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荊門山》出版發行 讓更多人了解荊門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峽晚報訊 (記者方齡皖)散發墨香的《尋訪荊門山》一書昨日與讀者見面。
去年10月開始,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荊門山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點軍區委宣傳部聯合本報推出「尋訪荊門山」系列報導,打撈宜昌文化地理的一段傳奇。
《尋訪荊門山》一書是此次尋訪活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固定,也填補了宜昌歷史地理研究中的一段空白。
點軍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取介紹:2015年9月,他們與本報合作,對荊門山文化進行系統挖掘報導,使公眾了解這座文化名山重要的歷史價值,恢復其在宜昌文化元素當中的支點地位和重要價值,並激發公眾對荊門山的探究興趣,使這座文化名山走出深閨,展示美麗的點軍風情。
《尋訪荊門山》正是一年來相關報導和本地學者研究荊門山文化的一本綜合性讀本,綜合了新聞報導、學術論文、古代詩詞和民間故事多個板塊的近百篇文章,名篇薈萃,百家爭鳴。
該書作者之一、原宜昌市社科聯副主席陳開美認為,荊門山是宜昌歷史文化名山,是「祖輩開城定居見證之山」,《尋訪荊門山》的出爐,凸顯了荊門山在宜昌歷史文化長河中的砥柱地位,有助於宣揚荊門山文化,讓更多市民了解家鄉歷史。
荊門山位於點軍艾家鎮東南端,宜都市紅花套鎮北段,南與五龍群山群峰相接,北和虎牙山隔江相峙,有「楚之西塞」之稱。
荊門山主峰。
喚醒沉睡的荊門山
「楚國封疆六千里,荊門岩岫十二碚」。
荊門山位於長江三峽的東口,上有盤亘雄踞的荊門山十二碚,下有銀潢倒泄的虎牙灘,西與五龍山的群峰相接,中與執笏山牽手,北與虎牙山隔江對峙。
荊門山春天如笑,煙雲連綿,景色欣欣;荊門山夏天如怒,茂木繁陰,浩氣坦坦;荊門山秋天如妝,明凈搖落,恬淡肅肅;荊門山冬天如睡,凝披霜雪,紛繽寂寂。
翻開史書,一代代歷代帝王相將、達官顯要與文人名士,紛紛慕名而來,他們或祭告荊門山,或吟頌荊門山或闡釋荊門山,給後人留下了不朽的詩作。
其中,李白寫有《渡荊門送別》、杜甫寫有《詠懷古蹟》、白居易寫有《樂遊園望》、王維寫有《漢江臨眺》等等,詩作迭出,流芳千古。
荊門山,是名副其實的一座文化詩山,自然名山,宗教聖山。
同時,荊門山周邊有城背溪文化、漁獵文化、大溪文化及民間故事文化,由「水中大熊貓」鱘魚及胭脂魚、桃花魚等構成遠世紀的生態體系,嘆為觀止。
「平時都邑今為陋,敵國江山昔最雄」。
沉睡千年的荊門山,在江南大開發大發展中煥發出耀眼絢麗的光彩,大橋飛架,巨輪行駛,汽笛長鳴,飛帆點點,風檣如林,熙熙攘攘,漸漸為世人所注目。
為荊門山尋根正名,已成海內外有識之士新世紀的文化夢,保護開發與利用荊門山時不我待。
近年來,一些專家學者嘔心瀝血、潛心鑽研,深度挖掘、提煉、升華荊門山文化,不斷豐富荊門山文化的精神實質和內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三峽晚報、三峽日報、市炎黃文化研會、市民協等相繼開闢了宣傳推介專版專欄,組織編輯記者、政協文史委人員經風櫛雨到荊門山做深度的探尋採訪,實地考證,按照「造勢、揚名、交友、厚文、保護、利用」的理念,提出建議將書法詩詞、文化養生、運動體驗和生態農業深度結合在一起,把遺址景觀、風物景觀、民俗特色有機融為一體,為弘揚荊楚文化、加快我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今日的荊門山,恰如一名淺揭神秘面紗的聖女,引人矚目,心儀神往。
我們對荊門山文化進行深度挖掘和再次研討,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作用。
這不僅對我區做大、做強荊門山文化產業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而且對豐富和提升文化品牌、創新文化產業形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今天,我們不遺餘力地關注荊門山,旨在努力爭取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各位專家朋友如意神筆的宣傳,使荊門山厚重的歷史文化成為標誌性的文化載體,在文化遺產保護,愛國主義教育,旅遊文化資源開發,發展區域經濟中發揮極其重要的支撐作用,高起點、深層次地挖掘其承載內涵,張顯其文化底蘊,搶抓歷史機遇,利用優越區位,發揮資源優勢,探尋市場運作,走出一條合理有效保護、開發荊門山旅遊文化的新路子,為荊門山文化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把脈問診,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我們將借這次研討會的東風,引爆荊門山靚麗而雍容地走進新時代,讓荊門山不錯過文化鑄魂的瑰偉新機遇!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我們深信:荊門山,這座長江流域獨具魅力的文山、詩山、聖山,恰似沉睡千年的天生麗人,淡妝初成裊裊出場,向世人展現出無與倫比的綽約丰姿,那遠逝湮滅縈繞夢中的「西塞烽火」、「荊門山寺」、「古荊門城」、「古江關」、「楚塞樓」、「明妃殿」、「安蜀城」等歷史景觀會重見天日,與日月生輝,與天地共存。
(點軍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陳取)
點軍這兩件事影響歷史發展
點軍文化底蘊豐厚,這裡曾發生過影響宜昌乃至中國歷史發展的兩件事。
一、宜昌古城先民最早生息地望在點軍
在漫長的地質演變中,南津關至磨基山一帶,除西壩和樵湖嶺一線兩處南北向的島嶼外,長時間裡全是一片江水。
古城先民早期生活在今點軍的山地之中。
李家河村王家前灣就曾有先民居住過。
據考古挖掘判定屬大溪文化。
李家河遺址北側的紫陽村,位於碑灣臨江一帶,先民也曾在此居住過。
據出土文物判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磨基山下也曾有過古村。
隨著時光推移,先民在點軍生息年代不斷延續,地望不斷拓展。
直至周代先民生息地望開始向西陵峽口長江左岸伸展,最終穩定在明清夷陵古城一帶。
這表明新石器時代,古城先民就在點軍土地上繁衍生息,點軍是古城先民生息的發祥地。
二、宜昌古城城邑最早興建地望在荊門
宜昌古城城邑興建與「楚之西塞」有關。
楚文化的發祥地「沮漳河流域是江漢平原的西大門」,楚人正是經此出沒江漢平原的。
這就是說,最早的「楚之西塞」在沮漳河流域。
武王四十二年(前699年),楚將屈瑕率軍征伐羅國。
但因輕敵、腹背受挫而失利。
事後武王接受教訓,在鞏固腹地基礎上開拓邊疆,終於楚武王五十年(前691年)一舉滅掉羅國。
羅國被滅後,其遺民被遷至今宜昌枝江。
隨著羅國遺民南遷枝江,楚之西塞相應由沮漳河流域,推到地處長江天險的荊門、虎牙一帶,並在此建起城邑。
正是這件似乎尋常的戰事,破解了宜昌古城城邑興建的奧秘,說明宜昌古城城邑興建緣於楚之西塞向荊門、虎牙一帶延伸,楚武王五十年(前691年),荊門、虎牙所建兩座城,就是今宜昌市區最早的城邑。
這一切表明,春秋時期宜昌古城城邑的起肇之地,就在荊門、虎牙一帶,至2016年已有2707年。
(宜昌市社科聯原副主席、研究員劉開美)
宜昌民間人士尋訪荊門山 拾獲一批文物殘片
2月27日,春日和熙,由宜昌市民間人士組成的尋訪荊門山團隊,採用乘船、登山和空中無人機拍攝的水陸空立體方式,對位於點軍區艾家鎮的荊門山進行了考察。當天上午,野考小組一行21人在點軍區艾家鎮艾家村...
《尋訪荊門山》初稿出爐 揭開江南名山面紗
三峽晚報訊 (記者楊彩虹 實習生李欣杭)21日,由高校及文史單位專家學者、文史愛好者共同撰寫的《尋訪荊門山》作者見面會舉行,經過一年多的醞釀與編排,該書初稿首次亮相。 荊門山位於點軍艾家鎮東南端...
古今夷陵多少事 幾多藏在荊門山 荊門山文化研討會揭開神秘面紗
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在詩人陳子昂筆下,古稱「川鄂咽喉」的荊門山雄踞江南,與虎牙灘隔江相望,史稱「全楚西塞第一關」。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荊門山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昨日,由點軍區委宣傳部及三峽晚報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