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聆聽))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都,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現有居民約340萬人。
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布蘭登堡邦環繞,史普雷河和哈非爾河流經該市。
柏林 ...
柏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主題是聯邦德國首都。
關於與「柏林」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柏林(消歧義)」。
柏林Berlin 德國的邦逆時針方向從頂部:蒂爾加滕天際線、布蘭登堡門、夏洛滕堡宮、勝利紀念柱、德國國會大廈、波茲坦廣場、博物館島與柏林電視塔、柏林大教堂
旗幟徽章在歐洲聯盟以及德國中的位置坐標:52°31′N13°23′E/52.52°N13.38°E/52.52;13.38政府 • 市長米夏埃爾·穆勒(SPD) • 執政黨SPD/DL/GRÜNE • 參議院票數4票(共69票)面積 • 總計891.85 平方公里(344.35 平方英里)海拔34 公尺(112 英尺)人口(2015年9月30日)[1] • 總計3,496,300人 • 密度3,900人/平方公里(10,000人/平方英里)時區CET(UTC+1) • 夏時制CEST(UTC+2)郵政編碼10115–14199區碼030ISO3166碼DE-BE車輛號牌BGDP/名義€1246億(2015年)[2]NUTS區號DE3網站berlin.de
柏林(德語:Berlin[bɛʁˈliːn]( 聆聽))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都,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現有居民約340萬人。
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布蘭登堡邦環繞,史普雷河和哈非爾河流經該市。
柏林也是德國十六個邦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城邦。
柏林是歐盟區內人口第2多的城市(人口最多的都市是法國巴黎)以及城市面積第8大的城市。
它是柏林-布蘭登堡都會區的中心,有來自超過190個國家的5百萬人口。
地理上位於歐洲大平原,受溫帶大陸性氣候影響。
城市周圍三分之一的土地由森林、公園、花園、河流和湖泊組成。
據有關統數據統計,柏林總人口共有3,405,259人。
該根據考古發掘,柏林地區在八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有人類活動。
該第一次有文字記載是在13世紀,柏林連續的成為以下這些國家的首都:普魯士王國(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威瑪共和國(1919年-1933年)、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
在19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3大自治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東柏林成為東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實上成為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柏林圍牆圍住。
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該市重新獲得全德國首都的地位,駐有147個外國大使館。
柏林無論是從文化、政治、傳媒還是科學上講都稱的上是世界級城市。
該市經濟主要基於服務業,包括多種多樣的創造性產業、傳媒集團、議會舉辦地點。
柏林扮演歐洲大陸上航空與鐵路運輸交通樞紐的角色,同時它也是歐盟內遊客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主要的產業包括資訊技術、製藥、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光學電子、交通工程和可再生能源。
柏林都會區有知名大學、研究院、體育賽事、管弦樂隊、博物館和知名人士。
城市的歷史遺存使該市成為國際電影產品的交流中心。
該市在節日活動、建築的多樣化、夜生活、當代藝術、公共運輸網絡以及高水準生活方面得到廣泛認可。
柏林已經發展成一個全球焦點城市,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現代精神的年輕人和藝術家而聞名[3]。
目次
1歷史
1.1布蘭登堡選帝侯及普魯士公國
1.2普魯士王國時期
1.3德意志帝國時期
1.4威瑪共和國時期
1.5納粹德國時期
1.6冷戰時期
2地理
2.1氣候
3政府
3.1行政區劃
3.2姐妹城市
4經濟
5文化
5.1體育
6交通
6.1機場
7景觀建築
7.1廣場
7.2教堂
7.3街道
7.4樓宇
8教育
9參考文獻
10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主條目:柏林歷史
布蘭登堡選帝侯及普魯士公國[編輯]
柏林是一座很古老的城市。
這裡最初是易北河東北的一片沼澤地,有西斯拉夫人部落的兩個聚落點,名字分別是柏林(Berlin)和科恩(Cölln)。
直到12世紀,日耳曼人驅逐定居在這裡的斯拉夫人後,才在史普雷河畔建立兩個村鎮,並且沿用其斯拉夫名字。
柏林在1237年建成,位於史普雷河東岸,是商人的聚居區,科恩位於史普雷河西岸,是漁村。
1307年,柏林和科恩合成為一市,名字定為柏林,在阿斯坎尼家族的統治下成為重要的商業中心。
14世紀,柏林加入波羅的海和北歐的重要商業同盟——漢薩同盟。
但是此時的柏林只是神聖羅馬帝國邊疆的一個荒蠻城鎮。
1411年,來自德國西南地區的霍亨索倫家族的腓特烈出任邊境總督(德語:Markgraf)(Markgraf),平定該地區的戰亂,並成為布蘭登堡選帝侯。
從1415年起,柏林成為布蘭登堡選帝侯的首府。
1640年到1688年,腓特烈·威廉(大選帝侯)大幅強化中央集權,建立絕對君主制政體。
1688年其子腓特烈一世繼位後,開創柏林在文化和藝術上的繁榮,他興建夏洛滕堡宮、軍械庫、教堂和波茲坦離宮,為柏林贏得「史普雷河畔的雅典」的美譽。
普魯士王國時期[編輯]
1701年,選帝侯腓特烈一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柏林成為普魯士王國的首都。
從18世紀的腓特烈·威廉一世和腓特烈大帝開始,柏林在中世紀的老城區西部修建大量的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建築,組成被稱為腓特烈城(柏林)(德語:Berlin-Friedrichstadt)(Friedrichstadt)的新城區。
其西部邊界是三座廣場及城門:巴黎廣場和布蘭登堡門(PariserPlatzundBrandenburgerTor);萊比錫廣場和波茲坦門(LeipzigerPlatzundPotsdamerTor);美盟廣場(德語:Belle-AlliancePlatz)和哈勒門(Belle-AlliancePlatzundHalleschesTor)。
柏林在七年戰爭中曾被奧地利和俄國軍隊占領,1806年被法國軍隊占領。
雖然城市沒有遭到嚴重的破壞,但是拿破崙下令將布蘭登堡門上的勝利女神馬車拆下來運回法國,直到1814年才歸還。
從19世紀初開始,柏林再次進行大規模擴建。
建築師朗漢斯(德語:CarlGotthardLanghans)(CarlGotthardLanghans)和申克爾(KarlFriedrichSchinkel)修建眾多新古典主義紀念建築,如國家劇院、遠古博物館、國立美術館、布蘭登堡門、菩提樹下大街,以及博物館島的眾多博物館建築:老博物館、新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帕加蒙博物館、腓特烈皇帝博物館。
柏林再次獲得「史普雷河畔的雅典」的雅號。
另一方面,普魯士皇家園林總監林奈對柏林的城市綠化作出出色的規劃,建設以蒂爾加滕公園為中心的大規模城市綠化帶,修建由菩提樹下大街和夏洛滕堡大街組成的柏林「東西軸線」,連接起柏林東部政府區與西部商業和園林區。
1810年,柏林洪堡大學成立。
從1837年起,普魯士開始工業化進程,在柏林建立起西門子等工廠。
1848年革命時,柏林也發生起義。
德意志帝國時期[編輯]
1862年,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首相。
1871年,柏林成為德意志帝國的首都。
1894年,建築師瓦洛特建造國會大廈。
到20世紀初,柏林已經在工業、經濟和城市建設上達到倫敦、紐約和巴黎的水準,成為又一個世界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這期間柏林建造大量的道路、橋梁、地鐵和車站建築,興建豪華的辦公大樓和商業區、住宅區,在1900年,柏林人口已經達到270萬。
威瑪共和國時期[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給柏林帶來嚴重的破壞,但是在1919年柏林爆發工人起義和內戰。
1920年發生卡普暴動。
同年4月27日,柏林同其周圍的8個城鎮、59個村莊合併為「大柏林」,柏林的人口一夜之間增長一倍,達到400萬。
在深受20年代經濟危機之苦的同時,柏林也進入新思潮、新藝術層出不窮的時期,這段時期被稱為柏林的「黃金的藝術年代」。
納粹德國時期[編輯]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
同年2月27日發生國會縱火案。
1936年在柏林舉辦第16屆奧運會,納粹德國將其作為展示自己的櫥窗。
1938年的水晶之夜事件中,柏林發生打砸搶猶太人財產的事件。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希特勒幻想在戰後將柏林建設為其歐洲帝國的首都,更名為「日耳曼尼亞」。
他的御用建築師斯佩爾為此設計龐大的沙盤模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由於盟軍的空襲和蘇聯紅軍的進攻,柏林市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1943年11月22日,英國皇家空軍派出764架轟炸機,展開大規模轟炸柏林的柏林大轟炸,炸毀東起蒂爾加滕和夏洛滕堡、西至斯潘道和西門子施塔特的整片區域。
從1943年11月到1944年2月,「柏林戰役」一共對柏林發起13次大規模空襲,其中9次的轟炸規模在500架以上,摧毀柏林四分之一的市區,四郊和市區內的150多座電氣、軍火、通訊設備和軸承工廠,炸死1萬多人,並使150萬人無家可歸。
共計戰爭期間柏林市區20%的建築被摧毀,其中50%的被毀建築位於市中心區域[4],樹木全部被砍光,水電系統也遭到破壞。
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調集22,000門大炮和白俄羅斯方面軍的10個集團軍,開始對柏林的總攻。
5月1日蘇聯紅軍的旗幟插上布蘭登堡門和國會大廈。
5月8日德國投降。
冷戰時期[編輯]
1986年時的柏林圍牆
隨著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勝利,不僅僅德國,而柏林也按照戰前柏林的行政區界線被分成兩個部分——由蘇聯控制的東柏林(範圍包括戰前23區中的12個區),以及由美國、英國、與法國控制的西柏林。
柏林變成美蘇冷戰的聚集點。
1948年為了反對盟國在德國西部實行的貨幣改革,以及迫使盟軍退出柏林,蘇聯對柏林展開長達半年的封鎖。
盟國通過柏林空運挫敗蘇聯的企圖。
1953年6月17日[5],東柏林工人展開抗議生活水平下降而舉行抗議,抗議不久即被蘇聯軍隊鎮壓下去。
1958年11月10日,赫魯雪夫宣稱四大國對柏林的占領已經過時,要求美英法從西柏林撤軍,並稱6個月之內西柏林應當成為蘇軍可以自由進出的「自由城市」。
由於大量東德居民通過不設防的柏林分界線湧入西柏林和西德,1961年8月13日,東德建起柏林圍牆。
10月25日,美軍坦克開到腓特烈大街南部的查理檢查哨,試圖進入東柏林,與90米開外的蘇軍坦克對峙16個小時。
此後柏林成為東西方意識形態交鋒的最前沿。
柏林新國會與總理府。
由於存在種種歷史問題和制度上的缺陷,1989年,東歐國家民眾掀起對社會主義和共產黨政權的總抗議。
1989年11月9日深夜,東德被迫宣布開放柏林圍牆。
1990年10月3日,德國重新統一,柏林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柏林圍牆被拆除。
1991年,德國議會投票決定在2000年之前將首都從波昂遷回柏林。
此後柏林展開大規模的重建工作。
在國會大廈北面修建新的國會和總理府。
以前是柏林圍牆腳下布滿地雷的警戒地帶的波茲坦廣場重新成為柏林的商業中心。
德國已經恢復其在歐洲的文化和經濟中心地位。
地理[編輯]
柏林市處於德國東北部的低地平原上。
平均海拔在70米以下。
地層屬於沙質,史普雷河和大量湖泊、運河點綴其間,為柏林提供豐富的地下水,同時也使柏林地區森林茂盛。
氣候[編輯]
柏林的腹地被森林和大量湖泊所覆蓋(哈非爾河)
按照柯本氣候分類法,柏林是溫帶/濕潤氣候。
來自北大西洋的暖濕氣團使其冬季氣候比較溫暖。
夏季則涼爽宜人,全年雨量分配較平均,冬季降水稍多。
柏林達雷姆(位於施特格利茨-策倫多夫區)的年平均溫度是9.7°C(49.5°F),而年平均降水量為571毫米(22.5英寸)。
Berlin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C(°F)
15.2(59.4)
18.6(65.5)
25.1(77.2)
30.9(87.6)
33.3(91.9)
36.1(97.0)
37.8(100.0)
37.7(99.9)
34.2(93.6)
27.5(81.5)
19.5(67.1)
15.7(60.3)
37.8(100.0)
平均高溫°C(°F)
2.9(37.2)
4.2(39.6)
8.5(47.3)
13.2(55.8)
18.9(66.0)
21.6(70.9)
23.7(74.7)
23.6(74.5)
18.8(65.8)
13.4(56.1)
7.1(44.8)
4.4(39.9)
13.4(56.0)
日均氣溫°C(°F)
0.5(32.9)
1.4(34.5)
4.9(40.8)
8.7(47.7)
14.0(57.2)
17.8(64.0)
19.3(66.7)
18.9(66.0)
14.7(58.5)
9.9(49.8)
4.7(40.5)
2.0(35.6)
9.7(49.5)
平均低溫°C(°F)
−1.9(28.6)
−1.5(29.3)
1.3(34.3)
4.2(39.6)
9.0(48.2)
12.3(54.1)
14.3(57.7)
14.1(57.4)
10.6(51.1)
6.4(43.5)
2.2(36.0)
−0.4(31.3)
5.9(42.6)
歷史最低溫°C(°F)
−21.0(−5.8)
−26.0(−14.8)
−16.5(2.3)
−6.7(19.9)
−2.9(26.8)
0.8(33.4)
5.4(41.7)
4.7(40.5)
−0.5(31.1)
−9.6(14.7)
−16.1(3.0)
−20.2(−4.4)
−26.0(−14.8)
平均降雨量mm(英寸)
42.3(1.67)
33.3(1.31)
40.5(1.59)
37.1(1.46)
53.8(2.12)
68.7(2.70)
55.5(2.19)
58.2(2.29)
45.1(1.78)
37.3(1.47)
43.6(1.72)
55.3(2.18)
570.7(22.48)
平均降雨天數(≥1.0mm)
10.0
8.0
9.1
7.8
8.9
7.0
7.0
7.0
7.8
7.6
9.6
11.4
101.2
月均日照時數
46.5
73.5
120.9
159.0
220.1
222.0
217.0
210.8
156.0
111.6
51.0
37.2
1,625.6
數據來源:World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UN),[6]HKO[7][8]
政府[編輯]
行政區劃[編輯]
德國國會大廈(2005年2月)
柏林12區及各自的分區
主條目:柏林區份
柏林原來分為23個區。
2001年1月,柏林實施行政改革,把23個區合併為12個區(Bezirke)。
每一個區再細分成為分區(Stadtteile),代表著傳統的都市化地方。
在行政改革以後,地方政府之間的重組仍然不斷。
現時,整個柏林的12區合共有96個地方政府,而每個地方政府亦再由數個街道(Kiez)組成。
邦議會有141個議席。
其十二個區的名稱分別為:
米特(Mitte)
腓特烈斯海恩-十字山(Friedrichshain-Kreuzberg)
潘科(Pankow)
夏洛滕堡-維爾默斯多夫(Charlottenburg-Wilmersdorf)
斯潘道(Spandau)
史泰格利茲-采倫道夫(Steglitz-Zehlendorf)
滕珀爾霍夫-舍訥貝格(Tempelhof-Schöneberg)
新克爾恩(Neukölln)
特雷普托-哥本尼克(Treptow-Köpenick)
馬爾燦-黑勒斯多夫(Marzahn-Hellersdorf)
里希坦伯格(Lichtenberg)
賴尼肯多夫(Reinickendorf)
柏林12區都有各自的區議會(Bezirksamt),有五位評議員(Bezirksstadträte)及一位區長(Bezirksbürgermeister)。
區議會成員由區大會(Bezirksverordnetenversammlung)經選舉產生。
不過,柏林市的區並不是獨立的都市,因為區政府的權力有限,而且隸屬於柏林的市政府。
各區的區長合組成為區長議會,並由柏林市的市長領導,向柏林市政府提供意見。
分區並沒有各自的政府。
姐妹城市[編輯]
美國洛杉磯(1967)
法國巴黎(1987)
西班牙馬德里(1988)
土耳其伊斯坦堡(1989)
俄羅斯莫斯科(1990)
波蘭華沙(1991)
匈牙利布達佩斯(1991)
比利時布魯塞爾(1992)
印尼雅加達(1993)
烏茲別克塔什干(1993)
墨西哥墨西哥城(1993)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1994)
日本東京(1994)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1994)
捷克布拉格(1995)
納米比亞溫荷克(2000)
英國倫敦(2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嘉興(2007)
經濟[編輯]
柏林的工業主要集中在東部,大多是東德時期遺留下來的企業。
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加工、食品、日用消費品生產。
德國政府對東柏林的企業採取政府撥款、低息貸款、稅收優惠等政策。
西柏林是一個消費城市,長期依賴來自西德的大規模投資。
統一後的柏林立足於發展為商業、金融和服務業為主,輔以手工製造業和食品等輕工業的城市。
文化[編輯]
柏林愛樂音樂廳
柏林擁有眾多的歌劇院、劇院和樂團。
同時還有大量的電影院、夜總會和舞廳。
德意志歌劇院(DeutscheOperBerlin)
國家歌劇院(DeutscheStaatsoper)
輕歌劇院(KomischeOper)
柏林劇團(BerlinerEnsemble)
柏林劇場(SchauspielhausBerlin)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Philharmoniker)
弗里德里希(Friedrichstadt-Palast)
體育[編輯]
柏林體育運動隊列表:
柏林赫塔足球俱樂部(德甲足球聯賽)
柏林聯盟足球俱樂部(德甲足球聯賽)
柏林曾經在1936年成功舉辦過奧運,2006年舉辦世界盃足球賽決賽。
交通[編輯]
柏林擁有發達的公共運輸系統:柏林地鐵(U-Bahn)共有9條線,174個車站;柏林快鐵(S-Bahn)則有16條線,166個車站;而柏林也擁有世界上歷史最久的有軌電車系統之一,名稱為「柏林街車」,擁有398個車站。
全市有鐵路連接,並有鐵路通往阿姆斯特丹、布拉格、斯塞新、波茲南、華沙、施特拉爾松德、呂北克、漢堡、科隆、波昂、慕尼黑和馬德堡。
機場[編輯]
柏林原有多座機場,目前僅有柏林布蘭登堡機場(BER)營運中,其他機場皆已結束營運。
柏林-滕珀爾霍夫機場(THF):2008年10月30日關閉,原址現為滕珀爾霍夫公園。
柏林-舍訥費爾德機場(SXF):2020年10月25日關閉,多數設施整併為柏林布蘭登堡機場第五航廈。
柏林-泰格爾奧托·利林塔爾機場(TXL):2020年11月8日關閉。
柏林布蘭登堡機場(BER):2020年10月31日啟用。
景觀建築[編輯]
夜間的柏林史普雷河畔和柏林電視塔
巴黎廣場和布蘭登堡門
從菩提樹下大街到波茲坦廣場
御林廣場
尼古拉小區和尼古拉教堂
柏林的歷史為這個城市留下一系列不拘一格的建築。
它在二十世紀的德國歷史中所擔當的重要角色塑造了它現在的外觀。
每一個以柏林為首都的政權,包括1871年的德意志帝國、威瑪共和國、納粹德國、東德以及現在已統一的德國,都進行雄心勃勃的建築計劃,而各自為這個城市的建築增添自己獨有的風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柏林曾被炸彈襲擊所摧毀,很多在西柏林與東柏林戰後遺留下來的建築亦分別於1950年代及1960年代因為興建新住宅或商業區和主要道路的市政建築計劃而拆除。
柏林的東部有很多預製建築。
它們是東方集團致力於創造按居民數目而有特定比例的商店、幼稚園和學校的完整住宅社區所留下的印記。
布蘭登堡門興建於1788年至1791年,是柏林和德國的標誌和結束分裂的象徵。
它以雅典衛城的城門作為藍本,並在門頂上複製四馬戰車上的勝利女神維多利亞雕塑。
在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之前,這裡一直是東西柏林之間的邊界。
國會大廈建於1884年-1894年,1933年2月27日在此發生國會縱火案,又在二戰中遭到嚴重破壞,後來在1950年代修復。
這座建築在1990年代由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再度改建,在會議區上方設置玻璃穹頂,讓市民自由進入,並可飽覽城市。
從1999年開始它是德國聯邦議院的會址。
每年有200萬人步行通過其玻璃穹頂。
現在國會大廈是德國第二大旅遊目的地,僅次於科隆大教堂,遠超過新天鵝堡。
廣場[編輯]
御林廣場是一個新古典主義廣場,其名稱可追溯到拿破崙占領時期,周圍是兩座面貌相似的大教堂:有觀景平台的法國大教堂和德國大教堂。
法國大教堂在17世紀是法國區的中心。
柏林音樂廳坐落在兩座大教堂之間,也是柏林交響樂團的駐地。
波茲坦廣場是柏林市中心的一個交通樞紐,從這裡放射出幾條大道。
於1741年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創建。
1923年從附近的Vox-Haus開始德國廣播歷史。
直到1940年,波茲坦廣場是歐洲最繁忙的廣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大轟炸之後,成為一片廢墟。
1961年以後又被柏林圍牆分割,整個地區長期沒有重建,直到1995年以後從零開始[9]。
經過重建後的波茲坦廣場,成為集中大量的商店和餐館的地區。
柏林文化廣場,周圍有油畫館(Gemäldegalerie)、新國家美術館(NeueNationalgalerie)和柏林愛樂廳。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是猶太人大屠殺的紀念物,位於其北側[10]。
亞歷山大廣場在史普雷河兩道岔流環繞的博物館島以東,有眾多商店和餐館,近旁是368米高的柏林電視塔,為德國最高建築物、歐盟第二高建築物,興建於1969年,在柏林市中心區的大部分地方都能看到它,也可以從它204米高的觀景台俯瞰整個城市。
哈克市場(HackescherMarkt)一帶是時尚文化的集中地,有無數的服裝店,夜總會,酒吧,和畫廊。
這裡有哈克庭院(HackescheHöfe),一組建築物周圍有幾個庭院,1996年前後重建。
在中心區以西,建於1785年的美景宮曾經是腓特烈二世的兄弟奧古斯特·費迪南親王的夏季住所,現在是德國總統的正式駐地。
教堂[編輯]
柏林大教堂是一座新教的大教堂,座落在博物館島,在柏林城市宮(BerlinerStadtschloss)遺址的對面,毗鄰盧斯特花園(Lustgarten),其大型墓穴內藏有數位早期普魯士王室成員的遺體。
如同其他許多建築一樣,它也在二戰中受損嚴重。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損嚴重,戰後保留了教堂鐘樓的殘骸。
街道[編輯]
菩提樹下大街是一條東西走向的林蔭大道,從西端的布蘭登堡門向東延伸到史普雷河中間的博物館島和柏林大教堂,曾經是柏林的首屈一指的景觀長廊,許多古典建築排列兩旁,包括建於1743年的洛可可風格的德意志國家歌劇院(DeutscheStaatsoper),建於1774年至1780年的國家圖書館(Staatsbibliothek),1695年至1706年由AndreasSchlüter設計的巴洛克式的前軍火庫,建於1747年至1773年的聖黑德維希主教座堂是天主教柏林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在威廉·馮·洪堡的普魯士改革進程中,於1809年成立,擁有27名諾貝爾獎得主的柏林洪堡大學的一部分也位於此處。
腓特烈大街在「咆哮的二十年代」曾經是柏林的傳奇街道。
它結合20世紀的傳統和今日柏林的現代建築風格。
六月十七大街連接布蘭登堡門和Ernst-Reuter廣場,為柏林的東西中軸線。
採用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1953年6月17日的東柏林起義。
在這條大街的中段有巨星(GroßerStern)交通環島,中間矗立著勝利紀念柱(Siegessäule),該柱是為了紀念普魯士的勝利,1938至1939年從國會大廈前遷往此處。
這個地點每年用作愛的大遊行(LoveParade)的中心舞台。
選帝侯路堤(Kurfürstendamm)是柏林最著名的商業街,長3.5公里,沿街種植著四行懸鈴木。
歐羅巴中心(Europa-Center)樓頂上立著奔馳汽車的標誌,在60年代和紀念教堂一起,是西柏林的地標,現在是一座大型的購物中心。
大蒂爾加滕公園(GroßerTiergarten)總面積2.1平方公里,是德國第三大、柏林第二大市內公園。
公園中央的勝利紀念柱(Siegessäule)是1864年為慶祝普魯士在普丹戰爭中的勝利而興建。
之後普魯士又贏得了普奧戰爭(1866年)和普法戰爭(1870–71)的勝利,為1873年9月2日落成的雕像賦予了新的含義。
選帝侯路堤是柏林的一條熱門的購物長街,擁有眾多的酒店,商店和餐館,特別是一些最奢華的店鋪。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位於其東端的布賴特沙伊德廣場,這座教堂興建於1891年至1895年,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其殘存的鐘樓被特意保留下來,另外在旁邊由埃貢·艾爾曼(EgonEiermann)在1959年至1961年設計建造一座八邊形的新教堂和六邊形的鐘樓。
選帝侯路堤向東延伸的陶恩沁恩大街上有卡迪威百貨大樓,它號稱是歐洲大陸最大的百貨公司,以及建於1963年到1965年的歐洲中心。
22層高的大廈內擁有許多商店,餐館,辦公室和觀景台。
陶恩沁恩大街和選帝侯路堤這一帶被稱為「新西部」,向東北方向延伸大約三公里長,就是柏林最大的公園,蒂爾加滕公園。
奧拉寧堡大街在1933年以前是猶太區的中心,這裡的新猶太會堂興建於1866年,二戰大轟炸中嚴重受損,1995年修復後再度開放,今天是研究和保護猶太文化的中心。
在其北面有該市最古老的猶太公墓:柏林米特區猶太公墓。
更為著名的白湖(Weissensee)猶太公墓是歐洲最大的猶太人墓地。
樓宇[編輯]
舍訥貝格區政府(RathausSchöneberg)位於滕佩爾霍夫-舍訥貝格區,約翰·甘迺迪就是在此發表其著名的「IchbineinBerliner」(我是一個柏林人)的演說。
紅色市政廳,這是一座獨特的紅磚建築,前面是描繪神話場景的Neptunbrunnen噴泉;還有哥德式的聖馬利亞教堂。
市政廳門前的一男一女兩尊雕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成為許多碎片。
柏林東部的中心是普倫茨貝格舊區和購物街SchönhauserAllee以及栗子大街(Kastanienallee)。
從2006年到2008年12月,共和國宮被徹底拆除[11],目前這裡正在重建柏林城市宮,建成後「洪堡論壇」(HumboldtForum)將進駐這裡。
東邊畫廊是一個露天的藝術展覽,直接畫在殘存的一部分柏林圍牆上。
它是在歷史上這座城市被分割的現存最大的證物,最近已被修復。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位於夏洛滕堡區,是為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建。
柏林廣播發射塔高150米,位於夏洛滕堡區的柏林展覽中心,建於1924年到1926年之間,為第三屆柏林國際無線電展覽會而建,很快就成柏林的一個地標。
它有一個55米高的餐廳和一個126米高的觀景台。
夏洛滕堡宮始建於1695年,是巴洛克霍亨索倫王朝的代表,有重要的繪畫收藏。
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燒毀大半,現已重建,是柏林現存最大的歷史性的宮殿。
斯潘道古堡(ZitadelleSpandau)是一處保存完好的文藝復興城堡,坐落在史普雷河和哈非爾河匯流處的小島上,最初是用來保護斯潘道鎮(今天柏林的一個區);格利尼克宮(SchloßGlienicke)位於哈非爾河上的格利尼克橋(GlienickerBrücke)附近。
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的泰格爾宮(Tegel,也稱為洪堡宮)同樣古典風格,是威廉·馮·洪堡和亞歷山大·馮·洪堡兄弟成長的地方。
對於二戰期間被毀的城區,在分裂時期的東西柏林分別進行各自的重建工作。
在城市東部,現在的卡爾馬克思大街(Karl-Marx-Allee,過去的史達林大街)是史達林時代社會主義古典主義風格的代表。
它從亞歷山大廣場向東,經過施特勞斯貝格廣場(StrausbergerPlatz),到法蘭克福門(FrankfurterTor),那裡的兩座塔樓受到了御林廣場上兩座穹頂大教堂的啟發,由建築師Henselmann設計。
在柏林建城750年慶祝活動期間,已被摧毀的尼古拉小區(Nikolaiviertel)按照其歷史特徵得到重建,其中心的尼古拉教堂是柏林最古老的教堂。
在城市的西部,則是現代建築的空間。
1957年國際化的Interbau住宅區由著名建築師,如沃爾特·格羅佩斯、勒·柯布西耶和奧斯卡尼邁耶(OscarNiemeyer)設計,他們的理念是「明日之城」。
柏林漢莎小區(Hansaviertel)興建在戰爭廢墟之上,代之以現代生活區和摩天大樓街區。
懸臂式屋頂的國會大廳(Kongresshalle)興建於1957年,由美國建築師設計,作為送給柏林的禮物。
柏林西南萬湖區的格利尼克狩獵小屋
柏林的一個特色,是在大部份城區仍然使用煤氣路燈,總數超過44000盞,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城市。
動物園附近是煤氣路燈的露天博物館。
柏林其他著名景點見下:
柏林火車總站
德國總理府
德國科技博物館
德國國家博物館
查理檢查哨
柏林猶太人博物館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遺蹟
亞歷山大廣場的世界時鐘和柏林電視塔
柏林熊
教育[編輯]
高等教育方面,柏林有幾個比較著名的大學,以學術性質為主:有柏林大學連盟(包含1809年開設的柏林洪堡大學、1948年創立的柏林自由大學、1770年創立的柏林工業大學與柏林夏里特醫學院)。
技術方面:1994建立的柏林技術與經濟應用科學大學(英語:HochschulefürTechnikundWirtschaftBerlin)、AliveSalomon大學(英語:AliceSalomonUniversity)及柏林Beuth應用科技大學(英語:Beuth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Berlin)。
藝術院校方面:1696年創立的柏林藝術大學以及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
商業及法律方面:2009年設立的柏林經濟與法律應用科學大學。
參考文獻[編輯]
^BerlinerBevölkerungszahlimSeptember2015naheder3,5Millionen–Marke(PDF).AmtfürStatistikBerlin-Brandenburg.2016[21May2016].(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6-06-17)(德語).
^VolkswirtschaftlicheGesamtrechnungenderLänder.[21May20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6)(德語).
^从数字看柏林.柏林官方中文網.[2008-06-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存档副本.[2018-06-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2).
^17.Juni1953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6-02-18.-BibliographicalDatabase
^WorldWeatherInformationService –Berlin.Worldweather.wmo.int.5October2006[7April20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6).
^ClimatologicalNormalsofBerlin.HongKongObservatory.[20May20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9).
^BerlinerExtremwerte.[2015-01-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6).
^Constructionandredevelopmentsince1990.SenateDepartmentofUrbanDevelopment.[2008-08-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0).
^AForestofPillars,RecallingtheUnimaginable.NewYorkTimes.[2008-08-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5).
^n24.de:PalastderRepublikvollständigabgerissen,vom2.Dezember2008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柏林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柏林
Berlin.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官方網站
閱論編柏林區份及各下屬區區(Bezirk)下屬區(Ortsteil)米特(1)
格孫德布倫嫩
漢薩菲特爾
米特
莫阿比特
蒂爾加滕
威丁
腓特烈斯海恩-十字山(2)
腓特烈斯海恩
十字山
潘科(3)
布蘭肯堡
布蘭肯費爾德
布赫
弗蘭策西施布赫霍爾茨
海訥斯多夫
卡羅
下申豪森
潘科
普倫茨勞爾貝格
羅森塔爾
施塔特蘭德西德隆馬爾肖
魏森塞
威廉斯魯
夏洛滕堡-維爾默斯多夫(4)
夏洛滕堡
夏洛滕堡北
格魯訥瓦爾德
哈倫塞
施馬根多夫
韋斯特恩德
維爾默斯多夫
斯潘道(5)
法爾肯哈格訥費爾德
加托
哈肯費爾德
哈瑟爾霍斯特
克拉多
西門子施塔特
斯潘道
施塔肯
威廉施塔特
史泰格利茲-采倫道夫(6)
達勒姆
蘭克維茨
利希特費爾德
尼古拉斯塞
史泰格利茲
萬塞
采倫道夫
滕珀爾霍夫-舍訥貝格(7)
弗里德瑙
利希滕拉德
馬林多夫
馬林費爾德
舍訥貝格
滕珀爾霍夫
新克爾恩(8)
布里茨
布科
格羅皮烏斯施塔特
新克爾恩
魯多
特雷普托-哥本尼克(9)
阿德勒斯霍夫
舊特雷普托
舊格利尼克
鮑姆舒倫韋格
邦斯多夫
腓特烈斯哈根
格呂瑙
約翰尼斯塔爾
哥本尼克
米格爾海姆
下舍訥韋德
上舍訥韋德
普倫特瓦爾德
蘭斯多夫
施默克維茨
馬爾燦-黑勒斯多夫(10)
比斯多夫
黑勒斯多夫
考爾斯多夫
馬爾斯多夫
馬爾燦
里希坦伯格(11)
舊霍恩申豪森
法爾肯貝格
芬普富爾
腓特烈斯費爾德
卡爾斯霍斯特
里希坦伯格
馬爾肖
新霍恩申豪森
魯梅斯堡
瓦滕貝格
賴尼肯多夫(12)
博西希瓦爾德
弗羅瑙
海利根塞
黑姆斯多夫
康拉茨赫厄
呂巴斯
梅基舍斯菲特爾
賴尼肯多夫
泰格爾
魏德曼斯盧斯特
維特瑙
閱論編 德國的邦
巴登-符騰堡(BW)巴伐利亞(BY)柏林(BE)布蘭登堡(BB)
不來梅(HB)漢堡(HH)黑森(HE)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
下薩克森北萊茵-西發利亞(NW)萊茵蘭-普法茲(RP)薩爾蘭
薩克森薩克森-安哈特什列斯威-霍爾斯坦圖林根
行政區劃列表:神聖羅馬帝國 ·萊茵邦聯 ·普魯士 ·奧地利 ·日耳曼邦聯 ·北日耳曼邦聯 ·德意志帝國 ·威瑪共和國 ·納粹德國 ·軍事佔領 ·民主德國 ·聯邦德國
閱論編德國各邦首府柏林(柏林邦) ·不來梅(不來梅邦) ·德勒斯登(薩克森) ·杜塞道夫(北萊茵-西發利亞) ·艾福特(圖林根) ·漢堡(漢堡邦) ·漢諾威(下薩克森) ·基爾(什列斯威-霍爾斯坦) ·馬德堡(薩克森-安哈特) ·美因茲(萊茵蘭-普法茲) ·慕尼黑(巴伐利亞) ·波茲坦(布蘭登堡) ·薩爾布魯根(薩爾) ·施威林(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 ·斯圖加特(巴登-符騰堡) ·威斯巴登(黑森)
閱論編歐洲聯盟成員國家首都
阿姆斯特丹
雅典
柏林
布拉提斯拉瓦
布魯塞爾
布加勒斯特
布達佩斯
哥本哈根
都柏林
赫爾辛基
里斯本
盧比安納
盧森堡
馬德里
尼柯西亞
巴黎
布拉格
里加
羅馬
札格瑞布
索菲亞
斯德哥爾摩
塔林
瓦勒他
維也納
維爾紐斯
華沙
閱論編歐洲各國及其首都西歐北歐南歐中歐東歐東南歐
法國-巴黎
英國-倫敦
德國-柏林
荷蘭-阿姆斯特丹
比利時-布魯塞爾
盧森堡-盧森堡市
愛爾蘭-都柏林
摩納哥(城邦國)
丹麥-哥本哈根
挪威-奧斯陸
瑞典-斯德哥爾摩
芬蘭-赫爾辛基
冰島-雷克雅維克
西班牙-馬德里
葡萄牙-里斯本
義大利-羅馬
希臘-雅典
土耳其-安卡拉
賽普勒斯-尼柯西亞
梵蒂岡(城邦國)
聖馬利諾-聖馬利諾市
馬爾他-法勒他
安道爾-老安道爾
德國-柏林
奧地利-維也納
瑞士-伯恩
列支敦斯登-瓦都茲
波蘭-華沙
捷克-布拉格
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
匈牙利-布達佩斯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
愛沙尼亞-塔林
拉脫維亞-里加
立陶宛-維爾紐斯
烏克蘭-基輔
白俄羅斯-明斯克
摩爾多瓦-奇西瑙
俄羅斯-莫斯科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保加利亞-索菲亞
蒙特內哥羅-波德里查
科索沃-普里斯提納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塞拉耶佛
北馬其頓-史高比耶
阿爾巴尼亞-地拉那
塞爾維亞-貝爾格勒
克羅埃西亞-札格瑞布
閱論編歐洲文化之都
1985:雅典 ·
1986:佛羅倫斯 ·
1987:阿姆斯特丹 ·
1988:西柏林 ·
1989:巴黎 ·
1990:格拉斯哥 ·
1991:都柏林 ·
1992:馬德里 ·
1993:安特衛普 ·
1994:里斯本 ·
1995:盧森堡市 ·
1996:哥本哈根 ·
1997:塞薩洛尼基 ·
1998:斯德哥爾摩 ·
1999:威瑪 ·
2000:雷克雅維克 ·卑爾根 ·赫爾辛基 ·布魯塞爾 ·布拉格 ·克拉科夫 ·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 ·亞維農 ·波隆那 ·
2001:鹿特丹 ·波爾圖 ·
2002:布呂赫 ·薩拉曼卡 ·
2003:格拉茲 ·
2004:熱那亞 ·里爾 ·
2005:科克 ·
2006:帕特雷 ·
2007:盧森堡市和大區 ·錫比烏 ·
2008:利物浦 ·斯塔萬格 ·
2009:林茲 ·維爾紐斯 ·
2010:埃森 ·伊斯坦堡 ·佩奇 ·
2011:圖爾庫 ·塔林 ·
2012:馬里博爾 ·基馬拉斯 ·
2013:科希策 ·馬賽 ·
2014:于默奧 ·里加 ·
2015:蒙斯 ·比爾森 ·
2016:聖塞瓦斯蒂安 ·弗次瓦夫 ·
2017:奧胡斯 ·帕福斯 ·
2018:瓦勒他 ·雷瓦登 ·
2019:普羅夫迪夫 ·馬泰拉 ·
2020—2021年4月:里耶卡 ·戈爾韋 ·
2022:考那斯 ·阿爾澤特河畔埃施 ·新沙德 ·
2023:維斯普雷姆 ·蒂米什瓦拉 ·埃萊夫西納 ·
2024:塔爾圖 ·巴特伊施爾 ·博德 ·
2025:新戈里察/戈里齊亞 ·肯尼茲
閱論編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
1896:雅典
1900:巴黎
1904:聖路易斯
1908:倫敦
1912:斯德哥爾摩
1916:柏林(注1)
1920:安特衛普
1924:巴黎
1928:阿姆斯特丹
1932:洛杉磯
1936:柏林
1940:東京/赫爾辛基(注2)
1944:倫敦(注2)
1948:倫敦
1952:赫爾辛基
1956:墨爾本
1960:羅馬
1964:東京
1968:墨西哥城
1972:慕尼黑
1976:蒙特婁
1980:莫斯科
1984:洛杉磯
1988:漢城
1992:巴塞隆納
1996:亞特蘭大
2000:雪梨
2004:雅典
2008:北京
2012:倫敦
2016:里約熱內盧
2020:東京(注3)
2024:巴黎
2028:洛杉磯
2032:布里斯本
(注1)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取消;(注2)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取消;(注3)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推遲,但仍保留原定名稱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90931234
BNE:XX451163
BNF:cb15298132w(data)
FAST:1204829
GND:4005728-8
HDS:006583
ISNI:0000000113648293
LAC:0053C1712
LCCN:n79034972
NARA:10044845
NDL:00629194
NKC:ge128749
NNL:000974947
SELIBR:161170
SUDOC:031278736
VIAF:12253098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柏林&oldid=69651031」
分類:德國聯邦州首府歐盟成員國首都柏林德國聯邦州歐洲首都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獲得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會員國首都七大工業國組織會員國首都1230年代建立的聚居地1237年歐洲建立1230年代神聖羅馬帝國建立隱藏分類:CS1德語來源(de)Webarchive模板wayback連結含有德語的條目使用未知infoboxsettlement參數的頁面嵌入hAudio微格式的條目有藍鏈卻未移除內部連結助手模板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D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A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ELI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16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導遊
其他語言
АԥсшәаAcèhАдыгабзэ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ÆngliscالعربيةܐܪܡܝܐالدارجةمصرىAsturianuАварKotavaअवधीAymar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asaBaliBoarischŽemaitėška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BislamaBamanankanবাংলাབོད་ཡིགBrezhonegBosanskiБуряадCatalàChavacanodeZamboangaMìng-dĕ̤ng-ngṳ̄НохчийнCebuanoChamoruکوردیCorsuQırımtatarcaČeštinaKaszëbscziСловѣньскъ/ⰔⰎⰑⰂⰡⰐⰠⰔⰍⰟ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DolnoserbskiडोटेलीEʋegbeΕλληνικάEmiliàne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FulfuldeSuomiVõroNaVosaVakavitiFøroysktFrançaisArpetan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Gagauz贛語GàidhligGalegoAvañe'ẽ𐌲𐌿𐍄𐌹𐍃𐌺ગુજરાતીGaelgHausa客家語/Hak-kâ-ngîHawaiʻi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Hornjoserbsce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nterlingueIlokanoГӀалгӀайIdoÍslenskaItalianoᐃᓄᒃᑎᑐᑦ/inuktitut日本語PatoisLa.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TaqbaylitАдыгэбзэKabɩyɛKongoҚазақшаភាសាខ្មែរಕನ್ನಡ한국어ПеремкомиRipoarischKurdîКомиKernowek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ЛезгиLinguaFrancaNovaLuganda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LingálaLietuviųLatgaļuLatviešuमैथिलीMalagasyОлыкмарийMāori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КырыкмарыBahasaMelayuMaltiMirandésမြန်မာဘာသာЭрзяньمازِرونیDorerinNaoeroNapulitano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नेपालभाषा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NovialNouormandDinébizaadChi-ChewaOccitanLivvinkarjalaOromooଓଡ଼ିଆИронਪੰਜਾਬੀPangasinanKapampanganPapiamentuPicardDeitschPälzischNorfuk/Pitkern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ΠοντιακάپښتوPortuguêsRunaSimiRumantschRomaničhibIkirundiRomânăTarandíne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Ikinyarwandaसंस्कृतम्Сахатылаᱥᱟᱱᱛᱟᱲᱤ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Davvisámegiella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GaganaSamoaAnarâškielâ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ranantongoSesothoSeelterskSunda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தமிழ்తెలుగుTetunТоҷикӣไทยትግርኛTürkmençeTagalogTokPisin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ChiTumbukaTwiReotahitiУдмурт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ènetoVepsänkel’TiếngViệtWest-VlamsVolapükWinarayWolof吴语ХальмгIsiXhosa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Zeêuws文言Bân-lâm-gú粵語IsiZulu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德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發音),通稱德國(德語: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議會民主制聯邦共和國,由16個邦組成,首都與最大城市柏林。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南北距離876公里,東西 ...
- 2德國首都是哪裡 - 工商筆記本
2014年3月13日- 柏林(Berlin),是德国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柏林是德国十六 ... 詳情 ...
- 3柏林[德國首都] - 中文百科知識
柏林(德語:Berlin),德國首都,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現有居民約340萬(2006年)。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維爾河流經該市。
- 4德國首都是慕尼黑嗎?慕尼黑最佳旅遊時間
德國首都是慕尼黑嗎?慕尼黑最佳旅遊時間 ... ▽認識慕尼黑:. 被稱為「百萬人村莊」的慕尼黑是德國第三大城市,是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的首府。慕尼黑位於 ...
- 5德國統一前東德首都為柏林,那西德首都是哪裡? - 每日頭條
二戰後,德國被分為了東德和西德兩部分,兩個德國以柏林圍牆為界,直至1990年兩個德國統一。柏林是德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原東德的首都,但原西德的首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