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隆安婭懷洞考古取得新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副題)人類最早使用稻的時間或再前移

「人類最早使用稻的時間或再前移。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在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考察時說。

婭懷洞遺址是一處洞穴遺址,位於南寧市隆安縣喬建鎮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於2014年首次發現,總面積約100多平方米。

從2015年6月開始進行發掘,總揭露面積40多平方米,發掘深度近8米,文化堆積厚度約5米。

時間跨度從40000多年到幾千年,表明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都有史前人類在這裡活動。

3年來,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組織專業人員連續對隆安婭懷洞遺址進行科學考古發掘,並於近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發現:出土了一個年代距今16000多年前的完整人類頭骨化石,發現了年代距今28000年前的疑似水稻植矽體,以及兩處史前人類用火遺蹟。

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石製品、陶片、骨器等文化遺物。

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的螺殼、蚌殼、魚骨,大小哺乳動物遺骸及植物等種類豐富的自然遺存。

(居中小標題)眾多文化遺物完善史前文化

婭懷洞遺址有非常豐厚的連續的地層堆積,在地層里富含了不同時期史前人類生產生活留下來的遺物和遺蹟。

這些遺物和遺蹟,對研究先民在這個地區的生存演化發展以至跟現代的銜接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石製品是此次出土的主要文化遺物,數量達10000多件,包括打制石器和磨製石器。

其中打制石器品占絕大多數,磨製石器極少。

石製品種類包括石錘、石核、石片、工具等。

工具類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切割器等。

此外,石製品的原料多種多樣,除常見的砂岩、石英岩、石英外,還有在廣西史前遺址中很少見到的燧石、玻璃隕石、水晶等。

磨製石器有大石鏟、石錛、穿孔石器等。

婭懷洞出土的石器總體上屬於石片石器工業系統,這與嶺南地區以往發現的打制石器屬於礫石石器工業形成鮮明對照。

但在技術和工具的行制上,跟我國北方的石片石器工業又有所不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屬於嶺南地區史前文化中的一種新的類型。

「它不僅為研究我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史前文化,更新世晚期人類行為及文化的多樣性提供了珍貴資料,還填補了右江流域史前文化的缺環,完善了廣西史前文化序列。

」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婭懷洞遺址發掘領隊謝光茂告訴記者,發源於雲南的右江,其流域內發現了豐富的史前文化遺存,尤其以廣西百色舊石器聞名中外。

但舊石器時代除了早期文化特徵明顯、年代比較清楚外,中晚期文化一直模糊不清,而婭懷洞遺址出土大量具有確切層位、年代距今50000至10000年的文化遺存填補了這一缺環。

(居中小標題)人類頭骨化石的發現彌足珍貴

眾所周知,人類化石難以保存下來。

尤其在南方地層里,酸性土壤讓大部分化石降解,保存下來的都是鳳毛麟角。

隆安婭懷洞卻發現了距今16000多年前完整的人類頭骨化石,這是華南乃至中國近年來的新發現,對研究當時人的體質形態等具有重要意義。

「洞穴遺址是考古發掘裡面難度最大的,像婭懷洞這樣具有豐富自然遺存且堆積土中夾雜大量石灰岩石塊的洞穴,發掘難度簡直是難上加難。

」高星認為,此次人類頭骨化石的發現尤為珍貴。

在我國,更新世晚期完整的人類頭骨發現很少,而且多缺乏確切年代。

婭懷洞遺址出土的人類頭骨化石,是華南地區迄今所發現的唯一具有確切地層層位和可靠測年的完整頭骨化石,並已成功提取出DNA 。

這對於研究晚更新世晚期早期現代人群的多樣性、人群的遷徙與交流以及本土民族(壯族)的起源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居中小標題)疑似水稻植矽體或為最早人類使用稻的證據

此次隆安婭懷洞遺址發現的20000多年前的稻類遺存,一是通過浮選發現了半粒碳化式稻粒。

二是通過植矽體分析方法發現了稻的植矽體。

稻的植矽體指稻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從地下水中吸取可溶性二氧化矽而後沉澱於植物細胞內或種子裡,由此形成的含水非晶態二氧化矽顆粒,是植物身體里的「結石」,可長期保存。

「人類在馴化栽培稻之前,有個很長的利用和使用野生稻的過程,所以我們要研究稻的農業起源的話,應該追溯到人類開始利用野生稻。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軍告訴記者,目前世界上考古發現最早的稻類遺存為10000多年,若最後能確定隆安出土的稻的植矽體及半粒碳化式稻粒是古代人類對野生稻資源開發與利用所遺留下來的話,那麼這將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人類使用稻的考古證據,這對我國研究稻的農業起源乃至稻的發展都有重大的意義。

「隆安婭懷洞是一處珍貴的文化遺產地,保護好珍貴的文化遺產很重要。

」高星表示,這是我們古老的文化家園,也是我們現在進行文化發展、教育資源拓展的一個重要場所,對未來子孫後代也會傳遞一些重要的信息,我們要努力加強對這處遺址的保護。

考古發現與基因研究互為佐證

事實上,此次隆安婭懷洞的考古發現,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課題組早前的一項科研成果不謀而合。

2012年,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課題組以廣西隆安等地的野生稻為藍本,進行系統周密的研究後提出:分布於廣西的普通野生稻與栽培稻的親緣關係最近,表明廣西(珠江流域)更可能是栽培稻最初的馴化地點,而非之前考古學研究長期認為的長江中下游區域。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自然》雜誌發表評論指出:這項研究對闡明早期栽培稻的馴化過程和受選擇的基因做出了重要貢獻。

栽培稻在馴化過程中丟失了許多原本存在於野生稻中的優質基因,今後可通過分子輔助育種將這些基因導入栽培稻,有望進一步提高水稻的產量和抗病、抗旱等能力,這對充分利用野生水稻資源的遺傳多樣性為現代水稻遺傳育種改良有重要意義。

課題組在構建「栽培稻單倍體型圖譜」的基礎上,從全球不同生態區域中選取了400多份普通野生水稻,對它們進行基因組重測序和序列變異鑑定,與先前的栽培稻基因組數據一起,構建出一張水稻全基因組遺傳變異的精細圖譜,發現了水稻的馴化起源。

水稻馴化是從我國南方地區的普通野生稻開始,經過漫長的人工選擇形成了粳稻。

課題組對馴化位點的鑑定和進一步分析發現,分布於廣西隆安等地的普通野生稻與栽培稻的親緣關係最近。

課題組繪製出了水稻全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表明廣西更可能是最初的馴化地點。

經過群體遺傳學分析,大致可斷出栽培水稻的擴散路徑:人類祖先首先在廣西的珠江流域,利用當地的野生稻種,經過漫長的人工選擇馴化出了粳稻,隨後往北逐漸擴散;而往南擴散的則進入東南亞,在當地與野生稻種雜交,產生了秈稻。

中國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水稻的馴化栽培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業界普遍認為,這一研究成果再次證明了中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展示了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輝煌。

(光明網融媒通訊員 陸燕 記者 周仕興)

(新石器時代磨製石器)穿孔石器

舊石器時代砍砸石器

疑似水稻植矽體

人頭骨化石

顯微鏡下小石片使用痕跡

婭懷洞發掘A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隆安出土1.6萬多年前完整人類頭骨化石

9月29日,記者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舉行的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發掘成果匯報會上獲悉,經過為期3年的考古發掘,婭懷洞內發現了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之間的眾多遺存,包括1.6萬多年前完整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