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縣發現商周制陶遺存 或為開州文明發源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重慶日報網訊(記者 楊晨)記者2月15日獲悉,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日前在開縣姚家壩遺址考古發掘中,發現一批重要的商周遺存,灰坑、柱洞、灶、窯等遺蹟露出「真容」,隨之出土的還有種類豐富的陶器。
考古專家表示,這是該區域古代早期制陶遺存的首次發現,而由於遺址的文化堆積範圍廣、時間跨度大,初步推測或為開州(開縣的古地名)文明的發源地。
市文遺院考古人員楊愛民介紹,本次考古發掘的遺址位於開縣趙家鎮姚家村,台地面積分布約8萬平方米,2008年作為三峽文物保護項目曾實施了1000平方米的發掘工作,當時發現遺存的時代主要集中在漢至明清時期。
考古人員近期在對三峽庫區消落帶的文物考古發掘中發現,該遺址因江水沖刷、滑坡、崩岸等,導致大量文化遺存暴露於地表,亟需開展進一步保護工作。
「此次搶救性發掘面積1400平方米,考古勘探面積約2萬平方米,發現跨越商周、漢、宋和明清等多個時期的文化遺存。
」
從考古勘探情況看,商周遺存是姚家壩遺址的文化主體,分布面積廣、文化內涵豐富,可見有灰坑、柱洞、灶、窯等遺蹟。
其中陶窯結構保存基本完整,由火膛、火道和窯室組成,底部可見有大量的草木灰,是這一區域早期制陶遺存的首次發現。
該時期的陶器種類多樣、數量豐富,可辨器形有釜、罐、尖底杯、尖底盞、缽、壺、器蓋、網墜和紡輪等。
「此次發現填補了該區域早期制陶遺存的空白,而且出土的大量文物為研究當時的制陶工藝、文化藝術和生活習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考古調查組專家李大地接受採訪時表示,遺址附近的浦里河是流經開縣的一條重要河流,此處河谷開闊、土地肥沃、氣候宜人,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其下游有著名余家壩遺址、李家壩遺址。
「綜合姚家壩遺址整個台地的堆積情況來看,該遺址的文化堆積範圍廣,時間跨度大,文化內涵較豐富,對研究開縣的歷史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
此外,該遺址還發現了宋代遺存,文化堆積普遍在1米以上,遺蹟主要以房址為主,並出土有筒瓦、瓦當以及建築構件等。
從其規模來看,這裡可能為宋代區域內人類活動的集鎮。
李大地說,該區域以往考古發掘的墓葬較多,而像這樣的生活區遺址實屬罕見。
「綜合推測,這裡的制陶業、陶器工藝曾盛極一時,並且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作坊。
」至於該地區制陶業為何而消落?何時而消落?尚且是未解之謎。
重慶姚家壩遺址發現商周遺存
新華網重慶12月23日電(記者張琴)重慶開縣姚家壩遺址近日考古發現一批重要的商周遺存,有灰坑、柱洞、灶、窯等遺蹟,是該區域早期制陶遺存的首次發現,出土了種類豐富的陶器。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
中國人冶煉銅合金始於夏朝 冶鐵始於春秋戰國
攀枝花商周冶煉遺址出土礦渣及坩堝,首次實物佐證當地冶煉史「鋼城」攀枝花,上世紀60年代為開發鐵礦資源而組建的城市。這裡的冶煉歷史,遠比我們所知的要更久遠。最近在攀枝花的一項考古發掘中,首次發掘到...
丁公遺址對建立魯北龍山文化分期標尺意義非凡
丁公遺址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又是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除了龍山城址和丁公陶文外,還發現了什麼?其實,丁公遺址發現的遺存非常之多,從1985年秋至2014年秋,山東大學歷史系...
朱墓村遺址考古收穫喜人 出土約570件文物
內容摘要:據崑山市文物管理所和蘇州市考古研究所朱墓村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介紹, 2014年度朱墓村遺址考古收穫很多,成績喜人。這些考古新發現加深了我們對朱墓村遺址的認識:一是遺址兩處地點均發現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