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淋巴瘤(英文:lymphoma)又稱淋巴癌,是由淋巴細胞病變造成的血液細胞瘤(英语:blood cell tumors)。

此名稱被用來單指癌症形式,而非所有這類腫瘤。

淋巴瘤 語言 監視 編輯 此條目可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1月26日)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

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

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page}}標籤。

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醫療相關的幫助或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詳見醫學聲明。

淋巴瘤(英文:lymphoma)又稱淋巴癌,是由淋巴細胞病變造成的血液細胞瘤(英語:bloodcelltumors)[1]。

此名稱被用來單指癌症形式,而非所有這類腫瘤。

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是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而全身性症狀,例如發燒、盜汗、體重減輕(此三者合稱Bsymptoms)、疲倦感甚或皮膚癢通常在晚期才出現[2][3],盜汗則通常在夜間發生[2][3]。

淋巴瘤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醫學專科血液學、​腫瘤學 目次 1分類 2可能成因 3症狀 4診斷 5治療與預後 6參見 7參考文獻 8外部連結 分類編輯 淋巴瘤為造血淋巴組織腫瘤(英語:Tumorsofthehematopoieticandlymphoidtissues)的一部分[4]。

一般依據細胞形態學,主要分為兩大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而其他包含在世界衛生組織分類中的尚有多發性骨髓瘤及淋巴增生性疾病(英語:Lymphoproliferative_disorders)[6]。

何杰金氏淋巴瘤有典型的Reed-Sternberg細胞,發生率較低,發病年齡較早,治療預後較好。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無上述細胞,發生率較高,佔所有淋巴瘤的90%,其中包含各種次分類[5][7],發病年齡較晚,治療預後較差。

可能成因編輯 淋巴瘤的可能成因包括家族病史、遺傳基因病變、病毒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等細菌感染、輻射、化學藥物及體內免疫系統失常等有關。

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風險因子包含EB病毒和其他同病毒科[2]。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風險因子則包含自體免疫疾病、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或愛滋病、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英語:HumanT-lymphotropicvirus)感染、細菌引起的黏膜慢性發炎、攝取過量肉類及脂肪、使用免疫抑制劑、及部分殺蟲劑。

症狀編輯 淋巴腺腫大是淋巴瘤患者最常見的病徵,若癌細胞擴散至骨髓並損害造血系統時,會出現貧血、瘀腫及經常受細菌感染等現象。

其他病徵包括持續發熱、夜間出汗、呼吸急促、消瘦、皮膚瘙癢和持續疲倦等。

診斷編輯 通常藉由血液、尿液、骨髓檢查診斷淋巴癌[3],而淋巴結切片可能有助於診斷[2][3]。

醫學影像可用於淋巴癌細胞是否轉移[2][3],而可發生轉移處有肺、肝、腦等[2][3]。

治療與預後編輯 治療淋巴瘤可能會合併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及手術等多種方式[2][2]。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的血液可能因蛋白質成分增多而較濃稠,需要接受血漿置換的治療[2]。

某些型態的淋巴瘤可能必須採用所謂「觀察等待(英語:Watchfulwaiting)」的策略[2],而某些型態則可治癒[5]。

在美國,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五年整體存活率約85%[8],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則僅69%[9]。

在2012年,約有566,000人罹患淋巴瘤,並造成305,000死亡[6],佔所有癌症的3至4%,為第七常見[6][10],而在兒童則為第三常見[11]。

相對於開發中國家,淋巴瘤通常多發生在已開發國家[6]。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美國的五年存活率為72%,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五年存活率為87%[12][13]。

參見編輯 淋巴系統 淋巴結腫大參考文獻編輯 ^Taylor,ElizabethJ.Dorland'sIllustratedmedicaldictionary.29thed.Philadelphia:Saunders.2000:1038.ISBN 0721662544. 引文格式1維護:冗餘文本(link) ^2.02.12.22.32.42.52.62.72.82.9GeneralInformationAboutAdultHodgkinLymphoma.NationalCancerInstitute.2014-04-23[20June2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3.03.13.23.33.43.5GeneralInformationAboutAdultNon-HodgkinLymphoma.NationalCancerInstitute.2014-04-25[20June2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Vardiman,JW;Thiele,J;Arber,DA;Brunning,RD;Borowitz,MJ;Porwit,A;Harris,NL;LeBeau,MM;Hellström-Lindberg,E;Tefferi,A;Bloomfield,CD.The2008revision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classificationofmyeloidneoplasmsandacuteleukemia:rationaleandimportantchanges..Blood.Jul30,2009,114(5):937–51.PMID 19357394.  ^5.05.15.2TheLymphomaGuideInformationforPatientsandCaregivers(PDF).LeukemiaandLymphomaSociety.2013[20June2014].(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5-02-25).  ^6.06.16.26.3WorldCancerReport2014..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4:Chapter5.13.ISBN 9283204298.  ^Lymphoma.NCI.[13June2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5).  ^HodgkinLymphoma—SEERStatFactSheets.Seer.cancer.gov.[2012-08-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7).  ^SEERStatFactSheets:Non-HodgkinLymphoma.NCI.[18June2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6).  ^Marcus,Robert.Lymphoma :path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Secondedition.2013:1[2014-12-08].ISBN 978110701059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Tepper,JohnE.Niederhuber,JamesO.Armitage,JamesH.Doroshow,MichaelB.Kastan,JoelE.Childhoodlymphoma.Abeloff'sclinicaloncologyFifthedition.2014:Chapter97.ISBN 1455728659.  ^Non-HodgkinLymphoma-CancerStatFacts.SEER.[2020-02-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1)(英語).  ^HodgkinLymphoma-CancerStatFacts.SEER.[2020-02-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5)(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 開放式目錄計劃中和淋巴瘤相關的內容 網傳指患淋巴癌林鄭:我雖面容憔悴但健康良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淋巴瘤&oldid=7252132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