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資源整合 -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校共同開課、相互承認學分、跨校選課及課程互開。

99學年度四校跨校選修課程計5,333 ... 大學負責「尖端資訊與電子研究中心」及中央大學負責「環境與能源研究中心」。

│簡介│組織架構│大事紀│ ----------------------------------------------------------------------------------------------------------------------- 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國立陽明大學四所大學皆為台灣教學研究相當優秀的大學。

四校各具特色,各有傑出表現。

但相較於國際一流名校,四校皆有規模過小,學門不完整的缺憾,面對未來的激烈國際競爭,除需積極加強校內各學門領域之整合外,實有必要成立大學系統結合四校教學研究之能量,整合資源、發揮互補性,提昇四校教育品質與追求學術卓越,俾達到世界一流大學之目的。

有鑑於此,四校在教育部宣布施行「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後,即凝聚共識,以具體行動於92年10月8日試辦共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以下簡稱台灣聯大),並於97年1月24日奉教育部核定正式成立。

台灣聯大8年來已逐步達到發揮互補性及整合資源的目標,對於四校之教學與研究的成長皆有極大的助益。

例如91年台灣聯大共組之初,四校發表研究論文總數為2,855篇,而至99年則2倍成長為5,724篇。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公布的2010年世界大學排行榜,清華大學從去年223名躍升為196名,陽明大學從去年306名躍升為290名,交通大學從去年389名躍升為327名,中央大學從去年400多名躍升為398名;另2010年ARWU上海交通大學之世界大學評比,台灣進入前500名之大學共計有7所,而台灣聯大四校排名均在其內,此顯示教育部之「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91-94)及「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95-99)對四校學術卓越成長的影響至鉅,然而,91年四校共組台灣聯大對於四校之卓越成長,亦適時地發揮資源整合與互補的功能。

四校將積極共同提昇教育品質與追求學術卓越,俾加速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

台灣聯大發展的重點為整合資源、發揮互補性,以提昇教育品質及追求學術卓越。

茲簡述整合成果如下: ----------------------------------------------------------------------------------------------------------------------- 一、教學資源整合   共同開課與跨校選課,共享特色課程: 四校共同開課、相互承認學分、跨校選課及課程互開。

99學年度四校跨校選修課程計5,333人次選課(其中3,853人次為選修遠距及網路課程)。

四校共同推動e化教學系統,建置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124門,100年突破300萬人次瀏覽。

四校共同開設通識教育課程,98年起推動「文化研究」及「科技與社會」兩項人文社會領域之教學與研究整合;97學年度開設「社會學的想像」、「網路資訊行為」及「醫藥、健康與生活」四校通識巡迴課程,其中陽明大學開設之「醫藥、健康與生活」持續開課至今;99學年度開設「腦與學習」、「廣告學概論」、「美國政治」、「行銷管理」及「文化與音樂-聽見羅密歐與茱麗葉」5門以遠距教學方式進行的通識講座課程;100學年推動「超越未來─科技與社會經典系列講座」,以遠距教學方式授課,每堂課四校皆有教師參與討論,已開設「水資源:技術與生活政治」課程,之後將陸續推出「能源與永續」「爭議」、「健康」等主題課程。

  推動學籍轉換,讓四校學生學習如同校內一般: 推動跨校逕修讀博士學位及跨校轉系所,以提供學生更優質及多元化的選擇,讓四校學生在系統內能夠學籍轉換,學習均能如同校內一般。

  辦理聯合招生,吸引更多優秀學子: 碩士班及學士班轉學考聯合招生以分領域分組方式辦理四校聯招,考生只要一次報名、一次筆試,就可以選擇多個校系組為就讀志願。

101學年度研究所聯合招生有3,010人報名(招生名額408人),大學部轉學考聯合招生有2,440人報名。

賡續並擴大辦理台灣聯大碩士班及學士班轉學考聯招,鼓勵各校系所學位學程提供更多名額參與招生,以擴增合作招生範圍,提升聯招之經濟規模及競爭力。

  教師在系統內交流,幫助四校教學研究之發展: 系統內相互承認教師資格、跨校開課、跨校合聘、承認教師跨校授課鐘點並得併計入教師基本授課時數、各校借調得不受義務返校授課規定之限制、跨校合作研究及指導研究生等。

長期而言,期望四校教師在系統內的生涯轉換合作,均能如同校內一般。

----------------------------------------------------------------------------------------------------------------------- 二、研究資源整合   結合四校人才及資源,台灣聯大共同成立了四個跨校研究中心,由四校分別負責:陽明大學負責「腦科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負責「奈米科技研究中心」、交通大學負責「尖端資訊與電子研究中心」及中央大學負責「環境與能源研究中心」。

整合後的研究團隊,多能在國家型計畫及學界科專等多項大型計畫中,爭取到新的資源。

92年起台灣聯大與台北、台中及高雄榮總共同推動「榮台聯大整合型研究計畫」,100年有18件臨床與基礎整合性研究計畫。

100年台灣聯大五項跨校研究計畫獲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補助,分別為陽明大學主導,中央大學和交通大學參與之「腦科學研究中心」及交通大學主導,陽明大學和清華大學參與之「前瞻光電研究中心」、交通大學主導,清華大學參與之「前瞻奈米電子與系統研究中心」,以及清華大學主導,交通大學參與之「前瞻物質基礎與應用科學中心」與「神經網路體研究中心」。

----------------------------------------------------------------------------------------------------------------------- 三、行政資源整合 圖書資源整合: (1)共用圖書資源-四校總館藏計圖書563萬冊,期刊18萬種,資料庫種類共100種。

四校提供書籍代借代還服務,100年跨校代借代還書籍36,941冊。

建置「四校館藏聯合目錄」與更新「代借代還」查詢系統設備。

(2)合作發展館藏-四校圖書館合作發展館藏,各有其執行重點,透過傳遞方式達到資源共用、互通有無,例如95至98年四校共同加強人文社會學門館藏,計增購人社領域圖書126,740冊。

(3)聯合採購館藏資源-四校於93年起聯合採購館藏及共用電子資源,以縮減重複及獲得大幅議價空間。

(4)台灣聯大博碩士論文數位化館藏之建立-四校圖書館共同建立四校論文系統,已徵集完成博碩士論文數位化逾45,000篇,約有29,000篇論文授權公開使用。

(5)多媒體隨選系統建置-透過「四校視聽媒體數位化館藏-MOD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整合音訊、視訊、光碟等各類型資料,並共同購置相關的視聽媒體數位化館藏。

強化校園網路及資訊設施:: 共同提升四校校園網路骨幹頻寬為10Gbps,提升國際頻寬為兩線STM-1共310Mbps,建置網路電話系統及視訊會議多點控制系統,提升網路教學平臺品質,並協助遠距教學教材製作及授課支援,推動行政業務電子化及推廣無線網路之應用。



辦理跨校學生活動,促進四校學生交流: 成立台灣聯大學生聯盟及研究生聯合會,推動跨校學生活動。

跨校舉辦台灣聯大鋼琴演奏、國樂團公演、管絃樂團巡迴表演、熱舞表演、合唱團慈善音樂會、攀岩比賽、國際志工、菁英幹訓營、大一新生及研究生聯誼活動、藝文競賽、共組台灣聯大聯合樂團赴國外演出、安排各校駐校藝術家及藝術團體巡迴四校展演。

規劃辦理研究生論文觀摩比賽。

----------------------------------------------------------------------------------------------------------------------- 四、國際事務整合 與國外學術機構交流合作,擴展師生國際視野: 台灣聯大四校積極規劃辦理各項國際交流活動與國際化基礎環境建置,與馬里蘭大學系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馬來大學及香港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與馬來大學合作交換學生及推動「光電」、「同步輻射」、「蟲媒」、「口腔癌基因體」等國際研究合作,與香港8所大學之圖書館合作,與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交換學生,在台灣聯大的架構下,交通大學、陽明大學及UCSD於99年獲國科會補助共同成立「國際頂尖生醫工程研究中心」,且擔任教育部「中華民國頂尖大學與國外頂尖大學學術交流合作試辦計畫」之窗口,與倫敦帝國學院簽訂合作協議書。

規劃海外學習課程,由四校提供優質之相關課程共同參與,以增加學生互相交流的機會。

成立跨校國際學位學程: 開設跨領域全英語國際學程,以吸引優秀國際生,並擴大國內學生國際視野,100年已向教育部申請設立「跨領域神經科學學位學程」(由陽明大學主導,其他三校參與)及「亞際文化研究學位國際學程」(由交通大學主導,其他三校參與)。

未來將推動設立「光電學位學程」。

推動華語教學整合,提昇外籍生之華語教學品質: 100學年起共聘華語教師(中央和陽明、清大和交大)、共同開設暑期華語先修課程(中央和陽明、清大和交大)及編撰華語教材,以使四校華語教學資源流通、共享及合作。

推動國際服務學習: 推動國際服務學習,以豐富學生學習的對象深度與廣度,使學生學習成效從單純的理論知識提昇到全人生命的發展。

台灣聯大國際志工服務團隊共同招募志工學生前往偏遠地區服務,而各校原有之國際志工服務計畫開放員額給其他三校學生參與,四校互選服務學習課程並共同舉辦國際志工培訓營及服務學習成果展等。

----------------------------------------------------------------------------------------------------------------------- 五、辦理台灣聯大溫世仁卓越學術講座,型塑典範學習 本講座成立目的為推動世紀風雲人物論壇,邀請諾貝爾獎得主或學術成就相當的卓越學者來台進行跨校講學以型塑典範學習,培育卓越人才,96年至今已邀請14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共舉辦38場特別演講,講座大師們的現身說法,開闊了師生們的視野,一系列的講座活動得到師生們的熱烈迴響,已在四校校園激盪出學術卓越風潮,陽明大學亦開設「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人物誌」(大學部)和「諾貝爾的榮耀與新藥開發」(研究所)兩門課程以擴大學習效益,未來每年將繼續邀請講座大師至四校巡迴演講及舉辦座談會。

96年已來訪講座 -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HaroldW.Kroto -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PaulBerg -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amesA.Mirrlees 97年已來訪講座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AlanJ.Heeger -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obertH.Grubbs -法國國家科學院院長JulesA.Hoffmann 98年已來訪講座 -2008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HaraldzurHausen -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F.Engle 99年已來訪講座 -1962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JamesD.Watson -1996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DouglasD.Osheroff -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AhmedH.Zewail -2008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FrancoiseBarre-Sinoussi -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TheodorW.Hansch 100年已來訪講座 -199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udolphA.Marcus 101年擬邀請講座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AaronCiechanover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AdaE.Yonath ----------------------------------------------------------------------------------------------------------------------- 六、辦理台灣聯大信義榮譽講座,培養師生學術研究倫理素養 為加強師生誠信正直的學術研究倫理素養及捍衛科學的普世性原則,於97年設立信義榮譽講座。

首位講座由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黃達夫院長擔任「醫學及生物科技學術研究倫理素養講座」主持人,98年已辦理「研究倫理種籽師資修習營」培育師資及編譯「研究倫理教學手冊」一書,四校之種籽教師將於各校推廣研究倫理教育,如定期舉辦「教師研究倫理講習班」,開設「學術寫作倫理課程」網路多媒體課程,並在研究生新生訓練時加強對「研究倫理」的宣導等。

99年12月舉辦「學術倫理研討會」以推展第一屆台灣聯大信義榮譽講座的效益至各大學及國科會整合型研究計畫主持人。

第二屆講座由中央研究院劉兆漢院士擔任「基礎研究學術研究倫理素養講座」主持人,由清華大學邀請國際知名研究倫理大師來台授課及公開演講,以培養師生學術研究倫理素養,本屆的規劃主題為「基礎科學的研究倫理」,於100學年開設「研究倫理」課程,並於100年10月邀請Prof.LeonardoDeCastro、12月邀請Prof.JamesDwyer來訪授課及演講。

----------------------------------------------------------------------------------------------------------------------- 七、聘請諾貝爾獎級大師擔任台灣聯大榮譽講座教授,以提升台灣聯大國際學術地位 99年起聘請6位諾貝爾獎得主擔任台灣聯大榮譽講座教授,分別為1962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JamesD.Watson、199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DouglasD.Osheroff、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AhmedH.Zewail、2008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FrancoiseBarre-Sinoussi、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TheodorW.Hansch及199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udolphA.Marcus。

----------------------------------------------------------------------------------------------------------------------- 八、聘請台灣聯大系統講座,推動跨校教學及研究整合 為加強推動系統內跨校教學或研究整合,以培育優秀人才,聘請本系統四校具卓越教學聲望或傑出學術成就之專任教授為系統講座。

98年起聘請洪蘭教授(認知科學領域)、綦振瀛教授(光電領域)、潘犀靈教授(光電領域)、紀國鐘教授(光電領域)及陳文村教授(資訊領域)擔任系統講座,從事系統內跨校教學及研究。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