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重點複習:團體輔導的發展階段與技巧一~準備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由團體發展歷程的探討,雖然各團體有其獨特性,但其發展歷程也有其相似的處, ... 吳武典(1987)亦參用學校團體諮商最流行的Mahler(1969)的五階段說(準備—涉入— ...
這是我的部落格這裡記錄了我的點點滴滴!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106112117第五章重點複習:團體輔導的發展階段與技巧一~準備、開始與轉換?未分類資料夾如何做好團體前之準備,包括如何擬訂團體計畫書,並舉例說明:成員之招募與篩選,其中包括招募成員必須注意的倫理,如何做好招募成員之宣導以及篩選成員之措施,如個別會談、團體預備會議等。
進一步對團體成員如何從團體中得到最大收穫之準備心態,以及團體領導者與團體協同領導者的協調合作之自我檢核事項,分別加以介紹。
由團體發展歷程的探討,雖然各團體有其獨特性,但其發展歷程也有其相似的處,因此如果團體輔導者,能更清楚團體發展每個時期的明顯特徵或傾向,才能知道哪些因素有利於團體發展,或哪些因素會阻礙團體,也能對團體中可能發生哪些事件,洞燭機先,適時合適的介入,以促進團體的發展,達成團體目標當團體領導者做好團體前的準備,包含團體計畫的構思、設計、擬訂,進而招募團體成員,經過面談、篩選,發出通知或聯絡,邀請合適成員參與,協同領導者的協調溝通,安排好安靜、大小合適、隱密、通風良好、光線合宜的團體環境,準備好第一次開會所需的材料,你即將與你的團體成員開始「會心」了。
團體的開始階段、轉換階段皆有其特徵,但於不同性質團體、領導者的理論取向、領導者與成員之人格特質需求、團體的目標、團體的長短之不同而各有不同,每個團體皆有其獨特性,亦皆有其於不同團體階段之問題。
ㄧ、團體發展階段的統合觀點近年來學者於團體發展階段的探討,有漸趨折衷簡化的趨勢,如Forsyth(1990)綜合Hill和Gruner(1973)、Hare(1982)、Lacoursiere(1980)等學者的觀點,將團體發展分為:(1)導向階段(團體形成);(2)衝突階段(暴風雨期);(3)凝聚期(分配生產期);(4)工作階段;(5)結束階段。
吳武典(1987)亦參用學校團體諮商最流行的Mahler(1969)的五階段說(準備—涉入—轉換—工作—結束)。
Corey(1990)更進而將團體發展階段概分為:(1)定向階段(orientationstage),這是團體開始時的探索階段;(2)轉換階段(transitionstage),其特徵是處理成員間及成員對團體的衝突、防衛與抗拒;(3)工作階段(workingstage),其目標為行動-處理重要的個人問題,並將由團體中的學習或領悟,轉化為團體內部及開始嘗試於團體外個體生活中的行動;(4)鞏固階段(consolidationstage),重點在運用團體中的學習,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並包括團體後問題的探討、追蹤觀察及評鑑,作為結束。
如果把Corey的團體發展觀點仔細分析,作為一個團體輔導者應要了解除了上述四個階段外,還包括團體形成前的準備階段,以及團體結束後的追蹤觀察及評鑑階段。
因此將團體輔導發展階段概分為(1)準備階段;(2)開始階段;(3)轉換階段;(4)工作階段;(5)結束階段與與追蹤與評估共五個階段。
謹分為兩章加以介紹。
二、團體輔導者對於團體輔導發展階段的觀點整理如下:1.團體是個人改變的有效途徑。
2.團體的目的係於團體的發展歷程中,善用團體的力量激發團體及成員的潛能,以促進成員成長與學習,達成團體輔導的目標。
3.團體輔導者與團體成員對團體的發展具有影響力。
4.團體發展歷程與團體效果有密切關係,唯有具體觀察與描述團體歷程,才能清楚地解釋團體效果。
5.由陳若璋、李瑞玲(1987)多向度的團體研究結果,指出團體歷程與團體效果的間,可包括前置因素、中介因素及後效因素等三個因素,以及團體前預備程度、成員向度、團體輔導員向度、團體事件處理向度、團體過程向度、團體發展階段因素、團體結果等七個向度;由此可知,團體發展於團體歷程及團體效果的重要性。
6.團體輔導的發展階段,因各學者或團體輔導者的理論架構、團體成員的特性、團體的目標、團體的時距,以及團體中的事件而異。
有其獨特性,亦有其共同的基本模式,但沒有一個最佳的模式,宜由團體輔導者依其團體的特性,適切地規劃或歸類。
7.團體輔導者於團體發展過程中,要能敏察團體此時此刻的發展,了解團體於不同階段的變化,而其變項的效標包括:(1)團體的情緒狀態;(2)內容主題;(3)具有影響性角色的變化;(4)團體結構的變化;(5)團體活動;(6)團體目標的催化來源;(7)成員的主要防衛(可參考表5-2及5-3所示),以及其團體規範的變化,成員的參與或投入行為的變化。
三、團體組成前,團體輔導者的十大自我省思當團體輔導者醞釀組成團體前,可能需要自我省思下述十個與組成團體有關的問題:1.我身為團體輔導者,要考慮的問題有哪些?2.如何妥善擬訂團體計畫書?如何妥善執行此團體計畫?3.團體實施前,如何有效的招募成員?4.團體成員篩檢時的標準為何?若有不適合的成員如何妥善處理?5.如果採用個別晤談方式進行篩選時,我會使用的適切方式為何?6.我如何解釋團體成員可能對團體的助益及風險?我又如何將此心理風險減至最低?7.我對團體中人性觀,可能會有哪些迷思?8.團體形成前,當我決定邀請成員後,如何在團體聚會時,使團體成員有機會發揮其潛能,共同探討團體的目標與達成的方法?9.當組成團體時,我如何考量遵守團體專業倫理有關的議題?10.於過去的團體經驗中,我把團體準備的重要性比重如何?有哪些與團體有關事宜,我可藉由團體的準備做適當預防。
四、團體計畫書的內涵1.團體的目標:團體的主要目標為何?每次的子目標為何?成員參加此團體的主要目的為何?2.團體的對象:團體的主要對象是誰?一般考慮的要項如年齡、性別、學歷、婚姻、經驗、問題或期待改變的行為以及其他特殊的人文變項。
團體主要是為誰設計?團體的性質為同質性或異質性?3.團體的名稱及性質:例如成長性或輔導性團體,如自我成長團體;還是針對某一特殊問題的諮商性或治療式團體,如中年危機調適團體。
4.團體的需求:團體輔導者如何去覺察成員的需求。
5.團體輔導者對此團體的基本假設。
6.團體輔導者的準備:含團體輔導者的專業經驗及專業資格,以及團體輔導者與協同團體輔導員的協調、溝通、默契與分工。
7.團體成員的篩選:針對此種團體主要成員的邀請及合理的篩選過程。
8.團體人數的上、下限:一般而言,如果只有一個團體輔導者,小團體的人數為8至10人(含團體輔導者);若含團體輔導者可開放至8至15人(含團體輔導員)。
若低於8人,萬一成員流失或缺席,將影響團體動力;而若超過15人,又恐人數太多而影響團體互動。
9.成員參與團體的準備:是否須有事前的準備,如公、私事宜及時間的妥善安排。
10.此團體的結構及運用技巧的適切性:如團體成員是自願或被指定參加,團體運用的技巧為何?團體輔導員是否能使用熟練。
11.成員可能風險的說明及防範:成員與此團體可能冒的風險為何?團體輔導者如何讓成員了解,並保護成員不犯可能的風險?如果成員中有未成年者,如何給予適切的保護措施?12.團體計畫的評估與追蹤:團體計畫評估以及追蹤的過程是否客觀周延。
13.團體討論的主題:須確定團體的主題,以及決定團體主題的決定權來自團體輔員或團體成員。
14.團體發展階段特徵的考量:思考此團體每個階段的特徵、團體輔導者的功能、可能產生的問題,以及團體輔導員的因應措施。
15.團體的預算書的考量:如由機構贊助、成員負擔或二者兼予考量。
16.團體的時間:如每週一次,每次2小時,進行6週或8週。
五、團體成員如何從團體中得到最大的收穫團體開始前,團體輔導員和團體成員討論參與團體的一些引導如態度及心態,以及如何將團體中學到的東西運用於生活中,是為了使他們的參與得到最大的收穫。
但提示過多亦可能影響對團體的運作,因此團體輔導員必須思考哪些引導是於預備會議說明;另外有些說明於團體進行中,視團體的發展及成員的狀況適時提出,以便有助於團體的發展及增進團體的氣氛(曾華源,1989;Coreyetal.,1992)。
謹提供一般團體成員參與團體的建議。
(一)積極參與於團體中積極的參與,可以給自己更多的學習機會,反之,一個沉默的旁觀者限制了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且會使人誤解您不想投入,雖然沉默也可以從觀察中學習,但也可能失去別人想由你的參與中學習的機會。
(二)準備的心思思考你參加團體的目標,你想在團體中學習的具體改變,於每次參加團體前,必須花些時間準備,包含身心的調適。
(三)以新的經驗去享受團體的學習有些人可能過去有參加過別的團體,易於與現在的團體經驗做比較,或可學習放下過去,把握現在去體會及敏察此次團體中自己當下的感受。
(四)學習於團體中適切表達自己團體是一個探索及表達自己最好的地方,於團體參與中可以學習把自己於團體的感受,不論正向或負向的感受皆可表達,但強調的是你個人的感受,而不涉及人身攻擊。
於團體中亦可學習適切表達正向、負向的感受。
(五)在團體中學習實驗及成長學習在團體中,實驗以各種不同的方法表達自己,學習練習你比較喜歡的新行為,例如過去你不太敢向別人打招呼,於團體中你可以學習不同方式向別人打招呼、關心別人。
並於團體中學習探索自己的感受、價值、信仰、態度、思想和考慮可能的改變,由其中的自我探索及他人的互動中學習中成長。
(六)保持彈性有些問題你希望於團體中探討,也要有心理準備不是每件事都會如願,但相信團體中探討的事,都可能對自己有幫助。
(七)一次只處理一件事於團體的過程中,可能我們有許多事交會在一起;學習一次專心地處理一件事,並於團體中適切表達出來。
(八)學習回饋的給予與接納於團體中有許多機會可能會與別人分享你的感受,學習坦誠的回饋—對事不對人、不標籤化、不以偏概全,如此可增加成員的信任,亦可學習誠實面對自己的生活。
反之,別人的回饋,要學習接納、傾聽及思考,但不必把別人的回饋當真理,也不必太快拒絕。
對別人的回饋是給予忠告、避免質問諷刺。
(九)決定自己的開放程度,並對自己做的事負責(十)適度期望包括不要期望立即的改變,不要期望別人會一直讚賞你的改變,不要期望團體的成員都應了解你,或你認為對每個成員都十分了解;因為在團體中,不論你或其他成員於團體中表現的,只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自我的一面。
(十一)感謝的心於團體中的相聚或會心是一種機緣,因此學習惜緣惜福,把握在團體中此時此刻的學習,由團體輔導員及成員的互動中成長與學習,並將這些學習經驗適當的運用於生活中。
六、團體輔導者與協同團體輔導員的協調與準備除了上一節所述,團體成員於參加團體應有的準備,團體輔導者與協同團體輔導員亦必須做好妥善的準備,否則在團體帶領過程中,可能對自己、對團體成員及對此團體都會有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一般團體帶領前,團體輔導者與協同團體輔導員必須共同考慮的事項如下:1.我對此類型團體性質熟悉嗎?我的專業能力及經驗是否勝任?2.我對此團體做了多少準備?對團體計畫書是否周延?團體計畫書所計畫的我是否可以有效地執行,並做好準備(含材料、地點以及有關事宜)?3.經由團體前面談及團體前預備會議後,我對團體計畫是否須做更適切的修正?4.我過去帶領類似團體經驗是否自我整理妥當,以免帶著不當的心態進入團體?5.我是否和我的協同團體輔導員有充分的溝通、協調或默契的培養?例如於團體前由相互討論或做類似「對對新人」的遊戲增加相互了解,兩個人的個性及團體工作習慣是否可以搭配?兩人的專業取向是否配合?以及團體中發生事件的處理觀點、方法、彼此間能否相互尊重、信任?皆須於團體前充分溝通協商。
6.我是否有充分意願及信心來帶領此團體?7.我是否願意全力以赴與此團體成員一起成長?8.我的身心狀況,於目前適合帶領此團體?9.我是否與我的團體督導討論我對帶領此一團體的準備及可能困境的處理。
10.每次團體前,我需要做一些準備練習及思考如何完成每次團體的目標,並且提早到達團體場地,讓自己放鬆一下,於團體中學習亦能覺察自己的感受。
11.團體後,與協同團體輔導員討論整理團體過程及完成團體記錄、分享及回饋彼此於團體中的觀察學習、相互支持鼓勵、共同研商團體事件的處理、討論下次團體的進行方式。
12.於團體進行時,定期與團體督導討論。
七、團體輔導開始階段的特徵、問題與處理(自行參考書本)八、團體開始形成的方法Jacobs等人(1994)建議下列七種方式:1.先對團體的目的及性質做開場白後,進行團體成員相互初步認識,此模式最常用於心理教育及任務或工作團體,有時也適用於治療性團體。
2.團體輔導員以兩三分鐘做簡要說明後,即開始引導成員間相互介紹的練習,希望團體成員一開始就能投入,彼此分享,如:今天的心情,或姓名簡介,以及最喜歡的動物及原因。
3.詳細的指導說明,將有關此次團體事宜說明清楚,接著就進入團體的內容,通常為較工作取向的團體,以協助成員進入工作狀況。
4.開始時簡短介紹團體性質,進一步說明團體的內容,較適合於任務/工作團體,於第一次聚會時,互相交換意見,並清楚團體目標及認識成員。
5.開始時,先以簡短的團體介紹,進而把團體分成兩組討論團體的目標,再回到大團體分享及討論,於前述分組,可以增進成員討論機會。
6.先對團體做簡單介紹,進而讓成員完成「語句完成形式問卷」。
此問卷的目的在引導團體成員能把焦點專注於團體的目標,此方式適合於工作或任務導向團體、心理教育性及諮商治療性團體。
7.先進行一個介紹性練習,而練習的項目中最後一項,是團體成員對此團體目標最大的期盼,此種方式不僅幫助團體成員介紹自己,並可將焦點投入團體的目標。
以下幾個例句為筆者參考Corey和Corey(1992)於團體開始時的介紹,團體輔導員可參考的例句如下: 在此次團體裡,不知道各位最希望學到什麼?願意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參加這個團體?(成員對團體期望的澄清及引導成員積極參與之心態) 我們或許可以把每個人如何知道這個團體?為什麼會參加這團體的動機及期望談談看?(團體成員參與之動機及期望的澄清) 我們每個人對這個團體的期望不知道如何?或許每個人可輪流分享,此外也可以談談看您希望我們團體像什麼樣子,或者您有什麼擔心?(團體期望的澄清) 不知道我們團體成員中,有沒有彼此相互認識?如果有,您會擔心些什麼?(澄清團體成員的關係)八、團體開始階段的技巧此外,團體開始階段常使用的幾種基本技巧或方法,分述如下。
(一)結構化(structuring)於團體開始階段,團體輔導員必須決定如何結構團體,如依照團體計畫及進度,引導團體成員澄清團體目標,形成共識,確定團體進行方式、時間、地點,以及成員與團體的契約或規範,皆為團體之結構化。
團體輔導員適當的結構團體,可以催化團體,使團體更有效率。
而不同性質的團體其結構的程度及方式亦不同,有些團體藉由團體輔導員的示範非正式的導引,而有些團體則由團體輔導員,以較正式的方式於團體中提出討論分享。
(二)投入(involvement)即如何引導團體成員主動地參與及投入團體的練習或成員在團體中的分享。
例如於團體中以結構式活動,讓成員聆聽一段音樂時,想像自己是一種動物或一種植物,以肢體表現,於成員投入之後,再分享其當下的感受。
(三)引導成員提「希望」及願意適當地冒險提昇「希望」為基本的治療因素之一,當團體輔導員能引導成員對於個人及團體的目標產生希望,他於團體情境中便會願意嘗試不同或做得更好。
團體輔導員可以往正向催化,或以幽默積極的語氣引導成員(Childers&Couch,1989;Gladding,1995;Yalom,1985)。
此外,如果團體輔導員引導成員更有團體共識感,團體的凝聚力、吸引力及執行目標之行動力會大為增加,成員也較願意嘗試冒點險,於團體中開放自己。
(四)凝聚力任何一個團體若要有效地發展,須視成員能否真誠分享其對團體的觀感。
但於團體開始時,成員常只是表達對其個人的觀感(Hansenetal.,1980),不僅沒有團體認同感,而且有時候有些成員會抗拒團體輔導員的方向。
為使團體成員產生團體的共識,進而形成「我們的團體」,可由團體輔導員催化成員表達其對團體的感受,並促進團體成員間正向的互動,或者共同去達成一件團體的任務。
例如團體輔導員可以這樣鼓勵團體成員:「各位成員,剛才乙君在說有關○○事時,可以感覺大家都很專心而且很有興趣,是否每個人可以把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觀點,與大家分享。
」或者在團體的練習中,大家共同參與,例如:某些研習會,開始時,讓各小組團體成員共同編「組歌」、「組呼」,進而分組表演,由於有共同的任務及競爭壓力,很快便能形成團體的凝聚力。
(五)團體開始階段時結束的技巧團體開始時,亦須注意每次團體的結束如同團體開始時一樣重要。
因團體結束時,每個成員的感受可能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有經驗的團體輔導員,於團體結束前10分鐘左右,會適當地引導成員對此次團體提出回饋、感受分享、摘要,並引導成員回去再思考:團體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其他成員的一些反映,或對於此次團體的學習情形、回省自己於此次團體的參與情形、下次團體要探討的主題,或成員的行為有正向之改變等等,有些團體甚有一些適合於團體目標及過程的家庭作業,以便下次分享。
(六)其他有助於團體開始階段的技巧此外,在團體開始階段,尚有一些有利於促進團體發展的團體領導技巧,如一般個別諮商亦強調的基本態度:真誠、具體、尊重、有效的溝通、友善、同理心。
其他的團體技巧包括下列幾項:1.引導成員參與(joining):於團體過程中,讓成員自然地在心理上或生理位置上接觸投入,於團體開始時的一些暖身活動,如自我介紹中加入我最喜歡的動物、我最喜歡吃的水果;或玩「大風吹」、「小風吹」的活動,進而兩兩相互介紹;討論共同的話題,皆可達到引導參與的效果。
藉由引發參與,可以促進團體的互動及投入。
2.連結(li
」藉由連結可以催化團體的凝聚力及共識。
3.切斷(cuttingoff):於團體進行中,若成員所擬討論的事宜已沒有足夠的討論時間時;每個成員只能分享3至5分鐘,而某成員已談了6至7分鐘,雖團體輔導員已提醒而該成員仍欲罷不能;或成員分享其感受時,太快或太深之傾向,為保護成員,體團體輔導員須適當地提醒,或適當地切斷成員的話題。
此外,當團體的話題或焦點岔題了時,團體輔導員亦可適當地切斷,再拉回團體的焦點朝向團體目標。
4.澄清團體的目標:有時候團體成員,不自覺地把焦點或話題岔開到與團體開始目標不一致時,在這樣的情境中,體團體輔導員需要適時地澄清團體目標以及團體成員的目標,例如:對於一個一直想岔開團體主題,談鬼故事的成員,團體輔導員可以適時切斷話題,說:「乙君,可以了解你頗有興趣談鬼故事,但現在我們團體正在討論人際關係的經驗,我不太確定你所談的是否與我們團體的目標有關,但必須說明的是,我們團體的目的是如何改善人際溝通技巧。
」九、團體開始階段可能發生的問題與處理方法(自行參考課本)十、團體輔導轉換階段的特徵、問題與處理ma343a/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 愛! 文/戴赺水
愛!愛是什麼?愛像一把火,燃燒你的心,讓你活過來! 愛是什麼?愛是冬天的太陽,溫暖你的心,讓你有勇氣活下來! 愛是什麼?愛就是磁鐵,吸引著你的心,讓你繼續活下去! 愛是什麼?愛就像種子,萌發生機,讓生命能夠延續!
愛!讓人熱愛生命!尊重生命!
愛!讓人珍惜身邊的人、事、物!
愛!讓人惜福!知恩圖報!
愛!讓人知足常樂!
愛!讓人心胸坦蕩蕩!
愛!就是不讓愛你的人傷心流淚!
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ma343a's新文章〔孩子的昂首,父母的低頭。
〕愛是什麼!建中學生,從小就是天之驕子嗎真正的朋友讓人感動這是社會怪現象嗎?然後呢?我抓寶可夢的後果你抓到「寶」了嗎?寶可夢概念股在這裡!今天是颱風天分享-心的響宴請放下仇恨!冤冤相報,何時了?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ma343a'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姓名:戴小解
延伸文章資訊
- 1現貨<姆斯>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Corey(王沂釗) 心理 ...
書名: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作者:Corey(王沂釗)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4/04/10 ISBN:9789865840549 內容簡介此書專為主修心理學、社會學、諮商、 ...
- 2本期主題:從個別諮商進入團體諮商:團體諮商帶領技術探討
實際技巧的學習與運用,隨著相關文獻的研究探討,發現強調之處有別於個別諮商,加上團體諮商本身對於團體內部成員互動的重視,技巧之運用旨在催化「歷程」,故本文除了介紹 ...
- 3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 輔導與心理治療叢書- 書籍館
- 4諮商團體成員自我揭露因素之歷程變化分析
團體諮商自我揭露歷程分析 .65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2011,42 卷,4 期,655-676 頁. 諮商團體成員自我揭露因素. 之歷程變化分析.
- 5團體諮商歷程中領導者意圖與聚焦之分析研究
團體諮商歷程中領導者意圖與聚焦之分析研究 · The Analysis of Leaders' Intentions and Focus in Group Counseling · 吳秀碧(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