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6年 河南再次對鄭國三號車馬坑考古發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月6日上午10時,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鄭市旅遊和文物局主持的「新鄭鄭國三號車馬坑公眾考古」正式啟動。

據悉,這是河南考古部門時隔16年後,再次對鄭國三號車馬坑展開考古發掘。

據主持發掘工作的項目負責人馬俊才推測,這座車馬坑底部鋪滿了馬骨,至於是否有車,「我猜測十有七八」。

16年前發現國君墓和大型車馬坑,建起博物館

要說位於鄭州新鄭市的鄭國三號車馬坑,得先給大家普及一下歷史。

眾所周知,在新鄭市區一帶有一座東周時期著名的諸侯國都城,它先是「春秋十二諸侯」之一鄭國的都城,戰國中期又成了「戰國七雄」之一韓國的都城。

公元前230年,秦軍破城,攻入韓國,自此韓國滅國,給後人留下了「鄭韓故城」的稱號。

從春秋時期的鄭國到戰國時期的韓國,新鄭作為國都有540年歷史,不但形成了「西王城東郭城」的最終歷史布局,故城內外的地下也埋藏了數不清的文物遺蹟,是我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經過四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工作,重大考古發現屢屢驚世,鄭國三號車馬坑的發現便是其一。

「該坑位於鄭韓故城東城內西南角一處叫作後端灣的鄭國貴族墓地里,是春秋晚期一代鄭國國君墓的專用車馬陪葬坑。

2002年2月開始,我在主持這座鄭國國君墓發掘的同時,也開始對這座車馬坑進行發掘。

」 發掘項目負責人馬俊才說。

馬俊才說,由於此前他主持發掘了大墓以東一號車馬坑和大墓以北二號車馬坑,因此,就把這座大型車馬坑編為三號。

「後來,這座國君墓的南北墓道中出土了44輛多種多樣的車輛痕跡,加上一號坑中出土的22輛,古代鄭國車輛蔚為壯觀,引起了公眾的高度關注。

在國家文物局和當地政府的關心下,成立了新鄭車馬坑博物館。

」馬俊才說。

出土文物遭遇保護難題,發掘暫停一等就是16年

國君墓南北墓道、一號坑中先後發現了車輛灰痕,考古部門十分重視。

為了保護車輛灰痕,考古隊嘗試了多種化學加固,取得了一些成功,但遺憾的是,不斷湧現的地下水、易酥裂的車上漆皮,始終難以對付。

「為了長久展示正在發掘的三號車馬坑,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與當地領導決定,先發掘上層文化層和坑內填土,下部核心部分進行隔水處理並加蓋房屋後,再進行發掘。

馬俊才說,4個月後,也就是2002年6月,在考古隊員的努力下,三號車馬坑上打了一個長16.5米、寬13.5米的大探方,共清理了近1.5米厚的坑上地層和9個戰國灰坑等遺蹟。

通過這些工作的開展,考古隊員發現,三號車馬坑的開口呈南北向長方形,最長11.7米、最寬10.6米、深4.9米。

「坑內上部,厚3.4米左右是夯土,夯土下部是較疏鬆的填土,坑口發現13個長方形或圓形的大小盜洞。

看來,民國的盜賊們已多次光顧過了。

」馬俊才說,三號車馬坑共清了1.5米深左右的地層,為了保護展示珍貴的古代車馬遺蹟,在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及新鄭市政府有關領導的指示下,發掘工作暫停。

發掘工作暫停後,本想最多二、三年即可再次發掘,不想一等就是16年。

16年來,有關部門先後對三號坑進行了隔水設施構建、展示大廳建設、布展、宣傳記錄設備設置等工作,直到2017年,才達到了實驗室考古和全程公眾考古的條件,一切水到渠成。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今年2月6日,二次發掘工作再次展開。

三號坑呈南北向,底部鋪滿馬骨

考古界有句俗話,「誰知道地下有啥」?

由於充滿了太多的未知和不確定性,對於考古發掘的結果,提前下結論非常容易犯錯誤。

那麼,對三號坑來說,裡面一定埋有車和馬嗎?

「這也是我的憂慮之一。

」馬俊才說,到目前為止,鄭韓故城一帶發掘的車馬坑起碼有20座以上,通過這些已經發掘的車馬坑,已經發現了一些明顯的規律。

馬俊才說,這些規律主要有三大特點:第一,鄭國車馬坑分為車馬混葬坑(亦稱車馬坑)、馬坑兩種。

第二,車馬坑幾乎均為東西向,是鄭國貴族墓的陪葬坑,一般在墓葬的西邊。

下大夫以上的墓才有1車陪葬,而馬匹數是2的倍數,一般都有1隻狗陪葬。

第三,馬坑有主人下葬時的陪葬坑和後人的祭祀坑之分,葬2匹或4匹馬。

葬4匹馬的坑也是東西向,葬2匹馬的坑基本上是方形。

「然而,現在再次啟動發掘的三號坑卻是南北向,與常見的東西向車馬坑有別。

2002年,在主墓國君墓中已經出土了44輛車,坑中還有車馬嗎?通過鑽探和盜洞中出的馬骨,我可以肯定,三號坑的底部鋪滿了馬骨。

」馬俊才說。

很可能會發現車輛,原先發現的一些盜洞消失了

如馬俊才推測的這樣,三號坑底部鋪滿了馬骨,那麼,會發現車嗎?「我猜測,十有七八會有。

」馬俊才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馬俊才之所以給出這樣的答案,他有著自己的依據。

「鄭國國君主墓墓道中的車,形制多樣、裝飾有別、大小也多有不同,可能說明這就是傳說中周圍列國友好送來的『祝喪之車』,如同現在農村白事送花圈一樣。

而以前發掘的鄭國車馬坑,車輛形制裝飾也大同小異。

「像一號車馬坑一樣,該坑內上部填土也是夯土,下部1米多厚是較松的填土,目的是避免將車輛夯打壞。

」馬俊才說,馬坑的埋藏深度一般不超過2米,三號坑的深度將近5米。

假如三號坑中沒有車,那麼,主墓墓道中的眾車就是國王家的車隊,那也只好「聽地由命」了。

16年前,正是由於坑底不斷滲出來的水和出土車輛的保護存在難題,才暫停了三號坑的考古發掘。

如今,三號坑重新啟動考古發掘,這些問題解決了嗎?

「車痕的保護,是隱憂也是挑戰。

」馬俊才透露,16年來,雖然在化學保護液的保護下,已展出的車輛痕跡還很好,但表面的漆繪和花紋卻多有脫落。

因此,對於此次三號坑的考古發掘,依然充滿了挑戰。

馬俊才還透露了一個好消息:發掘已正式開始好幾天了,一些盜洞消失了,這是個好兆頭。

本次考古發掘全程向公眾展示,觀眾可以零距離感知考古

以前的考古工作,為了預防安全隱患,常常是發掘到最後可搬取文物階段才會公開,公眾此時知曉結果但並不能了解科學的考古過程。

因此常常引起一些人的誤解,有人甚至認為一些考古工作有造假之嫌。

和以往考古發掘不同,本次考古工作,將全程向公眾展示,這在河南考古發掘歷史上還是首次。

這樣,能讓公眾感知優秀的古代車馬文化,了解艱辛而科學的發掘過程,進而提高文化自信心。

馬俊才說,在鄭國一號車馬坑和國君大墓公開展出的16年間,一些觀眾遠觀纖細複雜的車輿痕,常常嘀咕,這些痕跡是考古隊員自己刻上去的。

而這次發掘,觀眾可以下到地面以下近3米深的步道上,與發掘隊員咫尺之隔,可以觸摸三號坑的邊沿,清晰看到傳說中的五花黃土與車輛灰痕的區別,領略車痕漆皮上的鮮艷顏色和精美花紋,聆聽考古隊員的答疑解惑,真正做到零距離感知考古。

發掘時間預計持續半年以上,現代科技上陣還將進行直播

此次考古發掘啟動前,進行了詳細的工作計劃。

馬俊才說,與上部大探方發掘不同,下部採用了四分法。

也就是說,為了保證發掘質量,按坑口四分之一分別向下發掘,見到車灰痕後,再按單車發掘,最後清理底層的馬骨。

在對外宣傳方面,發掘現場正上方設置了巨大的四面屏顯示器和一台360度錄相機,並設置有正影像攝影裝置。

而在三號坑的東南和東北角,各架設了一台延時照相機。

「這些設備各有所長,四面屏顯示器可顯示通過考古隊員頭燈看到工作近景特寫,360度錄相機可全程記錄發掘視頻,正射影像除獲取相片外甚至可能取代人工繪圖,延時攝影可像卡通畫一樣鳥瞰角度記錄發掘全景。

」馬俊才說,這些設備的成果還能通過微信、微博等網絡平台進行定時播出或直播。

車馬坑發掘歷來是考古發掘中的大活、精活,清理人員一不小心就會將車痕皮用竹籤戳個小洞。

馬俊才感慨,由於三號坑面積大、遺蹟複雜,根據發掘經驗和文物保護要求,考古發掘時間估計在六個月以上。

「這確實是一項抽絲剝繭、精雕細琢的繡花般的考古工作。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周原遺址出土車馬坑保護清理取得重要收穫

陝西傳媒網訊(記者 郭青)經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者5個月室內發掘,周原遺址出土車馬坑保護清理取得重要收穫。10月21日,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省考古研究院組織召開周原出...

河南新鄭 千年陵寢鄭王車馬坑

鄭王陵遺址博物館位於鄭韓故城東城西南部鄭國貴族墓地北側。整個鄭國貴族墓地面積約50萬平方米。新鄭市文物管理局對整個墓地進行了鑽探普查,發現墓葬分布極為密集,墓葬總數在3000座以上,其墓葬數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