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以簡短而凝練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漁父兩個人物形象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漁父是作為屈原的對面存在的,面對社會的黑暗、污濁,屈原則顯得執著,決絕,他始終堅守著人格之高標,追求清白高潔的人格精神,寧願捨棄生命,也不與污濁的塵世同流合污, ... 《漁父》 《漁父》以簡短而凝練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漁父兩個人物形象。

漁父是一個懂得與世推移,隨遇而安,樂天知命的隱士形象。

他看透了塵世的紛紛擾擾,但決不迴避,而是恬然自安,將自我的情操寄託到無盡的大自然中,在隨性自適中保持自我人格的節操。

漁父是作為屈原的對面存在的,面對社會的黑暗、污濁,屈原則顯得執著,決絕,他始終堅守著人格之高標,追求清白高潔的人格精神,寧願捨棄生命,也不與污濁的塵世同流合污,雖然理想破滅了,但至死不渝。

《漁父》本文以簡短而凝練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漁父兩個人物形象。

漁父是一個懂得與世推移,隨遇而安,樂天知命的隱士形象。

他看透了塵世的紛紛擾擾,但決不迴避,而是恬然自安,將自我的情操寄託到無盡的大自然中,在隨性自適中保持自我人格的節操。

漁父是作為屈原的對面存在的,面對社會的黑暗、污濁,屈原則顯得執著,決絕,他始終堅守著人格之高標,追求清白高潔的人格精神,寧願捨棄生命,也不與污濁的塵世同流合污,雖然理想破滅了,但至死不渝。

原文《漁父》《漁父》作者屈原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復與言。

注釋《漁父》1.三閭大夫:掌管楚國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務的官。

屈原曾任此職。

2.淈(gu3古:攪混。

3.餔(bu3補):吃。

歠(chuo4啜):飲。

釃(li2離):薄酒。

4.高舉:高出世俗的行為。

在文中與“深思”都是漁父對屈原的批評,有貶意,故譯為(在行為上)自命清高。

舉,舉動。

5.察察:潔淨。

6.汶(men2門)汶:玷辱。

7.鼓枻(yi4義):打槳。

8.滄浪:水名,漢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內。

或謂滄浪為水清澈的樣子。

“滄浪之水清兮”四句:按這首《滄浪歌》也見於《孟子·離婁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背景簡介《漁父》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

20世紀,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紀念。

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遊》、《卜居》、《漁父》各1篇。

在語言形式上,屈原的作品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於”“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

總之,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創造性。

《漁父》、《卜居》和《遠遊》三篇作品,王逸《楚辭章句》把它們都歸人屈原的作品,後世學者持不同看法。

《漁父》同樣採用屈原與漁父的問答,與《屈原列傳》中的記述大同小異,刻畫了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高風亮節,“寧可葬身魚腹,也不蒙受世俗的塵埃”的高貴品質。

這幾篇作品雖然並非出乾屈原之手,司馬遷把《漁父》錄入《屈原列傳》,劉向把三篇都輯人《楚辭》,王逸給這三篇作品都作了注釋,使這幾篇作品成為研究屈原的寶貴歷史資料。

譯文《漁父》屈原被放逐之後,在江湖間遊蕩。

他沿著水邊邊走邊唱,臉色憔悴,形體容貌枯槁。

漁父看到屈原便問他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屈原說:“世上全都骯髒只有我乾淨,個個都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漁父說:“通達事理的人對客觀時勢不拘泥執著,而能隨著世道變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人都骯髒齷齪,您為什麼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渾濁而推波助瀾?既然個個都沉醉不醒,您為什麼不也跟著吃那酒糟喝那酒汁?為什麼您偏要憂國憂民行為超出一般與眾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屈原說:“我聽過這種說法:剛洗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淨衣服上的泥灰。

哪裡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我寧願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魚鱉的肚子裡,哪裡能讓玉一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漁父微微一笑,拍打著船板離屈原而去。

口中唱道:“滄浪水清啊,可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水濁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足。

”便離開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寫作背景《漁父》屈原是一個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對於社會、對於人生,都有自己一種很美好的看法,而且為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奮鬥。

他的被流放,實際上是他奮鬥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敗。

他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故國處在一個危機當中、個人的事業處在挫折當中這樣一個困厄的境地,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了《漁父》。

所以《漁父》表現的是屈原自己內心的一種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最終的一個抉擇。

可以把漁父理解為真的屈原在澤畔碰到一個老人,可能還是一個打魚的人,和他有過一番類似的談話。

但是,也可能只是屈原自己把自己內心的矛盾,用一種文學的手法表現出來了,也就所謂自設問答。

這個漁父可能是個虛構的人,他內心裡有兩面,這兩面在他心裡形成了一種張力:一面就是社會既然如此,我何苦這么執著呢?我也有能力來適應它。

適應它,我的處境就會好起來,至少我不會處在危險的境界裡。

這是一個聲音。

可是另一個聲音也同時在響,說,我的社會理想、我的政治理想、還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夠為一時的這種名利,或者是外界的這種誘惑、壓力所動搖。

我要堅持。

那么這兩種聲音,他把它化為兩個形象,就有了漁父和屈原的這番對話。

那么這個作品,我們想這樣來理解,可能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實際上,《漁父》、《遠遊》、《卜居》,完全可以和《離騷》對照來讀。

《離騷》也表現了屈原內心的這種矛盾,不過《漁父》是用另一種更靈活、更生動的方式,集中的體現了這樣一種矛盾的狀態。

它通篇沒有最後一個結論。

屈原沒有說服漁父,漁父也沒有說服屈原,最後漁父自己揚長而去。

但是我們知道屈原,他在這篇作品裡,表現的是一種矛盾的心態,但是他最後用自己的行動作了一個結論——這就自沉於汨羅。

當然自沉於汨羅這件事情,用我們今天的人來看,對於這種具體的行為方式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自沉於汨羅所表現出來的,對於自己理想的這種珍愛、對於自己這種操守的堅持、對於自己整個人生價值取向的執著——這樣一種精神,我想我們今天仍然應該抱著一種十二分的崇敬。

藝術價值當時的人——生活在封建時代的人——只要是作為一個有良心的、有知識的、有頭腦的一個讀書人,或者說一個世人,或者哪怕是一個一般的人,都有這樣一種兩難的選擇。

那么對於我們今天的人,其實何嘗不是如此?面臨著一種選擇,最後自己作出一個和自己的人格有著一種提升意義的最後的決定,可想《漁父》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它塑造了一個文化范形。

那么這種文化范形的影響是長遠的。

另外還有一點,這篇文章很短小,但是寫得很生動,特別是它這種自設問答。

這種方式在詞賦的發展史上是一種濫觴之作。

影響《漁父》它對後世的影響,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就是說,它這裡面是兩個人物:一個屈原很執著,一個漁父很曠達。

可是到後來,對後代的文人發生了影響,這兩個形象往往是揉合到一起的。

後來人們很多都願意來談漁父,實際談的那個漁父和屈原里的漁父稍有不同:這個《漁父》篇里的漁父,它是作為屈原的一個對面,不是對立面。

屈原是要堅持自己的操守,漁父說,不妨隨和一些,“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就是說我們可以隨環境,自己可以有一個新的選擇,我們適應它。

我濯纓也罷、濯足也罷,反正我還是濯了。

所以它既有自己的某一種原則和立場、或者行為方式,但是又有一種變動。

屈原是執著,他是一種超脫。

某種程度上他有一種和光同塵,但是到了後來,很多文人都寫漁父詞,或者是塑造漁父的形象,往往是把這兩個結合到一起。

面對著一種或者是不理想的,甚至是污濁的、醜惡的社會,那么我要潔身自好。

這是一面,這一面和屈原有相似的地方。

另一面追求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這兩個結合到一起了。

一方面有一種高潔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還要自由,要擺脫社會的一些名鉤利鎖,或者其它方面的束縛。

比如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個“獨釣寒江雪”的畫面和裡面的這種意味,我們可以體會。

它有一個品格高潔,然後是一種自信。

再比如他的另一篇《漁翁》:“欸乃一聲山水綠”,這也是漁父撐著船遠遠的逝去了。

可是逝去,它不是帶著一種和光同塵的說法逝去,而是帶著屈原這種理想逝去。

它是一種結合。

那么這樣一種結合在文學史上、文化史上形成了一種傳統。

查了一下《四庫全書》,《四庫全書》里點擊一下“漁父”這個詞,出現了2676條。

這裡面當然不全和屈原的《漁父》有關係,有些和《莊子》的《漁父》有關,有些可能就和一般的漁父有關。

但是大致分析一下,至少不下於千條和屈原《漁父》有或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也就是說,它作為一種文化范形,或者是這裡面衍生出來的這種漁父的形象,已經成了一種符號。

這個符號就是堅持操守、追求自由這樣一種人生的代稱。

甚至於大家都知道的,前幾年演的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一開始的主題曲“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為什麼要說“漁樵”,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是有隱逸的味道,而隱逸又和漁父這個意象是連在一起的。

所以這個作品雖然很短小,但它卻成為文學史上,甚至於某種程度上文化史上、思想史上的一個經典。

在《楚辭》里,《漁父》是很特殊的一篇。

有兩個問題一直在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一個是《漁父》的作者,一個是《漁父》寫於什麼樣的背景,或者說具體的時間。

關於作者,古人大多數都相信《漁父》是屈原自己寫的,而今人大多數都認為它不是屈原寫的。

但是,儘管不是屈原寫的,也是和屈原關係很密切的人,比如說他的學生寫的。

也就是說,不管對於它的作者最後的認定是不是屈原,總之,和屈原是有關係的,和屈原的思想和經歷都很密切,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說,他在什麼時候寫的,或者在哪個地方寫的。

這大致也是兩種說法。

一種就是在懷王的後期,屈原被流放到漢水流域的時候,在漢水下游的某個地方寫的;另一種說法就是到了頃襄王的時候,也就是說到了屈原的晚年,在汨羅江附近。

“行吟澤畔”寫的是洞庭湖湖畔,在這個地方寫的。

這個作為學術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要找出真相,但對於大家理解這篇作品沒有太大影響,因為它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寫的,有一個背景是相同的,就都是屈原被流放,政治上被迫害,個人人生遇到了一種困頓,處在困惡之境下寫出來的。

 相關詞條《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鍾》《露天曉角》《祝英台令》《定風波·暮春漫興》《鵲橋仙·山行書所見》《玉樓春·戲賦雲山》《鷓鴣天·代人賦》相關搜尋《多麗》《漁父》《疏影》《出塞》《花犯》《秋水》熱門詞條forFTPServeriGOODpfipleaseRitzurban一首搖滾上月球世界摔角娛樂低調冰鎮喜宴婚宴慕田峪打炮括號澤瀉環島旅行章邯紫外線過敏臺中公車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蜜糖第一名透天厝OZONESnapback《反恐精英》乙醇伏魔者冷光牙齒美白墮落天使大眾證券女兒紅尤秋興希崎潔西嘉情定大飯店戰神聯盟殭屍股竹蓆選秀醜丫頭變身美女校花阿嬤的夢中情人陽宅風水鮑起靜WorldPeace劍俠情緣網路版叄權力的遊戲第一季桔子樹水月山莊穗花棋盤腳萊戈拉斯·綠葉銀杏葉《漁父》@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