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爲何執意挖明皇陵?考古學家:你看他家的族譜,就能理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現在都知道,國家對於考古有一條明令,那就是禁止挖掘帝王陵,除非該陵墓因爲盜墓賊的盜取或是受到自然侵蝕的影響已經被破壞,纔可進行搶救性發掘 ... 郭沫若爲何執意挖明皇陵?考古學家:你看他家的族譜,就能理解 2021-03-12歷史銀河發表於歷史 關鍵詞:明十三陵,定陵,文物,帝陵,神宗 我們現在都知道,國家對於考古有一條明令,那就是禁止挖掘帝王陵,除非該陵墓因爲盜墓賊的盜取或是受到自然侵蝕的影響已經被破壞,纔可進行搶救性發掘。

不過,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以前還是沒有這條規定的,說起來這條禁令還和郭沫若有關。

郭沫若的一生受到了很大的爭議,他在文學、歷史、古文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造詣,但在私德上卻頗受人非議。

固然,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瑕的,被他辜負了的那些女子便也只能就此作罷,但是被他糟蹋過的那些古代文物卻是讓他真正成爲了千古罪人。

郭沫若是一個古文物“骨灰級”粉絲,但若要形容他對文物的態度,“貪婪”要比“喜愛”更加貼切。

尤其是到1956年,郭沫若當上中國科學院院長之後,中國的墓葬文物便迎來了一場“浩劫”。

當時中國正處於百廢俱興的年代,流落民間的文物也十分衆多,但是想要召回,時間一定十分漫長,而且真正的稀世珍寶也很少,定然是滿足不了郭沫若的胃口的。

心情急切的郭沫若便以挖掘帝王陵,研究古文明,揚我國威的名義向上提出發掘帝陵的申請。

而這不幸被郭沫若盯上的第一個目標便是明十三陵,明十三陵始建於1409年,朱棣在位年間。

明朝16帝中,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景帝朱祁鈺之外,其他13位皇帝全都被葬進了這座皇家帝陵之中。

明十三陵常年受到盜墓賊的光顧,所以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後不久,就已經對其展開了維修工作。

不過,這裏面的寶貝卻被郭沫若給惦記上了,他想的也不是爲了財,而是真爲了想研究其中的古文物。

但當時的考古技術和文物保存技術都還不夠完善,所以也有人對古墓發掘計劃也有微辭,但異議終究抵不過大衆的好奇心,1955年,以郭沫若爲首的考古隊向着明十三陵浩浩蕩蕩進發了。

由於明定陵有着明顯的塌陷,所以考古隊決定以定陵爲第一個開發目標,用以“練手”。

定陵便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埋葬之所,始建於1584年,共耗時6年,歷史上曾遭受過兩次大型破壞,一次是李自成攻入皇城期間,另一次則是民國期間,但其中的寶物並未遭受太大的損失。

而郭沫若這一發掘,就耗時了兩年之久,儘管我們現在看到了朱翊鈞生前所使用過的無數珠寶和器物,但這些只是被保存下來的九牛一毛。

因爲就在定陵被打開的那一剎那,很多完美保存了幾百年之久的文物古籍都沒能留下來,所有的絲織物就最後就只剩下了明神宗身上穿的那件龍袍,而其他所有的書畫全都因爲氧化要麼失色腐爛,要麼化爲灰燼。

最令人無語的是,皇帝和皇后下葬的金絲楠木棺槨竟然被當成沒有用的爛木頭,被丟棄在了山溝裏,這完全不該是真正的考古學家該有的素養。

上面知道考古後的損失竟然如此之重,痛定思痛,做出了亡羊補牢的決定——禁挖帝陵。

但是郭沫若卻並未死心,1958的時候還申請過挖掘陝西的乾陵,遭到了嚴肅拒絕,明十三陵的發掘工作也宣告停止,但是定陵卻迎來了它的最終劫難。

1966年特殊時期,定陵剩下的無數珍寶包括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屍骨全都被當成是“牛鬼蛇神”焚燒殆盡。

但是郭沫若不僅不着急,反倒覺得文物沒了,再挖就是,又將主意打在了明成祖朱棣的長陵身上。

這一次,就算郭沫若再怎麼請求,都被拒絕了。

於是,未能看到明十三陵的全貌幾乎成爲了郭沫若畢生的遺憾。

可爲何郭沫若對明十三陵有這麼大的執念呢?有好奇心重的人查閱了郭沫若的族譜,發現他的先祖可以居然可以追溯到郭子興。

郭子興可是朱元璋能夠發跡的恩人,也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馬皇后也是郭子興的養女。

可朱元璋在開國後雖念及舊情沒有對郭子興下手,但卻對他的後代進行了斬草除根。

但是一般認爲郭子興還有一個叫郭老舍的孩子有幸逃過一劫,活了下來。

而這郭沫若很有可能便是郭老舍的後裔,也難怪會有人說過郭沫若和明朝皇帝有世仇了。

0贊成 0反對 相關資訊 1958年,明定陵2頂點翠鳳冠和1把破銀壺,揭開女主悲慘一生 1958年,明定陵出土的許多陪葬品尤其絲織品因保管不善遭遇不可逆損壞,成爲我國考古界永遠的痛。

但挖掘 老農用酒換了一張布,放竈臺遮擋油煙十餘年,學者:這是稀世珍寶 衆所周知,每一件文物都有它獨特的歷史價值。

通過一件文物,我們可以瞭解到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習慣,或是 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記 第一次來天安門廣場的國家博物館是1982年10月,當時叫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當時設有毛、周、朱、劉的 定陵考古震驚世界,最全定陵出土文物都在這裏,讓你大開眼界 定陵地宮 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考古業蓬勃發展,爲了對明清帝王陵有全面的瞭解,以及爲研究明史提 秦公大墓:8層樓高,佔地5334平方米,百人殉葬背後的故事 中國作爲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很多古代墓葬對於當時的文化、藝術、制度等各方面都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接下我們 推薦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