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它們可能通過空氣,飲用水,食物或直接接觸進入人體。

寄生蟲通常有固定在人體身上的能力,如為適應寄生生活而發展出來的器官:豬肉絛蟲的新皮(Neodermis) ... 寄生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主題是生物寄生蟲。

關於2019年韓國電影,請見「寄生上流」。

一些不同種類的寄生蟲的卵。

寄生蟲(英語:parasiticworm)指的是以寄生為生的各種無脊椎動物。

寄生蟲屬宏觀寄生物,其成蟲形態一般可以用肉眼看到。

寄生蟲中有不少是腸道寄生蟲,經土壤傳播(英語:soil-transmittedhelminth)。

其餘像血吸蟲這種則是在血管內生活。

螞蟥、單殖吸蟲(英語:monogenea)則是在體外寄生,因此不屬於內寄生蟲。

內寄生蟲在宿主體內生活、進食。

內寄生蟲從宿主那裡獲得養分和庇護,同時也阻止宿主吸收營養,有時候會給宿主造成虛弱和疾病的症狀。

內寄生蟲一般不能完全在宿主體內繁殖,其生命周期的一些階段需要在體外度過。

[1]內寄生蟲能在哺乳動物體內存活多年,是靠其分泌免疫調控物質,控制宿主免疫反應的能力。

[2]內寄生蟲全都是卵生[來源請求]。

蟲卵外部有一層殼,可以保護蟲卵,在環境中存留幾個月至幾年。

內寄生蟲造成的病一般叫做蠕蟲病。

寄生蟲與人類[編輯] 人體對寄生在人體身上的寄生蟲來說是理想的棲息環境。

它們可能通過空氣,飲用水,食物或直接接觸進入人體。

寄生蟲通常有固定在人體身上的能力,如為適應寄生生活而發展出來的器官:豬肉絛蟲的新皮(Neodermis)、帶鉤和吸盤的頭節(Scolex)、退化的腸、節片(Proglottid)繁殖和水蛭的吸盤等;或者是寄生蟲形態的變化,如寄生鯰吸血後身體會膨脹。

牛肉絛蟲在10周內可從一受精卵生長至2-4米長[來源請求],而且受感染者一開始並無感覺。

數周后可發現糞便里含有會動的蟲體節,每個體節可含5萬個受精卵。

蟎蟲等細小節肢動物可以寄生在人的表面皮膚。

人的消化道可被豬肉絛蟲、牛肉絛蟲等寄生。

若寄生蟲進入人體循環系統,可以攻擊白血球,寄生在肺、肝等臟器或是堵塞血管或淋巴管,引起如肝硬化、門脈高壓、象皮病等疾病。

人如果是豬肉絛蟲的中間宿主,寄生蟲甚至可能到達眼球、心臟和大腦,危及生命。

此章節的準確性有爭議。

而人類想完全隔絕寄生蟲又是不可能的。

據BBCExclusive稱,全球有14億人受到寄生蟲危及健康的威脅。

而每個人身上都「棲息」有過100萬隻寄生細菌、昆蟲。

特別是在衛生條件較差的非洲和亞洲,蚊子猖獗,飲用水污染嚴重,人民營養不良,可見到班氏絲蟲(英語:Wuchereriabancrofti)引起的象皮病等寄生蟲疾病。

寄生蟲可能改變寄主的行為,以完成自身的生活史。

人類若受到腦部寄生蟲的寄生,如終生寄生在腦部的弓形蟲,反應能力會降低。

非洲麥地那龍線蟲需要在水中產下幼蟲,因此它們會寄生在人的腳部,給與病人灼燒感,使得病人不得不進入附近河流湖泊之類的水域洗刷,寄生蟲就能得到其需要的繁殖環境。

鼠類感染弓形蟲後,不會逃避天敵貓的捕食,使寄生蟲得以在終宿主貓身上繼續發育。

參考資料[編輯] ^CDC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aboutparasites.CDC.[28November2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5).  ^Jirillo,E.,Magrone,T.,Miragliotta,G.(2014)."ImmunomodulationbyParasiticHelminthsanditsTherapeuticExploit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Pineda,M.A.,Harnett,W.(eds.),ImmuneResponsetoParasiticInfections(Vol.2,pp.175–212),BenthameBooks,doi:10.2174/97816080598501140201,ISBN 978-1-60805-985-0. 閱論編傳染病與微生物學學術領域(病原體)主要傳染疾病微生物學(病原細菌) 霍亂 白喉 麻風病 鼠疫 梅毒 破傷風 結核病 傷寒 病毒學(病毒,朊毒體) AIDS COVID-19 B型肝炎 流行性感冒 麻疹 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 天花 傳染性海綿狀腦病 真菌病(致病真菌) 麴菌症 念珠菌症 皮癬菌病 山谷熱 寄生蟲學(原生動物,寄生蠕蟲) 阿米巴症 鉤蟲症 瘧疾 血吸蟲病 醫用昆蟲學(外寄生物) 蝨子 糙蚌屬 相關人物 貝林 埃爾利希 弗萊明 詹納 科赫 李斯特 南丁格爾 巴斯德 索爾克 斯諾 塞麥爾維斯 北里柴三郎 相關議題 醫療措施 抗細菌藥 抗生素 抗病毒藥物 非甾體抗炎藥 抗生素抗藥性 疫苗接種 感染與傳播途徑 感染源(日語:感染源) 指示病例 醫療照顧相關感染 宿主 自然宿主 傳播模式(德語:Infektionsweg) 水平感染(英語:Horizontaltransmission) 垂直感染(英語:Verticallytransmittedinfection) 基本傳染數 超級傳播者 帶原者 潛伏期 病毒 亞臨床感染 無症狀 機會性感染 易感個體 突破性感染 感染控制(英語:Infectioncontrol)與非藥物干預 消毒 檢疫 隔離 接觸者追蹤 篩查 病媒控制 控制傳染源 群體免疫 法定傳染病 新興傳染病 人畜共通傳染病 病原溢出 跨物種感染 新興病毒 抗原轉變 抗原漂變 X疾病 變異株(英語:Variant(biology)) 新興傳染病研究與發現的歷史(英語:Discoveryofdisease-causingpathogens) 消滅(英語:Eradicationofinfectiousdiseases) 瘟疫 傳染病歷史 規範控制 NDL:00565988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寄生虫&oldid=71610251」 分類:​寄生蟲腸道傳染病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使用小型訊息框的頁面準確性有爭議的作品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БуряадCatalà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Françaisעבריתहिन्दीBahasaIndonesia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КыргызчаPolskiRomânăРусскийسنڌيSvenskaதமிழ்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mençe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