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歌仔戲藝人表演風格形塑之探討﹘以蔡美珠演藝歷程為對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依附民間信仰生存發展的外台歌仔戲,其表演形制在人事規模精簡的情形之下,從編劇到導演,乃至服裝、身段設計,皆由演員一手包辦,體現以演員為中心的劇場機制。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59.65.11.210)您好!臺灣時間:2022/08/2406:18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陳慧玲論文名稱:外台歌仔戲藝人表演風格形塑之探討﹘以蔡美珠演藝歷程為對象論文名稱(外文):TheFormaitonofArtists''PerformingStylesinOutdoorTaiwaneseOpera:AStudyBasedonTsaiMei-chu指導教授:陳芳英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系所名稱:戲劇學系研究所學門:藝術學門學類:戲劇舞蹈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4畢業學年度:93語文別:中文中文關鍵詞:外台歌仔戲、胡撇仔戲、表演風格、蔡美珠、新菊聲歌劇團、民權歌劇團相關次數: 被引用:14點閱:2528評分:下載:0書目收藏:7 依附民間信仰生存發展的外台歌仔戲,其表演形制在人事規模精簡的情形之下,從編劇到導演,乃至服裝、身段設計,皆由演員一手包辦,體現以演員為中心的劇場機制。

從表演內涵而言,源自內台時期的「胡撇仔戲」,在外台歌仔戲的變化歷程當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其表演方式自由,規範較少,演員的個人特質因此得以充分發揮,演員的表演風格也就左右了一齣戲所呈現的樣貌。

本文以197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期活躍於大台北地區的優秀外台歌仔戲表演藝術家蔡美珠女士作為研究對象,以胡撇仔戲的表演為主要研究範圍,探討其表演風格之形塑與體現,以作為研究外台歌仔戲表演藝術內涵及劇場風格的基礎。

全書分為六章。

緒論為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研究方法。

第一章為外台歌仔戲概觀,論述外台歌仔戲與民間信仰、通俗文化之間的關連性,以及外台歌仔戲劇場的觀演關係。

第二章說明蔡美珠戲劇經歷及劇藝之養成,藉由整理蔡美珠的演藝生命史,作為分析其表演風格的基礎背景資料。

第三章從表演概念論述蔡美珠表演風格之形塑與內涵,分別從造型、肢體、語言風格、寫實表演、活戲演出等面向,析論蔡美珠表演風格的形塑與呈現。

第四章為蔡美珠表演風格之形塑與內涵﹘劇目篇,分別以《水萍怪影》、《周成過台灣》、《霸王奪姬》、《啞妻》、《泰山邱一郎》五個劇目為例,分析蔡美珠表演風格的內涵。

第五章為結論,歸結蔡美珠的表演特色,並希望藉由探討蔡美珠的演藝歷程,提供未來歌仔戲演員培育與訓練的一點思考。

TheOutdoorsTaiwaneseOpera,closelyassociatedwithTaiwanesefolkreligions,featuresaperformer-centeredtheatre.Duetothesimplificationofpersonnel,theperformersactuallyplayseveral“roles”inthetroupe,almosttakingcompletecareofeverythingconcerningtheirperformance.Forexample,theyhavetomakeupstories,designmartialanddancingmovements,directtheperformance,andevenmanagethecostumes.Inthelightofperformingcontents,the“O-pei-la-hi(胡撇仔戲)”originatingfromitsperiodofIndoorstagehasalsomadegreatprogresswiththedevelopmentoftheOutdoorsTaiwaneseOpera.Duetoitsflexibleperformingrequirements,theperformerscanfullyexpressandstrengthentheirowntraits,whichplaysanimportantroleinhowaplayispresented.BasedontheresearchonMrs.TsaiMei-chu,whowasquiteactivearoundtheTaipeiregionfromlate1970stoearly1990s,andfocusingonher“O-pei-la-hi(胡撇仔戲)”performancerevealinghowshemoldedandpresentedherperformingstyle,thisstudywilldiscusstheperformingcontentsandtheaterconventionsoftheOutdoorsTaiwaneseopera.Thisbookconsistsofsixchapters.TheIntroductionisaboutmyresearchmotive,aim,approach,andareviewofrelatedstudies.ChapterOneistheoverviewoftheOutdoorsTaiwaneseOpera,expoundingitsinteractionbetweenperformersandtheaudiencesaswellasitsconnectionwithTaiwanesefolkcultureandreligions.ChapterTworecordsTsaiMei-chu’sperformancecareerandtheacquirementofherperformingskills,takingitasthebasicmaterialtoanalyzeherperformingstyle.Throughrespectiveanalysisofcostumestyle,bodyexertion,languagestyle,realisticperformance,andimprovisation,ChapterThreetakestheangleofperformanceconceptiontointerprethowTsaiMei-chumoldedherperformingstyleandcontentsandhowshepresentedthemonstage.Subsequently,fiveplays﹘“Shui-pingGuai-ying(水萍怪影)”,“Zhou-chengGuoTaiwan(周成過台灣)”,“Ba-wangDuo-ji(霸王奪姬)”,“Ya-qi(啞妻)”,“Tai-shanQiuYi-lang(泰山邱一郎)”﹘aretakenforexamplestoanalyzehowTsaiMei-chumoldedherperformingstyleandcontentsinChapterFour.ChapterFiveconcludesthisdiscussionaboutherperformingcharacteristicsinthehopeofofferingsomethoughtsaboutthecultivationandtrainingforfutureperformersoftheTaiwaneseOpera. 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第二節文獻回顧‥‥‥‥‥‥‥‥‥‥‥‥‥‥‥‥‥‥‥‥‥‥‥‥‥‥6第三節研究方法‥‥‥‥‥‥‥‥‥‥‥‥‥‥‥‥‥‥‥‥‥‥‥‥‥‥8第一章外台歌仔戲概觀‥‥‥‥‥‥‥‥‥‥‥‥‥‥‥‥‥‥‥.10第一節外台歌仔戲與民間信仰‥‥‥‥‥‥‥‥‥‥‥‥‥‥‥‥‥‥‥‥10一、外台歌仔戲存在的基礎﹘民間信仰中的演劇傳統二、「戲巢」的形成與發展﹘以台北地區為例三、新菊聲/民權歌劇團戲路分析第二節外台歌仔戲與通俗文化‥‥‥‥‥‥‥‥‥‥‥‥‥‥‥‥‥‥‥‥23一、胡撇仔戲的發展二、外台歌仔戲與通俗文化的關係﹘以新菊聲新編胡撇仔戲為例第三節外台歌仔戲的觀演關係‥‥‥‥‥‥‥‥‥‥‥‥‥‥‥‥‥‥‥‥34一、開放式的表演環境二、觀眾觀劇態度與演員表現的關係第二章蔡美珠戲劇經歷及劇藝之養成‥‥‥‥‥‥‥‥‥‥‥‥‥.38第一節拱樂社時期(1962-1970)‥‥‥‥‥‥‥‥‥‥‥‥‥‥‥‥‥‥‥38第二節外台歌仔戲時期Ⅰ﹘新菊聲歌劇團(1970-1980,1983-1986)‥‥‥‥43一、新菊聲歌劇團發展概況二、新菊聲歌劇團的演員三、學習階段﹘初入新菊聲(1970-1975)四、創造期﹘從副生到當家小生(1975-1980,1983-1986)第三節外台歌仔戲時期Ⅱ﹘民權歌劇團、陳美雲歌劇團(1991-1994)‥‥‥52第四節近期戲劇活動(2002-2003)‥‥‥‥‥‥‥‥‥‥‥‥‥‥‥‥‥‥55第三章蔡美珠表演風格之形塑與內涵﹘表演概念篇‥‥‥‥‥‥‥.57第一節身為演員的稟賦‥‥‥‥‥‥‥‥‥‥‥‥‥‥‥‥‥‥‥‥‥‥‥59第二節外在造型的呈現‥‥‥‥‥‥‥‥‥‥‥‥‥‥‥‥‥‥‥‥‥‥‥62第三節肢體風格之形塑‥‥‥‥‥‥‥‥‥‥‥‥‥‥‥‥‥‥‥‥‥‥‥74一、胡撇仔戲的肢體表現二、武士刀打鬥套式第四節語言風格之形塑與內涵‥‥‥‥‥‥‥‥‥‥‥‥‥‥‥‥‥‥‥‥80一、唸白技巧二、以飽滿的「腹內」為根基形塑文辭風格三、承繼內台時期的獨白傳統四、俚語成語的運用第五節寫實表演風格之形塑與內涵‥‥‥‥‥‥‥‥‥‥‥‥‥‥‥‥‥‥89一、從人物內心情感引導外部動作二、寫實表演與易性扮演第六節即興演出的功力﹘活戲演出之內涵‥‥‥‥‥‥‥‥‥‥‥‥‥‥‥94第四章蔡美珠表演風格形塑與內涵﹘劇目篇‥‥‥‥‥‥‥‥‥‥.98第一節水萍怪影‥‥‥‥‥‥‥‥‥‥‥‥‥‥‥‥‥‥‥‥‥‥‥‥‥‥98一、外台演出二、轉換舞台的不同詮釋第二節周成過臺灣‥‥‥‥‥‥‥‥‥‥‥‥‥‥‥‥‥‥‥‥‥‥‥‥.109一、編導方面的構思二、周成一角的表演第三節外台胡撇仔劇目舉隅之一﹘霸王奪姬‥‥‥‥‥‥‥‥‥‥‥‥‥.122第四節外台胡撇仔劇目舉隅之二﹘啞妻‥‥‥‥‥‥‥‥‥‥‥‥‥‥‥.128第五節外台胡撇仔劇目舉隅之三﹘泰山邱一郎‥‥‥‥‥‥‥‥‥‥‥‥.136第五章結論‥‥‥‥‥‥‥‥‥‥‥‥‥‥‥‥‥‥‥‥‥‥‥‥142附錄一蔡美珠演藝生涯年表‥‥‥‥‥‥‥‥‥‥‥‥‥‥‥‥‥146附錄二新菊聲/民權歌劇團1991-1993年戲路分布表‥‥‥‥‥‥‥150附錄三引用劇目劇情簡介‥‥‥‥‥‥‥‥‥‥‥‥‥‥‥‥‥‥169參考資料‥‥‥‥‥‥‥‥‥‥‥‥‥‥‥‥‥‥‥‥‥‥‥‥‥.172 一、專書、工具書于臻編(1994),《舞台英雄﹘裴豔玲的演藝世界》。

香港:素葉出版社。

王安祈(2003),《寂寞沙洲冷﹘周正榮京劇藝術》。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王嵩山(1988),《扮仙與作戲》。

臺北:稻鄉。

吳密察(2000),《臺灣史小事典》。

臺北:遠流出版社。

吳紹蜜、王佩迪(1999),《蕭守梨生命史》。

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

臺北:銀華出版社。

呂福祿、徐亞湘(2001)《長嘯:舞臺福祿》。

臺北:博揚文化出版。

宋光宇(1993),《臺灣經驗》。

臺北:東大出版社。

周婉窈(1998),《臺灣歷史圖說》。

臺北:聯經出版社。

岡士(HerbertJ.Gans)著,韓玉蘭、黃絹絹譯(1985),《雅俗之間﹘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

臺北:允晨文化。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

臺北:時報文化。

林美容(1996),《臺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

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茂賢主編(2002),《歌仔戲重要詞彙編纂計劃第二期成果報告書》。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未出版)。

林鶴宜(2003a),《臺灣戲劇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2004),《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林麗紅、李國俊(2000),《臺灣高甲戲的發展:周永松先生紀念專輯》。

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李曉、黃菊盛(1994),《周信芳與麒派藝術》。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邱坤良(1980),《野台高歌》。

臺北:皇冠出版社。

(1992),《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

臺北:自立晚報文化部。

(1997),《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和民眾觀點》。

臺北:臺原。

(2001),《陳澄三與拱樂社》。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哈根(UtaHagen)著,胡茵夢譯(1987),《尊重表演藝術》。

臺北:漢光。

紀慧玲(1999),《廖瓊枝﹘凍水牡丹》。

臺北:時報文化。

約翰.費斯克(JohnFiske)著,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

臺北:萬象出版社。

約翰.史都瑞(JohnStorey)著,李根芳、周素鳳譯(2004),《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

臺北:巨流出版社。

徐亞湘(2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

臺北:南天。

張小虹(1993),《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

臺北:時報出版社。

(1995),《性別越界》。

臺北:聯合文學。

陳正之(1993),《草台高歌﹘臺灣的傳統戲劇》。

台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其南(1994),《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

臺北:允晨出版社。

陸揚(2002),《大眾文化理論》。

臺北:揚智文化。

曾永義(1988),《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

臺北:聯經出版社。

焦桐(1990),《戰後初期臺灣的戲劇》。

臺北:臺原出版社。

黃秀錦(2000),《祖師爺的女兒﹘孫翠鳳的故事》。

臺北:時報文化。

黃旛綽(1982),《梨園原》。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本。

楊馥菱(2002),《臺灣歌仔戲史》。

臺中:晨星出版社。

葉立誠(2001),《臺灣服裝史》。

臺北:商鼎。

詹竹莘(1997),《表演技術與表演教程》臺北:書林出版。

蔡欣欣(2003),《說戲、戲說﹘內台歌子戲資深藝人口述劇本整理計畫期末報告書》。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未出版)。

鄭政誠(1996),《三重埔的社會變遷》。

臺北:臺灣學生。

戴淑娟、金沛霖等編(1991),《楊小樓藝術論評》。

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瞿海源(1997),《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

臺北:桂冠。

瞿海源、章英華(1986),《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

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藍劍虹(2002),《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人作為一種技藝》。

臺北:唐山出版社。

羅竹風主編(2002),《漢語大詞典(縮印本)》。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蘇桂枝(2003),《國家政策下京劇歌仔戲之發展》。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二、學位論文王釗芬(1994),〈「周成過臺灣」故事的形成與演變〉。

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婉舜(2002),〈一九四三年臺灣「厚生演劇研究會」研究〉。

臺北:臺大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秋華(2000),〈外台歌仔戲演員表演概念之探討﹘九○年代末期臺北地區的圈內觀點〉。

臺北:臺大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孟芳(2001),〈臺灣歌仔戲坤生文化之研究〉。

臺北:臺大戲劇所碩士論文。

宋祖慈(1998),〈坤生與乾旦﹘戲曲中的反串〉。

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所碩士論文。

李雅惠(1997),〈葉青歌仔戲表演藝術之研究〉。

臺北: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

林顯源(1997),〈傳統戲曲在臺灣現代化之過程探討〉。

臺北:文化藝研所碩士論文。

邱秋惠(1997),〈野台歌仔戲演員與觀眾的交流〉。

臺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美慈(2003),〈陳美雲演藝史及其演出本三種研究〉。

臺北: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美芳(2000),〈通俗文化的構成與轉型︰電視歌仔戲及其觀眾之研究〉。

臺北:輔大大傳所碩士論文。

陳秀娟(1987),〈臺灣歌仔戲的演變過程﹘一項人類學的研究〉。

臺北:臺大人類所碩士論文。

陳玟惠(2002),〈高雄市歌仔戲藝人陳桂英表演及教學藝術研究〉。

高雄:高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陳郁菁(2002),〈臺灣野台歌仔戲丑角研究﹘以台南市秀琴歌劇團為例〉。

臺南:成大藝術所碩士論文。

陳銀桂(2003),〈小咪(陳鳳桂)演藝生涯研究﹘從歌舞劇團到歌仔戲界〉。

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黃秀錦(1986),〈歌仔戲劇團結構與經營之研究〉。

臺北:文化藝研所碩士論文。

黃雅勤(2000),〈日治時期之內台歌仔戲全女班〉。

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所碩士論文。

黃雅蓉(1995),〈野台歌仔戲演出風格之研究〉。

臺北:文化藝研所碩士論文。

黃慧琥(2000),〈民權歌劇團外台歌仔戲的音樂運用〉。

臺北:臺大音樂所碩士論文。

楊馥菱(1996),〈楊麗花及其歌仔戲藝術之研究〉。

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廖秀紜(2000),〈藝師蘇登旺的北管戲曲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南芳(1988),〈由拱樂社看臺灣歌仔戲之發展與轉型〉。

臺北:東吳中文所碩士論文。

劉貞蓉(1992),〈一九七○至八○年代臺灣地區文化消費之研究〉。

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筱玫(2000),〈臺北地區外台歌仔戲「胡撇仔」劇目研究〉。

臺北:臺大戲劇所碩士論文。

蘇碩斌(1992),〈戰後臺灣歌仔戲流變的社會學分析〉。

臺北:臺大社會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王安祈(2002),〈京劇梅派藝術中梅蘭芳主體意識之體現〉,「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抽印本。

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王嵩山(1984),〈臺灣民間戲曲研究總論﹘一個人類學的初步研究〉,《民俗曲藝》第28期,1984年7月,頁1-53。

王嵩山、江宜展(1984),〈臺灣民間戲曲的形式與意義﹘兼論傳統的轉型與現代發展〉,《民俗曲藝》第28期,1984年7月,頁55-121。

王嵩山(1987)〈「扮仙」與「真神」﹘臺灣地方戲的宗教信仰與儀式〉,《民俗曲藝》第43期,1987年1月,頁109-131。

田仲一成著,吳密察譯(1982),〈中國地方戲劇的發展構造(一)、(二)、(三)〉,《民俗曲藝》第12期(1981.10)、第13期(1982.1)、第14期(1982.2),頁1-22、44-57、53-67。

何翠萍(1983),〈人類學研究民間戲曲的意義〉,《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與藝能演講彙編》。

臺北: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國立臺灣大學人類系,頁55-65。

李豐楙(1994),〈由常入非常〉,《中外文學》第22卷第3期,1994年3月,頁116-150。

周慧玲(2000),〈寫實表演與疏離劇場的性別辯證〉,《聯合文學》第191期,2000年9月,頁80-88。

林良哲(1999),〈由落地掃到歌仔戲─日治時期歌仔戲發展過程初探〉,《宜蘭文獻》第3期,1999年3月,頁3-49。

林鶴宜(2000),〈臺北地區野台歌仔戲之劇團經營與演出活動〉,《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卷一》。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頁68-96。

(2003b),〈酬神的與戲劇的﹘新世紀初臺北地區廟會劇場的戲台和椅子出租〉,《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頁520-543。

林顯源(1996),〈由西方導演理論看臺灣歌仔戲的「戲先生」與「導演」〉,《復興劇藝學刊》第22期,1998年1月,頁57-62。

邱坤良(1982),〈傳統民間劇場之功能及其在現代社會的發展方向〉,《民俗曲藝》第18期,1982年11月,頁7-24。

(1983),〈臺灣的開發與戲曲活動的興起〉,《民俗曲藝》第19期,1983年1月,頁12-24。

(1993),〈為臺灣的野台戲整型﹘改善民間劇團營運的一點看法〉,《表演藝術》第8期,1993年6月,頁49-56。

(1999),〈內台戲的劇本創作與舞台演出﹘以拱樂社為例〉,《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頁139-165。

(2001),〈臺灣戲劇史的傳播網絡〉,《歷史月刊》第158期,2001年3月,頁28-34。

紀慧玲(2003),〈野台歌子戲的劇場風格﹘以「秀琴」歌劇團演出觀察為例〉,《臺灣戲專學刊》第6期,2003年3月,頁63-81。

馬森(1987),〈腳色式的人物〉,《腳色馬森獨幕劇集》。

臺北:聯經出版社。

張啟豐(2002)〈文化凝聚之遞嬗與發揚-以大龍峒保安宮家姓戲為例〉,「保生大帝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

游源鏗(1993),〈給我一個舞台﹘歌仔戲的野台怎麼變?〉,《表演藝術》第7期,1993年5月,頁6-15。

劉南芳(1997),〈臺灣野台歌仔戲演出類型及其發展途徑〉,《秋月對歌﹘臺灣新加坡歌仔戲的發展與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臺北市現代戲曲文教協會,頁97-109。

(1998),〈追求戲曲藝術的個性﹘臺灣歌仔戲發展上的幾個基礎〉,《當代》第131期,頁34-45。

(2003),〈歌仔戲唱詞寫作初探〉,《臺灣戲專學刊》第6期,2003年3月,頁141-184。

(2003):〈臺灣歌仔戲劇種特質及編導人才的培育〉,「界限的穿透﹘民間藝術綜合論壇」抽印本。

(2004):〈臺灣內台歌仔戲定型劇本的發展與寫作特色〉,「兩岸戲曲編劇學術研討會」抽印本。

蔡欣欣(2000),〈九○年代臺灣歌仔戲表演藝術之探討〉,《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卷一》。

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頁48-67。

瞿海源(1984),〈世俗化與宗教變遷〉,《中國論壇》第19卷第4期,1984年11月,頁49-52。

瞿海源(1993),〈臺灣與中國大陸宗教變遷的比較研究〉,《宗教與社會變遷》。

臺北:巨流出版社,頁383-401。

四、報刊、網路資料不具撰者(1971),〈電視拉角方興未艾,台視公司雙管齊下〉,《聯合報》1971年7月14日。

施如芳(2003),〈「包二奶」從唐山過臺灣的時代就有了﹘民權歌劇團《送親緣》、《周成過臺灣》〉,表演藝術網路雜誌,http://paol.ntch.edu.tw/e-mag-content.asp?show=1&id=1310131瀏覽日期:2003年12月。

陳慧玲(2003),〈台下的虛心成就台上的野心﹘創造高難度角色的蔡美珠〉,表演藝術網路雜誌,http://paol.ntch.edu.tw/e-mag-content.asp?show=1&id=1210311瀏覽日期:2003年1月。

劉南芳(2002a),〈歌仔戲的「胡撇拉小生」﹘側寫臺北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小生獎的兩位演員〉,歌仔戲資訊站,http://twelfin.netfirms.com/cgi-bin/GBook/display.pl?user=kingfee&page=13瀏覽日期:2002年10月。

劉南芳(2002b),〈重返內台系列編劇手記〉,歌仔戲資訊站,http://twelfin.netfirms.com/cgi-bin/GBook/display.pl?user=kingfee&page=15瀏覽日期:2002年10月。

劉南芳(2004),〈《百里名醫》編劇手記〉,歌仔戲資訊站,http://www.twopera.net/BB/index.php?board=8;action=display;threadid=441瀏覽日期:2004年4月。

蕭伶玲(2003),〈友誼政治(PoliticsofFriendship)的社會學研究﹘以(歌仔戲)戲台上/下的朋友關係為例〉,《文化研究月報》第23期,2003年1月。

新竹: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23/journal_park154.htm瀏覽日期:2003年12月。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由拱樂社看台灣歌仔戲之發展與轉型 2. 楊麗花及其歌仔戲藝術之研究 3. 野臺歌仔戲演出風格之研究 4. 野台歌仔戲演員與觀眾的交流 5. 臺北地區外臺歌仔戲「胡撇仔」劇目研究 6. 歌仔戲劇團結構與經營之研究 7. 臺灣歌仔戲的演變過程:一項人類學的研究 8. 台灣歌仔戲坤生文化之研究 9. 戰後台灣歌仔戲流變的社會學分析 10. 傳統戲曲在台灣現代化之過程探討 11. 民權歌劇團外台歌仔戲的音樂運用 12. 日治時期之內台歌仔戲全女班 13. 一九四三年臺灣「厚生演劇研究會」研究 14. 坤生與乾旦--戲曲中的反串 15. 陳美雲演藝史及其演出本三種研究   1. 周慧玲(2000),〈寫實表演與疏離劇場的性別辯證〉,《聯合文學》第191期,2000年9月,頁80-88。

2. 田仲一成著,吳密察譯(1982),〈中國地方戲劇的發展構造(一)、(二)、(三)〉,《民俗曲藝》第12期(1981.10)、第13期(1982.1)、第14期(1982.2),頁1-22、44-57、53-67。

3. 王嵩山(1987)〈「扮仙」與「真神」﹘臺灣地方戲的宗教信仰與儀式〉,《民俗曲藝》第43期,1987年1月,頁109-131。

4. 王嵩山(1984),〈臺灣民間戲曲研究總論﹘一個人類學的初步研究〉,《民俗曲藝》第28期,1984年7月,頁1-53。

5. 林顯源(1996),〈由西方導演理論看臺灣歌仔戲的「戲先生」與「導演」〉,《復興劇藝學刊》第22期,1998年1月,頁57-62。

6. 邱坤良(1982),〈傳統民間劇場之功能及其在現代社會的發展方向〉,《民俗曲藝》第18期,1982年11月,頁7-24。

7. 紀慧玲(2003),〈野台歌子戲的劇場風格﹘以「秀琴」歌劇團演出觀察為例〉,《臺灣戲專學刊》第6期,2003年3月,頁63-81。

8. 游源鏗(1993),〈給我一個舞台﹘歌仔戲的野台怎麼變?〉,《表演藝術》第7期,1993年5月,頁6-15。

9. 瞿海源(1984),〈世俗化與宗教變遷〉,《中國論壇》第19卷第4期,1984年11月,頁49-52。

10. 丁敏1997當代中國佛教文學研究初步評介:以台灣地區為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 11. 大雄光1985中國佛學史研究方法初探《獅子吼》24:1 12. 尤西林1993佛學不等於佛教:佛教中國化研究中一個被忽略的哲學方法論問題《哲學與文化》20:5 13. 王邦維2000論阿富汗新發現的佉盧文佛教經卷《中華佛學學報》13 14. 王俊中1994日本佛教的近代轉變:以佛學研究與教團傳教為例《獅子吼》33:4 15. 王俊中1999台灣與西藏及在台的藏傳佛教研究《思與言》37:2   1. 野島伸司的電視劇研究─以TBS校園四部作為例 2. 小事 3. 色情人蔘 4. 困活 5. 少年遊 6. 《消失的終點》 7. 葛羅托斯基劇場時期宗教與儀式實踐之研究 8. 華山論藝:論非制式劇場空間對劇場事件的影響,以華山藝文特區為例 9. 移步而不換形—以梅蘭芳的戲曲舞蹈創作經驗探索戲曲發展新舞式之理論基礎 10. 台語電影明星演員研究─以四個明星演員為例 11. 黑錢 12. 一水樹焰:溶解的記憶 13. 論翻譯劇之精神分裂症﹘﹘以《淡水小鎮》、《莎姆雷特》、《等待狗頭》為例 14. 台灣小劇場運動中的葛羅托斯基 15. LittleBoy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