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考古新發現!平橋區甘岸孫寨遺址發現龍山晚期到周代遺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

孫寨遺址位於信陽市平橋區甘岸辦事處孔莊村孫寨村民組。

遺址地處淮河上游左岸,右岸即為遊河入淮處,也就是《水經注·淮水》篇「淮水又東,油水注之」所在。

遺址主要由東南、西北兩個台地構成,高出周圍約2米。

東南台地為橢圓形,東西182~284米,南北152~210米,面積5.2萬平方米左右。

西北台地近方形,東西 84~127 米,南北114~120米,面積1.3萬平方米左右。

兩個台地周圍均有壕溝環繞,現用作魚塘,兩者之間有道路相通。

2008年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配合該工程建設,保護遺址免遭毀滅性破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遺址進行了全面勘探,掌握了遺址的分布範圍和遺存的分布情況。

在此基礎上,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對遺址進行了大面積考古發掘,目前發掘面積4300平方米,遺存年代主要為新石器和西周兩個時期。

網絡圖

發現

經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別在 2009 年和 2014年對孫寨遺址進行過考古調查。

2015年2~4月,對孫寨遺址及水庫壩體占壓區域再次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考古勘探,搞清了遺址區與壩址區遺存分布狀況。

在原孫寨遺址(東南台地)西北100米新發現一處遺存分布區,即西北台地,文化層堆積厚0.5米左右。

2015年10月組織工作人員進駐工地發掘西北台地。

依據水庫工程進度和移民房屋拆遷情況,首先對西北台地壩基占壓區域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900平方米。

本次發掘表明台地東部位於遺址中心區外,遺蹟主要為排水溝,西部為遺址中心區,文化層堆積較厚,出土遺物豐富。

在此認識之下,2016年4月至6月在台地西部集中發掘700平方米,收穫頗豐。

第三次發掘區域位於東南台地西部,緊鄰1959~1960年發掘魚塘區域,受限於移民房屋拆遷進度,本次僅發掘700平方米。

發掘收穫仍以新石器時代遺存為主,西周遺存分布範圍較小。

發掘

收穫

新石器時代遺存主要位於新發現的西北台地,發掘面積為3600平方米,出土較多的遺蹟和遺物。

遺蹟包含灰坑 63 座、灰溝 20 條、房址 1 座和陶灶 2座。

遺物主要為陶器和石器,不見骨器。

灰坑平面形狀以圓形和橢圓形為主,少量為圓角方形,結構多為直壁平底,壁面光滑。

坑內填土主要為灰褐色和黃褐色,灰褐色填土灰坑出土遺物較多。

黃褐色填土灰坑出土遺物極少,但此類灰坑特徵較為明顯,平面近圓形,直徑多在3米左右,深度約1米,直壁平底,坑壁規整光滑,內壁明顯有疑似半圓形柱洞痕跡,坑底鋪有細膩的沙層。

如 H42 平面近圓形,長2.58、寬2.26、深1.54米。

結構為直壁平底,坑壁較規整。

坑內填土為三層,第一層為灰褐色,厚度約 0.15 米。

出土少量陶片,主要是腹片,可辨識器型有夾砂罐,紋飾主要是籃紋。

該層土色與地層堆積相同,沿口部呈鍋底狀堆積,較薄,其成因可能是坑內填土下陷後,地層向下沉澱形成。

第二層為黃褐色土,土質純凈無遺物出土。

第三層為黃褐色細沙層,沙質細膩緻密,系經篩選平鋪而成。

經解剖,發現沙層經過層層鋪墊,可分為四層。

此類灰坑規模相似,分布集中,建造考究,其用途可能為房基或者窖穴。

灰溝主要分布在西北台地東部,縱橫交錯,結構為斜壁,圜底近平,窄而淺,出土遺物較少,表明這些灰溝可能作為臨時排水所用。

G10位於西北台地中部,南北貫穿,溝面較寬,最深處達1.6米,出土遺物豐富,表明該溝系經長期利用。

G10東西兩側遺蹟截然不同,其東部灰溝密布,西部則為文化層和灰坑,這一現象表明 G10 不僅僅用於排水,可能還起著防禦性作用,具有分界意義。

網絡圖

房址僅在東南台地發現 1 例,編號為 F1。

F1 平面形狀呈西北—東南向長方形,後期擾亂較為嚴重,房內活動面無存,僅剩下基槽和柱洞。

房基長近7.5米,寬約3.5米,由兩段基槽和13個柱洞組成。

北基槽長3.8、寬0.4、深0.45米;東基槽長2.5、寬0.3、深0.25米,基槽均直壁平底,壁面光滑。

柱洞平面多為圓角方形。

其中 D2 長 0.55、寬 0.4、深 0.6 米,填土為黃褐色,出土兩塊碎石塊。

D6 長 0.45、寬 0.4、深 0.5米。

填土為黃褐色,出土一片陶片,為夾砂紅陶罐,口沿殘。

從柱洞分布情況看,西壁分布較為稀疏,可能存在門道。

此外,房基東部分布有兩排圓形柱洞,間距0.5~0.7米,是否為F1附屬建築尚不能明確。

陶器主要為灰陶,紅陶相對較少,褐陶極少,夾砂和泥質均較多。

紋飾種類豐富,以籃紋為主,其次為繩紋和磨光黑陶,方格紋、附加堆紋,弦紋等相對較少。

器形主要有夾砂罐、豆、瓮、鼎足、平底碗、器蓋、盆、陶杯等。

圈足盤、鬹足、斝足、甗足發現極少。

夾砂罐多為凹圜底,折沿內凹,圓唇上卷,形成盤形口。

豆以圈足豆為主,細柄豆相對較少,豆盤均較淺。

瓮有斂口瓮和直口矮領瓮,以後者為主,均作廣肩,深鼓腹,小圜底內凹。

鼎足分為三大類,即錐形足、側扁足和乳足,乳足發現較少,錐形鼎足有鬼臉鼎足和素麵鼎足兩種,側扁足有帶按窩紋和不帶按窩紋裝飾兩種。

碗多作敞口,斜腹,平底,底部有輪旋痕跡。

器蓋有覆碗型和鈕狀器蓋兩種。

石器多為磨製,器類有石斧、石鏟、半月形穿孔石刀、石鐮、石鑿、石鏃和礫石等。

西周文化遺存位於東南台地,此次發掘700 平方米。

由於後期活動破壞,文化層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發掘區南部,堆積厚度約 0.8 米,北部無存。

遺蹟發現極少,僅有長方形灰坑2座。

兩灰坑均為直壁平底,坑壁光滑,出土遺物較少,主要為鬲足和口沿。

地層出土遺物豐富,器類有鬲足和口沿、甗、豆、罐、盆、瓮等。

鬲足均截尖,通體飾繩紋。

甗多作卷沿,方唇,鼓腹加飾附加堆紋,甗腰飾帶指甲印的附加堆紋,起到加固和裝飾作用。

瓮形制為敞口、圓唇、束頸、深鼓腹,小圜底內凹。

初步

認識

通過本次考古發掘,我們對孫寨遺址的年代、範圍、聚落分區及演變有了初步認識。

遺址年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發掘集中在東南台地,發掘收穫主要屬於西周時期,新石器遺存發現極少。

本次發掘集中在西北台地,發掘收穫主要屬於新石器時代。

陶器組合為夾砂罐、平底碗,鼎、豆、直口矮領瓮、器蓋,紋飾以籃紋和繩紋為主,方格紋極少。

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鏃、石鏟和半月形穿孔石刀。

依據器物形制推斷,新石器時代遺存的以龍山晚期為主。

此外,新發現少量的二里頭文化和早商時期的遺物。

如大口尊和附加堆紋大口缸殘片,以及夾砂紅陶缸圈足和口沿。

西周遺存以鬲、豆、瓮為主。

本次發掘表明,孫寨遺址經歷了龍山晚期到西周時期的發展歷程,對於研究整個遺址的文化堆積和聚落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遺址變遷和布局 本次發掘之前,孫寨遺址遺存分布區僅限於東南台地。

通過調查和發掘表明,西北台地亦是孫寨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比兩次發掘收穫,可以看出孫寨遺址經歷了由西北台地向東南台地發展的過程。

龍山晚期,人們生活範圍較廣,西北台地和東南台地均有遺存發現。

西周時期僅限於東南台地,西北台地西周文化遺存極少,表明西周時期西北台地已無人居住,居民轉移至東南台地生活。

西北台地內部具有明顯的分區現象。

二里頭文化和早商時期遺存較少,難以看出布局變化。

本次發掘灰坑和灰溝較多,通過分析遺蹟分布情況,G10以西灰土堆積較厚,人類活動豐富,遺蹟主要是灰坑,灰溝較少。

G10以東則不見灰土堆積,灰溝縱橫交錯。

這些灰溝形制不規整,淺而窄,深約0.5米,出土遺物較少。

表明這些灰溝可能用作排水。

G10兩側不同的文化遺存面貌,表明台地內部具有分區,G10則為界線。

建造技術 此次發掘的幾座灰坑建築技術鮮明。

細沙鋪底、內壁立柱在信陽地區尚屬首次發現,對於研究本地區新石器時代房屋建造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信陽日報(xinyangribao) ∣政能量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部分內容和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值班編輯:余晨

審核:張繼疆

您看此文用 ·秒,轉發只需1秒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仰韶文化另一個地方類型

補要村遺址位於臨城縣東部臨城鎮補要村與村東南鎮樓公路南北兩側的農田中。公路切割遺址形成了3-5米的斷崖。遺址位於路南的部分東至補要村內土路,西界以村中生產橋為界,南端至村南小河,東西長約250米...

蕭縣發現岳石文化時期遺址 距今有3000多年

日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蕭縣博物館對蕭縣官橋鎮前白村一處文化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3000多年前的岳石文化時期遺址。遺址緊靠東倒流河,整體處於沿河台地。文物部門共發掘面積600平方米,發現灰坑...

雲南晉寧發現2000多年前古滇國村落遺址

新華社昆明6月27日電(記者許萬虎、岳冉冉)考古人員近日在雲南晉寧上西河遺址進行發掘工作時,發現多眼漢代水井及古滇國時期村落遺址,出土大量陶片、瓦片、銅器、玉石等考古資料。這一發現填補了古滇國文...

河南信陽一遺址發現龍山文化晚期至周代遺存

新華社鄭州10月10日專電(記者桂娟)為配合基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對河南省信陽市孫寨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新發現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早商以及西周時期遺存,揭示出這一遺址的發展歷程和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