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寶藏去向何處,絕世寶物現在何人之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唐代有不少遺落的寶藏,其中較為著名的就是唐太宗及唐皇室的陵墓里的寶物。
這些陵墓中有哪些著名的寶物,這些寶物又落入何人之手了呢?
要說唐代寶藏,首先要說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而要說李世民的陵墓,首先要說唐代的陪葬及皇家陵墓群。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這個時代不僅富庶而且開放富有進取心,在這種環境下,唐皇室的陵墓陪葬也是十分奢華和講究的。
目前位於關中的唐十八陵是一座埋葬者唐代十八位皇帝的陵墓群,而在這十八位皇帝的陵墓中,昭陵又是最大的一座。
唐代皇族入殮和陪葬十分有講究,據說,唐末戰亂,從關中唐十八陵中挖出了不少寶貝。
而在唐代諸位皇帝皇族的陵墓中,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又是最為傳奇的一個。
雖然李世民自己說,要「以山為陵」,不會埋藏什麼金銀珍寶,但是,這種說法明顯只是帝王防止盜墓賊的一個說辭。
其實,李世民陵墓中確實有不少無價之寶。
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王羲之的真跡《蘭亭序》。
《蘭亭序》又叫《蘭亭集序》,東晉時,謝安等達官顯貴在一起吟詩作賦,而「書聖」王羲之則親筆為他們寫下了詩詞集的序言,這就是所謂《蘭亭序》。
王羲之本身就是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書法大家,他的真跡本就難得,而《蘭亭序》更是他作品中翹楚,號稱「天下第一行書」,不誇張的說,《蘭亭序》堪稱無價之寶。
而李世民恰恰對王羲之的書法十分推崇,因此,李世民臨死前便命人將《蘭亭序》作為陪葬品與自己一起埋進土中。
李世民將《蘭亭序》帶刀地下,但是,他最終沒有逃脫被盜墓的命運。
盜墓的人就是五代梁國的一個將領叫溫韜,他做關中主將七年,瘋狂發掘唐代皇家陵墓,十八陵無一倖免。
根據《新五代史·溫韜傳》記載:「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而昭陵最固,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鍾、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
這段話翻譯過來的大致意思就是:溫韜做了七年關中主將,唐代皇家陵墓被他挖了個遍,最初他只是為了攫取裡面的金銀珠寶,而當他挖開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時,在裡面發現了珍藏曆代書法圖文的地方,裡面就有鍾繇和王羲之的真跡,結果溫韜便將這些寶貝全部據為己有了。
在所有的陵墓中,只有乾陵沒有被挖開。
我們從記載可以發線,溫韜李世民墓中確實發現了王羲之的真跡,而《蘭亭序》就在其中,但諷刺的是,溫韜是個粗魯的笨蛋,他不知道這是無價之寶,竟然把不少王羲之作品都撕了!後人考證,《蘭亭序》可能就是在此時被溫韜所毀!
溫韜固然可惡,但我們從歷史記載的最後卻可以看到這麼一句「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
那麼這裡面唯一倖免的乾陵又是誰的陵墓呢?溫韜為什麼偏偏沒有挖這個墓?這個墓中有什麼寶藏呢?
我們下回繼續講述。
王羲之的蘭亭序至今流落何處,到底是不是在李世民墓中
說到王羲之,他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他的書法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而他的代表作《蘭亭序》也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這部天下第一書是如何作出的呢?
《蘭亭序》真跡真的陪葬唐太宗了嗎?
唐太宗李世民遺詔中要求將《蘭亭序》枕在腦袋下面,要永遠擁有這件摯愛的寶貝。昭陵(唐太宗陵墓,位於今咸陽市)被合上的那一天,《蘭亭序》就作別人間,沉入地底,陪伴李世民度過千年長夜。直到現在,很多人...
千古第一行書《蘭亭序》到底藏在哪裡了
《蘭亭序》是書聖王羲之巔峰之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失傳千年,另人懷念!史書記載,在唐太宗遺詔中,明確要求《蘭亭序》陪葬。換句話說,這件寶貝應在昭陵。五代溫韜滅絕人性,已將昭陵挖掘一空,發現鍾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