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這幾本書,還能說自己喜歡考古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道教考古》
道教考古是中國宗教考古學的一個分支,它利用宗教學和考古學的方法研究與古代道教活動有關的遺物遺跡,以達到復原古代道教活動歷史的目的。
本書作者遍查道家典籍、中國考古資料,對道教的起源,不同時期道教不同教派活動的地區和特點,不同時期不同教派之間的關係,道教與其他宗教的關係,造像崇拜的起源和神系的發展問題,道教齋醮儀式、法術,以及道教的注鬼學說和屍解學說等均有獨到見解,是一本研究中國道教史、道教思想與學說的重要著作。
《神話考古》
中國古代神話的內容極其豐富,本書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考古實物資料和文獻記載,對中國古代神話的起源進行了大膽的探索。
作者從普遍存在於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中的圖騰崇拜現像、祭祀和歲時觀測活動入手,探討了遠古時代東西南北中方位的測定及其分配為四方、四季、年、歲、月等神話的內容,抓住了古代神話創作的一根主線,力圖合理地解釋中國古代神話所包含的社會意義和科學內容,揭示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的必然聯繫。
《考古中國 : 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
定陵的陵墓連接著久遠的過去,交織著一系列錯綜複雜雜的歷史事件,當年那史詩般的偉大發掘以及那輝煌的榮光,早已成為遙遠的夢幻。
縈繞在心頭的只有棺棕毀棄。
骨架被焚.發掘者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壯命運。
。
。
《 考古中國zhi馬王堆漢墓發掘記》
《考古中國:馬王堆漢墓發掘地》以紀實的手法,展現了馬王堆三座漢墓考古發掘的時代背景和詳細內容,揭示了在特殊的背景和政治生活條件下,墓葬的發掘者、支持者、參與者們所付出的艱辛與痛苦,讀來令人怦然心動。
《唐大明宮遺址考古發現與研究》
《唐大明宮遺址考古發現與研究》資料集的編輯體例與其他遺址資料集一樣,主體分考古資料和研究論文兩大部分。
同時,為了方便讀者,本集中另還收集了古建復原、史料考證和歷史地理等方面的一些論文。
書中收集的資料和論文,大體可以體現現在唐大明宮遺址研究的基本狀況。
《雲想衣裳-中國服飾的考古文物研究》
本書通過現代考古發掘、民族學研究成果等材料,結合中國古代文獻記載與大量考古文物圖片,從人類衣著各個歷史階段人們的衣裝與飾物是什麼樣的,怎樣穿戴它們,有過什麼樣的演變,融入了各民族什麼樣的文化特色。
在介紹這些服飾產生與演化的原因時,說明在衣裝中體現出的中國古代文化意識及其與這相關的政治、思想特色。
介紹作為中國古代生產中最具特色的養蠶業、紡織業、刺秀業及有關考古研究成果,從而揭示出中華古代文明中最為燦爛的創造發明之一--中華服飾文明的基本面貌。
《戰國秦漢考古》
《戰國秦漢考古--中國考古學(中)》底稿為1960年7月油印的蘇秉琦先生有關戰國秦漢考古的講稿,為北大未刊講稿之一。
北大未刊講稿中,宿白先生的《中國佛教石窟寺遺蹟》、《漢唐宋元考古--中國考古學(下)》、《張彥遠和<歷代名畫記>》、《漢文佛籍目錄》、《中國古建築考古》近年陸續整理出版。
而《戰國秦漢考古--中國考古學(中)》性質也與"宿白未刊講稿"相同,可以代表60年代中國考古學發展階段,以蘇秉琦為代表的考古學者,對戰國秦漢時期中國考古的認識。
《考古三峽》
本書是著名考古學家湯惠生先生在三峽庫區的考古筆記。
記述了作者在三峽庫區考古的重要經歷和見聞,以通俗幽默的文筆,寫神秘的考古工作與地方風俗,讀來饒有趣味,書中飽含了作者的悲憫之心和對民生的深切關注。
《中國佛教石窟考古概要》
來自異域的佛教,兩漢之際已傳入中國。
經過200年的蔓延與發展,魏晉以後,才在一般民眾中得到廣泛的傳播。
有關佛教的遺蹟中,當以地面寺院、石窟寺遺蹟最為豐富,成為中國佛教考古的重點研究對象。
其中對石窟寺遺蹟的調查研究,成果非常顯著。
《中國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全書10多萬字,收錄佛教石窟雕刻彩色圖版300多幅,線描圖數十幅。
作者將考古學的方法運用到中國石窟寺的分期以及石窟美術演變的探索與歸納。
《中國古代都城考古發現與研究》
本書分為緒論、上編、下編。
上編是關於中國古代都城的考古發現,按照歷史編年順序,分成「早期中國」(包括「夏」)、商、西周、東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金、元的都城考古發現
下編是關於中國古代都城的考古研究,按照古代都城相關考古學內容,分成古代都城考古史,古代都城與古代社會形態,古代都城與古代文明的形成,古代都城城牆、城門、禮制建築、苑囿、武庫與市場及工商業等相關專題,以及古代都城中的個案研究。
《洛陽考古集成》
本書是洛陽地區解放以來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考古發掘資料的彙編。
共收錄發掘報告等文章128篇,按照城址、遺址、墓葬、其他(窖址、窖藏等)順序編排,每一類中有按照朝代先後,同朝代按文章發表時間排序。
後附未收錄的有關論著目錄。
圖文並茂,內容豐富,較全面系統地展示了新中國建立以來洛陽地區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考古的豐碩成果,為讀者提供集中的資料便於使用,對於歷史研究及進一步促進考古工作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
《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1949-2009)》是一部關於新中國60年來的考研學發現與研究著作,全書共分9個章節,具體內容包括中國古人類學與暇石器考古研究60年、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夏商周考古、三國魏晉南北朝至元明考古、石窟寺考古等。
《吐蕃時代考古新發現及其研究》
本書對近年來吐蕃考古新發現資料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對其中吐蕃墓葬、出土棺板畫、金銀器、馬具、絲綢、各地佛教考古遺存、祭祀遺蹟、大石遺蹟、城堡居室遺址等主要的考古發現結合文獻材料進行了專題研究。
並對吐蕃考古與吐蕃文明之間的密切關係、出土資料所反映出的吐蕃與中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等問題也做了研究論述。
本書適合於考古學、民族學、藝術史、藏學等領域研究者以及具有大學文化程度以上、對西藏文化有興趣者閱讀。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1-2003)》
為揭開秦始皇帝陵神秘的面紗,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對其進行了較系統、全面的調查、勘探和試掘。
尤其是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為保護秦始皇帝陵園這一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決定建設秦始皇帝陵大型遺址公園。
為配合這一巨大工程的規劃和建設,始皇陵考古隊進一步加強了對陵園的考古調查、勘探和試掘工作。
在繼陶兵馬俑坑、銅車馬坑、馬廄坑、珍禽異獸坑之後,又有石鎧甲坑、陶百戲俑坑、銅禽坑等一系列重大的考古發現。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1999)》
本書回顧了秦始皇帝陵園多年來的考古成就,重點報告了近年來的考古鑽探成果,首次正式發表了1998~1999年秦陵地區的重要考古發現及修復、保護工作的進展情況。
考古勘探工作提供的新資料將使學術界對秦始皇帝陵園的布局。
形制等宏觀內涵有更新的認識。
K9801陪葬坑大量石質甲冑的出土尚屬首次,不僅展現了秦甲冑的具體形制,而且填補了目前考古發掘及文獻記載的空白。
《武梁祠》
本書的研究回應從以往武梁祠研究中生髮出來的四個主要方面,每一方面對於未來學術的進展都極為重要。
第一方面是對武氏家族墓地的遺存進行清點和著錄。
儘管這些遺存對研究東漢圖像藝術是極重要的資料,但相互矛盾的斷代、祠堂歸屬以及編目等諸多問題仍然存在。
此外如錯錄銘文等問題更使人迷惑。
通過重新檢驗發掘記錄、以往著錄以及復原設計等材料,本書希望為武梁祠和它原本所處的環境,即武氏家族墓地,提供更完全、準確的信息。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0)》
本書以兩個部分詳細記載了秦始皇陵墓的考古研究報告。
第一部分是皇陵的勘探與發掘的全部過程;文物挖掘出後的保護工作;破損文物的修復;秦始皇陵墓問題的研究與討論。
第二部分則展示了秦始皇陵墓從勘探到挖掘到陪葬坑的地貌再到出土的陪葬文物的照片。
《禮儀中的美術》
本書選譯了著名美術史家巫鴻教授自1985年以來發表的31篇論文。
這些論文;圍繞著」禮儀美術」(ritual art)這一基本概念討論了中國上古和中古美術中的多項藝術傳統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銅禮器,東周以降的墓葬藝術,佛教。
道教美術的產生和初期發展等。
這些論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獻證據,以擴大美術史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作者結合人類學和社會學 的理論和方法論,探討建築、雕塑、畫像和器物等各種視覺形象的組合以及與人類行為及思維的有機聯繫。
其分析對象不再是孤立的物品和圖像.而包括了對視覺環境的復原以及對藝術品的創作動因、社會環境,禮儀功能以及觀者反應的考察。
文章中的討論往往在兩個層面上進行,除了對具體歷史問題的考察,還反思有關的學術史和研究方法。
《美術史十議》
在《讀書》雜誌所開設的「美術縱橫」專欄,作者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就美術史何以成為問題、如何拓展其思考路徑、這一問題所置身的波瀾壯闊的當代人文場景等等,提綱挈領地闡述了個人的見解。
《重屏》
畫家揮灑翰墨,手卷隨手慢慢展開;雅集的士人聚在園林,正賞玩著竹杖挑起的一幅立軸;帝王在畫屏前駐足,隨後在屏背題詩一首。
對於理解中國繪畫來說,這些具體的繪畫形式與特定的觀賞場合顯然十分重要。
然而在大多數對這一重要藝術傳統的介紹中,這一切還是被忽視了。
一幅中國畫往往只剩下畫心的圖像,繪畫的物質性消失了,繪畫與社會生活、文化習俗的緊密聯繫因而也變得隱晦不明。
本書首次嘗試把中國繪畫既視為物質產品也看作圖畫再現,正是這兩方面的交互合作與相互制約使得一張畫生意盎然。
這種新的研究方式打破了圖像、實物和原境之間的界限,把美術史與物質文化研究聯繫起來。
屏風可以是一件實物,一種藝術媒材,一個繪畫母題,也可以是三者兼而有之,巫鴻對此進行了詳盡的綜合分析。
通過多樣的角色,屏風不僅給予中國畫家無窮的契機來重新創造他們的藝術,同時也讓本書作者有機會處理寬廣的主題,包括肖像與圖畫敘事、語詞與圖像、感知與想像、山水畫、性別、窺探欲、偽裝、元繪畫以及政治修辭等等。
《南越宮苑遺址-1995.1997年考古發掘報告(上下)》
《南越宮苑遺址(上下)》為1995、1997年兩次發掘的完整記錄。
南越國宮署遺址由已發現的南越王宮和的宮苑兩部分組成。
宮苑遺址為1995、1997年發掘,已知有一座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石構蓄水池和長逾180米的曲流石渠,兩者組成宮苑中的人工園林水景。
蓄水池呈斗狀,已在其西南一角發掘400平方米,出土多種石質建築構件和磚瓦等,還在池壁石板上發現了「蕃」等文字,這是嶺南地區年代最早的石刻。
蓄水池的南壁下埋設輸水木槽,與曲流石渠連接。
蜿蜒曲折的石渠,其底部密排黑色卵石,急彎處砌有「水潭」,又分設兩處「渠陂」,使由蓄水池輸來的流水產生旋渦,泛起粼粼碧波。
渠之東構築有彎月形深池,放養龜鱉;渠西有石板平橋,旁邊還鋪設步石,使石渠盡頭與曲廊相連處呈現兩岸綠茵、小橋流水的野趣。
《商周考古論集》
《商周考古論集》選輯作者自著和與他人合著的論文35篇,大都是近20年間陸續寫成的。
這些論文從內容上說,大致可以分為商周青銅器、玉器、車制和考古學文化四類。
《商周考古論集》由張長壽編寫。
(圖片網絡)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遺產君~)
揚州城市考古「劇透」城市脈絡 唐羅城領中國開放式城市格局之先
去年,揚州建城2500周年,由揚州市人民政府、中國考古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主辦,揚州博物館、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揚州市博物館協會承辦的「揚州城考古學術研討會」於2015...
揚州推動了中國城市考古學的發展
一、城市考古學是考古學的重要分支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留下來的實物、遺蹟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科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考古學研究的目的在於闡明存在於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規律。...
周原考古 未有窮期—訪周原考古隊隊長王占奎
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一直以來都是備受學界關注的課題。周原遺址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蘊含國家記憶,以出土大量卜骨、卜甲以及珍貴的國寶青銅器聞名於世,集中展示了中國歷史文明的進程。周原考古70多年的...
考古學:走向公眾 走出國門
2016年是中國考古學穩步發展的一年,考古發現層出不窮,重大發現錦上添花,科研成就碩果纍纍。在紮實的學科基礎上,中國考古服務於大眾,邁步走向世界。全國各地考古發掘近千項,不同時期的田野考古發現紛...
著名考古學家宿白獲得中國考古學會終身成就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游曉鵬 王峰 文 李康 攝影21日上午開幕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也頒發了包括研究成果獎(金鼎獎)、青年學者獎(金爵獎)、田野考古獎等在內的一系列獎項。最受矚目的無疑是首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