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一步提升自我認知? - GetIt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我們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也會很容易產生自責和負罪感,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優劣好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和不足,就不會時刻感到挫敗了。

自我認知提升的最佳方法. 標籤:心心理心理學自我認知 如何進一步提升自我認知? 12-03 希望通過對自己的深入了解,可以在心理素質和言行舉止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改善。

一篇剛發的專欄文章,剛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大家對大家有幫助。

提升自我認知的最有效方法[Steve說生活06期]自我認知是一個非常複雜而又模糊的概念,因為人很複雜,也時刻在變化。

我盡我所能談一些和自我認知相關的問題,並在最後和大家分享一個非常好的自我提升的方法。

不過不論用什麼方式提升自我認知,都沒法速成,也需要很多投入。

我將會介紹的方法可能會成為你人生中一項浩大的工程。

自我認知為什麼難?自我認知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了解程度。

我們總覺得我們了解自己多過別人,因為自己是不會和自己說謊的。

可是自我認知並不完全關乎誠實。

我們的自我認知會受限於我們的視角。

比如此刻你應該注意不到自己的腳掌是什麼感覺,可是當讀完了這句話之後你肯定能清楚地感覺到腳掌的存在。

人的意識像手電筒一樣,照到哪裡我們才注意到哪裡。

而人的內心又是很複雜的,像一個漆黑的房間,我們永遠無法照亮每一個角落。

自我認知度高的人,並不會比其他人「照亮」得更多,但卻更熟悉自己。

就好象在自己的房間里,有時候就算伸手不見五指,你也能大致了解身邊的物品。

而身處一個陌生的房間里時你就做不到這點。

有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是混亂的,支離破碎的,就好象我們對剛認識的朋友一樣,只能通過隻言片語來判斷。

比如現在許多朋友喜歡讀心理學,尤其是精神分析和心理動力學方面內容,因為這些學說幫我們在成長經歷和當前狀態之間建立連接,讓我們知道現在的想法和行為,可能跟以前的某些事情有關。

一個人的一生必然是有很多內在的邏輯和規律的,了解這些規律能解開我們的很多困惑,從而帶來安全感和方向感。

例如在情感諮詢里最常見的場景:一個感情里極端缺乏安全感的人,通過諮詢發現觸發自己焦慮的信號,其實從兒時與父母相處時就存在,於是不再一味指責和控制伴侶。

了解自己多一些,能夠更全面地理解問題與挑戰,也能做出更周全的反應。

自我認知度的高低也會受到我們的慾望和目標影響。

有時候我們並不是不了解自己,而是出於某些原因拒絕關注自己,了解自己。

一個害怕婚姻破裂的家庭主婦為了維持家庭而犧牲個人心靈成長的需要,並不意味著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是生活當中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總把聚光燈對著別人,所以對自己一無所知。

自我認知能帶來什麼?我們和別人相處,如果了解對方,那麼就更容易信任和理解對方,更願意合作與支持。

同樣的,我們也需要和自己相處,你別看我們的靈魂每天都佔據在自己的身體里,我和自己的關係,其實也是一個人際關係,是英文里I和me的關係,而且我認為是所有人際關係裡面最重要的。

自我認知度高,你會更自信,自信是什麼?就是信任、相信自己,因為你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和行為。

不自信的人,往往不了解自己,尤其是在那些他們懼怕的情況里。

由此你也會更容易有自控,因為我們只能控制了解的事物,我們的情緒,需求,想法都是如此。

自我認知度高,你會更有安全感,因為你會更清楚地知道出現問題和挫折的時候,自己做了些什麼,哪些行為對事情的結果有影響。

有些人脾氣不好,自我認知又差,意識不到自己接人待物的方式很有問題,所以老是和別人鬧矛盾然後被嫌棄,還反過來怪別人都太作。

這樣的狀況多反覆幾次,會很難在任何關係里有安全感,因為你會覺得這世界似乎都是討厭你的。

自我認知度高,讓你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規劃,更加有方向感。

缺乏自我認知,就好象自駕游沒有目的地,只是看那條路不堵車就往哪走,到了最後你自己都不知道走到哪裡去了。

了解自己的需求,目標,追求,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發自內心需要什麼,都是自我認知的一部分。

自我認知度高,還帶來更好的自我照顧(self-care),或者說自愛。

還是拿人際關係打比方,我們往往喜歡指責不是特別熟悉的人,給他們貼標籤。

但是對於我們非常熟悉的人,比如父母,心裏面總會多一份寬容,「TA就是這樣的人」。

對於我們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也會很容易產生自責和負罪感,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優劣好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和不足,就不會時刻感到挫敗了。

自我認知提升的最佳方法這應該是大家最關注的乾貨部分。

首先想說明兩點,第一,自我認知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怎樣去衡量高低,怎樣才算足夠好了,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就好象你的人生怎樣才算成功一樣,都是由你自己來決定的。

第二,這個方法,會花費你非常多的時間,過程也不會那麼輕鬆,我建議你不要急於求成,帶著完成作業的心態去做。

人生中難得有一些過程比結果重要的事情,這是其中之一。

所以方法是什麼呢?寫一篇個人成長史。

這個方法是我大學階段人格心理學課程的期末作業,當時寫兩千字都感到困難的我,花了1個多月,訪談了好幾位親人朋友,最終刪刪減減勉強維持在了兩萬字以下。

我極少因為做了某件事情而感到自己的人生就此不同,這是最難忘的一件。

具體來說,你需要:1.劃分人生階段將自己的人生劃分為8個階段,這數字沒有特定含義,只是一個結構上的要求。

每一個階段用一個重要的事件或者時間點來界定。

第一個階段從出生開始,最後一個階段一直持續到當下。

2.羅列重要事件每個階段里找出10件對你影響重大的事件,這個數字也僅是一個結構上的要求而已。

這些事件應該對你的情感,性格,生活軌跡,人際關係有比較大的影響。

我建議你關注這樣一些事件:生活軌跡變化的轉折點,重大的失敗或意外,重要的決定,情感上衝擊很大的事件,記憶深刻的事件另外這些事件多半與他人有關係,我建議你重點關注與父母或者其他親近的人。

羅列這80個事件本身可能就是個挑戰,有的需要努力回憶,有的需要去詢問他人。

你可以先定義好一個階段,去搜羅事件,分析,然後再進入下一個階段。

3.分析事件每一個事件下面,你都需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這個事件給你帶來了哪些認知和想法上的變化?2.這個事件給你帶來了哪些情感上的衝擊或者影響?3.這個事件和現在的你有什麼關係?換句話說,事件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內容上沒有太多要求,每個人都有權利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寫自己的個人史。

唯一需要你堅持的是8個階段,總共80件事情,每件事情3個問題回答,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能足夠細化。

你願意每個問題隨便回答下,或者詳細地寫都可以。

要花多少時間,要寫多少,都是你的決定。

你的收穫這份「作業」你可能會寫很長,長到超過你的預期。

寫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哭,會笑,會感慨。

你可能需要他人幫助你回憶。

我介紹身邊的一些人嘗試過這方法,包括我的長輩。

我沒有看他們寫的東西,你也最好別給別人看,因為只有你自己看得到的時候,你才能最誠實。

但是大家給我的反饋一致:做這樣一件事情對自己太多益處。

最終能達到什麼效果,因人而異。

我只能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首先寫作過程中的思考對我就已經非常受益,一邊寫一邊思考,看清了很多以往忽略的或者誤解的問題。

第二,寫完之後,整個人有一種「覺醒」的感覺,而且這種感覺,以及帶來的思考,會持續影響自己很長時間。

第三,可能會有些問題寫了之後讓自己心理不舒服,但是短時間的不舒服換來的是長期的內心的平靜。

第四,你對自己的理解會變得非常寬廣,你甚至會看到自己所處的歷史和社會環境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而不再只是把什麼事情都歸結於自己或者身邊的人。

我之前在另一篇文章《認識自我的終極目的》里也分享過更多的感觸,大家感興趣可以在我的微信公眾號(ID:sxxsteve)裡面回復LH04查看。

以上就是對於自我認知,我能給出的比較全面的探討,雖然我也依然在探索過程中。

我提供的是一個很好的起始方式,相信能給你帶來很多啟示、頓悟和智慧。

祝你探索愉快! 推薦幾個心理學測試網站(這些比朋友圈裡轉來轉去的性格測試科學多了)1十六型人格測試16personalities這個擺在第一位,大力推薦!比朋友圈上輸出生年月日算生命數字什麼的准多了!我們一門叫做MarketingYourself的課老師要求我們課上做這個測試,然後把人格類型寫到作業紙上交上去,我看結果的時候簡直是當頭棒喝,膝蓋上頓時插滿了箭鏃子。

看了下周圍幾個同學的結果,基本都和我對他們的印象很符合。

而且全班四十多個人,每個類型都至少有一兩個,沒有出現分布太不平均的情況。

根據 Extraverted(E)vs.Introverted(I),外向型內向型 Sensing(S)vs.Intuition(N),觀察型直覺型 Thinking(T)vs.Feeling(F)思維型感覺型 Judging(J)vs.Perceiving(P)判斷型探索型 分出16種人格,每種人格都有對應的很長很長的一段解說。

有中文也有英文,可以先做中文測試,知道自己的人格類型之後再看一遍英文,因為英文版本內容更多,還可以看到推薦的職業類型。

順便附上一張老師給我們的職業興趣表,不清楚自己對哪類職業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2性格優勢問卷VIASurveyofCharacterStrengths進入網站之後在GetStarted裡面選擇VIASurveyofCharacterStrengths就行了。

這裡網站似乎提供了很多測試,缺點就是需要註冊。

如果我扒到比較有價值的測試還會在這裡更新的。

3BIGFIVE大五類人格測試TheBigFive大五類人格測試我做的時候說是什麼開放日,可以免費查看報告,但是開放日到底是什麼時候我就不清楚了。

這個測試題3分鐘就做完了,得出的結果可以衡量你的嚴謹性、外向性、開放性、宜人性與神經質人格特質。

不過這五個特質實際上不用做題也可以自評。

4社會資本測試SocialCapitalQuizSocialCapital,社會資本,意思就是將你所擁有的人際關係(包括泛泛之交和深交,線上的和線下的)以某種方式加和,藉此判斷你在人際關係上的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幫助你發現「我的交際面是不是太狹窄了?」「我是不是知心朋友太少了?」的一個測試。

習慣於和人深交,但是交際面不夠廣泛(自我感覺)的我在這個測試里的結果是兩邊都正常……所以這個測試並不會因為你「不夠外向」而判定你的社會資本就很低。

5了解你是不是晨型人(了解你自己的生命節律)AutomatedMorningness-EveningnessQuestionnaire(AutoMEQ)這個測試的結果能夠告訴你,上午你的身體在什麼時候才真正「醒來」,你最合適的睡眠時間是幾點等等。

測試的問題不多,結果也不長,想要了解自己的生命節律的可以做做看。

6MBTI職業性格測試MBTI性格完整版這個答主還沒有做,做完會再更的。

這些測試究竟對了解自己有多大幫助,其實就見仁見智了。

有些人不做測試也能對自己的優缺點有很正確的認識,有些人面試的時候甚至不知道要怎麼誇自己……當然這些測試也可能不準,但是如果能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反思自己,也是一種收穫吧。

接下來扔一點自己做的測試的結果頁面,一是曬(走開)二是便於大家了解一下這個測試能提供什麼樣的信息,值不值做。

流量黨可以不要往下拉了。

十六型人格 晨型人和夜型人 大五的分析報告太長,這裡不放了,最重要的是這個五邊形 翻譯自《20QuestionstoKnowYourselfbetterandUnlockImmensepotentialwithin》.WhoAreYou?1.讓你與眾不同的一件事情或一個事物是什麼?2.你覺得人們如何看待你?3.如果金錢不是約束條件,你會選擇做什麼工作?4.你這一生靠什麼支撐下去?5.讓你感激的是什麼?6.如果你明天將會死去,你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7.有沒有一部你看了一遍又一遍的電影或者書籍?8.如果以你的經歷來拍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將會是怎樣的?Whoareyourfriendsandfoes?9.如果你和你認識的人坐在一條將要沉沒的船上,你會救哪十個人?10.如果你將要死去,誰將會是最想念你的人?11.你死後,人們會怎樣評價你?12.如果可以讓一個人消失,你會選擇誰?13.如果在明天的報紙上寫著『xx(你的名字)被槍殺』,你認為誰會是殺你的兇手?Whowillyoubecome?14.你和去年的這個時候比起來你進步了嗎?15.你上一次幫助人的時候做了什麼?16.你每天花幾個小時在無謂的娛樂活動上?比如說看電視刷微博17.如果你一無所有了,你會怎麼辦?18.誰在你的人生中有決定性的作用?你自己,你的家人,還是周遭的人?19.要是你老了,你最害怕的一件事情是什麼?20.你有被採訪過或者是進行演講過嗎? Bonusquestions你是因為什麼讀這篇文章的?相信你回答了這二十個問題之後會對自己了解更深一步。

資料源自:http://www.dumblittleman.com/2013/07/20-questions-to-know-yourself-better.html "自我"之所以較難認知,一則我們自己被纏住(根本看不到),二則用的方法大半都是反其道而行的方法,也就是沒真正解決問題,卻在製造更多問題(更多的纏)。

若真能了解以上所說的難點,很可能就不難自我認知,進而提升自我認知。

若真能對自己深入了解,就漸漸能夠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及言行舉止,重點在如何在被纏住的狀況下,體認自己被纏的狀況。

能平靜下來,讓自已有機會漸漸觀察到"被纏的狀況",才有機會:1.不繼續更纏。

2.進而漸讓纏鬆脫。

先了解一點,能了解到纏的時候,自己就可知道,所有的纏都是我們自找的,大半都是想要解決問題(解纏)時,其實是在讓自己更綑綁(更纏),或許可說是以妄治妄。

所以,若能了解:1.不繼續更纏,就是在耕耘:2.進而漸讓纏鬆脫,因為真正的纏是我們想要複雜的錯誤解決而產生的習氣,但若一直不繼續纏,習慣於不纏之後,原來習慣的纏也因很少再用,不熟悉,而自然漸鬆脫了。

若真正能了解此點,而只是每天單純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將問題複雜化(不回到自己的纏習性),自己的心理素質及言行舉止,就會自然的漸漸提升。

要記住一點,提升是結果,別想要去提升,去"想要"提升時,很可能就在以妄治妄(更纏)。

這施行的重點,是去練習中性的覺知觀察自己身心(五蘊)的展現,由於中性,沒有繼續纏,所以只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以往面對問題時,往往會有自己的偏見、成見從腦中釋出。

現在由於中性,所以,沒被這些腦中釋出的偏見、成見牽著走,而讓自己親身體驗體會自己的認知及提升。

是因中性,沒被偏見、成見牽著走,而提升。

不是想要去提升而提升了。

能做到的人最清楚,所以,我們鼓勵還無法做到的人慢慢老實的練習"中性的覺知觀察自己身心",進度很慢,能持久,一直繼續練習的人,經過幾年,就能很熟練。

在還未熟練的中途,其實自己還是會能體會到,利益自己的提升雖還未成熟,但在進步中,因為自己一直在覺知觀察自己的身心,所以,自己身心的改變,是最容易察覺到的。

說了那麼多,若真想要訓練讓自己練習中性的覺知觀察自己身心,在生活上能夠自在無煩惱,這篇所給的兩篇往下所有相關的連結若都能看完,就可了解更詳細的細節(看到最後有提到次第,就是真正練習的方法):剛接觸佛學,該如何入門?比如從什麼經書看起?-自在之路的回答感恩!祝福! 不是專業人士,只是正巧也處於探索自我認知的階段,分享心得。

這幾個月才發現正確的自我認知對自己的成長多麼重要。

因為要寫Essay讓被申請學校了解我是什麼人,所以必須先有透徹的自我了解。

回看經歷了三個階段,寫文和組員互評,心理學書籍和人物傳記啟發,與總結。

也許可以對題主有參考價值。

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我最重大的發現就是每人對於了解自我一定是有一套自己的獨特方式的,別人的只能參考和受啟發而已,當然,如果這個別人和自己在人格類型、行為模式或價值觀等方面比較相近,參考價值會更大一些。

而題主既然在知乎上提問了,我也採用了這種方式作答,沒準我們有一些共同點。

第一階段很幸運地正好有一個小組的組員一起思考和互相幫助,大家以"我是什麼人","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為主題一起寫文互評,一開始最重要的是確保通過文字向別人表達清楚我是什麼人。

開始的時候當然寫出來的都比較淺層,但因為組員一看就明白沒有寫出真心,或者對內容有很多疑問與誤解,所以逼著自己再寫,剝出真正直觸內心的深層。

會暴露出很多原先希望遮遮掩掩的東西。

例如,一路名校念上來的人可能開始的時候把自己的成功歸結於自我驅動力強,或寫一些寫諸如從小立志做XXX的東西。

但寫到後來會發現這些都不夠真,都是bullshit。

可能這個人就是隨波逐流,喜歡聽從周圍主流觀點的安排而已。

結果站得高可能只是因為遇到的困難少。

到後來往往會覺得「哇,我原來也沒什麼了不起」。

但一定要寫到這個份上。

這是我的第一階段。

到這一步後說實話比較痛苦,因為和自己產生了矛盾,無法接納自己。

我似乎就是一個平庸的人類,我也沒有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從世俗的標準看,毫無卓越。

但是內心深處又有一些東西隱隱讓我知道我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我們的靈魂是不一樣的。

這個聽著比較玄,下文試圖解釋。

(不過這裡要澄清的是,我在這篇文中舉的例都是帶有主觀角度的,我的人格類型決定了我會從這些角度看問題,我的組員很可能對這次探索的解讀和我是大相徑庭的,例如有的人也許最後是寫到自信感爆棚的。

)這個階段其實是在消耗過去的積累,只是把原有的自我認知寫出來了而已,同時因為組員的意見所以意識到別人眼中這些特質的意義和和同輩橫向比較自己可能有什麼異同而已。

這之後要提升每個人可以採取的辦法都是不同的。

我喜歡理論指導實際,看到上文的行文風格可能也可以看出我是比較傾向於抽象思維的,所以我的慣用辦法就是求助於書本和理論,由此得到思維上的刺激,打開新思路。

我求助的是MBTI和九型人格,都不是學術的心理學,但裡面的不少觀點都給小白我帶來了啟發,而且說實話,基於我對自己的了解,一下就跳到過於深奧或者學術的內容,這個階段的我不見得能吸收多少,所以還是一步一步來吧,先看點比較入門級的東西。

這兩種心理分析都是人格分析,雖然不太被主流心理學所認可但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概念。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它們的分類。

先講一下MBTI,做MBTI測試後會得到一個四個字母的人格類型,例如ESFJ或INTP之類,每個字母都有兩種可能,分別是E與I,S與N,F與T,和J與P,總共有十六種人格類型。

根據測試結果解析每個人行為背後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許多人對MBTI的爭議在於這個結果是否靠譜,這樣簡單粗暴地劃分是否可以等問題。

這些當然都會影響這個測試的可靠性,但是這些對我來說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它的分類對我的啟發,了解到原來我重視這些,不重視那些,世界上原來還有人是這樣想的,我原以為人人在這方面和我都一樣作想,但實際居然不一樣等。

例如在MBTI的四組特徵中,有一組是F與T,代表情感與思考。

MBTI的創始人在《天資差異》中對此作出了解釋,摘錄部分如下:「思考和情感是做出決定的兩種對立方式。

兩者都是合理的,並且在內在上是連貫的,但各有其工作標準。

約蘭德·雅各比(1968)認為,思考是從『真與假』的角度進行判斷的,情感則是從『令人愉快與令人不愉快』的角度進行判斷的。

這一歸類太像思想家的定義。

『令人愉快』這一術語不足以描述情感判斷的豐富內涵。

」「思考性:重視邏輯而非情感;通常是非個人的,對事物而非人際關係更感興趣;如果必須在真實與圓通之間選擇,將會選擇真實。

習慣上喜歡質疑他人的結論,認為別人可能是錯的;天生是冷漠的和公式公辦的,他們缺乏友情和社交習慣,但又沒有意識到或注意到這些。

情感性:重視情感而非邏輯;通常是個人的,對人而非事物更感興趣;如果必須在圓通與真實之間選擇,將會選擇圓通;喜歡贊成他人的結論,想他人所想,認為別人可能是對的;天生是友好的,無論是否善於社交,對冷漠和公事公辦感到為難。

「這些看著都比較抽象,舉個例子。

小學的時候有件事至今記憶猶新。

兩個女生吵架,雞毛蒜皮,各有道理也各沒道理。

吵完之後各回座位,相隔較遠,一個女生做下之後開始埋頭哭,另一個女生臉色不好地做自己的事情。

本來吵的時候圍觀的人都沒做表示,但一旦一個女生開始哭的時候一票女生圍過去安慰她,領頭安慰的是班上班長。

那個不作聲的女生周圍誰都沒有。

本來就事論事而言,兩個人勢均力敵,但那個女生一哭就贏得了同情。

我是思考傾向的,當時無法理解那幫去安慰她的女生們的行為,為什麼要幫哭的人使得局面不公平呢?心裡覺得沒哭的女生好可憐。

(在此排除兩個女生人緣問題,可能有影響但不是重點,因為她們和班長領頭的這幫女生本生都不太玩在一起。

)現在回過頭想想,這幫安慰人的女生很可能就是情感傾向,在她們的價值觀里,更多由情感而非邏輯判斷對錯。

我作為思考傾向在沒有意識到她們和我的區別的時候會覺得她們很不可理喻,無法溝通。

但是意識到了之後會發現,原來這些負面評價的產生是很沒有必要的,人家和我的判斷標準不一樣,但也不能說是錯的,只是不一樣而已。

就好比佛教徒和基督徒就像是活在兩個世界一樣,硬要比較出他們的教義孰優孰劣沒有意義,各信各的,能體諒對方思想的不同是最好的了。

對我的成長而言,雖然我是思考傾向不會變,但我在做比較重要的決定的時候可以把別人的情感納入考慮範圍,提醒自己雖然對我來說無所謂,但對別人是重要的,所以要照顧他人心情。

世界上起碼有一半的人是情感傾向的,做到這一點對於和他們打交道很重要。

需要補充的是,這裡的思考和情感指的都是傾向,不是每個人在做每個決策時都只用一種模式,大家都會根據場景轉換。

成熟的標誌是能根據適用的場合作出調整。

「重要的是承認,兩種判斷方式都有其恰當的範圍。

在需要思考的地方使用情感,與在需要情感的地方使用思考一樣,都會釀成大禍。

」(《天資差異》)MBTI通過了解自己以及更重要的,了解他人,讓我意識到自己和他人有多麼不同,從而更深地了解自己。

其他人有和我迥然不同的處世標準,而這些標準可能都是正確的,不能以對錯判之。

如果形象地打比方,原先我坐井觀天以為頭頂的天空是全部,可實際只是其中一部分。

然而,著迷於MBTI後很容易遇到的一個問題是自我實現的預言,彷彿我的路徑被固定了,我這種人就是應該這樣行事,就是有這些弱點擺脫不掉。

它確實有效地幫我找到了我的可能行為和心理模式,但這些都只是可能對,而且在它涵蓋的特點之外我身上還有很多部分遠沒有解釋到,所以進一步去看了九型人格,同樣是人格分析,但換了一個角度。

九型人格給了我一個驚喜,它最主要的著作有兩本,《九型人格》和《九型人格2》。

《九型人格》確實有一些類似MBTI,只是從另一個角度分類。

根本而言它們都是在人格層面對一個人進行剖析的研究,但是如果局限於人格,看不到更遠的風景和目標對我來說是有點「前途無亮」的。

《九型人格2》中恰恰提出了一些新鮮的概念,人格和本體。

摘錄如下:「我們的人格,也就是我們的自我及其結構,其實只是人為形成的。

它之所以看起來如此真實,是因為直到現在,它仍是我們全部的真實生活。

認同我們的人格,一直是我們生活以及有所收穫的方式。

「」然而,隨著我們對它的了解不斷加深,我們會逐漸接受這個難以接受的事實——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的人格正是自我保護和對外界反應的集合,深深地植根於過去的經歷,尤其是兒童時期形成的關於自我和世界的習慣與信念。

簡單地說,我們的人格是一種來源於過去的技巧,也許它曾經幫助我們順利地生活到今天,可是現在它已有了局限。

我們都在承受著一種錯誤身份帶來的痛苦:我們忘記了自己的真實本體,相信我們就等同於我們的人格。

我們必須探究人格的防禦機制以及它所保護的脆弱之物,因為我們能藉此重新體會自己最深刻的本體性特質——我們的精神核心,並且徹底地了解自己。

「」不論我們屬於何種類型,也不管我們的自我採用了何種表現形式,我們都面臨同一個問題——與我們最深層的本體的疏離。

我們也許思考過,也許曾四處尋找過,這種隱藏在我們人格結構之下的神秘東西,正式我們最希望得到的。

可是,我們很難摒棄人格的影響,去相信我們身上真的有一種更為本體性的東西存在著。

很難想像,在『我』的身上,真的會有神的閃光。

」好長的一段摘錄呀(笑),不要被最後那句神的閃光嚇到哦。

這個分析流派確實源於宗教,但書中其實主要在分析人格,本體對它而言是先要把自己的人格發展到一定健康程度才能觸及的層次,書中涉及內容不多,而且書中也沒太多宗教內容。

重要的是它對我的啟發。

想像一個很大的圓中間有一個小圓。

大圓是本體,小圓是人格。

長期以來,我對自己的探索局限於人格的層次上,就算是MBTI也完全沒有跳出這個框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認識自己後,MBTI的作用減少,長期以來我以為人格就代表了我,貼標籤也在這個階段。

例如,我可能就是思考力強,行動力弱,相對不能體會他人情感,缺乏自信,但是有創造力等。

視野只在這個層次其實是很難加深自我探索的,想像一下,這個理論告訴我,世界上有這些這些特點,其中一部分是我的優點,一部分是我的缺點,剩下的是我不感興趣的人格特點。

如果我要提高,要麼拽進來一些我不感興趣的特點,根本想不到也不想要;要麼把缺點硬扭成優點,這不太可能。

整個提升就變成了難度巨大的任務。

但是現在本體的理論告訴我,胡扯!什麼這些特點是我的,那些特點不是我的。

所有刻意給人類打上的標籤都本就是我的一部分。

小圓根本就不是我的全部,那只是童年為了應對不可承受之重而發展出的應對措施,外面其實有一個大圓,它包含了人類所能擁有的所有品質,這才是我。

每個人的本體當然都不一樣,這裡可以想像成不一樣的形狀,不一定都是圓形,有些可能是五角形,有些是方形。

但是對我而言:停止往自己身上甩標籤!甩標籤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限制的過程,阻礙我去追求一些人類共有的美好特質。

例如根據九型人格,我的美德是超然、無欲,但我也照樣可以有勇氣或者行動力的美德。

「在『我』身上,真的會有神的閃光。

」這句話其實很有啟發。

可以把這裡的神性當作一個長遠的高高在上的目標,如果我沒有長期目標,則我的眼前一片混沌,在黑暗中無從下足,但是如果遠處有一個光源,即使周圍依然混沌不清,也可以循著它向一個方向行走。

同理,如果我追求的永遠是人性,這場旅途沒有前路,如果我把一切美德歸為上帝(或神,或天,或自然,無論是什麼),則至少我有了一個可以用以攀登的山頂作為目標。

當然,到了山頂之後可能才是這場旅途的真正開始,就像三維之上還有四維一樣,但是難道我就願意卡在人格這個半山腰一直見不到世界真正的樣子嗎? 這一段寫得很抽象,也充分證明了我是N和S中的N(直覺)型,S(感覺)型的讀者估計已經被我繞暈了,但是因為我對本體的理解還沒有很深刻所以暫時也只能寫到這個程度了。

之後理解一些深奧的心理學和哲學後才能更好地闡述清楚。

我看過樂純創始人寫的關於十日禪修的感悟,在佛教的戒定慧之中,有一點強調的就是感知真實的世界,不是通過知識認識。

例如知道樹葉是綠的,這片樹葉是榆樹葉,而是真實地動用五感,這片樹葉的顏色似乎比其他樹葉要深,它的脈絡好特別沒一片樹葉和它相同,拿在手上居然有這種觸感等。

也許是為了更快速地記住和生存相關的關鍵信息,所以人類發展出了知識體系,但是知識不等於真實,放下理所當然的知識,放下「我」,去感知這個世界,也許正好是「我」生存的意義,才能探尋到我的本源,或許到這時候,「我」是誰也不那麼重要了。

前面在自我探尋之路上我嘗試的是向心理學和哲學尋求幫助,但除了知識之外我還向人尋求幫助。

一個辦法是讀人物傳記,另一個辦法是和別人交談,理解他們的想法,觀察他們,看他們身上有什麼和我不一樣的地方。

樹立榜樣確實是很好的辦法,但向和自己有類似特質的人學習也許學到的會更多,可以看到他們如何克服共同的弱點,他們的成長路徑也是很可以參照的。

例如職場中大家在學習領導力的時候最直觀可以模仿的對象就是直屬領導。

但是在上述的人格理論中,MBTI把領導風格大略地分為四大類型,分別是機變、部署、交際和戰略。

每個人的領導風格中當然四方面都會有,但是勢必是有一方面會做得最為出色的,很有可能另一方面會做得很糟糕。

但是只要這個人需解決的事情正好符合自己的特質就很可能可以工作出色,例如部署型管理流程化、重複化、繁瑣的工作,戰略型人可能根本認識不到這些工作對於企業日常運營的重要性,更甚者蔑視這些事情的價值,他看重的是宏觀大局和長遠規劃。

如果一個部署型下屬跟在戰略型領導的後面,而上司又無法認識到他才能的價值,下屬也無法從上司處學到適合他的領導風格,那兩個人可能都會痛苦。

他們將意識不到誰都沒錯,只是也許他們應該處理不同的事,發展不同的能力。

如果一方意識到了,例如下屬意識到了,他就可以在其他領導身上學習適合他的風格,不然他可能直接判斷自己沒有領導力。

又例如,就投資而言我不適合短線的流派,更適合價值投資,因為我相信大道至簡,傾向於探索事物背後的道,以不變應萬變。

但即使是在這個流派中巴魯克也比巴菲特更能引起我的共鳴,因為他的一些性格特質和經歷和我比較像。

經濟學中,張五常的理論也比計量流派更對我的胃口。

認識自己這件事情是要講究平衡的。

一方面不能太考慮自己的局限把自己框死在這個架子中,但另一方面,起碼要認識到自己可能固有的不足是什麼。

承認自己是個凡人,我就是有相對做得不好的事情,當然可能也可以做到同等程度但也許要花更多努力。

可是每個人身上也有神性,最終我是可以有人類所能有的任何美德的。

到這一步我在和自己和解,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沒有所謂的優缺點,一切都只是特點,在不同的局限環境下會發揮可能有利或不利的不同作用而已。

不過我最終給出的建議是,自我認識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應該轉移重心了,只要有這個意識「我要正確得認識自己」就已經是一個開始,之後最重要的是做事情。

我能寫出上述的文字無非也是因為我起碼也活了二十多年,如果我只有幾年的記憶,就算智力水平一樣,也會因素材不夠而無法分析。

最暴露我是什麼樣的人的時候是義無反顧地要做成一件事的時候,到時候才不管什麼長處短處,無論如何要把這件事情干成,回看我是什麼人簡直一目了然。

自我認知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很好地用意志來調控自己。

當你很想早起,但總是要到很晚才打起精神,不是你的自制力不夠,說實話,人的自制力差不多而且都不高。

你起不來是因為根本不知道起來要幹嘛,或者要做的事情根本激發不起自己的興趣,避之不及還起來幹什麼?這樣子你不知道要做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事情可以激發讓自己像打了雞血一樣,意志力根本處在睡眠狀態。

有時候你很想學點東西,但結果是啥都沒學,為什麼?不是因為自制力不夠,而你根本沒有讓它醒來。

看到網上一堆好的課程也許很興奮,但轉而就是想要把所有好的課程都學一遍,焦慮情緒就出來了,結果添加了一堆課程,下載了不少,發現無力去看他們,因為你根本不清楚自己真的要學的是什麼。

其實,你只是需要一個學了很多的幻像,讓自己體會到安全感,擺脫焦慮。

這本身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種對自卑感的補償,卻容易陷入這樣一種困局:想在人群中獲得優越感,但又不想努力,沒有克服困難變得優秀的動力,所以特別容易「求全」,想學好所有「好的」東西,給自己創造一種虛幻的優越感。

就像以前高中住校,周末回家總要帶一堆書回去,然而......從來都不看,但每次都這樣,也許就當鍛煉身體了吧。

而要擺脫不求全、專註,自我認知是很重要的。

如何獲得自我認知呢?獨自一個人坐禪悟道可以嗎?我的感覺是,除非你有六祖慧能般的悟性和定力或者經歷世事,否則還是算了。

最好的實現自我認知的方式,是合作,強調,是合作,不是漫無目的的社交。

在與別人合作的過程中你能獲得在社會中自己的價值,自己應當專註的方面,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除非你真的有超脫的體驗和認知,人的價值感多半是來自他人和社會的承認的,我們的自我也一定程度由社會形塑著,無論你願不願意承認這都是事實。

當然也有超脫於此的,比如梭羅,他有自己堅定的世界觀,就是覺得現代文明是不符合人性的。

還有就是曼德拉這類人,他們是有勇氣、能力、影響力去改變身邊社會的人。

自我認知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有終點的事兒,就像自我實現一樣,永遠在路上,每一個決定、行為都在促成或阻礙自我認知。

社會在形塑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態度和定位,而我們自己其實也在用自己特別的反應方式和努力塑造自己。

所以懶惰的合作者難以認識自己的潛能,勤奮的孤獨者也一樣。

提升自我的前提是接納自我。

也就是敢於面對自己真實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特別是負面的心理。

不要自欺欺人。

自己明明生氣了還騙自己說不生氣,自己明明恨一個人還不承認,這樣是不行的,只會離自我認知越來越遠。

要提升自我認知,需要在生活中關注自己的狀態。

比如工作中不要心不在焉,而是把注意力在自己做的事情上,體會自己當下的心理狀態和情緒。

又比如自己生氣,沮喪的時候不是一味的埋怨別人和環境,而是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生氣和沮喪的原因。

自己憤怒失控絕不會是單純因為別人做錯了,別人做錯了事你為什麼憤怒呢?一定是自己某些脆弱的方面被別人所激發了。

在這種情況下反省和思考有助於我們加深我們對自我的認識。

另外就是要勇於嘗試新的挑戰,在新的事情和環境中我們會認識到自己過去不曾被了解的一些方面。

比如你自己以為自己做什麼事都是胸有成竹的,那可能只是因為你每天都在從事自己熟悉的事情而已。

試著去面對一些新的挑戰,你才能發現自己薄弱的地方在哪裡。

也就是所謂的走出comfortzone。

自我認知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持續的做。

當然也會有持續的新的理解和成長。

永遠不要覺得你對自己的了解已經到頭了。

大晚上的,突然有點感慨。

逼逼幾句吧。

當一個人對社會理解得越來越多之後,會改變自己很多以前的想法觀念,也會變得平和許多。

比如決定一個人在事業上的成就,「個人能力」「勤奮努力」當然是比較重要得因素,但很多時候還達不到決定性因素。

行業,時代,出身,運氣…這些參數任何一個都比你自己「努力」這個參數的權重高,甚至高得多。

一個農民無論多麼勤奮,鋤頭除草能力有多強。

一個小商人可能輕輕鬆鬆就能擊敗他,在物質回報上獲得更多。

一個北京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學習時間比十八線小縣城的孩子少,而考上清華北大的概率卻遠遠大於小縣城的孩子。

一個巨頭公司的高管在項目中一個正確的決策產生的利潤,有可能是普通小白領累到死一輩子也積攢不來的財富。

注意,上面這一段不是我的個人觀點,而是客觀事實。

說這些當然不是說躺下家裡啥也別幹了,混吃等死。

而是在認清現實的狀態下正確地熱愛生活,好好工作。

不盲目,不掙扎,也不矯情。

在自己的小圈子裡,你努力,能力強當然比不努力能力差收穫要多。

認真體驗自己這一份生活,也不賴。

運氣好,能成點事業那就更開心了。

有一點比較令人開心的是,從人這一輩子來講,大家都是肉體之身來到這個世界,離開這個世界什麼也帶不走。

塵歸塵,土歸土。

來這個世界晃了一圈,除了「感受」是你自己的,其他的一切都不真正屬於你。

而「感受」卻是不分出身,也不分時代的。

一個成功人士,和一個小屁孩兒感受到的幸福感,是一樣的幸福感,只是實現的方式不一樣。

已經有很多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只要確定明天比今天好,你就能獲得幸福感。

這就是我自己說服自己仍然要認真工作生活的重要依據。

在沒有想明白這個事情之前,我真覺得活著還不如死了算了。

之前聽一個老師說,人活著的意義在於體驗未曾體驗的美好。

我覺得這個老師活明白了。

除了這個理由,其他的任何理由都顯得那麼蒼白與毫無說服力。

一旦心智到了這一步,雖然客觀上還是和以前一樣,吭哧吭哧的,上班,下班,該幹嘛幹嘛。

但心理上,似乎沒什麼接受不了的事情了。

無論是開心的,不開心的,焦慮的,痛苦的,沮喪的,失落的,愉悅的,感動的,興奮的…一切「感受」層面的東西,你不再區別對待了,而是一視同仁,它們每一種體驗,都是作為一種客觀的存在。

每一種感受都是那麼的奇妙。

很多時候,現實里我是處於「焦慮,迷茫」中,常理下也許你覺得要儘快擺脫這種狀態。

而我不但不急於擺脫,甚至我還會把自己往更深處推一推,讓自己的「焦慮感」「想擺脫感」更強烈一點,因為我覺得這種「體驗」不常有,需要好好感受,不然真的屬於浪費。

而往往在這個過程中,帶給我的對人性,對自己的了解,認知都是極大的。

跟很多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們都覺得我「理解」他們,並不是我智商高,僅僅是洽巧我體驗過。

所以,很多感受,我感同身受。

你無論生活在哪裡,北京也好,上海也好,你生活的全部其實是你這個獨立的個體跟所有能接觸的人的關係的總和。

最終,都是人與人的交互。

人都是一樣的,自己是最好的教科書,為了更好的生活,至少我覺得深入了解「自己」是很有必要的。

方法很簡單,觀察自己的感受變化就可以了。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一個人的獨白)*****************************************************************************下面是另一個關於我自我認知的回答。

*****************************************************************************與其思考問題本身,過去一兩年的時間裡,我更多的是思考我是如何思考的,我是如何形成對一個事情的看法,印象以及情感偏向的。

認知自己的認知,最後達到用自己的大腦控制自己的大腦的目的。

這句話看起來始終有點怪,無論如何我覺著這是至關重要的。

認知自己的認知,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你們會在自己大腦上分離出另一個大腦嗎?一個獨立於你肉體的,作為第三方的,思維上的大腦。

暫且把這個大腦當做你自己大腦的副本大腦吧。

你的副本大腦對於你自己,完全是作為第三方存在的。

不接受你肉體上的,客觀因素的任何刺激,沒有感情,沒有價值觀,單純的上帝視角去看待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一切。

當你看到有人衝突,或者合作,或是做別的事情的時候,類似於你的副本大腦在看現實中你自己個另一個人交互的時候。

即使你自己在跟一個人打架,但是你的副本大腦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只會對應一個信息:有A,B兩個人在打架,原因是A說髒話罵B,而且語氣程度超過了B的承受閾值。

你的副本大腦在看待這個局面的時候,對於對方沒有任何敵意,同時也能看到現實中的自己,這個局面里的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副本大腦才是真正能做到「自我反省」「換位思考」「高度的同理心」「認識自己」等相關的事情。

因為副本大腦不接受肉體的自己在客觀環境里,外來因素的干擾。

副本大腦是獨立的,是指揮官,現實生活里的自己以及他人,只是沙盤中的棋子。

同時你自己要能隨時切換現實中的大腦以及副本大腦。

因為,我們既要投入現實生活,用真誠的,真實的情感,情緒跟每一個人產生交流,同時要具備認知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每一個感受的原因和邏輯。

舉個例子吧。

以前我去超市溜達一圈,突然想到一個零食,找了半天終於買了它。

後來發現也不怎麼好吃,副本大腦開始復盤,為什麼我會去專門,特意去找這個零食,原因很簡單。

之前有個同學給我推薦過,他覺得很好吃。

原因就是這麼簡單,條件:有人推薦。

處理過程:因為推薦,讓我產生了食慾。

執行結果:找到對應的零食,產生購買。

我買零食的時候,是完全沒意識到自己是因為別人推薦了去購買的,只是非常本能的想吃這玩意兒。

切換到副本大腦的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整個過程是怎麼回事,來龍去脈。

微信的產品經理張小龍說:產品經理一個重要的能力是在小白和專業人士之間自由地切換。

跟我上面說的是一個邏輯,要能把當前的自己隨時隨地,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去思考同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說這個?如果你經常用自己的副本大腦給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復盤,常常會讓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獲得更多的認識。

比如我是由於別人推薦,購買了這個零食。

認清了這個規律,你會真正意識到你自己的行為是怎麼產生的。

同時,也從感性的層面上,體驗到了被朋友推薦,產生購買這整個決策鏈中自己的真實的感受。

上面講的東西,如果你能順利理解,最好還有些類似的經歷,就具備了認知自己認知的條件。

接下來討論一個嚴肅的問題,為什麼所有人出生的時候肉體都差不多,長大了大家對一些問題的看法相差那麼大?你有用自己的副本大腦思考過自己的大腦思維是怎麼形成的嗎?怎麼就有的人慷慨,有的人小肚雞腸了,有的人就是思維能力強,有的人就是笨,有的人就是視野開闊,有的就很狹隘局限?如果能搞清楚上面的問題,你是不是可以更加清晰的,使用相關策略地去改善自己的大腦?顯然是可以的。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表面現象,但是還不夠本質和精細。

比如普遍而言,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性格樂觀,心態開放的程度比農村過來的孩子會高很多。

什麼造成的?顯然不是地理位置,吃的東西不一樣嗎,說不過去,無論你吃的什麼名貴實物最後都是分解成同樣的氨基酸,葡萄糖被吸收的。

很多人最後會得出一結論:環境造成的。

而環境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啊,環境到底是什麼?如果嚴格說清楚環境到底是什麼,我想沒有比「信息」這個詞更準確地描述環境的本質了。

一個農村的孩子,和一個城市裡的孩子唯一的區別在於他們的感官接受到的「信息」不一樣,而這些「信息」訓練了他們的大腦,而大腦控制了人的行為,性格,視野,通過言談舉止體現出來。

如果你的副本大腦對自己的大腦有過這樣的復盤,這完全可以指導生活中的一些決策。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用什麼樣的「信息」來訓練你的大腦。

比如找工作,相同的待遇一個是你老家一個是一線城市。

你選哪個?如果按照成長的價值取向來做選擇,當然是一線城市,因為你在那裡接受的「信息」要豐富得多,有更大概率接觸到有價值的「信息」。

人們太多的討論外在的因素對一個人的影響,我覺著都是在討論和最本質「信息」相關係數比較高的條件而已。

比如出身你了解最本質的東西,任何場景下你都有原則可依。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在現實生活里盡量模擬那個人所接受的「信息」。

單純模仿別人的行為方式是完全錯誤的做法。

上面的完全是從副本大腦的角度來看待你為什麼是你,他為什麼是他。

並且可以從實踐的角度有策略性的去控制一些東西,用一句比較拗口的話說:用大腦控制你的大腦。

我一直覺得,認識到這一點,才是很多能力真正成長的開始。

就拿同理心來說吧,你自己在現實生活里有各種各樣的感受,情感,情緒等提體驗,這些東西當做某種記憶或者數據存儲在副本大腦里。

之前說過這個副本大腦是完全無情的,無價值取向的。

所以,當一個人出現了和自己遇到了相同的場景,你的副本大腦完全可以把這種記憶數據給到你自己,這樣你就能感同身受的感受到對方的感受。

再比如有些場景下的換位思考,現實中的你跟對方發生衝突後,你自己很難完全撇開情緒,理性地去看待你們雙方所處情況。

但是,副本大腦可以,因為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完全上帝視角,生死看淡,獨立第三方。

這樣才能保證你的換位思考是相對正確的,而不是你自己帶著本能對對方有抵情緒觸時候換位思考,這種思考很容易走形。

通過上面的方法,大概才能真正養成「自我反省」的習慣吧。

你自己的大腦負責解決現實中的問題,而你的副本大腦負責解決大腦的問題。

祝閱讀愉快~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一個人的獨白。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啊,先說什麼叫「自我認知」呢?我在小學三年級時,數學經常考99分,每次都是因為一些低級錯誤導致扣分,看到試卷我就告訴自己,扣的那分是因為自己粗心,自己是有拿滿分的能力的,自己是棒棒噠。

結果這樣過了兩三次後,我發現有點不對了,發現自己是在給自己找借口,自己不夠細心也是能力不足的體現,自己拿不到滿分就是學的不到位的表現,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強學習,讓自己不再「粗心」。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遇到任何事,第一時間給自己找借口,為自己開脫推卸責任的行為,都會阻礙自己成長,阻礙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而自己作為一個自然人,天生的秉性就是要為自己開脫責任,避免追責和懲罰——這是需要我們改變的地方。

這是否算「自我認知」呢?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認識到自己的天性和改變的方向,並能為之付諸改變的實踐,我是自認為這是叫做「自我認知」的。

那麼如何進行自我認知?我覺得自我認知需要2個條件,一是聰明(當然我很笨的……),二是強大的自控能力。

前者是意識上對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是極度抽象的認識論行為,後者是嘗試改變和塑造自我的意識、性格、品行等,是改變自己的實踐過程,這兩個行為本質都是「認知」,即傳統的「認識」和「作用」兩者都是「認知」這個動作的內涵和途徑。

私以為,缺乏這兩個條件,就很難談自我認知了。

具體要怎麼做,說的殘忍點,我感覺更多靠天賦……我以前認為每個人都能很充分地認知自己,但長到這麼大,我卻越來越發現,身邊太多人,都沒有這樣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是否能後天習得?——我不知道,但我希望能,我也熱忱地希望題主能得到這樣一種能力。

去試試吧,認真地思索自己的「思考」,對於自己腦子裡的每一條思考和情緒都要進行「二次思索」,去找出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想。

對,沒聽錯,在我看來,自我認知的方法就是這麼簡單,去對自己的思考展開思考,去對自己的情緒展開思考,感覺很像自己有2個大腦,一個和普通人一樣,進行思考和喜怒哀樂的表達,另一個則是對這個普通人的大腦進行不間斷研究和思索,只有這樣,才能認知自己。

去試試吧題主,有什麼好玩的發現記得回來留言告訴我。

但是我仍然必須客觀地說一句很殘忍的話,自我認知帶來的不僅是成長和進步,最可怕的是它會帶來成長和進步的「加速度」。

也就是說,我小學三年級得到的那個自我認知,不僅幫助我了解了自己,也教會了我如何了解他人(看待他們對待錯誤時的表現),還告訴了我未來我的人生要怎樣面對錯誤和責任,這對我的成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所以我的成長對於其他同齡人而言,就多了一個「勇於擔當」的「加速度」,這個加速度持續二十年,那麼我與很多同齡人之間的距離,可能會比傳統情況離的更遠,而自我認知的內容是全方位的,會帶來更多類似的「加速度」……所以題主即使你現在通過後天得到這種能力,比起先天很早就會自我認知的牛人,差距很可能仍然存在——當然,會比普通人(像我這樣的普通人)牛逼很多就是了。

如果題主習得了這種能力,記得來留言告知我,我很期待這種讓人振奮的可能! 總結的一個極端簡化版本的認知療法(貝克的認知療法與基礎(書名))。

步驟如下。

步驟一:了解,體驗認知模式。

步驟二:識別情緒及其程度。

步驟三:識別和評估自動化思維。

步驟四:認識補償策略和中間信念。

列舉一個格式塔心理學中的故事:一男子騎馬在冬天通過被冰雪覆蓋的康斯坦斯湖,到達一家旅店後,當旅店老闆驚恐的告訴他,他剛通過的是康斯坦斯湖後,該男子當即倒弊在店主腳下。

是的,該男子是被嚇死的,怎麼被嚇死的?結冰的湖,該男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認為這是一片平原,從容通過,而一旦其被告知實情,知道自己剛剛從一片結冰的大湖上通過時,瞬間倒斃。

該男子所無意識認知到的環境是一片平原(心理環境)。

而實質是一片結冰的大湖(地理環境)。

剛剛通過一片平原,還是一片冰湖。

這是一種認知上解釋的不同,導致的後果天差地別。

再設想一個情境:幾個人一起讀了這段內容:A:嘿,這個有意思,好好看下。

積極樂觀B:靠,這個太簡單了。

C:應該有幫助,蛋這太難了,我根本就不可能學的會。

焦慮沮喪D:即使明白了,我也不可能堅持練習的。

自責認知模式假設:人的情感和行為受他們對事件知覺的影響。

這種影響不是取決於他個人的感覺,而是取決於人們自身構築的情境。

認知模式表明:對處境的解釋(更甚於處境本身),會對隨後的情感,行為和生理反應產生影響,這些解釋通常都是以自動思維的形式表達出來的。

往往人們會注意到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但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對情境的評價。

初期對認知模式的認識,能夠達到以下程度就足夠了:1.在一個情境中,對情境的解釋(通常以自動化思維,意象表現出來)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2.這毫無疑問是最普遍的一個現象。

3.存在即是合理。

4.經過練習,是可以起到改善一些情境中(如較大場合影響發揮,高成就感者目的手段化)的表現的作用。

5.不經體驗和練習,是無效的,最多做為一項知識。

步驟二:識別情緒及其程度消極情緒清單:悲傷,壓抑,孤獨,不悅,焦慮,擔心,害怕,恐懼,緊張,憤怒,惱火,生氣,煩惱,害臊,尷尬,羞辱,失望,嫉妒,羨慕,愧疚,傷害,疑慮。

情緒的程度,指按照百分比的形式進行主觀量化。

以不悅為例,按照五等分劃分:百分之0程度的不悅:平靜。

百分之二十程度的不悅:有點不悅。

百分之四十程度的不悅:挺不悅的。

百分之六十程度的不悅:很不悅。

百分之八十程度的不悅:特別的不悅。

百分之一百程度的不悅:我要生氣了。

再以相信程度為例,五等分劃分:百分之0程度的相信:一點都不相信。

百分之二十程度的相信:有點信。

百分之四十程度的相信:半信半疑。

百分之六十程度的相信:挺相信的。

百分之八十程度的相信:很相信。

百分之一百程度的相信:堅信不疑。

識別某種情緒強度是否強烈,是決定是否需要識別某種自動化思維及進行評估的前提。

直白點說,如果某種消極情緒,影響度很小很小,幾乎可忽略不計,就甭把心思放在這個方面了。

有限的精力用到最關鍵的地方去,好鋼用到刀刃上。

自動化思維通常是與情緒,行為一起自發出現的,而非內省的,深思熟慮的。

前期識別自動化思維的方式是回憶一些產生消極情緒的情境。

互相交流時,識別自動思維的最佳時機是注意到情感發生變化時。

步驟三:識別和評估自動化思維3.1識別自動化思維1.最常見的自動思維是有某種程度的歪曲,且儘管有相反的客觀證據時,它還是會照常出現。

例如:玩遊戲時一定要贏。

表現的要最好。

2.第二種類型的自動思維是準確的,但其得出的結論可能是歪曲的。

例如:我沒有兌現承諾是準確的,但其結論「因此我是個壞傢伙」是歪曲的。

我有點緊張是準確得,但其結論"我無法表現很好"是歪曲的。

我很焦慮是準確的,但其結論"人不能有焦慮"是歪曲的。

3.第三種自動思維也是準確的,但絕對是錯誤的。

例如:這本書真難,沒個十天八天的別想理解透。

是準確的,但增加了焦慮。

自動化思維是與較明顯的思想流共存的,自發產生的,不是基於反省或深思熟慮的,很簡潔的。

重點:其是有利有弊的。

人們通常更多的意識到的是與自動思維相關的情緒反應。

稍加練習即可識別自己的自動化思維。

關鍵點:與問題有關的自動思維是會明顯引起情緒的。

正如前面所述,自動思維的存在是普遍現象,對於明顯歪曲的自動思維,人也可以自動或有意識的進行糾偏。

有些自動思維只是描述性的,無害的或與問題無關的,與問題有關的自動思維常伴隨著明顯的痛苦。

在經過練習(一般人無需太多幫助),學會評定情緒和識別自動思維之後,可聚焦於某一思維(一般從情緒反應程度較高的開始)。

明顯歪曲,並出現消極情緒反應的自動思維,對自動思維加以確認及反應(以更為適應性的方式)通常會使情感發生積極的轉變。

3.2評估自動思維在進行之前,可以自問一遍:進行這些活動的目標是什麼?目標:降低對於要評估的自動思維的相信度,降低負面情感強度,及做出更為合適的反應。

降低相信度,可根據情況不同而組合採用以下回答方式:1.證據是什麼?支持這個想法的證據是什麼?反對這個想法的證據是什麼?2.有沒有不同的解釋?3.最壞會發生什麼?我能承受的住么?最好會發生什麼?最理想的結局是什麼?4.我相信這個自動思維結果會怎樣?改變我的想法結果會怎樣?5.我該做些什麼?6.如果我的一個朋友遇到這同樣的情況,我會怎麼跟他或她講?適應性反應示例:自動思維:我應該會的,我真笨!(愧疚百分之60)適應性反應:實際上我應該不會做的。

這是一項新技術,我最終能學會的,但首先這需要我一直練習。

不管我是設法克服困難想法,還是乾脆尋求指導。

這和笨不笨都沒有關係。

不管怎麼說,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而且也在意料之中的。

步驟四:認識補償策略和中間信念上面的認知模式示意圖中,從核心信念到中間信念,再到自動思維,顯示了一個由深入淺,層層遞推的邏輯過程。

自動思維,局限於每個情境中。

跨情境的,性質上具有一致性的自動思維就可歸納為一種中間信念。

而跨情境又跨時間的自動思維(也可說成跨時間的中間信念)可歸納為核心信念。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心理學中對人格的定義。

說的通俗點,如果您的某種變化僅局限於一段不長的時間內,那麼很可能是不需要,也找不到核心信念的。

補償策略推薦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

完貼。

我想先分享一個自我認知的故事。

最近,跟身邊的朋友聊天,我發現大家都被一個問題困擾著,那就是畢業之後該做些什麼。

18-30歲、尤其是18-25歲這個階段,頻繁的變化、對人生可能性的探索是這個階段最顯著的特徵。

我們不得不開始嚴肅地思考,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適合做什麼樣的事,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伴侶,什麼價值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

而這些問題,常常會讓我們思考得整夜整夜地失眠。

我們很擔心,自己會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里一直這樣無所事事下去。

我認識一個姑娘,葉子,本科畢業之後,她也陷入了這種迷茫。

沒有去找工作,也沒有考研,她決定先去看看世界。

她申請了簽證,打算在歐洲和澳洲,一邊打工一邊旅行,幸好她的父母比較開明,很支持她的決定。

旅行中,每到一個地方,葉子會跟父母和男朋友報平安。

她也一次次地體驗著生命中的許多第一次。

作為一個南方的姑娘,當她在奧地利的林茨大學看到整片整片的黃色樹葉,顯得非常興奮。

漫步在澳大利亞的邦迪海灘上,她說以前很喜歡胡德夫的那首《太平洋的風》,這一回終於被太平洋的風吹了一下。

在悉尼歌劇院看了一場《羅密歐與朱麗葉》,她感嘆說,這一切都太震撼了,中國的文化機構真應該跟人家好好學習。

但是旅途中,更多的是孤獨、危險和未知。

她曾經在柏林的地鐵里被一個男人尾隨,在羅馬跟一群失業的黑人和無家可歸的中東人住在一條街上,也曾試過吃了上頓沒下頓,終於在夢裡吃完一整盤鹽焗雞。

有一天,她只能跟父母報平安了,因為男朋友跟她分手了。

原來那個幫她分擔著看世界的恐懼感的人不見了,她只能獨自承擔所有的精神壓力。

走在異國寒冷的街道上,她忽然很渴望有個伴。

她開始反思自己看世界為了什麼?以前,她覺得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生活,可是她發現,去了那麼多國家,她依舊是那個心理脆弱、神經敏感、很難承受打擊的人。

葉子漸漸覺得,人不僅需要廣博的見識,更應有讓自己安身立命的信仰,如果沒有信仰,就容易糾結於眼前的各種表象,看得越多反而越亂。

而看世界是為了獲取在未來幾十年中面對平凡生活的勇氣。

經歷了無數次奔波和絕望之後,她在悉尼找到一份暫時的工作,安定了下來,開始享受她眼中平凡安穩的美好。

英文中的「narrative」這個單詞,本意是」故事」,但被引申成為我們對世界的理解。

我們每個人頭腦中都有一個narrative,在不斷的回放著,它告訴我們成功是怎麼實現的,我們是怎樣的人,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等等。

二十幾歲,這是我們一生中最孤獨的時期。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跟葉子一樣,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嘗試中,發現自己的那個narrative,發現了自己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

而比起答案本身,獲得更多元、更多彩的經歷和體驗,去探索自己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美妙的。

順便賣個廣告。

鄙人有個心理學的小播客,會講一些自我探索的話題。

通過聲音建立起來的連接在我看來非常美妙。

我想用我的聲音,講一些屬於我們這個年紀的故事,外界的事物在我們身上激起的波瀾,往往也反映了我們的內心,所以,這個過程,也是一個進行自我探索的過程。

對了,我的這個聲音播客叫《x的心理秀》。

歡迎進入X的心理秀。

有抑鬱症的人自然能提高自我認知…輕微即可 認知自己主要是兩大方面,自己和他人,自己又分為顯性認知和隱性認知,而他人又分為熟人和陌生人。

這兩天做了個小練習,用一分鐘在紙上寫下幾個形容詞來形容自己,時間一到立馬停止。

然後讓自己的朋友、家人、同事也按照這個要求來形容你。

當我自己在寫的時候,發現其實當我自己寫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我自己的最大的缺點,這應該是下意思的反應,因為很多時候自己的缺點往往只有自己最清楚。

而我一直都覺得我最大的缺點便是虛偽,很多事情明明不喜歡,為了所謂的大局為重也會強迫自己去喜歡。

有的時候心裡已經忍不住罵人了,但是還是要保持微笑。

所以所有朋友給我一個共有的評價便是「為人太好了」。

當所有人都把形容詞發給我的時候,還發現不同時間段結交的朋友對我的評價也是不一樣的,初中朋友、高中朋友、大學朋友,他們的側重點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同一時間段結交的朋友寫的評語往往是相似的,這就說明在那段時間的我表現得就是那樣的。

而同事對我的了解是最淺顯的,可是由於我一直只是跟同事保持最簡單的同事關係而已,屬於下班之後就不會再交流了。

而我母親給我的評價卻是最差的,這也是因為我總是在她面前毫無保留的展示了自己最不好的一面吧,壞脾氣、不允許別人干擾自己、聽不進去意見,而這些卻是我絕對不會表現在外人面前的。

我的評價會與朋友的評價出現最大的差異點就是在缺點上,當然首先朋友給你寫評語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會是缺點,而是優點。

我與朋友的優點寫的倒是很相似,而我覺得最大的缺點--虛偽,卻沒有一個人看出來,在她們的眼裡全化為了優點,比如「紳士」「懂事」「會照顧人」。

這就是我想說的自我的顯性認知和隱性認知,對於很多喜歡把心情都表現在臉上的人來說,她們的顯性和隱形都是一致的,表達的是什麼內心想的便是什麼。

而對我們這種總是習慣隱藏自我的人來說,顯性和隱形確實恰恰相反的。

我們對於外界和他人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他們希望的樣子,而真實的自己確實完全相反的。

所以所有人都在誇你好的時候,只有你自己知道很多時候都是痛苦的。

對於我們這一類的人,我只能說希望能夠多以自我為重一點,在乎別人在乎朋友是好事,但是過於在乎反而讓自己特別的不開心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他人的認知分為熟人和陌生人,陌生人對自己的評價或者認知只是短暫的,更多時候是不必在意的。

你們的關係或許只是建立在最簡單的「謝謝」和「對不起」上,只要不出現大吵大鬧的情況,一個陌生人對你的認知大概都是還好。

但是人們對於熟人對自己的認知卻是十分看重的,還記得一個朋友問過我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評價?我們老是說個人唯一的敵人應該就是自己,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對呀,人這一生最大的敵人不是自己嗎?為什麼還是會深陷於在乎別人的評價,就算活得再怎麼自我的人多多少少也會在意自己在乎的人的評價。

我當時的回答是「成就感」,因為不論做什麼,支持我一直做下去的就是所謂的成就感,我自己覺得做得不錯和別人評價你做得真好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現在想想這個回答似乎是太淺顯了,若只是為了成就感,那不是只要一個事情的評價標準不就可以了嗎?那為什麼還如此渴望得到別人的稱讚。

人是群居動物,一個人完全不跟外界接觸是絕對不可能的,虛榮心、自我意識、渴望肯定等,這些都是我們一直需要被人不停的肯定,才能不斷進步的原因。

古典老師曾說過,千萬不要一個人在家憋大招。

這句話著實有理,一個人孤獨久了很容易產生自我認知不正確。

拿個例子舉例就是我一朋友,換了個城市,在沒有體重秤的情況下,一個月體重長了十斤而不自知,並且還自我感覺良好,在稱體重的時候才被嚇一跳。

所以,他人對你的評價和肯定重要嗎?重要。

但是不要太過於在意,不然讓自己陷入牛角尖,害的反而是你自己。

適當的反思、自省、改進,有助於自我的提升,若是過於糾結就會是很大的問題了。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會有人會評價你,這是不可避免的。

我唯一能努力修鍊的便是讓自己活得輕鬆一點,我所做得所有的事情都應該是因為我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

所以你也可以試試這個小練習,花一分鐘的時間形容自己,再讓朋友、同事、家人形容你,看看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其中的差異又在哪兒,原因又在哪兒?相信會讓你更加了解自己。

我想應該是擁有「自我判斷力」吧。

不要被引導,去懷疑(思考),不管事物多麼平凡,包括你自己大腦的想法。

你之所以考慮這麼多,是為了什麼。

想要向別人證明些什麼,或者你又在在意些什麼。

你越是在意的東西,就越得不到你想的結果。

原因就是因為你沒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卻想要自己不配擁有的東西。

然後你就自然而然的嘗到了失敗的感受。

生活本來就是自己一個人的事。

沒人會一直陪著你。

一切都需要你自己來做。

你一直在為別人而活,你一直看不起自己。

所以你內心掙扎無比。

聽見不想聽的話你就傷害別人。

其實你自己也不想這樣因為你自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你的思維被局限在一個怪圈裡你走不出來。

你無法向前走。

你很討厭自己。

你才19歲你就輕易對一個女孩說出我會愛你一輩子。

這就是你為什麼覺得自己以前的所做所為都那麼可笑,因為你不清楚明天會發生什麼,不清楚是什麼又將你改變。

你的精力你的耐心就這樣被自己不停不停的消耗,導致你對生活失去了應有的興趣,你的眼睛裡看不到別的。

你根本沒有一笑而過的魄力你玩不起遊戲你軟弱你無能。

可怕的是你還不停的騙自己,覺得一定是別人的問題。

你一失去一些在乎的東西你就被這些東西左右了自己的生活。

真正優秀的人不是突然間的一個笑話而哈哈大笑的,也不會因為一件不如意的事感到傷心難過,因為他清楚自己要走的路。

他清楚他不可能從別人身上得到根本性的幫助。

也一定不會讓別人改變自己。

而你現在要做的就是不停的深入思考把所有困擾你的讓你不爽的人和事都思考清楚。

想清楚一切問題的根本原因在哪。

當你想清楚後你會清楚其實你真的什麼都不需要。

你需要的就是相信自己,接受自己之前自己一直在逃避的不願面對的東西。

然後你清楚了自己。

誰看你都是一個樣子。

所有人的眼裡對你的看法大都是是一致的。

你要做的就是認清你是誰,你在幹什麼。

沒有自信和自愛你什麼都做不了。

人越清醒就越孤獨。

永遠不要排斥這份孤獨。

學會享受它。

你好個人覺得要提高對自己的認知,就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儘可能詳細深入的分析,了解的越深刻,心態變化越明顯,這一進度和你刻意分析的時間成正比。

但是並不止於此,我在認識比較久的朋友,關注過兩三年經常能看到答題的一些知乎大v,還有最明顯是在自己身上(因為有過多次比較明顯的認知起伏),深刻的感覺到了身處環境對認知的影響巨大,不過這個結論我也是才產生半年左右(讓我想到一本書,好像叫《大眾心理學》)。

如果可以,建議在分析自己的時候不要只關注在自己身上,也要同時關注身邊人事環境對你認知的影響。

最後,祝好運 第一步:升職,第二步:加薪,第三步:下班到點走人。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看文章為什麼要做營銷並且建議能做的人都去做?一篇提高你認知和助你人生順利的文章 相信我的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思路階級引力論V0.8版 人們都願意固守自己的認知,人們在接收信息的時候,通常更傾向於接受與自身邏輯相似的信息,用於加持自身觀念,但對於與自己意見相背離的觀念,常常是拒絕接收的。

誇張一點來說,可以說,大多數人的心理表徵其實是自負而自滿的。

這也就是帶來了一個問題:認知的改變變得困難。

人的認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的認知是可以提高的,否則社會將無法實現經濟發展和文化進步。

人們能夠在不斷學習中重塑自我。

認知是需要不斷刷新,不斷升級,否則局限的認知將束縛我們的思考問題的深度。

區分一個人的認知深度的差異來源於對同一個簡單問題的不同層次的理解。

我們來舉個例子:提問:如何提高閱讀效率?先想想,你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有人回答學會速讀法,提高閱讀速度。

有人回答閱讀後做讀書筆記。

還有人回答根據書主題、目錄、結構,快速通讀一遍。

以上我認為都屬於具體的現象回答。

有人回答閱讀的本質是為了思考,而思考的關鍵在於反覆訓練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思維能力。

通過閱讀一本書激發的思考能夠作用於生活,與以往知識形成串聯。

有人回答提高閱讀效率就是提高知識轉化率,實現輸入到輸出的轉化過程,將所讀信息內化。

以上我認為屬於深度認知的回答。

那麼總結一下:深度認知是在分析具體現象以後找到抽象規律。

如何才能做到深度認知呢?我們來了解下幾個領域的大師們是怎麼提高認知深度的?柏拉圖古希臘哲學家他提出的理念論,他認為世界是由兩個世界構成的,其中一個世界是一個可感可流動的時間,我們能看到的世界,看見人與人交流,看見車輛穿行流動,看見陽光照射,看見雨水滴落,這樣的世界是可感世界。

但有一個與可感世界並存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裡是不隨著外界的改變而變化的,它是永久存在的世界!比如說善良、邏輯、倫理。

比如,太陽是宇宙中運轉的恆星!這是客觀存在而無法直觀感受的!那裡的理念是永恆不變的,只能用理智來認識。

認識到這一點,就可以知道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理念世界不完美的仿製品!這是哲學家的深度認知。

理查德·費曼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他一直假定自己是無知的,對外界一直保持著懷疑的態度和驗證的興趣,會永遠用自己的執著和堅持來完成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

他認為應用原理,比記住這個原理更加重要。

因此他總是能將複雜的科學原理轉化為簡而易懂的的生活知識,他始終堅持理論是要來服務我們的生活的。

這是物理學家的深度認知。

查理·芒格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他認為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是多樣性的複雜化的,而現代文明的學科細分化,將問題都細分到了不同的學科,卻忽略了問題的本質,問題的複雜性本就不是一個學科理論可以解答的!當我們試圖理解一樣看起獨立存在的東西,我們將發現它和宇宙的其他一切都有聯繫。

因為這個世界不是按照細分學科的方式組織起來的。

我們應該總是採用多元的,多方法論,多跨界學科的知識來處理同一個問題!這是現代投資家的深度認知。

理查德道金斯英國著名演化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和科普作家他認為我們需要意識到消除主觀偏見多麼難。

每個人都難免存在主觀偏見,而避免主觀偏見的最好的方式是雙盲實驗。

這是生物學家的深度認知。

大師們都採用深挖問題,直面本質死磕的方式,提高對事物的認知。

哲學家柏拉圖採用了探尋世界本源的方式來追求永恆的真理之美,投資家查理芒格採用了多元思維構建多樣模型來提升自己的認知,物理學家費曼以及生物學家道金斯都保持著懷疑精神和實驗精神在面對不斷修正的科學理論。

我是心合,歡迎關注的我公眾號:知識共享圈。

推薦閱讀: ※自己是個沒有觀點毫無主見的人怎麼辦?※做科研的人會時常懷疑自己項目的實際意義嗎?※處於各種自我否定的階段,想走出來,怎麼辦?※生活平靜,為什麼我如此不開心? TAG:心理學|心|心理|自我認知| 一點新知 GetIt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