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明白自己,也不會明白他人 - The Origin Within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兩個心理學的概念想介紹給大家: 1) 周哈里窗口(Johari Window); 2) 情緖智商模型(Emo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讓大家了解自我認識的組成部份, ... Skiptocontent 這世界上,最能了解你的人是誰?不,不是你自己,而是自知的人。

最愛你的人,永遠是你自己。

但最有能力了解你的人,是自知的人;當一個人能完全認識自己,他/她亦能完全認識別人。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跟他/她說話或見面時,有種感覺「為什麼他/她好像很了解我?」﹑「為什麼他/她比起我自己,還更了解我?」﹑「他/她似乎知道我不知道關於自己的東西」…… 又或者,你有沒有遇過一些人,無論你已多公開透明事無不可對人言,對方都好像不了解你,甚至誤解你? 圖片來源:TheOriginWithin 這兩種情況,大都源自於對自我認識不足,無論是你或對方;當你無法認識和了解自己,你也無力認識和了解他人。

有兩個心理學的概念想介紹給大家:1)周哈里窗口(JohariWindow);2)情緖智商模型(EmotionalIntelligenceModel),讓大家了解自我認識的組成部份,而為什麼自知的人更能了解別人。

周哈里窗口(JohariWindow) 「Johari」的取名來自研發此模型的兩位心理學家的名字—JosephLuft和HarringtonIngham。

周哈里窗口是1955年,Joseph和Harrington發展來幫助人們理解自己跟自己的關係,以及與別人的關係。

窗子有四格,每個人的自我由四個部份所組成。

你對這四個部分的自我了解得越多,對自己的認識越深。

圖片來源:TheOriginWithin;參考資料 1.公開區(OpenArea) 「你知道,別人也知道」(Knowntoself;knowntoothers) 此區是你和別人都認同的,都知道的,是性格顯性的部份。

你對自己的了解,以及其他人對你的了解差不多,包括你的行為﹑知識﹑技能﹑態度和公開的歷史,就是在陽光底下的事。

通常是性格較正面積極的部份,你願意和樂意呈現給別人看,那些你較接受和認同自己的特質。

2.盲區(BlindArea) 「你不知道,別人知道」(Unknowntoself;knowtoothers) 此區是别人知道,但我們自己却不自知的。

這可能是你不了解的一些基本信息,但也可能包含更深層次的,例如:感覺不足﹑無能﹑不值得或被拒絕。

這類型的問題,通常自己難以直接察覺或處理,但其他人卻看得到。

有些人的自我認識與他人有較大差異,你覺得自己性格非常友善,但周圍的人覺得你很高傲。

或是你覺得自己很沒自信,周圍的人覺得你總是自信滿滿毫不畏懼。

這就是自我與他人對自我的認識不同時,所產生的誤區。

因此,了解自己的盲區對於了解自我非常重要,可以多些聆聽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3.隱藏區(HiddenArea) 「你知道,但別人不知道」(Knowntoself;unknowntoothers) 此區是你自己了解,而其他人對你不了解的部份。

通常是我們刻意隱藏自己的部分,自己知道的性格部分,但是别人不知道。

例如,有些人表面上說什麼都沒所謂,但實際上非常計較,他們亦會把這部份小心翼翼地藏起來,不讓別人發現。

通常隱藏區的自我,是陰暗面,往往要很熟悉自己的人才會知道;但我們要突破自己,必須要學會將隱藏的自我,逐步變成公開的自我。

4.未知區(UnknownArea) 「你和別人也不知道」(Unknowntoselfandothers) 最後一個區是你和他人都不知道的,每個人都有未知的領域,這部分的自我可以說是,我們潛意識需要重點開發的部分。

有時你做某些事,你發現就連你自己都沒意識到,原來你可以做得那麼好,你的潛能。

有時候,只有遇上一些事件後,你才會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樣的。

例如,如果你問人,遇上危難時會怎麼做?大部份人都會覺得自己會捨身救人,但當事情真的發生時,你猜猜有多少人真的如自己所想般? 這裡不是說大家一定要做什麼偉大的事,只是我們有時並不認識自己。

你或許也試過一些情況,在事情發生後,你對自己當時的選擇和行為感到非常驚訝或震驚—怎麼我會這樣做?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是這樣的。

「活出真我」就是把開放區擴大 周哈里窗口的最終目標是擴大開放區的範圍,它是四格中被視為最重要的部份。

原因是,你的開放區有多廣闊,等於你有多認識自己,以及你有多能夠在人前完全地表達和呈現自己—-也就是活出真正的自我。

「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是很有效的方式去擴大開放區。

跟他人互動,是一個給予與接受(give-and-take)的過程,讓別人認識你多一點;同時,從他人給你的反應﹑回應和意見裡,認識自己多一點。

回到窗口的四個格子,當你認識自己的部份變多,開放區便水平地擴展(向橫;左至右),縮窄盲區的範圍。

當他人認識你的部份變多,開放區垂直地擴展(向豎;上至下),即隱藏區會相應變小。

(這裡如果未能立即明白,請重複閱讀一至兩次,因為這個概念很重要。

)至於未知的部份,是需要由你來去探索﹑發掘和發現的。

圖片來源:TheOriginWithin;參考資料 這種給予和接受,共享和開放式溝通的過程,令你和你身邊的人建立信任。

當然,請務必在安全的環境和跟信任的人進行。

有些人,明明你不想知道他/她的事,他/她卻不斷向你傾盆而出;你會感到很不舒服,因此你會想辦法遠離他/她。

很不幸地,他/她會感到受傷害。

這不能怪誰,即便有很多東西想給予,也要找到那些願意接收的人。

無論你有多想認識自己多一點,以及認識別人多一點,請記著要找對人。

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被深入地認識,被人看見那個真正的自己。

因此,自知的人總會被不自知的人找上。

但請想想,你想被認識,但你也有同樣的能力去認識對方嗎? 一段平等的關係裡,無論是情侶或是朋友的關係,最舒服的狀態是雙方能夠對等地交流。

不是單方面你理解對方,但對方不能理解你;不是單方面給予對方許多反饋,對方則不能提供反饋,讓你增加對自己的認識。

反之亦然。

好了,那麼為什麼為什麼自知的人更能了解別人? 情緖智商模型(EmotionalIntelligenceModel) 相信幾乎每個人有聽過情商(EQ),即是情緒智力商數(EmotionalIntelligenceQuotient)。

全球知名心理學家DanielGoleman,一位還在世現年74歲(生於1946年)的心理學家提出了情緖智商模型(EmotionalIntelligenceModel)。

「情商」的由來:其實情緒智商並不是Daniel發現的,而是在1990年,兩位心理學家PeterSalovey和JohnD.Mayer,將一種能力命名為「EmotionalIntelligence」,他們形容這是「一種社交智力,駕馭自己和他人感覺和情感的能力,區別和辨識這些,並利用這些信息來引導思想和行動的能力。

」“aformofsocialintelligencethatinvolvestheabilitytomonitorone’sownandothers’feelingsandemotions,todiscriminateamongthem,andtousethisinformationtoguideone’sthinkingandaction.”薩洛維(Salovey)和梅耶(Mayer)發起了一項研究計劃,旨在研發有效的情商測量方法,並探索其重要性。

例如,他們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當一群人看了一部令人沮喪的電影時,那些在情感清晰度(即識別並給正在經歷的情緒起名字的能力)方面得分很高的人,情緒回復得較快。

在另一項研究中,在準確感知﹑理解和評估他人情緒的能力上得分較高的人,能夠更好地靈活地應對社交環境的變化,並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網絡。

受薩洛維(Salovey)和梅耶(Mayer)的影響,Daniel開始注意到這領域,並在一本1995年出版風靡全球的《EmotionalIntelligence,WhyItCanMatterMoreThanIQ》一書,掀起全球熱潮把情商放進商業﹑學校和社區裡應用。

在此之前,人們認為智力比較重要,根本不知道有情商的存在,但現在大部份企業都會較看重情商,因為那才是真正能影響和領導別人的因素。

情商模型(EIModel)的組成有四個部份: 圖片來源:TheOriginWithin;參考資料 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了解自己的內部狀態﹑偏好﹑資源和直覺,認識自身情緒,理解自己的感覺、情緒、情感、動機、性格、欲望和基本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作為行動的依據。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管理自己的內部狀態﹑衝動和資源,妥善管理自身情緒,對自己的快樂、憤怒、恐懼、愛、驚訝、厭惡、悲傷、焦慮等,能夠自我調節。

當察覺到自己情緒不佳時,會用方法去幫助自己調整情緒。

人際察覺(SocialAwareness):對他人的感受﹑需求和擔憂的認識,對他人的情感有同理心。

認識他人的情緒和各種感受,並能設身處地進行直覺判斷;了解他人的情緒、性情、動機、欲望等,並能作出適度的反應。

關係管理(RelationshipManagement):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引起他人期許和響應的能力和技巧,善於處理別人的情緒﹑判讀別人內心感受和體察別人的動機想法。

具備這種能力的人,與任何人相處都愉悅自在,這種人能充當集體感情的代言人,引導群體走向共同目標。

這四個部份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你必須先有自我察覺,你才能管理自己和察覺他人。

換句話說,如果你不認識自己,那麼你無法管理和控制自己,亦無法認識他人,更別說去影響他人了。

那就是為什麼自知的人,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結語:讀者們,有沒有看到這兩個心理學上非常重要的理論,有一個的共通點?就是,一切都由自身出發,你不明白自己,也不會明白他人。

所以,先做好自己吧! 最後,筆者很喜歡《WhateverArises,LoveThat》和《EverythingisHeretoHelpYou》的作者MattKhan說的一段話: “Remember.Despitehowopen,peaceful,andlovingyouattempttobe,peoplecanonlymeetyou,asdeeplyasthey’vemetthemselves.Thisistheheartofclarity.”MattKahn 翻譯下來是:「記住,儘管你嘗試做到多開放﹑和平與充滿愛,人們只能像他們遇見自己一樣,去遇見你。

這是最清晰不過的事。

」 筆者:李沅羿(Facebook專頁) 參考文章: ABriefHistoryofEmotionalIntelligence.PracticalEmotionalIntelligence.Retrievedfromhttps://www.emotionalintelligencecourse.com/history-of-eq/ GolemanD.(2015April21).Emotionalintelligence.Retrievedfromhttp://www.danielgoleman.info/daniel-goleman-how-emotionally-intelligent-are-you/ PratibhaA.(2017July3).TheJohariWindow.HuffPost.Retrievedfromhttps://www.huffpost.com/entry/the-johari-window_b_58bf6d25e4b0a797c1d396ce?guccounter=1&guce_referrer_us=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cs=TwUnDJhtXpvg0-gpwxabCA 情緒智力|MBA智庫百科|https://wiki.mbalib.com/wiki/%E6%83%85%E7%BB%AA%E6%99%BA%E5%8A%9B 唐若女性心學成長筆記|(2018年01月04日)|《心理學:你真的了解自己嗎,真正的自我由四個部分組成》|每日頭條|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psychology/ez668my.html Sharethis:TwitterFacebook Postnavigation PreviousPostPrevious「一切都將過去」的寓言故事NextPostNext「拖延症」無法跨越的不是時間,而是情緒。

彙整 彙整 SelectMonth March2022 (2) October2021 (1) September2021 (1) December2020 (1) November2020 (1) April2020 (2) March2020 (4) February2020 (8) RecentPosts 拖延進行中 March29,2022 我也有嚴重的交功課拖延 March29,2022 情緒如水 October4,2021 《兩兄弟爬80層樓梯》的故事 September22,2021 《農夫和魔鬼》的故事 December1,2020 感到無力也沒關係別習慣就好了 November3,2020 成年後,就是「成人」了嗎?(二) April7,2020 成年後,就是「成人」了嗎?(一) April6,2020 「拖延症」無法跨越的不是時間,而是情緒。

March30,2020 你不明白自己,也不會明白他人 March27,2020 Search Searchfor: Search English English 香港中文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