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特色@ Jyh-Woei, Lin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為什麼稱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為「商品拜物教的勞動價值理論」?因為馬克思所要表現的是一種對立性的、對抗性的生產關係,從商品交換的胚胎開始,就產生出對立的生產 ...
Jyh-Woei,Lin目前重要發現--颱風可能引起地震(發表在自然災害期刊-SCI等級)(德國發表)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805171246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特色?社會學及哲學人文藝術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特色何青主講/台灣《資本論》研究會錄音稿整理
編按:此篇文章是根據何青先生於1999年在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客座講授<>課程的錄音帶文字稿,該講座包括【評高安邦的「<>導讀」】、【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特色】與【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批判】等專題,對《資本論》的分析既廣博又深刻,是學習《資本論》的上乘佳作。
前此,已在本網站發表的【評高安邦的「<>導讀」】,曾引起熱烈的討論與迴響。
今由台灣《資本論》研究會做課程錄音帶文字稿的整理,由何青先生本人修改完稿。
【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特色】的講座,介紹了價值、生產關係、生產方式的發展、科學方法、辯證法、價值的爭論,以及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與危機理論、階級理論、異化理論與再生產理論的關係,是有助於認識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以及學習《資本論》,特此發表,以提昇對《資本論》研究的理論水平。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的批判,馬克思在《資本論》有更新與更深刻的批判。
為了區別馬克思與古典政治經濟學兩者勞動價值理論的不同,我們稱馬克思的理論為「商品拜物教的勞動價值理論」,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是不限於價格、物質的交換,也不僅是某種形式與某種形式的關係,更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例如在20碼麻布=1件上衣的價值關係中,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分析指出麻布的自然形式與上衣的自然形式發生關係僅只是表面的,這個關係的背後,是隱藏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價值是一種生產關係
馬克思所分析的價值是一種生產關係,這樣的生產關係是歷史到達一定的階段才會出現的,當不再需要價值的時候,它就會消失。
在商品交換尚不頻繁的古代社會,只需要使用價值,並不需要價值和交換價值,以物易物,沒有交換價值,也不是等價交換,直到有簡單商品生產的出現。
是否存在著簡單商品生產?這是值得爭議的。
在歷史上,純粹的簡單商品生產是不存在的,那麼純粹的資本主義生產是否存在?這是值得探討的。
通常馬克思所說的都是一種抽象,然而現實社會的狀況,不只是一種生產方式,可能是多種生產方式並存。
即使現在的台灣社會,也不是純粹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包含了封建時代的生產方式,像是家庭關係,或是黑道兄弟的道義關係,也不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
甚至奴隸的生產關係也仍然存在,像是人身的買賣,雖然不能在檯面上合法的買賣,但是仍然存在台灣社會中,例如雛妓。
因此,社會上有好幾種不同的生產方式同時並存,但只有一種是佔支配性地位的。
台灣現在當然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佔有支配地位的社會,這種生產關係就包含了交換關係的形式。
從台灣發展的過程來看,農村商品化的程度越來越高,貨幣的持有就愈成為生活上不可或缺,從前的農村不需要靠貨幣便可以自給自足,現在就行不通了。
過去,人際關係可以不必依賴金錢,但現代的人際關係一定得用貨幣這個第三者作為代理人與橋樑,貨幣成為主要的角色,人慢慢退到後面去,這種生產關係的轉變是資本主義帶來的。
因此,純粹的資本主義生產是在現實上是不存在的。
在現實上是從比較不發達轉變為較發達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種生產關係是正在發生的、是生成的(becoming)。
生產關係的變化
由於台灣地理位置的關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明末清初便開始發生了。
由於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發展到最近這三十年,在進入資本主義國際分工的生產體系,這個轉變就成為有利的條件。
事實上,生產關係就是一種資本,資本也是一種生產關係。
資本究竟是什麼?它是一種人際關係、主從關係、老闆與夥計的關係,是有些人佔有生產工具,有些人則不佔有生產工具。
資本就是廠房,就是物,以及透過物的人際關係。
資本也表示物經過改變後,生產出新的使用價值,在市場上交換所得來的東西如何分配的問題。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雇傭關係,以及對物的所有關係與分配的關係,這些生產關係是社會關係中最主要的,愈來愈成為支配所有關係的關係。
社會是在改變,從沒有這些關係到有這些關係,然後又會慢慢褪色下去。
比如說,中國大陸過去,人民幣慢慢變得不是貨幣,人際關係不必要透過金錢,人際關係變的很不一樣,現在在市場經濟主導下,人際關係又變的不同,必須要透過金錢維繫,金錢變的很重要。
真正改變的不是物質關係,而是人際關係。
透過物質關係改變了人際關係,在各種關係的變化中,人際關係的改變是最主要的。
貨幣或是價值背後就是人際關係,資本主義的人際關係是要透過貨幣或是價值所代表的社會勞動時間的交換關係,來表現出來。
這是在經過許多交換的過程中,彼此承認的一種關係。
透過社會的勞動時間,頻繁的交換才成為可能,如果沒有頻繁的交換,這種人際關係也無法建立。
老闆與夥計、資本家與工人的關係,也是逐漸形成的。
台灣近三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人際關係也是如此轉變,變得愈來愈金錢化,愈來愈畸形。
例如,在住家開個家庭工廠,找親人幫工,慢慢的親族關係轉變為雇傭關係,這樣的改變是逐漸的,愈來愈多,愈來愈頻繁,直到成為普遍。
所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道德也在改變。
在眾多社會關係中,老闆與工人的關係,即雇傭關係,這是一種生產性的關係,也有其他與生產無關的關係,例如政治關係、師生關係、父子關係、鄰居樓上樓下關係等等。
眾多社會關係可以簡單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由生產所產生的關係,有支配與被支配、從屬的關係,有生產資料所有的關係、產品分配的關係與雇傭的關係。
第二類是政治關係,不僅是政府與人民、納稅的關係,維持老闆與工人支配與被支配、從屬的關係也是一種政治關係。
第三類關係是屬於意識形態方面的,例如道德、禮教、傳統、慣例、風俗、文化、藝術、哲學、宗教的關係。
政治關係與意識形態也會慢慢改變。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序言中提出,物質生活與人的交往關係會影響一個人的想法與意識形態,而不是反過來,人的意識形態是受客觀的物質生活所影響,物質生活是支配性的。
馬克思甚至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到,人的意識形態沒有歷史,只有物質的交換關係與生產關係才有歷史,除了人的物質生活之外,自然也有歷史。
只有人的生活與自然才有歷史。
照這樣的說法,小說與哲學等等都沒有歷史,馬克思這個看法是值得重視與深入研究。
意識形態、生產關係與政治關係這三種關係,支配著社會的各種關係,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產生主要的決定性作用。
其他各種不同的社會關係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不產生主要的決定性作用。
馬克思所分析的「價值」觀念,就是要來說明社會關係的變化。
馬克思所談的「價值」觀念,並不單純只是貨幣核算或是物物交換的問題而已,歸根究底就是要從這些交換關係與生產關係中來決定所有的關係,這就是馬克思所謂的「唯物史觀」。
由此來觀察歷史的發展,就是「唯物歷史主義」的觀點。
生產方式的發展
從「唯物歷史主義」的角度來看,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種族與民族的發展過程,馬克思歸類出大致上有幾類的生產方式與歷史階段,一種是古代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沒有私有財產以及佔有,有人稱之為「古代共產主義社會」。
在中國古書「大學之道」所描述的社會,已存在著佔有與分工的形態,還稱不上是古代共產主義的社會。
還有一種是存在於亞細亞特別是印度,所謂的亞細亞的生產方式,在部落中擁有灌溉系統的一種生產關係。
慢慢的許多社會都會發展出對土地的佔有與權力所產生的特殊的政治形態,並且以軍事武力的暴力鎮壓作為其後盾的生產關係,就是封建關係。
封建主佔有軍事與政治權力,並且以非經濟手段取得剩餘產品。
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勞動者除了能夠生產養活自己的產品之外,還有多餘的產品可以生產出來,這樣就可以讓有些人不必勞動。
有人專門從事體力勞動,多餘的人力則能從事其他的工作,農業生產的發展慢慢的就變成這種方式。
如此慢慢形成的封建生產方式,亞洲和歐洲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態。
生產方式的發展不必然是單方向的線性發展,馬克思並沒有提出生產方式必須經過某個特定階段才能到達另一個階段的說法,他只是提出有各種不同的生產方式。
有人把馬克思的說法解釋為線性的,並且是單方向的發展,認為古代部落的生產方式會過渡到封建的生產方式,封建的生產方式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定是朝著這樣的方向發展,從一個生產方式到下一個生產方式是一種進步,並且是不可跨越的,假如中間缺少了某種生產方式,就沒有辦法進入到下一種生產方式。
就有人鼓吹某些尚在部落時期的國家,像是非洲,必須經過封建的生產方式才能到達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合理化白種人的封建統治。
我們可以發現有許多國家不一定要經過線性的發展也可以採取新的生產方式,甚至這種發展不一定是單向的,也有可能朝相反方向發展,或是以混合的方式發展,像有些阿拉伯國家一方面是進行特殊的封建性統治與生產關係,但另一方面也有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
例如科威特,整個國家就是由幾個皇族擁有許多油田,把賣油獲得的利潤轉往美國、歐洲進行投資,將投資所得作為國民的收入,國民的平均所得至少都有五、六萬美元的年收入。
國家就以這樣的方式維持運作了幾十年,是不是可以繼續維持下去,那就不曉得。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奇怪的生產方式,且通常都是綜合性的,台灣也是其中之一。
因此,純粹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包括資本主義的龍頭──美國也是綜合性組成的生產方式。
價值的爭論
我們所說的「價值」,主要是適用於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
「價值」在奴隸與封建的生產關係起不了什麼作用,它不能當做共同的第三者來衡量所有使用物(使用價值)。
雖然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純粹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是組合的或綜合的生產方式,「價值」的作用會受到限制,但是若要作為抽象與分析的工具,「價值」是有助於我們了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社會結構,以及社會變動的趨勢。
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亞當斯密與李嘉圖,其勞動價值理論本身有不可克服的問題,恩格斯甚至認為已經走向破產的道路。
恩格斯對此提出兩大問題:第一,勞動是價值的尺度。
但是,活勞動在和資本進行交換時,它的價值小於所交換的物化勞動。
第二,等額的資本,不論它們使用多少活勞動,總會在相同時間內生產平均的相等的利潤。
對這兩大問題,李嘉圖的理論是不能正確地說明。
但後人仍企圖解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理論的合理性。
有很多爭論是圍繞著這個問題上,究竟李嘉圖《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這本書中所談到的勞動價值理論是否破產?是否行不通?或者是稍加修改,即可完滿?
從五零年代開始,以英國劍橋大學為主的一些主流的經濟學家,如JoanRobinson,提出勞動價值理論已經破產的說法。
美國一位經濟學家PaulSamuelson,也認為勞動價值理論是多餘的,所有問題只要從「價格」去思考就可以解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只是複雜地繞道而已,根本就是多此一舉。
到了八零年代,有兩位經濟學家對勞動價值理論的爭議產生比較重大的影響。
一位是PieroSraffa,是義大利人,他的著作很少。
他在英國劍橋大學編了一套李嘉圖的著作集與書信集,共有六集。
第一集就是著名的《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作品集裡面還收錄了李嘉圖死後才被發現的一篇討論「絕對價值」問題的文章。
因為李嘉圖晚年也覺得自己的勞動價值理論有一些矛盾,也看到了恩格斯所指出的問題,試圖要去解決,但是並沒有成功。
Sraffa所產生的影響並不是編了這套書的關係,主要是來自於他所寫的一篇論文《ProductionofCommoditiesbyMeansofCommodities》,在1960年發表,有中文翻譯。
裡面運用很多數學,對數學不好的人會有些艱澀。
這篇文章的論點並不是在攻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主要是要批判新古典經濟學對馬克思「價格理論」的攻擊,但這篇文章同時帶來新的問題,他可以用商品生產的價格層次來證明剝削與一般利潤率,如此一來,對所有的價格問題的分析不需要透過對價值的分析。
這個論點被PaulSamuelson引用,正好可以作為證明勞動價值理論是不必要的。
沿著這篇文章的論點,在1977年Sraffa的學生IanSteedman出版《MarxafterSraffa》這本書,中譯書名為《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馬克思》,根據Sraffa的文章更進一步批判馬克思的價值價格轉形問題、剩餘價值的問題,以及提出合成生產──即不同部門聯合生產的問題,剩餘價值可以為負、利潤可以為正的問題。
有關勞動價值理論的問題,引?的一系列很複雜的辯論,在八零年代產生數百篇論文之多,亦集結有關論文編成了好幾套書,這統稱為「價值的爭論」(ValueControversy)。
有一套書值得參考《AHistoryofMarxianEconomics》,分為兩卷。
第二卷是介紹1929-1990年這段期間主要的馬克思主義辯論,與圍繞著《資本論》的辯論。
第一卷是介紹1882-1929年的辯論。
《AHistoryofMarxianEconomics》這套書固然提供了許多資料,但是很大的遺憾是,裡面的內容大部分集中在非辯證法的或是主流問題的爭論,有關辯證法方面的爭論或介紹便付之闕如。
這是由於所謂的「主流」的經濟學、社會學的學術研究,並不承認馬克思的辯證法是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
例如,KarlPopper這位科學哲學家就把辯證法批評得一文不值,他最著名的著作是《開放的社會及其敵人》。
科學的方法
有人認為數學方法就是科學方法,實際上不然,像有些星相學或命理學就運用數學的方法來論證,所以數學方法不代表就是科學方法。
而辯證法作為研究方法或科學方法,常常被當作是馬後砲或是先驗的公式來解釋事物,不具有指導性。
事情發生是後驗(post-priori)的,對事情的解釋是似乎一切事物原本就存在於思維或是客觀世界,事情發生只是按照辯證法的法則,以辯證法對事情的解釋就好像是先驗(priori),或是等事情發生後再用辯證法「正反合」的公式去套,辯證法就成為馬後砲,這不是我們需要的。
我們需要的是當事情還沒發生時,能事先對狀況有所控制、理解或預測,對將來會發生的事情有很強的解釋力,或預測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可以在知識之外的經驗領域加以預測,因為知識之內,如數學是沒有預測力的,數學只能從已知推論已知,只是同義反復,它是從定義到公理推論到定理的系統發展,只能從已知的東西推論成各種各樣的定理,不能從推論中得出新的訊息,只是將隱藏的訊息揭露出來,是一套不矛盾的(consistent)的符號系統。
數學不會給予我們新的知識。
數學可發展出新的數學方法或是數學本身的知識,但是要帶來經驗的知識是不可能的。
因此數學方法不會發展成科學方法,科學方法則可以利用數學方法對實驗、觀察和測量做進一步分析或推理。
另外統計的方法往往被視為是一種科學的方法,認為可以從少數的樣本得到對大數目的預測,但這樣的方法被運用的很有問題。
統計學被用成像是商品拜物教一樣,似乎很神奇,在醫學上的運用尤其嚴重。
今天說根據統計吃太多油脂會導致高膽固醇,但明天從另一個不同的臨床實驗的樣本做統計,又不必然是如此。
台灣曾經做過各大學的排名,請六十幾位教授填寫問卷,只回收了二十幾份,便用這些意見作為依據,這樣的調查樣本數實在太少,不足以成為客觀的標準。
統計學在某個程度是上可以被運用來做一些預測,像是火箭的發射軌道,可以用統計學進行控制。
因此統計學的或然律不排除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另外還有歸納法。
我們假如將一些經驗用數學方法能推論?新的經驗知識,當然是最理想的。
將一些經驗輸入一部數學機器(好比是一個黑箱,資料輸入,經過黑箱,產生新的資料──資料輸出),可以輸出更多新的經驗,或是輸入一個小的發明,透過一個數學黑箱,最後可以輸出更大的發明,但這都是不可能的。
數學或是機械的運作過程,無法產生新的東西,新的經驗知識無法透過數學黑箱產生出來,數學方法是無法帶來新的知識。
科學的目的是希望能從經驗的東西,可以觀察的、可以實驗的、可以重複的、可以控制的、可以測量的等等,放進黑箱中生產出新的知識,有一些假設,經過推理、分析,運用數學方法或是其他特殊的科學方法,產生出更新的或更多的結果,這就是科學的方法。
辯證法是否可作為科學的方法?
如果辯證法只是馬後砲或是先驗的公式,就不是科學的方法,而且這絕不是馬克思的辯證法。
馬克思的辯證法是批判性地承襲自黑格爾,在黑格爾之前的辯證法則可以追溯到希臘哲學,像是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已經具有樸素的辯證法的精神。
辯證法主要是假定同一律這條道路所發展而來的。
邏輯有三個基本定律:第一是「同一律」,即A=A;第二是「排中律」,A或非A;第三是「矛盾律」事實上是「非矛盾律」,A不能同時等於非A。
黑格爾辯證法就是沿著同一律這條道路發展的,而印度或中國有一些辯證法則不是根據同一律,例如佛教因明學的辯證法觀點,以及毛澤東則是在容許矛盾的情況下發展了辯證法。
辯證法是否可作為科學方法,像現在所用的科學方法、科學發現的邏輯那樣,為科學帶來新的天地、新的開發工具?這顯然是肯定的。
未來也許會有新的發展,但目前科學就是從假設出發,運用特殊的科學方法,然後可以來預測,或是以一些基本概念作為假設,去做很強的說明,科學的說明是要具備有很強的說明力。
關於說明力,有人主張說明力並不需要解釋所有的東西,正好相反,只需要解釋一樣東西不會發生,就是科學了,這是很奇怪的說法。
比如說,「神無所不在」這個命題是包含所有的狀況,不能證明是對還是錯,因此我們可以說這個命題沒有說明力,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它無法預測。
因為無論哪種狀況會不會發生,它都是神,我們也可以對這個命題作一些限制或是對謂詞作一些描述,可是如果發生或不發生都可以做同樣的解釋,這就沒有說明力。
假定「今天會下雨」,結果今天沒有下雨,這句話的對錯一目了然。
因此這是有說明力的,至少它預測的結果是錯的,像KarlPopper認為只要一個命題能夠「證偽」就有說明力,就是科學的。
現在的科學界已經用盡所有的方法,尖端的科學研究是很自由的,只是很多人在解釋科學方法的發展過程,常常把它繁瑣化、神聖化,所以我才用「黑箱」來比喻其神秘性。
馬克思的理論,如「價值理論」,所用的研究方法是辯證法,雖然我們用可不以預測來評定,以普通的數學或科學方法所得出來的理論,但是,用可不可以預測來評定馬克思的「價值理論」,這是文不對題(nottothepoint)的,因為「價值理論」是一個抽象的層次。
辯證法主要是作為研究的方法與說明的方法,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用了「抽象法」,「抽象法」是一種辯證法,是從具體的東西抽象為越來越稀薄、越來越必要、越來越實質的東西,是一種蒸發、捨象的過程,馬克思認為要研究社會科學一定要用抽象法。
KarlPopper以及主流的科學家並不認為抽象法是科學方法。
馬克思在《資本論》的許多地方運用了抽象法,而且是用辯證法得來的。
究竟「勞動價值理論」是否正確?我們可以從相反的角度來分析,如果沒有勞動價值理論,哪些理論不會出現?有了勞動價值理論,有哪些理論是在勞動價值理論下建構出來的?如此便可以看出勞動價值理論特殊的內容。
危機理論
如果沒有勞動價值理論,「危機理論」是不能成立的。
主流的經濟學沒有危機理論,凱因斯的「計畫經濟」勉強算是。
凱因斯對危機的處理辦法就是"挖土坑",製造就業機會挽救經濟。
他認為經濟不景氣發生的原因是商品賣不出去,商品賣不出去的原因是失業率高,工人沒薪水買東西;失業率高的原因是許多工廠倒閉,工廠倒閉的原因是沒有人投資,沒有人投資的原因是沒人買東西,沒人買東西的原因是工人沒有薪水。
從另一個角度看,經濟不景氣的原因是沒有人投資,沒有人投資的原因是沒有人存錢,沒有人存錢的原因是很多人失業,沒有足夠的薪水存錢。
很多人失業的原因是沒有人投資開工廠等等,如此又陷入另一種惡性循環。
如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這是主流所認知的危機。
凱因斯的方法讓人感興趣的地方在於,不景氣的惡性循環要找一個切入點來突破,解決失業問題是一個切入點。
因此凱因斯的挖土坑辦法,由國家雇用失業者去挖土坑再把它填起來,工人有了工作有薪水領就會購買商品,有人購買商品就會有人投資,有人投資就會有人開工廠,工人就可以有工作就有薪水可以領,這樣就可以促成良性循環。
這是用眾人的錢(國家從人民徵收來的的稅收)雇人挖土坑再填土坑的辦法,來解決經濟的問題!
馬克思則用不同的理論來解釋危機的發生,他認為平均利潤率趨於下降、剩餘價值不能實現、兩個部類的生產不平衡、擴大再生產不得不尋找新的市場等等,都是危機發生的原因。
列寧也曾經從壟斷來分析生產的問題,以及所引發的危機問題。
也有人認為危機是剩餘價值實現的問題,因為剩餘價值實現必須在流通領域才有可能,生產的過程會有必然剩餘的部分,這是沒有報酬的部分,這部分不能在流通領域實現的話,資本家就沒有利潤,就沒有資本家肯進行投資。
「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如果一毛錢都賺不到,為什麼要當資本家?
因此危機理論必須用剩餘價值才能解釋清楚。
沒有勞動價值理論,就沒有剩餘價值的觀念。
古典政治經濟學沒有交換價值與價值的區分,也沒有社會一般勞動和具體勞動的區分,因此,就不會有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區分,所以,無法得出剩餘價值的觀念,李嘉圖的理論便出現很多問題。
他們沒有勞動二重性的觀念,也沒有區分必要勞動時間與剩餘勞動時間,因此就無法掌握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是無償的,是在必要勞動時間之外延長勞動時間所創造出來的,是工人勞動所創造的價值超過了工人本身勞動力的價值。
如果沒有剩餘價值的觀念,更遑論剩餘價值的實現。
至於利潤率趨於下降的規律,是要以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餘價值為基礎才可以分析出來的。
由於利潤是資本生產的唯一動機與目的,因此,利潤率趨於下降的規律是與資本生產有衝突的。
利潤率趨於下降,會造成資本生產的不順利,常常出現生產過剩、消費不足的經濟不景氣的現象,因此便會產生週期性的經濟危機,甚至有人提出利潤率下降到達某一種程度會造成經濟崩潰的理論。
根據統計資料,在1880年到1900年這段期間,經濟危機的週期約是十年到二十年,在1900年到1930年這段期間,經濟危機的週期約是七年到十年,週期越縮越短,在1929年就出現了經濟大恐慌,引起了資本主義的反挫,對銀行家與資本家有深刻的教訓,國家開始干預經濟,開辦社會福利措施,發放失業救濟金,資本大量外移,出現許多挽救資本主義危機的措施。
如果沒有勞動價值理論,就無法說明危機發生的原因以及種種現象。
也許未來會出現對危機更好的解釋,但是把危機問題提昇到可以科學分析與思考,這是勞動價值理論第一個功勞。
階級理論
勞動價值理論亦奠定了階級理論的科學基礎,馬克思的階級理論是在《資本論》發展成熟的。
馬克思在寫作《資本論》之前已對階級問題做過研究,但在完成《資本論》之後,其階級理論才算是有了科學的基礎。
為什麼稱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為「商品拜物教的勞動價值理論」?因為馬克思所要表現的是一種對立性的、對抗性的生產關係,從商品交換的胚胎開始,就產生出對立的生產關係。
這種對立的關係再加上生產剩餘價值的勞動以及資本積累,成為不可妥協的矛盾,這就是階級理論的科學基礎。
沒有剩餘價值的生產,就無法解釋對抗性從何而來,西方主流的社會學是根據收入去劃分社會階級,這只是分類的做法,從收入的差異,區分出一格一格的鴿子籠(pigeonhole),彼此沒有對抗性的關係,因為他們沒有從生產關係中發現資本家與工人對立的利害關係,必須進行鬥爭才能解決這樣的矛盾關係。
馬克思的階級理論與西方社會學對人群分類的"畫格子"理論迥然不同,馬克思的階級理論是建立在剩餘價值理論、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
異化(Alienation)理論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亦帶來了對異化(Alienation)理論的科學說明。
在《資本論》之前,馬克思常用異化的觀念來解釋許多問題。
異化就是一種外化,且這個外化是成為對自身的否定,是自我否定的過程,這是一種顛倒。
工人耗費勞動生產商品,工人勞動外化成為商品,而工人所生產的成果卻是用來鞏固並維持剝削工人自身的生產制度,這就是異化。
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建立之後,便不需要用「異化勞動」這種含糊的哲學觀念來解釋剝削的關係。
以勞動價值理論為基礎的剩餘價值理論,是可以更科學的解釋生產關係的異化現象。
再生產理論
此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也確立了「再生產」的理論。
如果沒有再生產理論,《資本論》三卷前後的觀點無法聯繫起來,也無法建立剩餘價值理論。
資本家用貨幣購買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生產商品之後,然後到流通領域中實現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是在生產領域中生產出來的,而不是在流通領域,這是馬克思的看法。
但是亞當斯密、李嘉圖以及現代許多主流經濟學家都認為剩餘價值是在流通領域中產生的,在商品生產之後各顯神通,賺錢似乎是憑藉在市場上買賣、投機與鑽營的本事,並且成為利潤的來源,就可以佔有剩餘。
資本主義就是生產剩餘的社會,無所謂剝削,如何有效地奪取與佔有這些剩餘,就是要有效利用社會物質資源,這就是PaulSamuelson、高希均等主流的經濟學教科書上的觀點:經濟學是有效利用社會物質資源的理論。
這種理論不會考慮剩餘是怎麼產生的,只會考慮如何獲得更高的利潤。
亞當斯密的教條,財富的來源有三大類:工資、利潤、地租,這是從流通分配的角度在看資本主義社會。
至於財富如何生產出來呢?由分配來決定,因為工人有工資,資本有利潤,土地有地租,有些人天生要當老闆,有些人則當工人,聰明的人就可以多賺點錢等等。
馬克思認為剩餘價值在生產領域產生,古典政治經濟學認為剩餘價值在流通領域產生,在市場裡多賣一些商品就可以多分一些利潤。
李嘉圖還試圖解釋價值量互相交換的問題,但現代的經濟學根本就不解釋價值量,只從價格或是貨幣量去考慮問題,只是多花一點鈔票,或少花一點鈔票,以為從分配或是流通領域中就可以產生工資、利潤和地租。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有些人從事較高級的生產,有些人從事較低級的生產,有些國家生產農產品,有些國家生產機器,透過貨幣與價格彼此相互交換商品,生產機器發達的國家比較佔便宜,可以獲得較多的利潤,慢慢形成中心和邊陲的區別,他們認為財富的分配就是從生產之後流通所產生的。
利潤到底是如何產生的,似乎各有各的道理,其實不然,利潤最後仍要回歸生產領域進行投資,這時就有很大的不同。
在投資再生產的過程中,就可以看穿利潤從流通產生的虛幻,在流通領域中,有人賺就有人賠,有的人可以繼續買勞動力、原料和生產工具,順利擴大再生產,有人卻得關門大吉。
如果從單純的直接生產來看,而不是從再生產來看,就看不?再生產所衍生的問題,也看不出到底是剩餘價值理論對,還是價格理論(利潤由流通所產生或是從價格層次可以得出利潤)才對。
從再生產的觀點才能看到真正的問題所在,有些問題必須更具體來分析,例如剩餘價值如何在市場實現的問題,資本從再生產可以往下開展,可以看到在比較具體的社會中有不同的資本形態,有一些資本是貨幣的,稱為貨幣資本,是從貨幣到貨幣的一種循環現象,這是一種特殊的資本形態;有一種資本是進行生產的,是從生產到生產的一種循環現象,稱為生產資本,這也是一種特殊的資本形態;有一種資本是從商品到商品的循環,稱為商品資本,這也是一種特殊的資本形態。
從再生產才能看出資本發生分歧,發生分化。
了解這三種不同的資本形態,才能進一步分析不同部類的生產。
再生產理論必須以勞動價值理論作為基礎,否則無法成立。
在馬克思之前也有人談再生產問題,但始終無法形成並且可以具體化分析現實社會。
只有從再生產才能分析剩餘價值實現、利潤率下降、地租以及階級等問題。
馬克思的階級理論假如沒有從再生產的觀點來看的話,根本就不值一文。
再生產過程中,再生產的不僅是勞動力,購買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生產關係本身、雇傭關係以及擁有機器廠房等生產工具的關係也會再生產,因此不僅工人會再生產自身,老闆也會再生產自身,甚至雇傭關係的觀念也要再生產。
所謂台灣的工人比較乖比較勤奮,認為做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鐘,這種領老闆的薪水盡工人本份的雇傭觀念看似很普通事,事實上並不容易。
有很多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國家或非洲,並沒有每天上工的雇傭觀念。
每天工作的觀念在過去是需要軍隊去維持的,現在則是用經濟的力量促成,因為沒有工作就無法生存。
雇傭勞動的觀念要再生產,使工人安分守己;所有制也要再生產,如果資本代理人任意變動,公司任意改組,生產便無法順利進行。
總之,再生產的不僅是勞動力、貨幣、資本而已,而是所有的生產關係的再生產,即是階級的再生產。
總之,在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馬克思揭穿了資本主義的奧秘──剩餘價值的生產,馬克思進一步發展了危機理論、階級理論、異化理論與再生產理論等等劃時代的科學理論。
理解勞動價值理論,就掌握了開啟《資本論》的鑰匙,是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樞紐。
pgjwl1966/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pgjwl1966's新文章太陽磁場反轉出現罕見兩個南極研究:廿億年後地球僅剩微生物鄰近恆星適居帶有3超級地球火星證實曾蘊含豐富氧氣 比地球早15億年日:南海海槽30年內恐爆強震ThreenewacceptedSCIpaper久病鐵娘子孤獨病逝五星飯店花東地殼傾中每年西移8公分NASA:今年將發生強烈太陽風暴專家:不必恐慌隕石找到了?專家發現碎片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pgjwl1966'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延伸文章資訊
- 1勞動價值理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勞動價值理論[编辑] · 在资本累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以前的初期野蛮社会,获取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 · 与货币、劳动或其他 ...
- 2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特色@ Jyh-Woei, Lin - 隨意窩
為什麼稱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為「商品拜物教的勞動價值理論」?因為馬克思所要表現的是一種對立性的、對抗性的生產關係,從商品交換的胚胎開始,就產生出對立的生產 ...
- 3評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
工人的剩餘勞動價值。本文在解剖這一悖論的同時,提出了商品價值的二元決定論,並進而指出,某. 些利潤,如貸款利息,股票分紅,純自然资源的售價等等,來源于以財產所有權為 ...
- 4勞動價值論 - MBA智库百科
勞動價值理論的先進性和局限性
- 5勞動價值理論新論 - 博客來
書名:勞動價值理論新論,語言:簡體中文,ISBN:7801900235,頁數:368,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01/01,類別: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