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中國都城史上的「地標」——古都洛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古都洛陽如何成為中國早期建都觀念的「樣本」▷▷▷
「十省通衢,天下之中」,說的便是千年古都——洛陽。
這座城市堪稱中國都城史上的「地標」。
4000多年的城市發展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洛陽承載著中華文明厚重而豐富的歷史。
體現「擇中建都」觀念
洛陽既是水草豐美、土地肥沃的富庶之地,也是山環水繞八關拱衛的戰略要地。
清人顧祖禹以「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的美譽形容洛陽優越的地理位置,這也使洛陽成為帝王建都的首選。
在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朱士光看來,我國古代先民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條件進行防禦及順應自然地理格局建都的思想,即都城的選址和建造要依託自然地理格局,順應自然山脈和河流水系進行建設,突出都城的軍事防禦功能等,這些選址和建築的原則始終作為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指導思想。
除了微觀地理環境的優勢,從宏觀區位來看,選擇洛陽建都體現了先民「擇中建都」的觀念。
《史記·劉敬傳》說,「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雒邑,以此為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矣」。
《尚書·洛誥》中記載,周公為此親赴洛陽現場決定營建方案,在伊洛盆地中建造了兩座古城,也就是在「卜辭」中所說位於「澗水東、瀍水西」的王城和「瀍水東」、洛水北的成周,合稱為「洛邑」。
「在古人看來,洛陽位於天下之中,選擇在統治區域的中心部位建都便於普行政令、普征賦稅、普施教化,便於統治。
既體現了明確先進的建都理念,也表達了古人天下一統的觀念。
」朱士光分析說。
1963年,在陝西省寶雞市出土的西周成王時的青銅器「何尊」上發現有一篇12行共122字的銘文,明確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洛邑這一重要歷史事件。
「其中一句『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區』,這是關於『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河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徐金星告訴記者,這一發現與《尚書》中的《洛誥》《召誥》和《逸周書·度邑》等文獻記載相互印證,可見洛陽這一片區是最早的「中國」所在地。
雖然朝代更迭,此後關於何處為天下之中的觀念時有變化,但擇中建都的觀念從西周產生,此後影響了幾千年古代都城的建設思想。
揭示古代都城建制演變軌跡
從20世紀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洛陽地區陸續發掘出不同時代王朝都城遺址,二里頭、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五大都城遺址沿洛河一字排開,「五都貫洛」的恢宏氣勢得以再現。
通過對這些都城遺址的考古發掘和歷史復原,結合史書記載的相關信息,中國古代都城建制的演變軌跡及其反映出的社會形態等信息被越來越豐富地揭示出來。
在二里頭遺址考古發現之前,人們僅能從文獻記載上知道一些夏代都城的名字,都城的地望雖有記載,但是說法各一,無從判斷。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曾談到,直到20世紀後半葉,田野考古發現了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尤其是21世紀之初,二里頭遺址的宮城遺址及其中多座宮廟建築遺址發掘,宮城周圍道路網的發現,祭祀區、玉石和青銅作坊區遺址等遺存的究明,使學術界對夏朝晚期都城的具體地望、時代、形制與文化內涵等有了初步認識。
古代都城是國家的「縮影」、政治「中樞」與「平台」,反映了很多更為深層次的歷史信息。
劉慶柱撰文總結都城發展規律時認為,在內部空間布局及建築形制上的變化與社會形態的演進是一致的。
此外,透過「宗廟」與「宮殿」在都城布局位置上的變化、各自建築形制上的發展,折射出血緣政治與地緣政治的此消彼長。
一座都城包羅萬象,是一個社會的代表,集中體現了那個時期的政治、經濟、人文和社會風俗。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石自社在多年都城考古中發現,從城的布局可見當時人們的思想理念,從建築可見當時的科技水平,從建築的裝飾可見當時人們的審美情趣。
「比如在我們發掘的隋唐里坊遺址遺存中,就出土很多反映底層人民濃郁生活特色的物品,活靈活現地向我們展示了先民的生活風貌。
前些年在發掘白居易故居遺址時出土了很多茶具,由此我們可以想像詩人飲茶作詩,士人高談闊論的生活場景。
」
推動文獻與考古實踐相結合
洛陽古都研究在學界向來受到重視。
進入20世紀50年代,特別是80年代中期以來,大量都城考古遺址被發掘,為學界提供了更豐富的材料。
學界對洛陽古都的研究逐漸步入成熟,主要包括洛陽都城規劃與布局研究、洛陽都城經濟與市場研究、洛陽都城裡坊研究、洛陽都城與生態環境關係研究、洛陽都城文化研究以及洛陽都城的總體考察等。
如何更好地利用史料進行洛陽古都研究,石自社認為,應注重歷史文獻與考古發現相結合。
「對於古都的研究,文獻提供了一種線索。
比如隋唐時期,不僅國家的檔案管理制度已經非常完善,而且有很多民間的歷史筆記、小說,還包括地理志等,傳於後世,可以利用。
但文獻有其局限性,有可能有記錄錯誤的地方,也有記錄模糊之處,因此還是必須和實際的考古發現互相印證。
」
洛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毛陽光也認為,需要及時將洛陽考古新成果以及新出土文獻資料予以整理、刊布,為學界提供新資料。
而以往關於洛陽古都研究多為專題、微觀的研究,也存在碎片化的傾向,重複研究比較多。
今後應加強宏觀、綜合性、長時段的研究,以及編輯高質量、多卷本的《洛陽通史》。
此外,也需要高質量的斷代專題研究,與北京、西安等古都研究相比,針對洛陽古都研究成果數量還非常少,應該加強歷史、考古、文獻、文學、藝術等多學科的合作。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記者:張杰 張清俐
保護性展示昔日都城建築群
歷史的篇章翻到7世紀,洛陽,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頻繁戰亂留給城市的巨大創傷後,洗去凋敝,重施粉黛。隋煬帝大業元年(605),一座新城跨洛河兩岸拔地而起,這就是隋唐東都洛陽城,與西京長安城並駕齊驅。...
武漢盤龍城發現大規模鑄銅遺址 系夏商都城之外首次發現
學界曾普遍認為,早期青銅器為夏商中原王朝壟斷,由都城統一生產。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獲悉,盤龍城聯合考古隊19日披露,盤龍城發現大規模鑄銅遺址,系在夏商都城之外首次發現,這一重大發現將改變學界主流觀點...
從遺址與墓葬看中國古代國家制度
在歷史舞台上來去匆匆的三國,留下了太多演繹和傳說,如何識其真面目?它對後世中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歷史學者習慣從文獻中尋找答案,而考古學者更善於從歷史遺存中發現蛛絲馬跡,通過對物質遺存的發掘、分析...
上海地下千年古鎮重見天日 考古證其為古海絲重要港口
中新社上海12月8日電 (馬化宇 王笈)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成果8日在滬發布,歷年出土文物表明青龍鎮曾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青龍鎮遺址(今上海市青浦區白鶴鎮)位於古吳淞江的出海口,文獻記載...
慈寧宮「新發現」超乎想像
「過去也曾懷疑過慈寧宮花園東側地下有宮殿基址,但不是很清楚,因為我們古代文獻對工程工匠的記錄不是那麼重視,很簡單,甚至鮮有記錄。」除了元代地層的發現,在慈寧宮花園東院考古發掘出的一處保存完好、規...
「大美寶雞」周原考古隊王占奎周原考古,未有窮期
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一直以來都是備受學界關注的課題。周原遺址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蘊含國家記憶,以出土大量卜骨、卜甲以及珍貴的國寶青銅器聞名於世,集中展示了中國歷史文明的進程。周原考古70多年的...
專家說:陶寺就是堯都
新華社記者 于振海 晏國政4月15日,一場堯文化暨德廉思想的研討會在山西省臨汾市舉辦,會上,多位專家學者表示,陶寺就是堯的都城在考古學界已形成共識,「堯都平陽」的說法已成定論。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
陝西發現夯土台遺蹟 疑為1600年前都城祭祀所建
陝西省考古人員在榆林靖邊統萬城遺址發掘出土兩處大型的夯土台遺蹟,依據形制和位置判斷,兩處遺蹟很可能是1600年前,匈奴人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的祭祀場所。
劉慶柱:「中和」基因生成中華國家認同
作者: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 劉慶柱 「歷史文化基因」乃借用遺傳學的學術用語「基因」而來。基因支配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如同生物世界的「基因」,人類、國家、族群、氏族、家族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延續著...
考古田園 | 請君只看洛陽城——考古學者錢國祥訪談錄
大約930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位老者走過一座久已堙埋的城址,望著眼前荊棘叢生的夯土城垣,略顯起伏的夯土台基,俯拾即是的殘磚斷瓦,一種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蒼涼之感油然而生,悲從中來,發思古之幽情...
洛陽尋古|探尋二里頭考古現場,觀賞精美國寶級文物
洛陽,歷史上共有105位帝王在此建都,建都史上1650餘年,稱之五都慣洛,特別是夏斟鄩印證了周之前的斷代紀年,二里頭為此提供了佐證。由於缺乏文字的發現,現在還有些爭議,但數代考古人在此努力,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