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地層中的化石按其保存特點可分為實體化石、模鑄化石、遺跡化石和化學化石4大類。

... 的現存物種,或是一些只從化石中了解到的生物被發現尚存在(最著名的例子是美洲 ... 化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關於與「化石」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化石(期刊)」。

古生物古生物學 化石化石 ·遺跡化石 ·微體化石 ·指標化石 ·化石遺址列表 ·特異保存化石層 ·過渡化石列表 ·人類進化化石列表 自然史生物地理學 ·生物集群滅絕 ·地質年代學 ·地質年代 ·地質記錄 ·生命進化史 ·生命起源 ·生命演化歷程 ·過渡化石 器官與演化鳥類飛行 ·細胞 ·多細胞生物 ·眼睛 ·鞭毛 ·毛髮 ·哺乳動物聽小骨進化 ·鑲嵌進化 ·神經系統 ·有性生殖的演化 不同類群的演化鳥類 ·蝴蝶 ·頭足類 ·鯨目動物 ·恐龍 ·魚類 ·真菌 ·人類演化 ·昆蟲 ·哺乳動物 ·軟體動物 ·植物 ·爬行動物 ·海牛 ·蜘蛛 ·四足類 進化進化論導論 ·共同起源 ·系統發生樹 ·支序分類學 ·生物分類學 古生物史古生物史 ·古生物學年表 古生物學分支生物地層學 ·化石足跡學 ·無脊椎古生物學 ·微體古生物學 ·分子古生物學 ·木化石 ·古生物學 ·古植物學 ·古生態學 ·古遺傳學 ·古湖泊學 ·古土壤學 ·古風暴學 ·古動物學 ·孢粉學 ·硬化年代學 ·埋藏學 ·古脊椎動物學} Portal:生物學Category:古生物學閱論編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最常見的是骸骨和貝殼等。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並能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

保存在地殼岩石中的古動物或古植物的遺體或表明有遺體存在的證據都謂之化石。

太古宙(34億年前)至全新世(1萬年前)之間的化石都被發現過[1][2]。

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里,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後的遺體或是生活時遺留下來的痕跡,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

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着;同樣,那些生物生活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這樣保留下來。

我們把這些石化了的生物遺體、遺跡就稱為化石。

從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境,可以推斷出埋藏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年代和經歷的變化,可以看到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等等。

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化石作用被認定是單純的「石化」,後來人類才逐漸瞭解化石形成的原理。

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過程,是生物、物理、化學三種現象的結合。

而化石的形成,需要一些特殊條件:第一,死去的有機體被迅速埋在沙土、淤泥或河泥中而沒有分解。

海底和湖底是非常有利的環境,草原和沙漠也不錯。

其次,此生物不曾腐壞,而由礦物逐漸取代該生物體的有機物質。

最後,化石若要保存幾百萬年不變,必須在石化後,不再經歷任何地質變動。

[3] 牛角化石 古菱齒象屬下顎化石(第三臼齒) 目次 1詞源 2形成 2.1礦物質填充作用 2.2交替作用 2.3升餾作用 3類型 3.1實體化石 3.2模鑄化石 3.3遺蹟化石 3.4化學化石 4其它 4.1示相化石 4.2活化石 5參見 6參考文獻 7外部連結 詞源[編輯] 化石(Fossil)來源於拉丁文fossilis,意思是「挖掘」。

形成[編輯] 主條目:石化 化石化作用(fossilized)是指隨着沉積物變成岩石的成岩作用,埋藏在沉積物中的生物遺體而經歷了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的改造,但是仍然保留着生物面貌及部分生物結構的作用。

化石化作用有三種方式:礦物質填充作用、交替作用和升餾作用。

礦物質填充作用[編輯] 礦物質填充作用是指,某些無脊椎動物貝殼或脊椎動物骸骨中的有機物分解消失以後留下了中空的部分,在地層下被埋藏日久以後,溶解在地下水中的礦物質(主要是碳酸鈣)往往在其孔隙中經再結晶作用變成了較為緻密、堅實、並且增加了重量的實體化石。

交替作用[編輯] 交替作用是指,生物硬體的組成物質在埋藏情況下被逐漸溶解,再由外來礦物質逐漸補充替代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溶解和交替速度相等,而且以分子相交換,就可以保存原來的細徵結構。

如矽化木。

常見的交替物質有二氧化矽、瑪瑙、方解石、碳酸鈣、蛋白石、白雲石、黃鐵礦、氧化鐵...等,相應的過程就可以叫做矽化、瑪瑙化、方解石化、炭酸鈣化、蛋白石化、白雲石化和黃鐵礦化、氧化鐵化。

升餾作用[編輯] 升餾作用是指古生物遺體在被埋藏之後,不穩定成分分解、可揮發物質往往首先揮發消失,最後只留下碳質薄膜而保存下來的過程。

這個過程也稱為「炭化」。

類型[編輯] 地層中的化石按其保存特點可分為實體化石、模鑄化石、遺跡化石和化學化石4大類。

[4] 實體化石[編輯] 實體化石是由古生物遺體本身的全部或部分(特別是硬體部分)保存下來而形成的化石。

在能夠避開空氣氧化作用和細菌腐蝕作用的特別適宜的情況下,有些生物的遺體能夠比較完好地保存而沒有顯著的變化。

如西伯利亞凍土中發現的第四紀猛獁象、波蘭發現的迄今所知的最完整的脊椎動物化石——1萬年前落入瀝青湖的披毛犀、以及樹脂化石(參見琥珀)。

不過,這種沒有經過顯著化石化作用或只是有一些輕微變化的生物遺體是很少被發現的。

絕大多數的生物化石僅僅保留的是其硬體部分,而且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化石化作用。

模鑄化石[編輯] 被子植物模鑄化石 主條目:模鑄化石 模鑄化石是古生物遺體留在岩層或圍岩中的印痕和復鑄物。

根據與圍岩的關係被分為5種類型: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模核化石、鑄型化石和複合模化石。

印痕化石是生物遺體(主要是軟體部分)因陷落在細碎屑沉積物或化學沉積物中所留下的印痕。

腐蝕作用和成岩作用雖然使得遺體本身被破壞,但是印痕卻保存了下來,而且這種印痕還常常可以反映該生物的主要特徵。

印模化石包括外模和內模兩種。

外模是古生物遺體堅硬部分(例如貝殼)的外表面印在圍岩上的印痕,能夠反映原來生物外表的形態及構造特徵。

內模是殼體的內表面輪廓構造留下的印痕,能夠反映該生物硬體的內部形態及構造特徵。

模核化石分為內核和外核兩種。

當腕足動物和某些雙殼類動物死亡之後,它們的貝殼經常兩瓣完整地被埋藏起來,其內部空腔也被沉積物填充,在固結以及殼體被溶解之後,內部留下一個實體即稱為內核。

如果殼內沒有被沉積物填充,當貝殼溶解後就會在圍岩中留下一個與殼大小相等、形狀一致的空間;這個空間如果再經過充填,又會形成一個與原來的殼大小相等、形狀一致但是成分均一的實體,這樣的實體就被稱為外核。

當貝殼被沉積物掩埋並且已經形成外模和內核之後,殼質有時會全部溶解,然後又被另外某種礦物質填充,使得填充物像鑄造的模型一樣保留了原來貝殼的原形和大小,這就稱為石化化石。

複合模化石是內模和外模重疊在一起的模鑄化石。

當貝殼埋藏在沉積物中並形成內模和外模之後,如果貝殼隨後被溶解而在圍岩內留下了空隙,而後由於岩層的壓實作用而使外模與內模重疊在了一起,就形成了複合模化石。

遺跡化石[編輯] 主條目:遺跡化石和疊層石 遺跡化石是指保留在岩層中的古生物生活時的活動痕跡及其遺物。

古生物的遺物又可以稱為遺物化石。

常見的遺跡化石有以下幾種: 脊椎動物的足跡 蠕形動物的爬跡 節肢動物的爬痕 舌形貝和蠕蟲在海底鑽洞留下的潛穴 某些動物的覓食痕跡 遺物化石主要有動物的排泄物(糞化石)或卵(蛋化石)。

古人類在各個發展時期製造和使用的工具及其它各種文化遺物也都屬於遺物化石。

化學化石[編輯] 化學化石是指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古生物遺體沒有保存下來,但組成生物的有機成分分解後形成的氨基酸、脂肪酸等有機物卻仍然保留在岩層裏。

其它[編輯] 示相化石[編輯] 主條目:指準化石 示相化石(faciesfossil),又稱指相化石(Indexfossils),是能夠反映生物生活環境特徵的化石。

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組合,也沉積着不同的沉積物,形成不同的沉積相,如海相、陸相、㵼湖相等。

不同沉積相所含的化石組合也不相同,而生物對其生活環境變化的反映遠較沉積物明顯,是自然地理環境最好的指示者。

如現代的珊瑚、腕足類、棘皮動物等都是只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如果在地層中找到這類化石,也就可以推斷含有這些化石的地層是在海洋中形成的海相地層。

[5] 活化石[編輯] 主條目:活化石 鱟 活化石是指一些與化石物種十分相近的現存物種,或是一些只從化石中了解到的生物被發現尚存在(最著名的例子是美洲鱟Limuluspolyphemus)。

舌形貝、鱟(又稱「馬蹄蟹」)、腔棘魚、巨骨舌魚、水杉、銀杏、蘇鐵等都是活化石。

參見[編輯] 亞化石 木化石 參考文獻[編輯] ^Oldest‘microfossils’raisehopesforlifeonMars.TheWashingtonPost.2011-08-21[2011-08-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1). Authors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幫助) ^Wade,Nicholas.GeologicalTeamLaysClaimtoOldestKnownFossils.TheNewYorkTimes.2011-08-21[2011-08-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1).  ^Gayrard-Valy,Yvette.見證與文獻:物質、時間與化石.《化石:洪荒世界的印記》.發現之旅.14.鄭克魯/譯1998年6月5日初版四刷.臺北:時報文化.1994-12-31:第164頁[2018-10-18].ISBN 978-957-13-154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中文(臺灣)).  ^什么是化石?.化石網.2014-01-23[2018-03-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1).  ^化石种类.中國化石網.[2018-03-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0).  外部連結[編輯] It’sextremelyhardtobecomeafossil,byOliviaJudson,TheNewYorkTimes BonesAreNottheOnlyFossil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byOliviaJudson,TheNewYorkTimes 閱論編化石相關議題形成 石化 碳化 成岩作用 地質年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化石類型 按保存特點 實體化石 模鑄化石 遺跡化石 化學化石 按作用 指準化石 過渡化石 典型例子 琥珀 疊層石 盤星石 恐龍化石 蛋化石 糞化石 木化石 矽化木 微體化石 相關學科 古生物學 古動物學 古植物學 微體古生物學 古生態學 考古學 地質學 埋藏學 博物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 甲仙化石館 澎湖化石館 加的夫國家博物館 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 衍生概念 亞化石 活化石 動物群 左鎮動物群 澎湖動物群 化石分類 恐龍主題頁 規範控制 AAT:300247919 BNE:XX526061 BNF:cb11956262f(data) GND:4017999-0 LCCN:sh89005492 LNB:000069373 NDL:00565096 NKC:ph116775 取自"https://zh.100ke.info/w/index.php?title=化石&oldid=73431348" 分類:​古生物化石古生物學考古學隱藏分類:​引文格式1錯誤:缺少作者或編者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菜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賬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香港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最近修改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載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Pangcah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Mìng-dĕ̤ng-ngṳ̄کوردی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SuomiFrançaisFrysk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ភាសាខ្មែរಕನ್ನಡ한국어LatinaLëtzebuergeschLimburgsລາວLietuviųLatviešuBasaBanyumasan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ဘာသာမန်मराठी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Plattdüütsch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ଓଡ଼ିଆਪੰਜਾਬੀ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unaSimiRomânăРусский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ไทยTürkmençe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West-VlamsVolapükWinaray吴语ייִדיש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