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專訪四川省文物考古專家劉志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記者 張登軍)2017年6月10日,是我國的第一個自然和文化遺產日。

綿陽市博物館將邀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就今年4月12日結束的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第一期水下考古取得的成果舉辦專題講座。

「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是四川省內首例水下考古,出水文物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出水文物與張獻忠及其建立的大西政權究竟有著什麼的關係?5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公共考古中心主任、「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工地領隊劉志岩接受本網記者採訪,對本次考古發掘出水文物承載的政治、軍事、經濟等背景進行解讀。

發掘難題 圍堰鑄起三道防水防線

「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是四川省內首例水下考古發掘,也是國內首例內水區域水下考古發掘。

2016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准「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

2016年12月,圍堰竣工,2017年1月15日,考古隊正式入場考古發掘。

岷江水流不斷,為解決發掘現場滲水的問題,在大圍堰裡面,根據考古發掘範圍,開挖小圍堰,再用水泵將水抽排出去。

發掘現場還有場鎮的生活污水滲透。

於是又開挖了兩條導流渠,再抽排出去。

在發掘過程中,還是有水滲透。

考古人員就再挖圍堰,發掘到哪裡就把圍堰修到哪裡,這樣築起了三道防線,為考古發掘提供了一個相對乾燥的發掘環境。

考古成果 金器數以千計銀器數以萬計

這次水下考古發掘面積超過兩萬平方米、出水文物超過3萬件。

截至4月12日,「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出水文物3萬餘件,「西王賞功幣數以百計,金器數以千計,銀器數以萬計」,有1000餘件與張獻忠有直接關係,包括有大西、大順、西朝、西王賞功等文字的錢幣、金冊等。

在數以萬計的銀器中,以銀錠為主,多數都是五十兩的銀錠,且數量龐大,是目前國內考古中發現銀錠體量最大的一批。

隨著岷江水位上漲,「江口沉銀遺址」第一輪考古發掘於4月12日結束。

目前,考古人員正對出水文物進行整理,同時在周邊開展考古調查,為下一步發掘做準備。

價值解讀 多點聚集還原大西政權面貌

歷史上,有關張獻忠在成都建立的大西政權沒多少記載。

但劉志岩認為,此次出水的部分文物,成為還原張獻忠大西政權面貌的實證。

張獻忠是陝西人,明崇禎三年(1630年)起義,1644年攻陷成都建立大西政權,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率軍與明將楊展激戰於江口,張獻忠的戰船折戟沉沙,留下「沉銀」傳說。

當年11月,張獻忠在西充鳳凰山中箭身亡。

劉志岩介紹,在「江口沉銀遺址」發現有張獻忠冊封妃嬪的金冊,有明確的年號,是研究大西政權內官制度的有力證據。

五十兩銀錠上有年號、重量、用途、稅種及鑄造者,透露出張獻忠大西政權的財政制度、稅收制度信息。

同時,罕見的西王賞功金幣、銀幣,真實地反映出大西政權的軍功制度。

劉志岩稱,根據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很多人將「張獻忠妖魔化」,認為他是殺人魔王,對政權不在乎,但上述文物證實,他建立大西政權後,在官員封賞制度、財政制度等方面都有所舉,算是對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的糾正。

歷史分析 印證張獻忠大西軍轉戰線路

值得注意的是,「江口沉銀遺址」出水的銀器「數以萬計」,以銀錠為主。

劉志岩介紹,這些銀錠除了少量有「大西政權」字號外,其餘多數都有全國各地府庫的銘文。

從銘文可以看出,這些銀錠分別來自四川、湖北、湖南、江西、陝西、河南等地,有幾塊銀錠上刻著兩任四川巡撫的名字。

同時,現場還發現了明王朝冊封的金冊、銀冊等,詳細記載了封王的時間、地點、原因等。

此前有專家解讀稱,張獻忠率軍轉戰中,對沿途的官府、皇家宗室和地方官紳的財產統統收繳。

其中,1641年張獻忠大軍攻下襄陽,沒收襄王朱翊銘和貴陽王朱常法的所有財產,僅發給饑民的銀子就達50萬兩。

1643年張獻忠攻下武昌,沒收楚王朱華奎數百萬的金銀,裝運的車就達數百輛。

劉志岩介紹,這些文物上的地域銘文,可以將張獻忠轉戰的線路聯繫起來。

對於有四川巡撫名字的銀錠,雖然目前還沒有準確的依據去解釋,但也應該是張獻忠在戰爭中搶奪而來。

背景分析 明朝中期白銀貨幣化的實證

劉志岩介紹,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曾頒布條令,不允許白銀作為流通貨幣。

後來因儲備金不足,紙幣越印越多,造成紙幣貶值。

到明代中期,朝廷逐漸認可白銀的貨幣功能。

「大明王朝是世界上的經濟中心,當白銀成為法定貨幣後,全世界的白銀都向中國流通。

」劉志岩介紹,到明代中後期,明王朝集中了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白銀,成為「白銀帝國」。

如此數量的白銀,來自哪裡?劉志岩認為,除了本國自有的外,當時的白銀主要來自葡萄牙、墨西哥、日本等國。

此次考古發現的白銀,也不排除有來自國外的可能。

如果對這些白銀進行技術鑑定,或許還能找到當時國際貿易的證據,探尋出「海上絲綢之路」的線索,由此可以分析明朝的經濟、貿易制度的模式與變化。

技術解讀 高科技溯源文物原始狀態

劉志岩介紹,本次考古發掘是在水面以下開挖,有的深度有6米左右,且河床表面都是鵝卵石,如果採用傳統的考古發掘手段根本無法完成。

因此,考古工作者運用地球物理勘探技術,通過三維影像了解河床結構,從河床的不同形態分析沉銀區域,再進行考古發掘。

考古工作者還通過RTK(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對每一件文物進行定位記錄。

通過這種技術手段,溯源每件文物在出水前的原始狀態。

劉志岩稱,這種技術的好處在於,可以保留文物在水下的分布、原始狀態,這對將來文物的展示、利用提供最基礎的數據。

劉志岩介紹,在考古發掘中,還同步進行三維掃描、航拍等手段,記錄文物出水的全過程。

同時,「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堅持一邊發掘一邊保護的原則,對文物出水前的濕度、飽水量、含氧量等生存環境進行檢測,避免出水文物受到二次傷害。

(圖片提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江口萬件出水文物僅冰山一角?

民間傳說,明末清初張獻忠兵敗四川,曾「江中沉銀」。「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這首世世代代在四川彭山岷江流域流傳的歌謠,是對這個巨額寶藏最形象的描述。但「江口沉銀」是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