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死刑,保護了誰?思考廢死的七個論點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當代刑法的目的,是在「保護法益」,有「一般預防」和「特別預防」的功能,也就是在制度上防止法益受到侵害,在個別行為上也有預防其再度發生,達到矯正的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日本版新上線EnglishEdition簡體/正體2018/06/20,社會Photo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法操FOLLAW法操是一個司法監督媒體,將以檢調問題作為監督重點,揪出台灣大小案件的檢察官繆誤。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文:林柏辰(杜蘭法學院能源環境法碩士生Energy&EnvironmentalLLM,TU)死刑的歷史由來已久,在有文字以前的原始時代就存在了。
在漢高祖劉邦進咸陽城時和百姓約法三章中也包含著死刑。
隨著時代的演進,法律制度的不斷發展,人類從歷史中記取教訓後,刑罰的方式也不斷在改變。
國家的刑罰權,在當代思考中,也並非漫無限制,像是酷刑(Torture)在國際法下原則是不允許的。
台灣在法定刑上也廢除了以往「唯一死刑」的規定(所謂唯一死刑,指的是法律給法官針對該罪責的判刑選擇只有死刑,沒有別的選項)。
簡單來講,死刑就是國家將罪犯的生命以人工的方式停止其生命的運作,可能有槍斃、施打藥劑、絞刑和電椅等等,依據不同國家和時代而各異(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法律判處死刑的標準,可以參考之前的法操專欄:判不判死刑,標準在哪裡?)。
在現代國際社會,廢除死刑的國家大多位於歐洲,歐盟的官方立場即是廢除死刑,而美國目前則是部分州法沒有死刑。
目前筆者在法學院課堂上遇到的學生就這議題的意見,歐洲同學打從心裡認為死刑是不可以的,大陸同學大多數認為應該要有死刑,美國學生則似乎正反意見各占一半。
下文中,筆者嘗試整理出目前常見廢除死刑的可能理由,不論大家的立場為何,都能當作是一個思考的參考。
提倡廢死的可能論點1.國家殺人,是價值觀的自打嘴巴死刑,執行上說雖然是懲罰,但實質上來說,是國家運用公權力剝奪人的性命。
生命權不同於財產權和自由權,是享有最高順位保護的法益,是故現代有「生命權應受絕對保障」一說。
但,這時候問題來了,如果國家教導人民不能殺人,生命權是不容侵犯的,那如果國家自己卻可以剝奪人民的生命權,價值觀上便產生了不相容。
2.只要法官不是神,誤判就一定會有
有人說「只要是百分之百確定的案件,死刑就沒差吧。
」但,那是電影或小說中,讀者才能有的上帝視角,真實狀況,往往不是如此。
只要是人為判斷,某一天,也許「江國慶案」就會再度上演。
死刑是一個無法挽回的結果,和自由與金錢不同,生命一旦被剝奪,就再也無法回復。
如果我們這個文明社會所追求的價值,是寧可「不判人死刑」,也不願「錯殺一個無罪的人」,那我們應該做出「沒有死刑」的選擇。
如果我們在整個制度上採取了這個價值取捨,那不論某個個案真的有人多兇殘,也無法推導出制度上應該要有死刑的結果。
3.我們消除的是罪惡,不是人本身刑法的判斷是針對「行為」作評價,而不是對「該人」作評價。
從日常生活的用語來看,有點「對事不對人」的意思在。
而死刑不僅僅是對該行為的懲罰而已,死刑連人的本身都一起消滅掉。
當代刑法的目的,是在「保護法益」,有「一般預防」和「特別預防」的功能,也就是在制度上防止法益受到侵害,在個別行為上也有預防其再度發生,達到矯正的效果。
以眼還眼的「應報主義」不是當代刑法所追求的目標。
4.死刑的嚇阻性是個迷思贊成死刑的人可能會認為,死刑具有嚇阻性。
但死刑到底有沒有嚇阻性,從來沒有人真的有辦法證明,而要制定剝奪或限制別人的權利者(死刑是剝奪生命權),必須要負擔證明的責任。
事實上,人類社會施行死刑的千年來,死刑確實沒消除過什麼罪惡,許多犯罪在千年的死刑下也都依然存在。
而廢除死刑的歐洲國家經過這些年來,從來也沒人覺得,就一定比有死刑的地方重罪犯罪率更高或更危險(甚至有人會認為剛好相反)。
「治亂世用重典」其實一直是一個倒果為因的想法,例如:往往金融犯罪嚴重的地方,金融犯罪處罰才重;而一個原本就很平和守規矩的地方,反而刑責規範沒有重罰的必要。
5.死刑不符合比例原則不管是被判了幾個死刑,因為人只能死一次,所以也只能執行一個死刑,在這一點來看,對於不同罪責的死刑犯間來看,死刑是缺乏彈性的。
再者,人群制定死刑,一部分是來自於想把「壞人」隔離的安全感。
但若是真的有「惡貫滿盈十惡不赦」的人存在好了,那我把該人判無期徒刑,達到的隔離效果其實相同。
或許,有民眾會想到「假釋」,畢竟無期徒刑還是有可能假釋,那該怎麼辦?如前所述,刑法的評價對象是行為,目的上具有預防法益被侵害的功能。
而假釋是以該人改過向善為前提,如果該人獲得假釋,其實也代表刑法的目的也已經告一段落了。
雖然我們不需要把全世界的人都想成大好人,但也沒必要悲觀到假設「人永遠不可能改變」。
6.死刑並沒有實質的保護被害人,更沒解決任何問題有人會說「這是怎樣,好人都沒人權囉?」事實上也並不是這樣。
沒有死刑,並不代表無罪,仍舊有自由刑和財產上的刑責。
而且,將被告處死,除了滿足旁觀者主觀上的正義感之外,和保護被害人有很大的差距。
在現實生活中,存活的被害人或被害人家屬的需求,遠遠不是把被告處死而已,這也是為何「被害人保護協會」被建立的原因。
也有人會說「那你就把你媽或你妹給人殺殺看啊」,如果真的如此人所假設的狀況發生,主觀上或許會想報復,或是私下尋求復仇手段,但就一個作為公共政策的刑法而言,國家的法律也是要為了讓社會更好而存在,國家機器不會是主觀私人的報復工具。
12»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
Tags:死刑處死江國慶案法律刑法應報主義廢死生命權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當戰爭不能寫是戰爭——新聞審查下,那些拒絕背叛讀者的傳媒機構1則觀點2022韓國總統大選:尹錫悅以史上最小差距勝出,帶領保守派時隔五年重返青瓦臺1則觀點從「請教母姊」到「月經日誌」,不同年代的國中健康教育課本如何談「經期保健」?1則觀點如何向長輩解釋「俄羅斯幹嘛打烏克蘭」?歡迎使用可直接貼到LINE群組的懶人包1則觀點俄羅斯建構的平行宇宙1則觀點朱家安:女性不當兵怎麼爭女權⋯⋯是嗎?1則觀點李慧詩《身上的每道傷疤》序:原來矛盾,一直在她心中,像車輪滾動1則觀點蓬佩奧演說稱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美國應外交承認1則觀點香港晚報:72%安老院舍染疫,業界認已「全軍覆沒」1則觀點東歐疫苗覆蓋率偏低,俄國入侵烏克蘭引發的逃難潮恐使疫情擴散1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死刑的目的? - 時事板 | Dcard
我的立場是反對廢除死刑的, 因為我認為死刑有存在的目的。 而自從發生隨機殺女童案後, 社會輿論一面倒支持死刑, 只要是抱持著廢持死刑的立場, ...
- 2死刑存廢問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例如「防範煙毒禍害蔓延」之目的極其重要,足以構成「買賣煙毒者得處死刑」之理由。2000年之512號亦重申以上立場。 就法律的角度來看,將罪犯 ...
- 3死刑之目的是----(手記10021) - Center
死刑之目的,是國家為維護社會秩序,而將兇窮惡極的殺人犯判決「與社會永久隔絕」的刑罰,使殺人犯不會再危害社會。目前執行死刑則是達到將殺人犯「與 ...
- 4認真看待死刑量刑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是以,我們需要督促法院做到的不僅僅是遵守兩公約的最低標準,更要要求法院——特別是最高法院——有意識地找出嚴謹且切合刑罰目的的死刑量刑基準。《刑法》第57條的條文結構及 ...
- 5探討死刑存在之必要性
刑罰有最後的手段性,目的是要嚇阻. 犯罪者,而不是以死來撫平被害人與. 其家屬的傷痛。 Page 4. 支持死刑vs廢除死刑. 支持. 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