」從倫理學中抽離,換上「做學問」的內涵,倫理學還成為倫理學嗎?各種學問當中,除了倫理學,還有什麼學科可以取代倫理學的實踐性格?人生的許多事都是實踐性的,單靠理論並無法完成其周全的意義。

倫理學便是其中之一。

  因此,在目前倫理學被決裂的情況中,吾人堅持「倫理學」是「規範倫理學」,它要提出做人的規範,它是實踐性與理論性並重的。

同時,吾人也認為,自成一新的學門叫「後設倫理學」,來特別研究倫理學中的理論部份,亦是好事;但是,吾人卻同時要指出:「後設倫理學」無法取代「規範倫理學」,更不能取代「倫理學」。

  其次,因為「倫理學」是「是做人的學問」,既包含了理論的「學問」,又涵蓋了實踐的「做人」。

「人」的問題,當然是首要的課題。

  在倫理道德的課題上,「人」就是倫理道德的「主體」。

在理論上探討「人性」,瞭解「人」是什麼?「人」的結構是什麼?從這些結構中「人」的意義是什麼?也都就是「學前」所需要優先處理的問題。

  理論上瞭解「人性」之後,也就可以提出一些「做人」的規範,同時可以指出何者合乎「人性」,何者可完成「人性」,而何者對「人性」不利,何者違反人性?這樣,站在人性的立場就可以解答不少關於倫理道德的問題。

  另一方面,站在實際的「人生」立場,在人生的各種際遇中,如何把握住「人性」研究得來的原則,堅定地去面對、去應付、去執行?這也就會同時同地產生許多不同的學說,一來為自己的立場和做法辯護,二來也設立一些原理原則,以其普遍性和必然性,來規範人的行為,定出是非善惡的判準。

  我們這就開始分段論述倫理學的各種學說。

壹、規範倫理學與後設倫理學【2】  規範倫理學(Ethicanormative)亦即是傳統倫理學,這種倫理學強調:倫理學是做人的學問,是理論實際並重的。

學問可以是理論的,但做人必須靠實踐。

  後設倫理學(Meta-ethica)是英美近代倫理學的流派,認為倫理學是知性的學問。

以「實然」(Sein)和「應然」(Sollen)的二分法來處理「知識」和「道德」的問題,而且,認為「實然」才是知識的對象,因而才有意義;而「應然」則是虛象,因而,規範倫理因為一直在處理「應然」的問題,不實在,也不真實,因而,道德語言亦沒有意義,因為站在知識優位的立場,道德語言沒有真假對錯可言,也就不成其為學問。

一、規範倫理學與形上學  傳統哲學的進路都是從「知識論」作為哲學入門開始,進入原理原則的「形上學」作為哲學的體。

再從形上學落實下來,到「倫理學」的用。

而在這三段式的進路中,前二段的「知識論」和「形上學」是「理論哲學」,後一段的「倫理學」是「實踐哲學」。

  傳統哲學中,因為「形上學」是哲學的「體」,因而其中的原理原則,無論是本體論(存有學)的真和善,亦無論是「宇宙論」(宇宙學)的創造和目的,或者是「人類學」(靈魂學或心理學)的靈肉二元或男女兩性,都將成為「倫理學」的行為規範的基礎。

在這基礎上面來建立倫理學,來奠定做人的規範,也就是「規範倫理學」奠定的基礎。

  其中,尤其是「人性論」中所瞭解到的「人性」,其基本結構就有兩個面向:首先是每個個人都有個別性,亦即獨立性。

這個別性由「靈魂」和「肉體」二元素組成。

雖然東西方都知道並承認「人為萬物之靈」,但在實際生活中,靈性生活和肉體生活都要同步發展,共存共榮,性命雙修。

同樣,人還有群體性或社會性。

這群體性首先就由「男性」和「女性」所組成了家庭,開始了人的群體性和社會性。

「家」是小社會。

人生活在家庭的人際關係之中,個人和群體亦要共存共榮,合家平安幸福。

  人性的如此結構,以及如此的意義,還是沒解釋到「為何如此」的理由,尤其是在一個人的逆境的生命際遇中,各種天災人禍時,對生命意義的探究必須更深一層,問及人的來源和歸宿問題。

宗教的前生前世、今生今世、來生來世的三度時間性把倫理道德的「行善避惡」提升到「輪迴報應」的範圍,來試圖解答為何「行善避惡」的根源問題。

  形上學的「有神論」把世界的開始和人的原始,歸結到「創造」之中,以「神」的存在來支持世界和人的存在,也以「神律」(Lexdivina)來支持道德律(Lexmoralis)。

人性中的「靈魂為上帝肖像」(ImagoDei),在人的道德律中,分受著神律,也因此行為規範不再是機械式的,而是有目的的。

  「行善避惡」的第一義倫理規範,是人性初生之時神律在人的良知內種下的種子,由人性的自覺逐漸形成。

良心的安與不安成為行善避惡後的判斷標準。

至於倫理第二義的「何者為善」「何者為惡」則是由人的際遇中,因時空環境的變化而定,但總也有多少客觀的標準。

  在具體群體生活中,行為規範不外乎:敬天、親親、仁民、愛物。

西方基督宗教的道德觀如此,中國儒家的倫理亦如此。

其獨善其身的君子也好,兼善天下的聖人也好,都是要完成「做人的道理」。

二、後設倫理學與知識論  英美哲學對形上學沒有興趣,而對知識論則完全投入。

其首先把知識的「實然」和倫理規範的「應然」分開,目的也就是要在倫理學中排除形上學的原理原則。

  後設倫理學無論是自然主義,或是直覺主義(非自然主義),或是非認識主義,都是把「道德規範」作為「語言」來研究,審查它們的意義,而不是研究它的實踐性或道德命令。

也即是說,以真假對錯的尺度來衡量道德命題的語言的部份,而不是以倫理的是非善惡來認清道德規範的實踐意義。

  當然,站在「語言分析」的立場看,首先已排除了道德命令的規範意義,當然也就在文法上、修辭上解讀倫理道德的學問,最多會發現:倫理規範充滿了「勸導」「宣示信念」,或是「命令」「說服」等特性。

可是,這些特性也通通被歸類到「應然」的範圍中,與知識對象的「實然」無法平起平坐。

  一旦倫理學最重要的概念「善」在以「語言分析」的尺度下無法定義時,規範倫理學,甚至整個倫理學都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倫理學祇是知識論的附庸,而且是不必要的附庸。

貳、道德主體:人性--個別性完美  上面提及的人性是用人生的兩個座標來界定:縱的座標說明一個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間,它的基本結構就是靈魂和肉體。

這個由靈肉合成的「個人」,需要靈肉的合一,需要靈性生命和肉體生活的同步發展。

因此,凡是符合這靈肉並重的學說,或至少重靈輕肉的學說,吾人可以接受;反過來,重肉體輕靈性的看法,也就會遭到我們的否定。

人的另一個橫的座標也就是:一個人生活在人與人之間。

這是人的群體性和社會性,而群體性和社會性的開端,則是男女兩性的分與合。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

人性的具體落實竟有男有女,而這男女之分的意義是在「合」,在互相補足。

  也就從人性的這種個別性和群體性的考量中,我們可以釐清出許多學派,也多少知道他們所主張的學說,同時也敢於提出我們的評鑑:一、快樂說(Hedonism)【3】  人性最具體的莫過於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的「肉體」。

而肉體的快樂和痛苦也最容易表現。

因此,早在希臘時期,或是中國先秦時代,就已經有快樂說的出現。

認為感覺得舒服的,有快感的就是好的,就是善的,也是我們事實上所追求的。

人的追求快感,躲避痛苦,從孩提時代就開始,這是本性使然。

無論吾人肉體生命的保持或延續,其行為都常有快感,亦都使人人嚮往和追求。

告子的「食、色、性也」就完全把這種情況描述出來。

口腹之樂,色情之樂在人類文化發展中,本是天經地義之事。

可是,現實的人性是一回事,理想的人生,或是倫理規範又是另一回事。

用理論把這些片面的快樂的感受普遍化和絕對化,認為它就是人生的目的,說成「人生以享樂為目的」,說成「凡是覺得快樂的都是善的,都是值得追求的」;反過來,把所有痛苦都看成惡,都以為應該規避。

這種倫理規範的基礎就是把人的「肉體」看成唯一的真實,而忽視了人性還有「靈性」的一面。

當靈性生命認為有需要「節食」,甚至「絕食」、「戒」時,快樂說的人是不會理解的。

  主張快樂說的希臘哲學家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士底布斯(Aristippus,435-350B.C.)。

氏完全誤解了乃師的「善即幸福」以及「知即德」的學說,把肉體的直接感受作為倫理的尺度:快樂就是善,痛苦就是惡。

到後來,這種學說被羅馬人所接受,也就是伊彼鳩魯學派(Epicuros,342-270B.C),竟進而主張放縱肉慾,認為如果沒有食和色的快樂,人生便沒有意義。

  我國的楊朱也有類似的思想,雖不否定人有精神,但卻認定人死如煙滅,也就因此,祇認為肉體生命才有意義;因而主張今生今世的肉體享受。

  快樂說的主張明顯地是唯物主義的思想,認定人性唯有肉體,而忽視人的靈性生命。

  對這種快樂說,或是其後續發展的縱慾主義,我們絕無法認同。

因為我們探取的人性是靈肉結合成一體的人性。

人有肉體生命,但亦有靈性生命。

二、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4】  比快樂說說溫和一點的是功利主義。

快樂主義是比較「自私自利」(Egoism)的,而功利主義設法跳出自私自利的圈子,走條大眾福利的大格局。

他們所提出的原則是「大多數人的幸福和快樂就是善」。

這也就是從「自私主義」或是「唯我主義」走向「唯他主義」(A1truism)的較大範圍中。

邊沁(JeremyBentham,1748-1832),彌爾(JohnStaurtMill,1806-1873)等人就是功利主義的代表人物。

  當然,這「大多數人的幸福和快樂」不但在量方面,也在質方面,不但在物質方面,也在精神方面。

  中國先秦顯學的墨家,似乎亦是功利主義者,他所用的概念是「兼愛」,是「兼相愛,交相利」。

當然是超乎了「私利」,而到達「公利」的境界。

  當然,功利主義比快樂主義好得太多,因為已經能擺脫自私自利,而用大公無私的精神來度共同的社會生活。

不過,功利主義者還是混淆了幸福與道德,對「福德-致說」的瞭解和發揮都不夠。

事實上從私利走向公利時,所運用的概念,絕非「幸福」二字就足夠,而是必需加上許多「德目」,像「犧牲」「奉獻」;墨子的「兼愛」在這裡似乎略勝一籌,因為「兼愛」畢竟是「德行」,而不是「利」。

  儒家的「義利之辨」在這裡實可釐清功利主義的缺點,並加以補足。

三、實用主義(Pragmatism)  這是在美國盛行的一種學說,有詹姆士(WiliamJames,1842-1910)和杜威(JohnDewey,1859-1952)為代表。

認為人類所有知識都是倫理取向的;而這種取向主要是以「實用」為準則,有用的亦即有利的就是善,否則便是惡。

「實用」一詞是在生活層面的用法,一開始就結合了英國功利主義以及個人主義,同時認定「知識就是權力」,而且知識就是道德,因為知識最有實用的價值。

  實用主義不喜歡形而上的理想主義,亦不喜歡理想型的理論,一切都要實事求是。

也就因此,人性在這方面並沒有對天開放,宗教性的倫理在實用主義者心目中,沒有地位,我國的胡適之先生因師從杜威,頗受此種學說影響。

四、實證主義(Positivism)  實證主義不是針對倫理原則發表立場,而是以孔德(AugusteComte,1789-1857)的三站說作為人類歷史發展的進路。

這進路是以「科學」為尺度來衡量人類的文化層次。

首先以為是荒蠻時代,人民愚味無知,因而用宗教和神話來解釋宇宙萬象。

漸漸連入文明之後,人類才用理性來解釋世界,是為哲學理性時代;最後才進入科學實證時代。

在這時代中,人類進步到極點,前面的宗教迷信破除了,後來的哲學空談也取消了,剩下的是科學實證。

  這種原屬形而上的純學術思辯本來不直接影響倫理學,可是卻挖了倫理學的根,動搖了倫理學的基礎。

實證主義排斥了宗教和哲學,唯有科學才是唯一的、真正的學問,則所有的德行都成了不必要的東西。

沒有所謂是非善惡了。

五、進化論(Evolutionism)  進化論在開始時祇是設法解釋字宙變化問題,後來卻被誤認為是處理宇宙生成問題,而且是與「創造說」(Creation)對立的學說。

因為進化論者標榜著科學,因而推演出創造說不合乎科學,因而是宗教迷信的說法。

  進化論事實上有兩種,一種是觀察熱帶地區兇猛野獸的弱肉強食,而獲鬥的鬥爭、競爭,作為人類進化的原則。

另一種則是觀察寒帶牠區的昆蟲,尤其是螞蛾和蜜蜂,觀察到牠們的互助合作,作為生存和發展的原則,實用到人生,也就主張「互肋」「合作」作為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規範。

  前一種的進化論始於拉馬克(JeanLamarck,1744-1829)氏以為物種是由原始簡單的,受環境的影響而逐漸變成複雜的。

由達爾文(CharlesDarwin,1809-1882)發展之後,「生存競爭」以及「天然淘汰」等概念就陸續出現;發展到赫胥黎(ThomasHuxley,1852-1895)和斯賓寒(HerbertSpencer,1820-1903)之後,進化論就大行其道,甚至被用來否定上帝創造的利器。

  後一種的進化論由克魯泡特金(PeterKropotkin,1842-1921)所推行,認為「互助」才是進化的原則;氏反對「弱肉強食」的進化原則,認為動物多少也有屬於類似於道德的同情心,像「虎毒不食子」等等便是。

  問題也許並不是進化原則適用於人與否的問題,而是在於最初的物質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從物質發展到精神層面的存在問題。

孫中山先生的進化三階段說,從物到獸,從獸到人,從人到神的設計,也許較能懂透進化的真正涵義。

六、唯物論(Materialism)  西洋十九世紀是一個文化沒落的世代,同時也是白種人倫理道德敗壞的時代,亞洲侵略,非洲殖民,美洲販賈黑奴等行徑,都是傷天害理之事。

這些事件之所以發生,不能不說與其倫理思想有關。

英國的功利主義,美國的實用主義,法國的實證主義,德國的唯物論及共產主義,再加上進化論,都是西洋倫理取向的指導。

  其中尤以德國的唯物論為最。

德國唯物論者就是黑格爾左派的馬克思(KarlMarx,1818-1883)以及恩格斯(FriedrichEngels,1820-1895)。

事實上他們二位在哲學上稱為唯物論者,在政治社會上則是共產主義(Communism)者。

唯物論與共產主義是一體之二面。

  前面提及的功利、實用、實證、進化多少都口於唯物論的思想基礎,都對道德和宗教不夠尊重,也因此在倫理學說上提出不健全的思想。

這些思想亦多少違反人性,違反天性。

七、苦行派(Asceticism)  與前面一開始的快樂說相反的,則是把人性的肉體看成麻煩,而認定靈性生命才是人性的重點,因而主張克己苦身,故意磨難自己的身體,禁絕口腹之欲與性慾,把「食色」視為有害於道德的情事。

  在西洋,最早的苦行派是犬儒學派。

因該派人士不修邊幅,衣著破爛,生活得像狗一般。

其提倡人為安提斯德尼斯(Antisthenes,445-365B.C.),是蘇格拉底之弟子。

其門生中最負盛名的便是狄奧哲內斯(Diogenes,Ca.324),氏與亞歷山大大帝之對話,至今仍留傳著。

  後來的司多噶(Stoa)學派亦採取此種生活方式:禁慾、克己苦身,其創始人是齊諾(Zeno,Ca.336-264B.C.)。

認為最高之德行是滅絕情慾,完全合乎自然的生活;這樣,人性就到達「無慾」(Apatheia)狀態。

  苦行派後來在基督宗教盛行期亦有許多苦修院,有志之士終身自囚在院內,祈禱、齋戒、克苦、緘默,終身守貞,度一個純靈的生活。

  在東方,佛教發源地印度,也有許多苦行僧的宗教生活模式,輕肉體,重靈魂,自願終生棄絕快樂,甘心度一個貧窮、節慾的日子,有絕色、絕財、絕意三願。

八、安貧樂道派  苦行派和享樂派形成強烈的對比和對立。

享樂派重肉體輕靈魂,甚至否定靈魂的存在。

苦行派則重靈魂輕肉體,甚至無視肉體的存在,設法消滅肉體的各種需要。

二者都走極端。

  如果要走折衷的路線,恐怕就要推「安貧樂道」的看法。

像中國儒家,從孔子開始所讚美的顏回,就有這種情形。

同時肯定靈肉的並存;但在必要時,則重靈輕肉;就如後來主張的「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也就是重靈輕肉的表現。

不過,嚴格說來,非直接重靈輕肉,而是視德行重於生命。

因而可說是「重靈輕肉的心物合一說」。

原來,在儒家倫理中,肉體生命也非常受到重視,其「孝道」的基礎多少亦奠基在此。

不過,德行的「仁」「義」,還是優於「生命」的保存和發展。

  安貧樂道是不刻意去追求快樂,尤其是不刻意去追求物質的享受。

這就表現出靈性生命的重視,高於物質生活或肉體享受。

  這點與後來和佛家文化交往、融通之時,就凸顯出其真正的深義,那就是佛家的「出家」與「出世」以及儒家的「齊家」與「入世」的衝突與調和【5】「家」文化在中華文化流變中,儒家的「齊家」乃致於發展到「百行孝為先」的「家」文化優位中,如何融通了佛家的「出家」理念,而形成中國式的佛教,可以「在家修佛」的折衷方案,原是「出世」與「入世」的合一文化流變。

  「入世」但非享樂派,「出家」但非苦行派,採取折衷路線的,還是中華文化中「儒家」兼顧靈肉的精神。

  西方基督宗教,基本上也是「入世」與「齊家」的,但為了某種原因,也允許「出家」和「出世」的選擇,亦都是在「靈肉含一」的主流中,允許重靈輕肉的修道行為。

參、道德主體:人性一群能性完美  前面論及的功利主義比快樂說或是個人主義強,就是因為功利主義的學說擺脫了自私自利,而走向公利的範圍。

公利是屬於群體性完美的階層。

人性的第二個座標就是要在人與人之間建立和諧的社會。

  人的群體性和社會性起源於「人」不是孤獨的存在,而是和「別人」生活在一起。

這人際關係原也是狹義的「倫理」;亦即所謂的人倫。

昔日曾經有人問孟子人和禽獸有何不同,孟子並沒有用「定義」來比較人和禽獸,而是以「人倫」作為尺度,來界定人獸之辨。

那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于,滕文公上)。

這親、義、序、別、信的五倫,也就成了人的群體性的特別記號,這是禽獸社會中沒有的東西。

往深一層去看,五倫中的三倫:親、序、別都完成於「家」的結構中。

家庭倫理因而也就成了特別重要的課題。

「齊家」的要求,以及隨之發展的「孝」道的要求,也就成了「家」文化的特色。

  在「家」文化的考量下.人性,尤其是人的男女兩性都不再是靜態的瞭解,而是動態的變化。

男性由出生時的男嬰,逐漸長成男童,而男青年,結婚之後成為丈夫,生兒育女之後成為父親,……孩子長大結婚生子之後成為祖父或外祖父。

女性出生時是女嬰,長成女童,再長成女青年,結婚了就是太太,生了兒女就成母親……孩子長大成家生兒育女就成祖母或外祖母。

這是「家」的形成和變化,是社會性和群體性的最初楷模。

家中無論父親這邊的「血親」或是母親那邊的「姻親」,都是由「親情」所組成。

  孩子從家庭生活到學校生活,就漸漸由「親情」接觸到「友情」。

一旦「友情」從同性到異性,再從友情發展戀情到「親情」,也就是組成「家」庭的序曲;人生的週而復始,亦都在此「情」中開展人際關係。

一、定、行論  無論中國儒家或是西方基督宗教,都以「德行論」作為人性「群體性」或「社會性」的倫理學說。

剛提及的孟子的「五倫」其實是五種做人的規範,亦都就是五種德行。

這些德行的修成是有其偉大體系作基礎的。

禮記中的大學篇就舖成了這種體系:  格物、致知 = 個別性「知性」的訴求,  誠意、正心 = 個別性「德性」的修鍊,  修身 = 個別性的完成,  齊家、治國、平天下 = 群體性的完善。

  儒家所提出的「完美人格」的訴求,總是裝飾以各種德目,以「仁」為首的「諸德總和」看來,跟隨著的「義」「禮」「智」「信」也好,或是其它適宜於各行各業的目也好,亦都是要個人獨立性完善的「獨善其身的君子」,以及「兼善天下的聖人」。

其「修己成人」的順序,也的確與大學為的順序相同:「身修之後家齊。

……國治之後天下平。

」  「平天下」的全人類終極理念是與柏拉圖的「理想國」,耶穌基督的「地上天國」,佛陀的「極樂世界」可互換。

  在西洋,德行論從亞里士多德開始,經過聖多瑪斯的註釋完成,其始點都以「人人追求幸福」為始點,而以「福德一致」的條件來扣緊「德行」和「幸福」二者的關係。

其實,從亞氏老師柏拉圖就開始了德行論的見解。

柏氏把人類最基本的德行:智、仁、勇,分門別類地用到他的理想國各階層中:君王要有「智」慧,好治理城邦事務,軍人和衛士要有「勇」敢,保護城邦的安全和秩序,平民百姓則要有「仁」德,要守法安份。

而最後以「各安其位」以及「各守其份」來推展其理想國的事務。

【6】  事實上,這智仁勇三德原就是「能力卓越化」的訴求,後來的基督宗教,尤其是士林哲學諸大師,都接受了這「能力卓越化」的智、仁、勇三德。

這也是個別性完美,並且預設走向群體性完美的準備。

【7】  在群體性或是社會性完美的設計中,西洋中世的的「關心和諧化」是典範性的學說,那就是首先「對天」的三超德:信、望、愛。

人類透過對上帝的信、望、愛成為信徒,在超越界的氛圍中完成「天人關係」。

這也凸顯在摩西十誡的前三誠中,規範著「人與天」的當信之道以及當守的誡命。

摩西十誡後七誠的「人與人」以及「人與物」的規範,首在「孝道」的「孝敬父母」(第四誡),然後是「夫妻關係」(第六、九誡),提出「毋殺人」(第五誡),「毋妄證」(第八誠)的「人際關係」,「毋偷盜」(第七誡)「毋貪他人財物」(第十誠)「對物」的關係。

  「愛人」與「惜物」指出了「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

  「關係的和諧化」包含了「人際關係」中的「人與天」「人與人」「人與物」各層面的關係。

也就非常類似於孟子的「敬天」「親親」「仁民」「愛物」的順序德目。

  總之,德行論要人修德,而且修習各種德行,以期完成「做人的道德」,無論是個別性的完成,或是群體性的完成。

二、義務論  西方倫理學從康德(ImmannelKant.1724-1804)開始,由於強調人本主義的「自律道德」,因而主張「義務論」。

「義務論」的背景是當時由英國傳來的功利主義,認為道德即利益。

而康德身為清教徒(Pietism虔誠教派),認為修德者是為了利益就是不道德。

  而認為道德應是無條件的,是絕對的,而且是直接由良知所提出的無上道德命令。

人去行善,不是為了利益,而祇是聽從良知的呼聲,而這良知呼聲又不是外來的,是良知本身主體所發,是道德主體和道德命令。

康德於是在個別性完美中提出「義務論」,而在群體性完美中提出「法治」,以「法治國」(Rechtsstaat)為最完美的制度國家。

因此,義務論的兩個層面是:道德的義務,守法的義務。

  康德的這種「義務論」在西洋並非主流,而是康德哲學對當時功利主義的一種反制。

可是,當代的新儒家由於反對基督宗教以及有神論的思想,竟以康德的「自律道德」來詮釋原始儒家的學說,以為孔孟也是「自律道德」的提倡者,因而在倫理學的學說上也主張「義務論」。

  「義務論」最大的難題,雖然有「自律道德」作為人性至上的自豪,可是還是對「人性自由」多少有殘害;一味強調規範,一味強調義務,便無法同時去追求「自我實現」以及「自由創造」中表現「自我」。

「自我」本身的自由,是不受任何約束的,連自我的自律道德命令在內。

「自我」因為要完成自己的個別性,因而要求「卓越化」,而修成智、仁、勇三德;「自我」因為要完成自己的群體性,因而要把所有的關係都和諧化,與天和諧修信望愛三德,與人和清修親、義、序、別、信諸德;與物和諧要「用物」「惜物」,甚至「愛物」,而完成「敬天」、「事天」、「親親」、「仁民」、「愛物」各個層面的和諧關係。

  「當代人或許不會喜愛義務,但一定追求卓越;不一定喜歡規範的約束,但一定需要良好的關係。

」【8】這也就是德行論勝過義務論之處。

一個人在任何時空中都要卓越,都要與天、與人、與物有良好的關係,這樣,才能真正開展自我,完成自我。

現代社會需要自由,需要創造,而德行論的道德觀正可提供這自由與創造。

三、良知說  民間道德文化影響所及,最通俗的說法是:依照良心做事!做人的道理也就是順乎良心。

這種說法基本上是沒有錯,而且完全合乎主觀的道德標準。

依良心做事的人,也即是說,不做虧心事的人,總是「夜半敲門心不驚」;良心平安本來就是善人、好人的特權。

  不過,若問及道德的客觀標準時,良知說也許祇能滿足部份的要求。

要道德有客觀標準,要變成普遍性和有效性,就得認定所有良知都是一樣的,都有同一的標準。

也即是說,要預設良知絕不可能犯錯,否則,依良知做事不一定是好事。

  德行論在這方面所提客觀標準,無論個人獨立性的卓越,智、仁、勇三德也好,也無論個人群體性的關係和諧也好,無論個人的主觀意識是否認同,都是必須的。

無可諱言地,在封閉的社會中,由於制度、風俗習慣、傳統,有時會扭曲良知,甚至扭曲到被文明開放的社會人士看來,簡直是違反道德的情事。

  良知不是是非善惡的唯一標準,在論語中孔子與宰我的一篇對話,可以顯示出來。

宰我用非常理性的方式提出了「守孝」不必三年,祗需一年就足夠,孔子問他這樣做良心安不安。

宰我答說「安!」孔子的斷語是「汝安則為之!」這顯然是答應了按良心做事的準則。

但是,當宰我離開之後,孔子竟在學生面前指責「予者不仁!」(孔子從未用「不仁」字眼作判斷!)這也十足顯示依良知做事並不合乎客觀標準。

  西洋中世的德行論亦復如此,認為人性有極限,連帶地良知亦有限制,有時會錯誤,因而不能把「依良心做事」作為道德的唯一標準。

宗教制度、社會規範、文化傳統,許許多多的因素都在共同支持客觀的道德標準。

  倫理學在這裡,總是希望能提出做人的客觀標準。

在一個正常人、正常社會、正常理性思考下、判斷下的行為規範,作為倫理規範。

結語  倫理學是教人做人的學問,而「做人」不但擁有「人性」(人之所以為人),而且修成「人格」(完美的人性)。

在所有的這些學說中,還是德行論所處理「人性」本身所嚮往的「能力卓越化」,以及人的群體性和社會性的「關係和諧化」。

這樣,人生的兩個座標:縱的「頂天立地」的性格,以及橫的「出人頭地」的性格,都能達成。

  這也就是人生哲學中從「人性」的「智慧人」(Homosapiens)開始,先是對於「物」的把握和運用,而成為「工匠人」(Homofaber)。

「工匠人」表示人已經會利用工具,甚至製造工具,俾便在物質世界中生存下去,發展下去。

進步下去。

然而,一個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間,生活在人與人之間,除了「求生存」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求生」之上,還有「求仁」的層次;這也正是倫理道德所關懷的課題,也就是倫理學所探討的問題。

人的「從求生到求仁」,甚至結論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的倫理規範。

  「仁者」也就是「道德人」(Homoethicus)。

這「道德人」顯然地高於「求生」的「科學人」(Homoscientificus)。

不過,「道德人」不是封閉的,他向藝術開放,他也向宗教開放。

他向藝術開放,而成為完全「自由自在」的「藝術人」(Homoaestheticus)。

他向宗教開放,而成為神聖的「宗教人」(Homoreligious)。

  一個具體的人生存在世界上,當是「科學人」,會利用物質世界「求生存」,但是,這種「求生存」的本能禽獸也有,人類應當更高一層,在「求生」之上要「求仁」,因而必須提升自己成為「道德人」。

這「道德人」有時未免太古板,於是要超脫自己在「藝術」境界,甚至在「宗教」境界。

  正如方東美先生所說:作為一個現代中國人,當然要有基本的科學知識,但亦應有儒家的家庭結構,有道家的逍遙精神,有佛家的慈悲心腸,有基督宗教的博愛精神。

原來,完美的人性是和神性一般,擁有真、善、美聖。

科學的真,道德的善,藝術的美,宗教的聖。

本文亦刊載於(哲學與文化)廿三卷第十期1996.10[1]哲學與文化月刊266,第23卷第7期,民85年7月號。

[2]參閱鄔昆如著倫理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82年4月,第287-304頁。

[3]參閱王臣瑞著倫理學,台灣學生書局,77年10月第四版,第205-216頁。

[4]同上第216-240頁。

[5]鄔昆如著「齊家」與「出家」的衝突與調和,哲學與文化月刊236,第21卷第1期,83年1月,第18-26頁。

[6]鄔昆如著柏拉圖理想國的「正義」概念及其現代意義,中央研究院政治社會哲學研討會論文,刊載於中研院社科所專書(28),民80年10月,第9-30頁。

[7]參閱沈清松著康有為先生的倫理思想評析,發表於康、梁學術研討會,中華仁學會,中國丘海學會主辦,台北,85年3月24日,第4-5頁。

[8]同上第14頁。

參考書目倫理學,鄔昆如著,五南,82年4月。

倫理學,王臣瑞著,學生,77年10月凹版。

倫理哲學,曾仰如著,商務,74年1月。

道德觀要義,三冊,周克勤著,商務59年,普通倫理學,袁廷棟著,光啟,58年。

倫理學,陳百希著,光啟,66年。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devilred DevilRed devilred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哲學與方法此分類上一篇:倫理學是什麼──基本概念 此分類下一篇:特殊倫理學 上一篇:倫理學是什麼──基本概念 下一篇:特殊倫理學 歷史上的今天 2005:何謂後現代?後現代與知識的合法性處境有何關係? 2005:IntroductiontoHabermas'sDiscourseEthics 2005:TheDiscourseEthicsofJürgenHabermas 2005:二十一世紀道德哲學的開發與困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概說 2005:道德論證問題在基本倫理學上—目的論與義務論之爭 2005:兩種道德判斷—論「道德善惡」與「道德正誤」的區分 2005:從倫理學行為理論談結果主義 2005:與他者的關係~倫理學 2005:特殊倫理學 2005:倫理學是什麼──基本概念 ▲top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 月曆 « 一月2022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近期文章 最新迴響 文章彙整 文章彙整 2009四月(1) 2008十月(2) 2007六月(6) 2007五月(29) 2007三月(3) 2007二月(2) 2006十二月(2) 2006十一月(2) 2006十月(1) 2006九月(2) 2006七月(3) 2006六月(2) 2006四月(2) 2006三月(2) 2006二月(9) 2006一月(2) 2005十二月(8) 2005十一月(6) 2005十月(2) 2005九月(5) 2005八月(15) 2005七月(16) 2005六月(14) 2005五月(23) 2005四月(20) 2005三月(25) 2005二月(37) 2005一月(22) 2004十一月(5) 2004十月(33) 2004九月(10) 2004八月(11) 2004七月(12) 2004六月(14) 2004四月(3) 2004三月(21) 2004二月(10) 2004一月(1) 2003十二月(4)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分類 publicsphere(17)政治學(79)行政學(35)國際關係(53)社會學(40)法學(15)語言(2)歷史(25)現代&後現代&未來&全球化(22)哲學與方法(67)女性主義(24)未分類文章(8) 我的連結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