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差點淪為破磚爛瓦,幸虧遇到倆懂行的人,國家禁止其出境展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國家博物館,有一個不起眼的「破罈子」,在200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

它就是國寶「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說起這個「鸛魚石斧圖彩陶缸」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當年發現並挖掘這個國寶的李建安先生並不是干考古,而是一個鄉鎮幹部。

1978年正月初八,公社文化站幹事李建安在集上,聽一個老鄉說,紙坊鄉紙北村蘋果地發現了不少紅陶片。

他便帶著工具,迅速趕往現場。

不成想這裡果然有寶,經過一天半的精心挖掘,他挖出來紅、青兩種顏色大小直徑、高低不等的陶缸和尖底瓶13個,其中有一個陶缸上還有鸛魚石斧的圖案。

不過,這個陶缸的邊沿有一個高約13公分分長呈三角形的口子,李建安分析可能是挖土時,車輛輾軋所致,此缺口至今沒有找到。

他把這13個陶器運到家裡後,又進行了清理。

發現裡面裝的是人骨頭。

家人知道後,覺得很晦氣,強烈要求他他把這些東西弄走。

無奈之下,李建安把這13個陶器運到紙坊公社東院自己的辦公室里,後來為了給這些陶器找個歸宿,李建安曾多次與原臨汝縣文化館聯繫,但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批陶缸的珍貴性。

直到二年後,即1980年春節前,原臨汝縣文化館才同意了李建安的請求,讓他把這些文物送到原臨汝縣文化館。

時任文化館館長的張久益親切接待了他,並對他所做的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贈送其5雙線手套以資鼓勵,那時候還沒有500塊錢和錦旗的說法。

這批陶器雖然混進了文化館,但是也沒被領導重視起來。

直到元宵節前一天,時任鄭州市文聯主席的張紹文先生到文化館訪友,發現一件古陶器擺放在院中的桌球桌面上。

張紹文先生當時就驚了,他是個畫家,比較懂行,「陶器上面的畫太有價值了。

」於是馬上找人對陶缸拍照,並向有關部門領導作了匯報。

1980年10月28日,河南省專項調查組進駐臨汝縣,對閻村遺址進行了考察,認為該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部落遺墟。

其中出土的鸛魚石斧圖彩陶缸上有迄今發現最大的一幅原始社會時期的彩陶畫,體現了中國史前彩陶畫藝術創作的最高成就。

隨著對「鸛魚石斧圖彩陶缸」評價的提升,它又從河南省博物館跑到了中國歷史博物館(也就是現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始接受著全世界人民的景仰,其聲譽響徹海內外。

遺憾的是,汝州閻村遺址的沒保護好,這裡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後,仍有人在遺址保護區周圍挖土燒磚。

據磚廠工人反映,曾挖出許多陶器、石器,或者當即被毀或者後來失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