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莊出土國內最古老國寶,絕對不能出國展出,一生只能移動六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提起我國珍藏的歷史文物,那可謂是不計其數。

中華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古代人民創造出來各種讓後人嘆為觀止的寶物。

但是這件文物的出土,瞬時讓其他文物「年輕」了許多,而且自出土僅僅移動了六次,便被永久性收藏。

隨著各種人物的陵墓被發現挖掘,墓室中出土的那些陪葬品也是豐富多彩,這也同時也讓後人見識了古代的美麗文化。

但是我們知道的可能就只是冰山一角,前人的智慧向來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所以一般文物都是越古老越有價值。

因為每一個朝代悠久的文物背後,都會揭示當時的風俗習慣或者人物事跡,對我國的歷史研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但是這些深藏地下的寶藏被專業人員發現還好,要是被普通人看見,可就是千里馬難遇伯樂了。

所以就不得不說這件寶物一波三折的出土經歷了。

地點定位在河南省臨汝縣紙坊鄉的一個村莊。

具體時間在1979年正月初八,還是一位農民在自己的果園下發現的,也是在種蘋果的時候發現地下有了不少碎瓷片。

這件事也是紛紛傳開,被當地文化站幹事李先生得知,立馬就到現場查看。

這不來不知道,看到挖出這麼多紅色陶瓷片,可驚呆了李先生。

要說這個李先生,也是對文物充滿了興趣,他早年當過兵,之後還擔任過教員,後來在文化站當幹事,期間還自己研究過《文物法》。

而且隨著他們謹慎地挖掘,甚至挖出了陶缸和尖底瓶等文物。

看到這麼多形狀不同的陶器品,李先生還細心地發現,在這齣土的13件文物中,只有一個陶缸上面刻著圖,而且還是罕見的鸛魚石斧圖。

於是李先生雖然具體不知道這些陶器的價值,但是都小心地將其帶回了家。

至於這個「鸛魚石斧彩陶缸」,一經出土,就被輾轉來回了六次。

當然,前四次都是在李先生手中移動,但是也是為它的價值被世人發現埋下伏筆。

第一次就是它和其他陶器被運到李先生的家裡,此時的它猶如混在沙土的金子還未被發現。

再後就是此物被清理時,被李先生的夫人發現這是盛放骨灰的器皿,以為是不詳之物,就再次被李先生帶到了文化站,然後又被送到文化館,僅僅當一個文物展覽。

雖然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一時估量不出該文物的價值,但還是獎勵給李先生五雙線手套。

那麼它的重大轉折就是被鄭州市文聯主席無意發現,公然於天下。

隨後被河南省博物館收藏。

緊接著,這個國寶便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永久收藏,也算是這個沉睡幾千年的寶物最好的歸宿。

因為它象徵著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巔峰,成為我國彩陶文化的代名詞。

那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上面的鸛魚石斧彩圖,因為據考察可能就是我國最早的繪畫,也揭示了先秦時期繪畫藝術由紋飾向物象過渡發展的經歷,再加上陶缸本身也有著高超的燒制水平,可是先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了。

鸛魚石斧彩陶缸不僅外表紋理經典,圖案一絕,而且還被國家立法保護。

如此國寶級的寶物,堪稱天下獨絕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