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書五經六藝是漢語言文學。

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 五經是指《詩經》、《尚書》 ... 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四書、五經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禮記》通常包括三禮,即《儀禮》《周禮》《禮記》。

《春秋》由於文字過於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分別合刊。

四書之名始於宋朝,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

基本信息名稱:四書五經拼音:sìshūwǔjīng出處:漢·班固《白虎通·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

”宋·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釋義: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指儒家經典。

用法:中性主語地位: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地位極高四書確立時間:四書之名始立於宋代五經確立時間:五經之名始稱於武帝時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字數:詩經40、尚書26(千字)概述四書五經“四書五經”在中國古代,有一套地位很高的書。

如果熟讀這套書,就可以參中科舉考試,考得好就能做官,而不必讀其他書籍。

這套書就是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9部儒家最權威、最具代表性著作的合作。

五經的稱呼形成得較早。

西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後,儒家地位陡然升高。

公元前136年,漢武帝設“五經博士”官職。

五經指《易》《尚書》《詩》《禮》《春秋》等5部儒家經典。

《易》就是《周易》,也叫《易經》。

它通過八卦形式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

《尚書》也叫《書》或《書經》,是中國上古歷史檔案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彙編。

《詩》就是《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禮》包括《儀禮》《禮記》和《周禮》3個部分,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和文物制度的書。

《春秋》是編年體史書,記載春秋時期的歷史。

《詩經》《尚書》和《春秋》相傳都是孔子編訂的。

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4部書的合稱。

《大學》和《中庸》原來是《禮記》中的兩篇。

《大學》大約是秦漢之際的儒家作品,有人說是曾子所寫。

《中庸》相傳是戰國時子思所作。

《論語》是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

《孟子》是戰國時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人所寫,也有人說是孟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所寫。

南宋時,大學者朱熹對《論語》進行了注釋,還從《禮記》中摘出《大學》和《中庸》,再配上《孟子》,寫成一本《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四書”的名稱就這樣流傳下來。

元朝時規定科舉考試必須在四書內出題,發揮題意必須以朱熹寫的《集注》為根據。

明清兩朝的科舉考試中都沿用了這種出題方法,再加上死板的八股文體,極大地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

四書四書五經“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

據稱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

南宋光宗紹熙遠年(1190年),當時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匯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

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並曾說“《四子》,《六經》之階梯”(《朱子語類》)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意義。

漢唐是《五經》時代,宋後是《四書》時代。

《大學》《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

傳為孔子弟子曾參(前505—前434)作。

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大學》(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稱“《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人門讀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四書五經《中庸》《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

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記·孔子世家》稱“子思作《中庸》”。

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中庸》(與《大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認為《中庸》是“孔門傳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大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

從《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也大體上相同的。

不過,現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於秦統一全國後不久。

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於《大學》,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為題,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內容為題了。

《論語》《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

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

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

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

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

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加以注釋。

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

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孟子》《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今山東鄒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

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

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

所以,儘管《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

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

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

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五經四書五經儒家本有六經,《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

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爾雅》,共十二經;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

《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

“四書五經”中的“五經”是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周易》《周易》:也稱《易》、《易經》,列儒家經典之首。

《周易》是占卜之書,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作者應是筮官,經多人完成。

內容廣泛記錄了西周社會各方面,包含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

以前的人們對自然與人聖變幻規律的認識模式,從沒有超越陰陽八卦的思維框架。

相傳龍馬馱“河圖”出現在黃河,上古聖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記》又稱“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說伏羲重卦,有說神農),並作爻辭(或謂周公);後至春秋,又有孔聖作“十翼”之說,世稱“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漢書·藝文志》)。

《周易》包括《經》和《傳》兩部分。

《經》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應的卦名、卦辭、爻名、爻辭等組成。

《傳》一共七種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繫辭》上下篇,《說卦》,《雜卦》和《序卦》。

古人把這十篇“傳”合稱“十翼”,意指“傳”是附屬於“經”的羽翼,即用來解說“經”的內容。

《尚書》《尚書》:古時稱《書》、《書經》,至漢稱《尚書》。

“尚”便是指“上”,“上古”,該書是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

記載上起傳說中的堯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約1500多年。

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這說明作者應是史官。

《史記·孔子世家》稱孔子“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相傳為孔子編定。

《尚書》有兩種傳本,一種是《今文尚書》,一種是《古文尚書》,現通行的《十三經註疏》本,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

古時稱讚人"飽讀詩書","詩書"便是分別指《詩經》、《尚書》《詩經》《詩經》: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

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詩歌總集。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於孔子,去其重……”(《史記·孔子世家》),據傳為孔子編定。

《詩》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

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

喜歡詩詞的朋友,相信都有讀過。

《禮記》《禮記》:戰國到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禮記》只是解《儀禮》”(《朱子語類·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禮記》雖只是解說《儀禮》之書,但由於涉及面廣,其影響乃超出了《周禮》、《儀禮》。

《禮記》有兩種傳本,一種是戴德所編,有85篇,今存40篇,稱《大戴禮》;另一種,也便是我們現在所見的《禮記》,是戴德其侄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稱《小戴禮記》《左傳》《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傳》,古代編年體歷史著作。

《史記》稱作者為春秋時左丘明,清代今文經學家認為系劉歆改編,近人又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據各國史料編成(又有說是魯國歷代史管所寫)。

它的取材範圍包括了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

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十二公為次序,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弒等,對後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

《左傳》本不是儒家經典,但自從它立於學官,後來又附在《春秋》之後,就逐漸被儒者當成經典。

價值“四書五經”詳實地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實資料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學思想。

歷代科興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五經”足見其對為官從政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時至今日,“四書五經”所載內容及哲學思想仍對我們現代人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價值。

影響中國古代有“四書五經”,幾與耶教有聖經、伊教有古蘭經相似。

被用為科舉中選拔人才的命題書和教科書。

如果說今日學子不知“四書五經”為何物,恐怕會是件難堪的事。

我們只要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必然得提到“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

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包含內容極其廣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四書五經在社會規範、人際交流,社會文化等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其影響傳播於海內外,福蔭子孫萬代。

四書五經延續中華文化的千古名篇,人類文明的共同遺產。

華夏教育史科舉制度始於隋朝,歷唐、宋、元、明、清而不廢。

時至今日,則演變成為所謂的聯考制度。

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結,也是中國歷史命運的一個結。

“學而優則仕”,歷代讀書人莫不以此為一條光明大道。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中國的教育制度在這數千年中發生過什麼變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吧。

考研公務員博士碩士學位制SAT太學四書五經九品中正制書院秀才殿試八股文私塾中學舉人翰林院大學狀元進士相關詞條 《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

《四書五經》包含內容極其廣泛、深刻,她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 內容含義   四書概括   五經概括   作者及意義 四書五經六藝 四書五經六藝是漢語言文學。

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 四書   五經   六藝 《白話四書五經》 《白話四書五經》,作者是(春秋)孔丘,由新世界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

描述的是《春秋》後來又與《左傳》合併,稱《春秋左傳》。

因《四書》和《五經》都... 版權資訊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目錄 白話四書五經 《白話四書五經》是由孔丘編寫的文學巨作,譯者皆為相關領域內的專家學者,譯文流暢考究。

為了便於讀者閱讀,《白話四書五經》(套裝上中下冊)適當地選配了一些相...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目錄   文摘 四書五經詳解 《四書五經詳解》是2009年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蕭紅。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四書五經精華 內容介紹《中華藏書百部:四書五經精華(上中下)(全新校勘精注今譯版)》是古代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古代儒家最為經典的書籍。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 內容介紹 四書五經故事 《四書五經故事》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儒學大師孔子所著,2008年京華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目錄 四書五經續見 四書五經續見:中國古代有"四書五經",幾與耶教有聖經、伊教有古蘭經相似。

如果說今日學子不知"四書五經"為何物,恐怕會是件難堪的事。

我們只要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必然得提到"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 相關搜尋四書五經語錄《中庸》四大皆空《失魂落魄》十里洋場國學歲寒三友三綱五常四書五經名句鑑賞辭典論語十八般兵器儒學《禮記》實事求是舌戰群儒曾子三山五嶽四書五經詳解尚書孔子四書五經熱門詞條3+2GirlsCameragvodorzPubMedRevisedwarmZ1一貫道中國歷史朝代表北關海潮公園地獄通訊學士帽小甜甜扎爾塔楊梓瑤毛囊蟲溼樂園白色巨塔眼線筆罵醒我許仙志賓士汽車賴cgcluggage三月兔佟麗婭叉燒包合作銀行四物室內設計軟體帝國時代3李承鵬樸振英疼愛癢穿透幻影的太陽羅時豐胡歌吧芸娘薇諾娜譚曉彤貓和老鼠四川方言版DomesticForeverFriends伊瓜蘇大瀑布娛樂城義大利餐廳混亂學園膠原蛋白青山葵四書五經@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