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自己夠了解嗎?如何更清晰培養「自我認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認識自己,在心理學中叫做「自我覺知」 ,指的是對自我的清晰認知、透徹了解和 ... 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很容易放大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從而覺得自己 ... 你對自己夠了解嗎?如何更清晰培養「自我認知」? 作者 虎嗅網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虎嗅網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Twitter 複製文章連結 已複製文章連結 人生職場 你對自己夠了解嗎?如何更清晰培養「自我認知」? 2022年1月21日 作者 虎嗅網 文章來源 虎嗅網   展開 在我們的一生中,如果要選出一個需要持續去思考和解答的問題,你會選擇什麼? 我想,無論如何,「認識自己」肯定會有一席之地。

這句話,寫在古希臘德爾菲神廟上,也寫在《道德經》裡。

東西方的先哲們不約而同把它放到如此之高的位置,也許也說明了它的重要性。

認識自己,在心理學中叫做「自我覺知」(Self-awareness),指的是對自我的清晰認知、透徹了解和合理評價,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自知」。

有趣的是,絕大多數人都以為自己具備很高的自知能力,但他們的覺知往往都是錯的。

心理學家TashaEurich的研究發現:約95%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能夠恰當地評價自己,但在所有受訪者裡面,實際上只有約15%的人,對自己的評價跟實際的表現是比較匹配的。

許多朋友可能知道一個心理學效應,叫做「鄧寧-克魯格效應」,講的也是這一點:在各種測試中得分越低的人,對自己的自我評價和認知越偏離實際。

換言之,表現越差的人,往往會更不自知。

社會心理學上,也有一個現象,叫做「優於平均效應」。

什麼意思呢?它指的是:大多數人往往會認為,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和特質都「超出平均水平」——儘管我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理論上來說,只有不到50%的人能「高於平均水平」。

但我們總會覺得,自己就是特殊的那一個。

只有自己是對的,其他人是錯的。

那麼,不自知會有什麼問題呢?如果一個人不夠自知,但同時他生活得很幸福、很快樂,是不是也是一件好事呢? 1.非得要去認識世界和自己? 經常有朋友問我這個問題:為什麼一定要去追求更透徹地認識世界和自己呢?我難道不可以不去考慮這些問題,只是安安穩穩過著自己的生活嗎? 其實,不夠自知的話,往往是很難真的過得幸福的。

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大腦會有一個功能,會把我們生活中經歷的事件,接收到的資訊,我們內心的想法和反應,以及我們所作出的應對,等等這些東西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有序的、自洽的整體,從而構成我們的「自我」。

這個由大腦所建構出來的自我,就叫做「敘事自我」(NarrativeSelf)。

如果不夠自知的話,會有什麼問題呢?你所構建出來的「敘事自我」,很可能是彼此矛盾的、難以相容的。

這會導致,我們常常會遭遇到自己無法逾越、無法克服的「認知屏障」。

我們被這些屏障阻斷,無法越過去,也無法繞過去,因為在我們的「敘事自我」裡面,這些障壁本是不應該出現的,但實際上,它們就是出現了,而我們的經驗無法理解它們的存在、也無法解決。

這其實就是許多人在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和困擾的來源,也是造成我們內耗的一個重要因素。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為什麼我這麼優秀,但大家就是不喜歡我? >>你真的有你所想的這麼優秀嗎?你的「優秀」對別人來說真的有價值嗎?別人是否喜歡你,跟你是否優秀之間一定有必然關係嗎? ——明明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們好,為什麼你們就是不領情? >>這種「為你們好」是真的好嗎,還是你一廂情願而已?別人真的需要你這樣做嗎?你的方式和手段真的沒有任何問題嗎? ——我勞心勞力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結果這麼糟糕? >>你的付出對事情的發展起到了實際的幫助和作用嗎?這些付出有實際意義嗎?結果真的是可控的嗎? 諸如此類… 「自知」可能未必能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幸福,但它可以幫助你更清晰地了解你的能力邊界和認知邊界,從而規避風險,避免陷入自己所無法處理的事態裡面,也避免鑽牛角尖、停留在內耗、後悔和沮喪之中。

反過來,「不自知」也許能給你虛假的滿足感,但長期來看,這種虛假的滿足感一定會在某個時刻被戳破、引爆,從而讓自己陷入「認知屏障」的圍困裡,無路可走。

2.如何培養自己的自知能力? 那麼,如何培養自己的自知能力呢?特別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協調好自己對感性和理性的調用。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於用感性、直覺的方式,對外界作出反應。

※舉例 如果現在問你:你這段時間開心嗎?你是會按照當下的感受去回答,還是認真思考一下,回顧一下近期的情緒和心情狀況,再謹慎地去回答呢? 許多人可能覺得自己是後者,但實際情況是:我們基本都是前者。

原因很簡單: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去考慮很多問題、作出許多判斷和決策,如果每一個都要認真思考的話,那麼會非常累,大腦也會超負荷。

因此,我們產生了一種能力,依靠記憶裡最直觀、最容易被提取出來的資訊,快速對環境作出反映。

這種模式,按照丹尼爾.卡尼曼的說法,就叫做「啟發式」。

啟發式可以提高我們的效率,降低我們的認知成本,但是,它同時也很容易造成我們的誤判,誘導我們作出錯誤的、有所偏倚的判斷。

※舉例 如果我問你:你覺得自己做得比較好、比較擅長的事情是什麼?你會如何思考呢?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從兩個方面去思考:要么,是從近期發生過的事情裡面,選一件記憶猶新的、覺得做得還可以的事情;要么,是選出一件對自己影響深遠的、印象深刻的,受到出乎意料的讚譽和認可的事情。

前者就叫做「易得性啟發式」,也就是「更容易被想起來的事情」;後者叫做「代表性啟發式」,也就是「更難以忘記的事情」。

但這樣得出來的結果,真的能夠代表真實的你嗎?其實是很困難的。

它無法排除掉運氣、環境、資源、支撐等因素的影響,更加無法代表你真實的水準和能力。

但久而久之,這種思維方式所造成的觀念,就會不斷堆積在你的認知裡面,從而慢慢地造成你對自己認知的偏差,遮掩住你的視野,讓你無法更加清晰地看清自己。

這是過於依賴感性的結果,但過度依賴理性呢?其實也不好。

過度依賴理性的人,很容易陷入一個陷阱,就是「過度反思」。

他們會過於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關注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關注自己離心目中那個「完美標準」有什麼差距、差距有多大,一遍又一遍地在內心反芻,告訴自己「我不應該再犯這些錯誤」…… 而很容易忽視:其實你所關注的錯誤,很可能只是無傷大雅的一個碎片;你過度的反思和自省,其實對行動幫助不大,反而會因為一遍又一遍地讓自己沉浸在恐懼之中,從而失去了行動的動力和勇氣。

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很容易放大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從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產生消極的偏差。

3.有更好培養自我認知的方式? 那麼,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 我一直提倡的觀念,是在生活中靈活地應用感性和理性。

也就是:用感性提供材料,用理性進行分析。

舉例 像前面的問題「你擅長什麼」,一個比較好的方式是什麼呢?不是在當下去回想和思考,而是在平時就需要有意識地去累積。

也就是說:當你在工作中接觸各種不同的場景、操辦不同的事情時,就可以多沉浸進去,去感受: 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感覺是愉悅,還是無聊? 我對它是否有進一步探索的好奇心,還是只是公事公辦、毫無興趣? 我在做這項任務的時候,是感到很流暢、很舒服,還是非常艱澀,需要經常停下來思考? 我能很自然地進入心流狀態裡,還是特別容易分心和走神? 別人對我的成果是什麼樣的評價?是很滿意,還是不夠滿意、勉強能用?…… 回答這些問題,依賴的不是理性,而是感性。

不要束縛住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而是忠實地記錄下來自己內心和狀態的波動,問問自己: 我現在感受到的情緒是什麼?是哪個細節、哪個環節,讓我產生這樣的情緒? 這個過程中,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只需要專注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忠實地把它們記錄下來就好。

要相信,你的內心不會欺騙自己。

當然,由於人總是會有狀態的波動,所以一兩次的記錄不能說明什麼。

最好是把這種做法變成一個習慣,每天完成日常工作,或是定期對項目進行檢視時,都可以做一遍,問一問自己內心的實際感受。

我在以前的文章裡,經常會講到多做日誌和復盤(檢討、回顧),其實指的就是類似這樣的記錄。

接下來,你要做的是什麼呢?就是用自己的理性,去對感性所收集的這些材料進行加工,去思考: 這些收集起來的材料有沒有什麼共性? 是什麼樣的事情和任務,會引發我的好奇/愉悅/成就感/無聊/困難/煩躁……? 我能不能總結出一些簡單的規律,來講清楚我的傾向? 換言之:感性收集關於事情和情緒的原材料,理性則是對這些原材料進行總結、提煉,抽像出一個個規律出來。

在調用理性進行總結時,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多地沉浸在「我是不是又做錯了」的思維定式裡面,而是要跳出來,拔高自己的視野,盡量把自己從「那一刻的自己」裡抽離出來,用一個更高的角度,去冷靜地俯瞰自己。

你可能還會記得: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強調過:我們要做的,是對外沉浸,對內抽離——用在這裡其實也是適用的。

唯有把感性和理性良好地結合起來,協調好兩者的關係,我們才能對自己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

4.如何藉由外部世界來了解自己?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是什麼呢?是自我跟外部世界的碰撞。

山本耀司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

」 很多人的一個認知盲區是什麼呢?就是過於關注自己,從而忽略了「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的。

但實際上,我們對自我的認識,跟別人對你的認識,往往是不重合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做「自我-他人不對稱模型」(Self-otherknowledgeasymmetry,SOCA模型),指的就是:對於情緒的判斷,我們往往比他人更準確;但對於跟智力相關的判斷,他人往往比我們自己更準確。

為什麼會造成這個現象呢?主要就是因為前面講過的「啟發式」。

過度依賴於啟發式,會使得我們的記憶和思維進行過濾,把那些平平無奇的資訊過濾掉,只留下印象深刻的、記憶猶新的、給予過較強回饋的資訊,從而為我們的「敘事自我」,填充進大量虛假的、片面的資訊。

這就導致了,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往往會由於真實的情況,從而形成「積極偏差」。

所以,一個非常重要的做法是什麼?就是不斷去擴大自己的認知邊界,去接觸更多的人,跟更多的人建立聯繫。

可以是合作,可以是友誼,可以是溝通和交談…… 在這種聯繫之中,去打破自己的「積極偏差」,讓自己意識到: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厲害」的人,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很出色的領域,原來我對自己的評價可能是不準確的、真正優秀的人是這樣的,原來還可以有這樣的產業、可能性和生活方式…… 進一步,這種拓展認知邊界,又能夠不斷碰撞出火花和靈感,為自己提供更多的機會觸點,讓自己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

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實際上,你可能會發現,許多自我感覺良好的人,許多固執、死板、優越感十足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性:就是視野都局限在自己身邊的小世界裡。

他們很容易坐井觀天,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全然不知道世界有多麼寬廣。

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當你跟別人進行交互、合作的過程中,你也可以經由別人對你的評價和回饋,來更加準確地把握自己的水準。

所以,我常常說,如何更好地找到自己的長處呢?一個行而有效的做法就是:跟別人閒談的時候,問一問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了解別人對你的看法——這往往會比你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更重要、更有用。

比如: 如果用3個詞形容我,你會用哪3個詞?為什麼? 這可以直觀地反映出你在別人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往往也就是你跟別人交往過程中,最直覺、最下意識表現出來的特質。

如果你想花錢購買我的時間,你希望我能幫你做什麼? 這可以直觀地反映別人對你的評價,幫你了解別人對你能力、長處、優勢的認知和判斷。

我有沒有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做得不夠好?有沒有哪些細節,你希望我能換一種做法? 這可以幫你了解你對別人的影響,幫你打破自己的認知盲區,了解到你自己覺察不到、發現不了的盲點。

當然,可以不用如此直接,而是應該按照場合、氣氛,「適當地」去詢問,這就需要考驗你的溝通能力了。

簡而言之:只有把自己跟外界的交互和聯繫結合起來,我們對「自我」的認知,才能變得更加完整。

5.思考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最後,簡單提幾個問題,可以進一步幫助你去思考: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TashaEurich提出了7個自我覺知的角度,分別是:價值觀,熱情,志向,環境,行為模式,反應,影響力。

我把它重新提煉成了三大維度,分別是: 1.我是誰? 這是對於「現在的我」的判斷。

主要包括: 能力:我擅長做什麼的事情?不擅長做什麼樣的事情? 環境:在什麼樣的環境和氛圍裡面做事,我會感到如虎添翼,非常舒服? 反應:當我遭遇到外界的刺激時,比如機遇、風險、威脅、突發事件,我的情緒和下意識的反應一般是什麼樣的?我通常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去解決問題? 2.我從哪裡來? 這是對於「根基的我」的判斷,主要包括: 信念:我有哪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對於這個外在世界的規律和法則,我相信些什麼?不相信什麼? 價值觀:哪些事情是我的原則,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壞的,我如何判斷一件事情的好壞? 3.我要去哪裡? 這是對於「理想的我」的判斷,主要包括: 目標: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過上一種具體什麼樣的生活?在做什麼事時,我會感到非常快樂、滿足,特別容易進入心流?我希望能夠做出什麼成果,來證明我自己?我希望別人如何評價我、稱呼我?我想用一種什麼身份去認識別人、跟別人交流? 這些問題,你現在未必有答案,未必有肯定的、明確的、正確的答案,但不要緊,慢慢來,畢竟如同前文所說:認識自己,本來就是需要用一生去踐行的功課。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普通人也有機會成功嗎?先搞懂「底層認知複利」 總是不敢爭取機會?教你擺脫自我懷疑的10種方 法   週餘   篇 註冊/登入會員 免費註冊 161974   分享文章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Twitter 複製文章連結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虎嗅網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Twitter 複製文章連結 追蹤股感 @stockfeel 詼諧輕鬆看時事 股感,來自生活 影像中的股感 每日知識發送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1 捨棄物質、整理思緒,3招開始「斷捨離」新生活 人生   2 複利效應不僅限投資!「原子習慣」如何帶來超凡成就? 人生   3 低層次的人總結經驗,高層次的人使用模型,最高層次的人… 人生   4 提升學習效率、工作思維都適用!5分鐘學會「點線面體」思考法 人生   5 如何提升記憶?科學家從實驗告訴你 人生   6 如何從過度思考的內耗中解脫出來? 人生   7 加班晚睡總讓你「起不了床」?3原則、5對策再也不加班 人生   8 是錢控制你或你控制錢?消費的「想要需要必要」 財商   9 95%勵志書都是平庸之作!看這10本就夠了 財商   10 總是被嫌效率差?「番茄工作法」奪回時間管理自主權! 財管   11 人生遭遇瓶頸,如何在低谷與徬徨共處? 人生   12 為什麼職涯總不如意?不知道這些「職場規則」,注定痛苦! 人生   13 放下筆電,你應該「手寫」做筆記的3個原因 人生   14 一段貝索斯的傳奇演講:偉大的人生只與選擇有關 人生   15 普通人也有機會成功嗎?先搞懂「底層認知複利」 人生   16 稻盛和夫:高層次的人,善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人生   17 職場、情場都適用!如何留下最完美「第一印象」 人生   18 無移動、無需求、無雇用:後疫情的「三無世代」我怎樣聰明工作 財商   19 那些學校沒教的事!盤點四年青春大學生活必做5件事 財商   20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你在哪一個層級? 財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