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十要問答擷錄 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凈土修法,其詳可得聞乎

凈土或問

凈土無修,修因迷有。

法無高下,高下由根。

根有多殊,修分多類,攝其多類,總有三門。

一曰觀想,二曰憶念,三曰眾行,皆依極樂彌陀以為之主也。

一曰觀想者,如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天台疏曰,諸佛如來下,泛明諸佛,是故應當下,偏觀彌陀,法界身者,報佛法性身也。

眾生心凈,法身自在,故云入。

如白日升天,影現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隨物現也,又法界身是佛身無所不遍,法界為體,得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故云入心想也。

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凈故有。

是心是佛者。

向聞佛本是無,心凈故有,便謂條然,故云即是,始學名作,終成即是,妙宗釋曰,欲想佛身,當明觀體體是本覺,起成能觀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佛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性故也。

若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故云法身從心想生。

又彌陀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諸佛身。

諸佛相明,即彌陀體,故泛明諸佛,以為彌陀觀體從法界身下,是約感應道交釋。

從又法界身下,約解入相應釋,融心解雲,若無初釋,則觀非觀佛,若無次釋,則生佛體殊,二釋相成,是今觀法妙宗又曰,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托他佛顯乎本性。

故光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托外義成,唯心觀立若論作是,即不思議三觀也。

以若破若立名作,空假二觀也。

不破不立名是,中道觀也。

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則三諦俱非破立。

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

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

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

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觀,乃諸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也。

又曰,此觀能令四佛土凈,如是方為此經宗致,乃至雲,此經本為韋提希厭同居穢,求同居凈,故談妙觀,觀彼依正,三觀若成,蟲垢先落。

非有餘凈,更生何處,須知正為生同居凈,故立三觀,良由觀妙,能破三惑,不獨感於同居凈土。

隨其惑斷淺深之處,自然感得有餘等三土,如病須藥,本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之。

不但身安,兼能輕骨,身安可喻生同居凈,輕骨可喻感上三土。

只是一藥,效乃深勝,如一妙觀,能凈四土,解雲,韋提本欲舍穢取凈,而佛示觀法,舍穢必盡,顯凈無遺如月蓋為免舍離果報之病,故請觀音,及乎宣咒,乃能消伏三毒之根,具足五眼之果,故一心三觀求生凈土者。

以三惑為穢土之因,以三諦為凈土之果。

故別惑盡,則寂光凈。

究竟三諦也。

別惑未盡,則實報凈,分證三諦也云云,如上所明一心三觀,能破三惑,能凈四土,其惑未破而生安養同居者,托勝增修,則有餘等三凈可待矣。

且教有雲,五濁輕重,同居凈穢。

而圓觀輕濁所感同居,依正最凈,比修戒善及余經眾善感安養土,其相天殊。

故天台宗以圓觀為定善也。

二曰憶念者,或緣相好,或持名號,皆名憶念。

而有理有事,如華嚴解脫長者雲,我若欲見安樂世界無量壽如來,隨意即見,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所有如來,我若欲見,隨意即見,我能了知一切如來,國土莊嚴,神通等事,無所從來,亦無所至。

無有處所,亦無住處,亦如己身,無來無去,無行住處。

然彼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

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切佛,從自心起。

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

又知自心猶如幻術,知一切佛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自心,隨念見佛。

我如是知,如是憶念。

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貞元疏曰。

無所從來下,正辨唯心,即心無心,便入真如。

了彼相虛,唯心現故,既了唯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下例四喻,通顯唯心,喻無來往,別喻兼明不出入等。

四喻皆具四觀。

一正是唯心,二唯心故空,三唯心故假,四唯心故中,融而無礙,即華嚴意。

夢喻不來不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無,響喻非合非散。

又如般舟經,教修佛立三昧,專念彌陀。

其略雲。

常念彼佛,譬如夢見金寶親屬,相與娛樂等,永明日,此喻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無來去。

又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

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

空有無礙,即無去來,不妨普見。

見即無見,常契中道。

是以佛實不來,心亦不去,感應道交,唯心自見,又如楞嚴大勢至雲,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至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霅川以理事判之曰,觀其母子相憶之喻,則是同居事相而已,觀其自證無生法忍,則念佛心不可單約事相而解。

念存三觀,佛具三身,心破三惑,無生忍位,乃可入焉,又如彌陀經雲,執持名號,至一心不亂,凈覺曰,一心不亂,例前妙觀,同名正受,即定心定善也。

據往人之論,則有理事,若達此心四性不生,與空慧相應,是理一心。

若用心存念,念念不間,名事一心也。

真歇亦曰,一心不亂,兼含理事,若事一心,人皆可以行之。

由持名號,心不亂故。

如龍得水,似虎靠山。

此即楞嚴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連攝中下二根之義也。

若理一心,亦非他法但將阿彌陀佛四字,做個話頭,二六時中,直下提撕。

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前後際斷,一念不生,不涉階梯,徑超佛地。

余嘗評之,不以有心念等,文有四節,可配三觀,初節配空,次節配假,第三雙離,第四雙即,雙離雙即,可配中觀,蓋彼中觀,亦含遮照之義也。

合而言之,無非以修契性,顯其當處即空,全體即有,亦非空有,亦是空有,不可湊泊,不可擬議,心路絕處,即名為佛。

如上略舉數條,通名憶念,而各分理事,其理念者,與圓觀同。

能破三惑,能凈四土。

此攝上上根也。

若其事相念者,近則感同居凈,遠則可為上三土之因耳。

降此以下,事相不等,如諸經所說,或一生繫念,或三月繫念,或晨朝十念,或七七日念,或十日十夜六時中念,或一日一夜不斷專念。

加以深信之力,凈願之力,佛加被力,皆生極樂。

又下而至於逆惡凡夫,臨終十念,亦許得生,此攝中根及下下根也。

三曰眾行者,如華嚴經,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海會大眾,發十大願。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其一一願皆雲。

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

而虛空界乃至眾生業煩惱不可盡故,我此願王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至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

一切威勢,悉皆退失。

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到已,即見阿彌陀佛。

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得授記已,經無數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乃至能於煩腦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

皆得往生極樂世界,又如法華經雲,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慾所惱,亦復不為嗔恚愚痴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

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

又如大寶積經,發十種心,往生極樂,佛告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

何者為十,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

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凈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凈之心,十者,於諸如來,舍離諸相起隨念心,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

若人於此十心,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又如觀經雲,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凈業正因。

疏曰,初業共凡夫,次業共二乘,後業乃大乘不共之法也,又如大本,三輩發菩提心及諸經論所明誦經持咒,建塔造像,禮拜讚頌,奉持齋戒,燒香散花,懸繪幡蓋凡一行一事,足以求生者,資之以信願回向之力,無不生也如上泛引,通名眾行,然願行既有大小之不等,而又各有理事之不同。

且如華嚴十願,寶積十心之類,生於極樂者,其所感依正之勝,及所見之佛,所聞之法,較諸小行常流應必懸異也。

◎一生取辦之因

凈土或問

吾聞善財童子圓頓利根,一生取辦,今乃不生華藏,而勸生極樂,此何意耶。

華嚴疏中,自有此問,彼所答雲,有緣故。

歸憑情一故。

不離華藏故。

即本師故,謂華藏中所有佛剎,皆微塵數,極樂去此十萬億土,並未出於剎種之中,故不離也。

經雲,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共圍繞,此贊遮那隨名異化,故即本師也。

又曰,普賢為善財海眾。

結歸極樂者。

蓋為信解圓宗之人,入文殊智,修普賢行。

福慧事理皆稱法界,此大心人,雖妙悟本明,頓同諸聖。

然猶力用未充,未及如來出世普利眾生。

所以暫依凈土,親近彌陀,直至成佛,意在此也。

◎眾行門中,既雲大小不等,理事有殊,所感生相,亦乃懸異,然則觀想憶念二門,修各不等,其所感相,同耶異耶

凈土或問

皆不同也。

故永明曰,九品往生,事非一等。

或游化國,見佛應身,或生報土,見佛真體。

或一夕,而便登上地。

或經劫,而方證小乘。

或利根鈍根,或定意散意。

或道悟遲速,而機器不同。

或花開早晚,而時限有異,又慈雲曰。

雖分九品,猶是略分,若更細分,亦應無量。

◎極樂只是同居,本非實報,何謂或生報土,見佛真體耶

凈土或問

你將謂同居之外,別有實報耶。

當知三土,不離同居。

特身境受用,遞遞不相同耳。

如經雲。

彌陀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等,古師曰,此實報身也。

又霅川曰極樂國土,四土不同,豈但極樂為然。

荊溪雲,直觀此土,四土具足,如當時華嚴海會,不離逝多林,而諸大聲聞,不知不見,即此類也。

◎既雲此土四土具足,只消就此展轉修行,反欲舍此而生彼國,何耶

凈土或問

此方雖具四土,奈何穢業難除。

夫欲舍穢取凈,勢須彼國求生。

四明雲,此土濁重,十信方出苦輪。

彼土境勝,九品悉階不退。

豈不聞大通佛世,受教之徒,已經塵點劫來,尚在聲聞之地。

皆因退轉,故涉長時。

如身子已證六心,猶自退落五道,況悠悠修行者乎。

蓋由此土,多值退緣。

故云,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

若生極樂,藉彼勝緣。

博地凡夫,便皆不退。

以是之故,求生彼國也。

◎同居凈土,其類甚多,今偏指極樂,而又偏贊其境勝緣勝,何耶

凈土或問

經雲,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今以娑婆對而比之。

此則血肉形軀,有生皆苦。

彼則蓮華化生,無生苦也。

此則時序代謝,衰老日侵。

彼則寒暑不遷,無老苦也。

此則四大難調,多生病患。

彼則化體香潔,無病苦也。

此則七十者稀,無常迅速。

彼則壽命無量,無死苦也。

此則親情愛戀,有愛必離。

彼無父母妻子,無愛別離苦也。

此則仇敵怨仇,有怨必會。

彼則上善聚會,無怨憎會苦也。

此或困苦饑寒,貪求不足。

彼皆衣食珍寶,受用現成。

此或丑穢形骸,根多缺陋。

彼則端嚴相貌,體有光明。

此則輪轉生死。

彼則永證無生。

此有四趣之苦。

彼無三惡之名。

此則丘陵坑坎,荊棘為林,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彼則黃金為地,寶樹參天,樓聳七珍,花敷四色。

此則雙林已滅,龍華未來。

彼則無量壽尊,現在說法。

此則觀音勢至,徒仰嘉名。

彼則與二上人,親為勝友。

此則群魔外道,惱亂正修。

彼則佛化一統,魔外絕蹤。

此則媚色妖淫,迷惑行者。

彼則正報清凈,實無女人。

此則惡獸魑魅,交扇邪聲。

彼則水鳥樹林,咸宣妙法。

二土較量,境緣回別,而樂邦之勝,其數無窮,未暇悉舉也其境勝者,可以攝眾生取凈之情。

其緣勝者,可以助生者修行之力。

雖同居凈類甚多,唯極樂修行緣具,故偏指也。

◎十方如來,皆可親近,今獨推彌陀者,何耶

凈土或問

獨推彌陀,其故有三,一誓願深重,二娑婆有緣,三化道相關也。

願重者,經雲,彌陀往昔因中,嘗發種種廣大誓願,其略曰,若我成佛已來,其有眾生願生我國,或聞我名,修諸善本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取正覺,既生我國,若有退轉,不決定成佛者,誓不取正覺。

故華嚴鈔曰,彌陀願重,偏接娑婆眾生也有緣者。

我佛釋迦現在世時,眾生聞佛所教,歸向彌陀,固已多矣。

觀佛滅後,末世眾生,無問僧俗男女,貴賤貧富,稍聞佛教者,無不信向。

未聞佛教者,亦會稱名。

縱是頑愚暴惡,無信之徒,或遭兄難危險之處,或發讚嘆怨嗟之聲,不覺信口,便叫阿彌陀佛。

至於兒童女子戲弄之際,聚沙摶泥,圖牆畫壁,便作彌陀佛像。

甚至於學行未穩,學語未成者,自然能唱阿彌陀佛,此皆不勸而發,不教而能。

非有緣而何,又如無量壽經雲,吾說此經,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所當為者,皆可求之。

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愍,特留此經,更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此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又經雲,此經滅後,佛法全無,但留阿彌陀佛四字名號,救度眾生。

其有不信而諦毀者,當墮地獄,具受眾苦。

故天台雲,當知彼佛於此惡世,偏有緣耳相關者,先覺謂兩土聖人,示居凈穢。

以折攝二門,調伏眾生。

此以穢以苦以促以多魔惱而折之,俾知所厭彼以凈以樂以延以不退轉而攝之,俾知所欣既厭且欣,則化道行矣。

又我釋迦於三乘授道之外,其有度未盡者,度在彌陀故於諸大乘經,叮嚀反覆,稱讚勸往者,蓋化道之相關也。

以是三者之故,乃獨推焉。

◎偏指獨推之說,旨哉言乎,欣厭取捨之方,至哉教矣,敢問欣厭取捨,得無愛僧能所之過乎

凈土或問

汝不知言也,此非世間之愛憎能所也,此乃十方如來轉凡成聖之通法也,若非厭舍,何以轉凡,若非欣取,何以成聖。

故自凡夫預乎聖位,由聖位以至等覺,其間等而上之,無非欣厭。

極乎妙覺,取捨始亡。

故先德雲取捨之極,與不取捨,無有異也。

況此凈土之法,只一化機。

而釋迦彌陀之所共立者也,此指其往,彼受其來,倘非厭舍,離此無由。

倘非欣取,生彼無分,既舍此矣,又生彼矣,藉彼勝緣,直至成佛,然則愛僧能所,功莫大矣,何過之有哉。

◎取捨之談無敢議矣,但往生之說,能不乖於無生之理乎

凈土或問

天台雲,智者熾然求生凈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

此謂心凈故佛土凈。

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也,長蘆曰,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

以無生為無生者,斷見之所惑也。

生而無生無生而生者,第一義諦也。

天衣曰,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三家之說,其旨甚明,今余復以性相二字釋之,妙真如性,本自無生,因緣和合,乃有生相,以其性能現相。

故曰無生即生,以其相由性現,故曰生即無生也。

知此,則知凈土之生,唯心所生。

無生而生,理何乖焉。

◎往生之說,其旨昭然,但今之學者,不能曉了,千人萬人,皆疑極樂遠隔十萬億國,臨命終時,恐難得到,復何策以曉之

凈土或問

是可笑也。

說了許多心外無土,土外無心,到這裡猶道不曉此無他,只是眾生妄認自心在色身之內,方寸之間。

不知自家心量,元自廣大。

豈不聞贊佛偈雲。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且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被我心量都盧包了。

恆沙世界,無量無數,我之心量,一一周遍。

如此看來,十萬億國在我心中,其實甚近,何遠之有。

命終生時,生我心中,其實甚易,何難之有。

豈不見十疑論雲,十萬億剎,為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

但使眾生凈土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凈土受生之心。

動念即是生凈土時,為此觀經雲,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又業力不可思議。

一念即生,不須愁遠。

又如人夢,身雖在林,而心意識遍至他方。

生凈土亦爾,不須疑也。

經雲,一彈指頃,即得往生。

又雲,屈伸臂頃。

又雲,頃刻之間。

故自信錄雲,十萬億剎頃刻至者,自心本妙耳此等重重喻說,只是言其生在自己廣大心中,甚近而甚易者也。

我如今且莫說廣大心量,且只就汝色身之內,方寸之間,說個譬喻,譬如此方到西天竺,動經十萬餘里,一路之間,多經國土。

有一人雖未親到,曾聞他人講說一遍,記憶在心,其人後時坐臥之間,忽動一念思量彼國,思量千里,便到千里,思量萬里,便到萬里。

思量天竺。

便到天竺。

以此比之生凈土,便是這個道理。

豈不是彈指之頃,一念便到,何難到之有哉。

汝若不修凈業,要到極難。

凈業若成,要到極易。

但辦肯心,決不相賺。

◎不修凈業,要生極難,此誠言也,何故前舉逆惡凡夫,臨終亦生,吾未聞其詳,而且有疑,幸詳示而釋之

凈土或問

觀經雲,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念佛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此其詳也。

雖十二劫處蓮華中,而其受用快樂如忉利天,故古者雲,華中快樂如忉利,不比人間父母胎,逆惡得生者,觀經疏曰,以念佛除滅罪障,故即以念佛為勝緣也。

余詳經意,即是念佛滅罪而生,然以疏論參而明之,則有三義,一者,或問如何以少時心力,而能勝終身造惡耶。

曰,心雖少時,而其力猛利。

是心勇決,名為大心。

以捨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也。

二者,此雖造惡,或現世曾修三昧,故臨終勸念,定心易成亦是乘急戒緩人也。

縱現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種今熟。

以宿善業強故,臨終得遇知識,十念功成也。

三者,若非宿種,又非現修,則其念佛之時,必有重悔。

故永明曰,善惡無定,因緣體空。

跡有升沈,事分優劣。

真金一兩,勝百兩之疊華,爝火微光,爇萬仞之積草。

◎五濁惡世,人皆有罪,縱未造五逆重罪,其餘罪業,孰能無之,苟不懺悔消滅,但只臨終念佛,能往生乎

凈土或問

亦得生也。

此乃全藉彌陀不思議之大願力也。

那先經雲,如持百枚大石置於船上,藉船力故,石不沒水,若無其船,小石亦沒,喻彼世人,一生造惡,臨終念佛,不入泥犁。

若非念佛,雖作小惡,亦入泥犁,況大惡乎。

船喻佛力,石喻惡業,故昔人有帶業往生之說。

四土文中,亦云具惑染者,亦得生同居凈也。

又如僧雄俊,臨入鑊湯,並汾州人,屠牛為業,臨終見群牛逼觸其身,苦痛切己,及張鍾馗,殺雞為業,臨終見神人驅群雞,啄破兩目,流血盈床。

稱佛名號,俱生凈土,此非佛力而何。

請復以喻明之,如人現犯官法,應入官囚,以投托國王,承王宣召,則官不能拘,而復達帝京也,所以西資鈔雲。

得生凈土,是假他力。

彌陀願攝,釋迦勸贊,諸佛護念。

如渡大海,既得巨舟,仍有良導,加以便風,必能速到彼岸也,若其不肯登舟,遲留惡國者,誰之過歟。

◎前雲博地凡夫,便階不退,此必已無惡業者也,今此帶業而生,能不退乎

凈土或問

例皆不退也,經雲,其有生者,悉住正定之聚,又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又十疑論雲,有五因緣,能令不退,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

二者,佛光常照,菩提心常增長,故不退。

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

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

四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

外無鬼神邪魔,內無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

五者,但生彼國,即壽命永劫,共菩薩佛等故不退也。

又古人云,不願生凈土則已,願生則無不得生,不生則已,生則永不退轉也。

◎憐兒不覺丑

凈土或問

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得生,又無退轉,此彌陀願力,誠乎不可思議矣,然則我於生前且做世間事業,直待臨終,然後念佛,可乎。

苦哉苦哉,何等愚謬之言也。

砒霜酖酒,毒中之毒,今汝此言,毒於砒霜酖酒者也。

非特誤賺自己,又且誤賺天下若僧若俗善男信女,皆此言也。

向所謂逆惡凡夫臨終念佛者乃是宿有善根福德因緣,方遇知識,方得念佛,此等僥倖,萬萬人中,無一個半個。

汝將謂人人臨終,有此僥倖哉,豈不見群疑論雲,世間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

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無勸念之理。

二者,業苦纏身,不遑念佛。

三者,或偏風失語,不能稱佛。

四者,狂亂失心,注想難成。

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誠。

六者,遭遇豺狼,無復善友。

七者,臨終惡友壞彼信心。

八者,飽食過度,昏迷致死。

九者,軍陣鬥戰,奄忽而亡。

十者,忽墜高岩,傷壞性命。

如此等十種之事,皆是尋常耳聞眼見,不論僧俗男女,人皆有之。

或宿業所招,現業所感。

忽爾現前,不容迴避。

你又不是神通聖人,有宿命通,能知臨終有業無業,又不是有他心天眼,能知臨終好死惡死。

如上十種惡緣,忽然遭著一種,便休了也。

便做手腳不得了也。

便有知識活佛圍繞,救你不得了也。

便須隨業受報,向三途八難中受苦受罪。

到那時要聞佛名,不聞了也。

直饒你無此惡緣,只是好病而死。

亦未免風刀解體,四大分離,如生龜脫筒,螃蟹落湯。

痛苦逼迫,怕怖慞惶,念佛不得了也。

便饒你無病而死,又或世緣未了,世念未休,貪生怖死,擾亂胸懷。

若是俗人,又兼家私未明,後事未辦。

妻啼子哭,百種憂煎,念佛不得了也。

便饒你未死以前,只有些少病痛在身。

忍疼忍苦,叫喚呻吟。

問藥求醫,祈禱懺悔。

雜念紛飛,念佛不得了也。

便饒你未病以前,只是年紀老大,衰相現前。

困頓龍鍾,悉嘆憂惱。

只向個衰老身上左安右排,念佛不得了也。

便饒你未老以前,正是少壯之日,正好念佛之時。

稍或狂心未歇,俗務相關。

東攀西緣,雜思亂想,業識茫茫,念佛不得了也。

更饒你清閒自在,有志修行,稍於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斷。

忽遭些子境界現前,一個主人,隨他顛倒,念佛不得了也。

你看他老病之時,少壯清閒之日。

稍有一事掛心,早是念佛不得。

況待臨終時哉何況你更道且做世間事業,你真痴人,說此痴話。

敢保你錯用身心了也。

且世間事業,如夢如幻,如影如響,那一件有實效。

那一件替得生死。

縱饒廣造伽藍,多增常住,攀求名位,交結官豪,你將謂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如來不體道本,廣造伽藍等戒。

豈不見道,有為之功,多諸過咎。

天堂未就,地獄先成,生死未明,皆成苦本。

眼光落地,受苦之時,方知平生所作,儘是枷上添枷,鎖上添鎖,鑊湯下增柴炭。

劍樹上助刀槍。

袈裟下失卻人身,萬劫難復。

鐵漢聞之,也須淚落。

祖師如此苦口勸人,曾許你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

又不見死心禪師道,世間之人,財寶如山,妻妾滿前,日夜歡樂。

他豈不要長生在世,爭奈前程有限,暗裡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滯,閻羅老子,不順人情,無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據諸人眼裡親見,耳里親聞。

前街後巷,親情眷屬,朋友兄弟,強壯後生,死卻多少。

世人多雲,待老來方念佛,好教你知,黃泉路上無老少,能有幾人待得老到,少年夭死者多矣。

古人云,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

又雲,自從早年,索妻萇兒,經營家計,受盡萬千辛苦,忽然三寸氣斷,未免一旦皆休。

若是孝順兒孫,齋得幾僧,看得部經,燒得陌紙,春三秋九,做得碗羹飯,哭得幾聲,猶是記憶爺娘,若是不肖之子,父母方死,骨頭未冷,作打財產,出賣田園,恣意作樂,以此較之,著甚麼急。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

復引古德雲,冷笑富家翁,營生忙似箭,囤內米生蟲,庫中錢爛貫,日裡把稱稱,夜間點燈算,形骸如傀儡,莫教繩索斷,死心如此苦口勸人,曾許你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

當思人生在世,能有幾時。

石火電光,眨眼便過。

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擻身心,撥棄世事。

得一日光陰,念一日佛名。

得一時工夫,修一時凈業。

由他臨命終時好死惡死,我之盤纏預辦了也。

我之前程穩穩噹噹了也。

若不如此後悔難追。

思之思之。

◎吾之言過矣,駟不及舌矣,承師之教,誰不寒心,奈何人心易進易退,一聞警策,勇猛精勤,忽於目前逢一障難,便轉念頭,別求方便,都道凈業只是身後之事,於今目前無所利濟,從此身心一時放退,是亦無怪其然耶

凈土或問

汝之所見未廣也。

豈不見經中道,受持佛名者,現世當獲十種勝利。

一者,晝夜常得一切諸天,大力神將,河沙眷屬,隱形守護。

二者,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三者,常得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四者,一切惡鬼,若夜叉,若羅剎,皆不能害。

一切毒蛇毒龍毒藥,悉不能中。

五者,火難水難,怨賊刀箭,牢獄枷鎖,橫死枉生,悉皆不受。

六者,先所作業,悉皆消滅。

所殺怨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七者,夜夢正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

八者,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者,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歡喜禮拜,猶如敬佛。

十者,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聖眾,持金蓮華,接引往生西方凈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

如上十種利益,經文具載,乃佛口之所宣也。

既是現生來世,皆有利益。

然則世出世間要緊法門,無如念佛者矣,但當精進,不用懷疑。

◎念佛之門,多承開導,群疑盡釋,正信現前矣,但上文所謂抖擻身心,撥棄世事,今世網中人,間有境緣順便,身意安閒者,則可依此而行,其有世事不容撥棄者,又當何以教之

凈土或問

世網中人,若是痛念無常,用心真切者。

不論苦樂逆順,靜鬧閒忙,一任公私幹辦,迎賓待客,萬緣交擾,八面應酬,與他念佛,兩不相妨。

不見古人道,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

又雲,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其有世緣稍重,力量稍輕者,亦須忙裡偷閒,鬧中取靜。

每日或念三萬聲,一萬聲,三千聲,一千聲,定為日課,不容一日放過。

又有冗忙之極,頃刻無閒者,每日晨朝,必須十念積久功成,亦不虛棄。

念佛之外,或念經禮佛,懺悔發願。

種種結緣,種種作福,隨力布施,修諸善功以助之。

凡一毫之善,皆須回向西方如此用功,非惟決定往生,亦且增高品位矣。

◎泛言念佛,未有其方,且十念回向之法,亦所未喻,幸詳以示之

凈土或問

念佛者,或專緣三十二相,繫心得定。

開目閉目,常得見佛。

或但專稱名號,執持不散。

亦於現身,而得見佛。

此間現見多是稱佛名號為上。

稱佛之法,必須制心不令散亂。

念念相續,系緣佛號。

口中聲聲喚阿彌陀佛,以心緣歷,字字分明。

稱佛名時,無管多少,並須一心一意,心心相續。

如此,方得一念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若不然者,滅罪良難。

十念者,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

連聲稱阿彌陀佛。

盡一氣為一念。

如是十氣,名為十念。

但隨氣長短,不限佛數多少,唯長唯久,氣極為度。

其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

如是十氣,連屬不斷,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為功故。

名此為十念者,顯是藉氣束心也。

盡此一生,不得一日暫廢。

回向發願者,念佛既畢,即雲,弟子某,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凈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凈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凈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眾聖,手持金台,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如上念佛之法,至於回向,乃先德垂訓切要之方,盛傳於世久矣。

當遵而行之。

◎世網中人,隨量指授微細方法,靡不詳明矣,然則我輩世外之人,又當何以加其功焉

凈土或問

前不云乎,修有多類,攝成三門,如是三門,門門可入。

或單或兼。

隨意之所取耳。

◎圓觀之修,唯心之念,似乎上器之行門,華嚴十願,寶積十心,亦乃大根之功用,倘根器之不對,則功行之難成,今吾自揣其根,觀吾自好。

惟在專持名號,暇則或加禮拜懺悔而已。

師以為如何

凈土或問

善哉善哉汝知量矣。

觀汝之言,政合善導專修無閒之說矣。

專修者,謂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號。

政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與佛本願相應故。

不違教故。

順佛語故。

若舍專修,而修雜業,以求生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

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

與教相違故。

不順佛語故。

繫念不相續故。

心不相續報佛恩故。

雖有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

樂近雜緣,自障障他生凈土故。

無問修者,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余禮。

口須專稱阿彌陀佛,不稱余號,不誦余經。

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雜余想。

又若貪嗔痴來間者,隨犯隨懺,不令隔日隔夜隔時。

常使清凈。

亦名無間修也。

善導和尚者,天竺傳中,稱為彌陀化身也。

觀其專修無間之說,要緊只在念念相續。

故孤山亦云。

不可等閒發願,散亂稱名。

永明亦云,直須一心歸命,盡報精修。

坐臥之間,常面西向。

當行道禮敬之際,念佛發願之時,懇苦翹誠,無諸異念。

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賊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願脫苦輪。

速證無生,廣度含識。

紹隆三寶,誓報四恩。

如斯至誠,方不虛棄。

如或言行不稱,信願輕微。

無念念相續之心,有數數間斷之意。

恃其懈怠,臨終望生,但為業障所遮,恐難值其善友,風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臨終是果。

應須因實,果則不虛。

聲和則響順,形宜則影端故也。

◎念念相續,照顧不牢,何策以治之

凈土或問

念念相續之修,豈非余所願也,奈何定力未成,念頭無主。

或舊學未忘。

或邪思亂起。

或境緣相觸,照顧不牢。

或情想紛飛,遏捺不住。

不覺念頭東走西走。

眨得眼來,千里萬里去了。

又或惹著一毫世事,便是五日十日,半月一月,擺脫不去。

豈特間斷而已哉。

言之可慚,思之可慟。

又當何策以治之。

嗚呼,此天下學者之通病也。

汝當間斷之時,若不痛加鞭策,則專修無間之念,永無成就之期。

余聞古人有三種痛鞭之策,今復為汝獻之。

汝當諦而聽之,一曰報恩,二曰決志,三曰求驗,第一報恩者,既修凈土,當念報恩。

佛恩國恩,固未暇論,只如父母養育之恩,豈非重恩。

師長作成之德,豈非重德。

你最初出家,便說要報重恩。

後來行腳,又說要報重德。

離鄉別井,二三十年,父母師長艱難困苦,你總不顧,父母老病,你又不看,及聞其死,你也不歸,如今或在三途受罪受苦,望你救他,望你度他。

你卻念念間斷,凈土不成。

凈土不成,自救不了。

自救不了,如何救他。

既不能相救,你是忘恩負義,大不孝人。

經雲,不孝之罪,當墮地獄,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地獄業也。

又且不蠶而衣,不耕而食,僧房臥具,受用現成,你當勤修凈業,圖報信施之恩。

祖師道,此是施主妻子分上,減刻將來。

道眼未明,滴水寸絲,也須牽犁拽耙償他始得。

你卻念念間斷,凈土不成。

凈土不成,酬償有分,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畜生業也。

第二決志者,若學專修,志須決定。

你一生參禪,禪既不悟,及乎看教,教又不明,弄到如今,念頭未死,又要說幾句禪,又要說幾句教,又要寫幾個字,又要做幾首詩情掛兩頭,念分四路,祖師道,毫釐繫念,三途業因。

瞥爾情生,萬劫羈鎖。

你卻志無決定,情念多端。

因此多端,間斷正念,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三途羈鎖業也。

又且守護戒根,志不決定,或因身口,念念馳求,教中道,寧以洋銅灌口,不可以破戒之口,受人飲食。

寧以熱鐵纏身,不可以破戒之身,受人衣服,況因諸戒不嚴,邪心妄動。

因此妄動,間斷專修,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何止熱鐵洋銅業也。

又且斷除憎愛,志不決定,每於虛名浮利,自照不破。

名利屬我,便生貪愛,名利屬他,便生憎妒。

古人云,貪名貪利,同趨鬼類。

逐愛逐憎,同入火坑。

你卻因此愛憎,間斷凈土,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餓鬼火坑業也。

第三取驗者,既學專修,當求靈驗。

你如今發白面皺,死相現前。

知道臨終,更有幾日。

須在目前,便要見佛。

只如盧山遠法師,一生之中,三度蒙佛摩頂,又如懷感法師,稱念佛名,便得見佛。

又如少康法師,唱佛一聲,眾見一佛從口飛出,唱佛十聲,則有十佛從口飛出,如貫珠焉。

此等靈驗,萬萬千千,你若心無間斷,見佛不難。

間斷心生,決不見佛。

既不見佛與佛無緣,既無佛緣,難生凈土。

凈土不生,必墮惡道,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三途惡道業也,戒之戒之。

如上三策,當自痛鞭。

使其念不離佛,佛不離念、感應道交,現前見佛。

既見樂邦之佛,即見十方諸佛。

既見十方諸佛,即見自性天真之佛。

既見自性天真之佛,即得大用現前。

然後推其悲願,廣化一切眾生,此名凈土禪,亦名禪凈土。

也。

然則永明所謂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

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豈不驗於此哉。

勉之勉之。

◎念佛法門(蕅祖開示)

凈土或問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

佛雲,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天台雲,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雲棲雲,一句阿彌陀佛,賅羅八教,圓攝五宗。

可惜今人,將念佛看做淺近勾當,謂愚夫愚婦工夫。

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終日悠悠,凈功莫克。

設有巧設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

殊不知現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

即現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譚玄。

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

畢此一生,誓無變改。

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

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鹹得現前。

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

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

遇宗門人,又思參究問答。

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缽。

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

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里許。

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里許。

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凈戒,亦在里許。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復起貪嗔痴,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

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

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試自簡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嗔痴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掛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佛也。

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

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

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

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

饒汝講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轉語,皆是生死岸邊事。

臨命終時,決用不著,珍重。

◎邪見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行人慾生彼國,出離生死,先當深識求生彼土真妄之心。

且謂如是極樂世界,為是在境,為是在心,若在於心,但有虛想,無土可生。

若在於境,雖然生處,又復失心。

若謂心境二俱求生,則我身心是一,寧生兩處。

若謂心境是一,一心求生,則自今心境宛爾,難說是一。

又極樂娑婆,凈穢不同,況是世尊垂教,敕令舍穢求凈,一義奚得,四句既不可求,或謂處處皆是西方極樂,或謂心凈則是極樂,或雲極樂不離這個,若作此解,皆名邪見。

◎西方即我真心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若謂極樂在心,即便妄認此心住在我今身中,既在身中,但名求心,何名求生。

豈我世尊不知極樂在心,而說在西方十萬億國土之外耶。

又豈不能指說內心,而但能說外境耶。

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說法,實境宛然。

此是聖人誠言,焉敢不信,而不知此緣影心外之極樂,正即是我真心,我此真心,如彼大海不增不減,而汝妄謂為境。

汝謂極樂在緣影心,此緣影心,如海一漚,生滅全妄,而汝妄謂為心。

汝若固執妄見,不信外有極樂,信在汝緣影心內者,汝緣影心無體,不可以心求生於心。

而不知彼極樂雖在西方,西方即我真心,真心無性,即彼名體,以顯我心。

名體本空,亦即我心而示其相心境一體,生佛同源,求彼佛,即求自心,非外求也。

◎生佛互感,三昧乃成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極樂國土,非依緣影妄心。

又彼彌陀色身,非在眾生陰體。

若向我今四大緣影身心中,求本性自己之佛,不求西方極樂之佛,則妄心生滅,佛亦生滅。

佛生滅故,三昧不成。

縱求有得,但成生滅之佛,還生生滅之土,不成正行。

經雲,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彼圓覺性,亦同輪轉,即此義也。

若欲離諸妄見,直生彼者,但求西方十萬億國土外極樂彌陀之佛,以稱性妙觀,如實觀之,使彼如來本覺相好於彼顯現,合我眾生始覺真心,於此發明始本相冥,生佛互感。

三昧乃成,正行斯立。

不生滅土,始可生也。

◎以圓妙三觀釋十六觀經要旨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夫三觀者,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自我如來恢揚,至於智者妙悟。

所謂空則一切皆空,假則一切皆假,中則一切皆中,俱破俱立,俱非破立,圓融絕待,難議難思,統諸部之玄門,廓生佛之境智,極萬法之源底,顯凈土之圓修,念佛三昧,非此法門,則有所未盡也。

四明大師發揚妙旨,以諭後學,今悉用其語,求生凈土,雖不外乎世間小善,及彼事想,若非以大乘圓妙三觀法門,釋彼十六觀經奧旨,使人開解起行,何由必生,十六觀者,初觀落日,所以先標送想向彼佛也。

初心行人,雖了根塵皆是法界,而心想贏劣,勝境難現,是故如來設異方便,即以落日為境,想之令起觀中之日,圓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緣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

斯乃以法界心,緣法界境,起法界日。

既皆法界,豈不即空假中。

此猶總示,若別論三觀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則心日無礙。

以緣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當體顯現。

日觀既成,則三觀同在一心。

非一非三,而一而三,不可思議。

日觀既爾,余觀例然,應知十六,皆用即空假中一心三觀以為想相之法。

次觀清水,復想成冰,良以彼土琉璃為地,此地難想,且今想冰,冰想若成,寶地可見。

如上且以所見落日及冰以為方便。

次觀地,觀樹,觀池,及以總觀樓地池等,已上六觀,皆所以觀彼土之依報也,至於觀華座者,為三聖之親依。

觀寶像者,類三聖之真體。

欲觀於佛,先觀於座,真佛難觀,要先觀像。

乃至普觀往生,雜觀佛菩薩等,七觀,皆所以觀彼土之正報也,後三觀者,明三輩九品之人自此而生彼也,既然修因不同,是故感果差降。

今亦觀者,為今行人識別三品優劣,舍於中下而修習上品往生故也。

然諸觀皆用經所示相,憶持在心為所觀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托境想成,發明心目,又經題雲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者,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眾。

觀雖十六,言佛便周,則當但觀彼佛也。

欲觀彼佛者,則當先觀彼佛如虛空量端嚴微妙廣大色身。

一一身分,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之中,一一世界海,彼世界海中,一切十方諸佛菩薩聲聞緣覺僧眾,一一微妙廣大,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

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又雲,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

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

見眉間白毫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故知十六妙觀,以觀佛為要,八萬相好都想難成,故令但觀眉間毫相如五須彌,此想若成,八萬皆現,此為要門也。

◎何相而觀如來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

托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

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觀佛其旨明矣。

又應了知,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塵,至一極微,無非法界全體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舉一,即是圓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物不具諸法,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

是故今家立於唯色唯香等義。

又雲,毗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所謂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故知果佛圓明之體,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四三昧,通名念佛。

若此觀門,托彼安養依正, 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真佛體,雖托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

心性周遍,無法不造,無法不具。

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觀也。

又仁王般若經雲,佛問波斯匿王,汝以何相而觀如來,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無前際中際後際,不住三際,不離三際。

不住五蘊,不離五蘊。

不住四大,不離四大。

不住六處,不離六處。

不住三界,不離三界。

乃至非見聞覺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我以此相觀如來身。

佛言,應如是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凈土指訣—此二門精進修行,念佛三昧必定成就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行人,了知此土實苦,彼土實樂。

雖聞觀慧法門,圓融微妙,而直見二土儼然,皆即實境。

非如淺信之人,謂彼土心有則有,心無則無,光影幻化,虛妄不實,處處皆是西方等解,深知彼土,亦如此土端確的實而無謬誤,若人能具此智,不為世間一切邪解偏見,諸惡知識之所迴轉,則當正觀二土苦樂凈穢。

於其境上,生二種心,以為方便,非此二心,不能生彼。

何謂二心,一者厭離心,二者忻樂心,於此娑婆生厭離故,則能隨順釋迦所說折門,於彼極樂生忻樂故,則能隨順彌陀所示攝門,以此二門,精進修行。

念佛三昧,必定成就。

何謂折門,以聞如上所說極樂勝妙,則應如理觀察此娑婆世界皆苦,無一樂者。

三途地獄,日夜燒然。

餓鬼旁生,不可堪忍。

修羅忿戰。

人處何安。

根塵與八苦交煎,因果共四生升墜。

時有寒暑,境是沙泥。

晝夜推遷,無常不住。

又復受身臭穢男女異形。

所需衣食,艱難粗惡。

壽命不永,眾苦相生。

縱有生於天宮,報盡還歸極苦,又不知人中樂即是苦,親正是怨。

顛倒攀緣,不求出路。

從業致業,展轉不休。

如是苦惱,不可具陳。

故當厭離也。

何謂攝門,行人聞說娑婆實苦如是,則於彼土西方極樂生大忻樂,彼極樂土,寶地寶池,無三惡道。

莊嚴妙勝,超過十方。

無寒暑晝夜推遷,無生老病死結業。

純男無女,蓮華化生。

衣食自然,能成法喜。

壽命無量,身光莫窮。

聞法音則應念知歸,觀相好而剎那悟道。

如是種種,快樂無量,得名極樂。

故當忻樂也。

若能於此二門,精進修習,日夜不休,隨順佛教於此土聲色諸境,作地獄想,作苦海想,作火宅想,於諸寶物,作苦具想,飲食衣服,如膿血鐵皮想,於諸眷屬,作夜叉羅剎啖人鬼想,況復生死不住,長劫奔跋,實可厭離。

於知識若經卷中,聞彼佛願力,國土莊嚴,於念念中,稱彼理趣,生安隱想,生寶所想,生家業想,解脫處想,彌陀如來菩薩僧眾,如慈父想,如慈母想,生接引想,生津梁想。

於怖畏急難之中,稱名即應,功不唐捐,剎那便至速來救護想,應念出離想。

如是功德無量,實可忻樂。

若於此折門不能修行,厭離不深,則娑婆業系不脫,若於彼攝門不能修行,忻樂不切,則極樂勝境難躋,是以行人慾生凈土,成就念佛三昧。

當齊修二門,為發行最初一步也,若不修此二門,雖了觀慧之旨,但成虛解,縱慾生彼,以不忻厭,無因可得。

若能修此二門,不識觀慧之旨,雖可生彼,但事想故,位非上輩。

若能熾然忻厭,圓修觀慧,既生而復上品者矣。

◎珍地左券—十大礙行

十大礙行

詳夫一心平等,體性無虧,眾生雖纏綿於業識之中,靡不有出塵之志。

方欲究道,魔境先彰。

一事虧心,萬善俱失。

成小敗廣,得者還稀。

況乎物慾交傾,死生遷變,遞相仿效,易地皆然。

使我如來於三大阿僧祇劫,舍無數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身肉手足,戒忍精進,承事知識,不惜身命,修行道品所得法門。

因茲障礙,退其心故,一旦在我而滅,可不痛傷。

我今既為釋迦之子,不以力爭。

坐令法界群有,永失慧目,甚於割切身肉也。

是故我今依經,創立十種大礙之行,名十不求行人雖不故願於礙,但於此間,或不得已,有一切障礙現前之時,俾我身心先居礙中,而眾魔諸惡障礙之境,不能侵我,不能障我。

譬如金火同爐,火雖欺金,金必成器,其十種大礙之行,今當說,一念身不求無病。

二處世不求無難。

三究心不求無障。

四立行不求無魔。

五謀事不求易成。

六交情不求益我。

七於人不求順適。

八施德不求望報。

九見利不求沾分。

十被抑不求申明。

此十種大礙之行,攝一切諸礙,惟上智者堪任。

中下之人,不敢希冀。

若有得聞此十句義,於諸礙中,一一皆能照察覺悟,省身體道,持之不失,則能入諸魔界,不為群魔退轉其心,循諸色聲,不為色聲惑亂其志,乃至憎愛利名之境,人我得失之場。

我心先居礙中,彼礙豈能為礙。

礙若無礙,則於道行尚可直進,何況得於自然無礙之境,道豈不可進哉。

譬如高崖之木,雖久早如焚,尚不改其秀色,何況雨澤滂霈,而又加於三春之令,豈不敷榮茂實者乎,又如根缺之人,運用雖艱,而於求食之計,有不勝之巧。

若以求得之計,移之於求道,豈在礙不能行道乎。

當知此礙,即是一切眾生大善知識,亦是一切眾生良佑福田,可以了死脫生,可以超凡入聖,於諸世間所有美味上服,金剛珠玉,一切眾寶所不能及。

是故若非以礙為通,則於非礙。

反成為礙。

何以故,身無病,則貪慾乃生。

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行無魔,則誓願不堅。

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情益我,則虧失道義。

人順適,則內必自矜。

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利沾分,則痴心必動。

抑申明,則人我未忘。

以是義故,則知十無礙道,能生是過,及成如是一切不吉祥事,為障道因緣。

何以故,貪慾生,必破戒退道。

驕奢起,必欺厭一切。

學躐等,必未得謂得。

願不堅,必未證謂證。

志輕慢,必稱我有能。

虧道義,必見人之非。

內自矜,必執我之是。

意有圖,必華名欲揚。

痴心動,必惡利毀已。

存人我,必怨恨滋生。

是十種過,從凡妄生。

皆名邪見。

展轉生起無量惡法,遍虛空界,必令眾生,墮於地獄。

豈可於此,不生敬慎。

若能體茲礙境,識病因緣,知病性空,病不能惱。

了難境界,體難本妄,難亦奚傷。

解障無根,即障自寂,障不為礙。

達魔妄有,究魔無根,魔何能嬈。

量事從心。

成事隨業,事不由能。

察情有因,於情難強,情乃依緣。

悟人處世,觀人妄為,人但酬報。

明德無性,照德非常,德亦非實。

世利本空,欲利生惱,利莫妄求,受抑能忍,忍抑為謙,抑何傷我。

是故大聖化人,以病苦為良藥。

以患難為解脫。

以障礙為逍遙。

以群魔為法侶。

以事難為安樂。

以弊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園林。

以施德為棄屣。

以疏利為富貴。

以受抑為行門。

如是則居礙反通,求通反礙。

於此障礙,皆成妙境。

故得之與失,自不能知。

人奚於中,強生取捨。

是以如來於障礙中得菩提道。

◎三昧寶王

十大礙行

夫念佛三昧者,名一行三昧也,蓋彼行人既了深旨,能持一心,唯念彼土,唯憶彼佛,知身土無二,了憶念亦一,乃得名為一行也。

雖名一行,亦當以彼一切世出世間無量法門諸功德行以為助道,則往生行疾,是故一切諸行,悉為凈土而修,無別歧路,名一行耳。

譬如眾流入海,同得海名,萬善同歸,得名一行。

以是義故,則一切念處正勤根力覺道,四弘六度,皆凈土行,乃至彈指之善,及散心念佛,或一稱名,或舉一手,一禮一贊,或一瞻仰,乃至或奉一香一水,一華一燈,一供養具。

或一念修習,至於十念,或發一施一戒一忍,禪定智慧,一切善根,回向極樂願力持故,雖有遲疾,皆得往生,如經所說喻,昔有人以小滴水寄於大海,願不壞不失,不異不竭,雖經多劫,要還原水,其人經多劫已,如寄所取,果得原水,不壞不竭,此亦如是。

以小善根,回向極樂,如寄滴水,雖經異生,善根不失,亦不壞竭,生彼無疑。

是以大乘小乘,有漏無漏,散心定善,事想觀慧,皆名一行,悉得往生。

惟除外道種性。

故云,但辦肯心,必不相賺,又經所謂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良可深信,其有因心未起,善行未立,身心未屈,先期感應者,不可與其同語也。

是故釋迦聖主一代至談,有無量三昧,無量解脫,無量行願,總持相應無量法門,唯念佛一門,圓攝無外,悉皆具足,如彼大海,吞納眾流,性無增減、如如意珠,置高幢上,能滿一切眾生願求,體無虧損,此三昧寶王,能攝能具,亦復如是。

◎往生瑞應

十大礙行

行人因佛捍魔,非止此身安樂,又得三昧成就,天人護助,臨終正念往生。

其往生之際。

瑞應非一,或天樂盈空,或異香滿室,或光明照體,或寶座現前,或彌陀垂臂親自來迎,或菩薩執台授手而接,乃至預知時至,正念不謬,諸障忽空,自能沐浴加跌,會眾說法,叉手告別,或更勉人進道,書偈擲筆,合掌而逝,或臨終之後,舉體如生,齒骨數珠,燒之不壞,光焰異常,五色鮮明,祥物於空,盤旋不散,煙所至處,舍利流珠,觸物而生,此耳目之所常有者也。

◎必生凈土

十大礙行

經雲,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以上每句是一法行,古人各有法訓一章,茲不能述,又復當護人心勿使夸嫌,動用自若,誦大乘經,解第一義,親近善友,請問先覺,不執己見,不引己長,志存忍辱,行當依經,聽聞正法,不毀僧尼,息世雜善,不貪名利,遠離邪惡,處事必忠,將過歸已,深誡綺語,一心不亂,視人如佛,捐棄伎能,唯求往生,身必清凈,如是等無量善行,悉宜修習,能助正道,更能割世染心,於憎愛二境,無諸留難。

凝心如一,必生凈土。

◎稱佛一聲滅八十億生死重罪之義何在

十大礙行

至哉問也,彼世間未悟之人,因子所問,於此三昧必不退轉,直生凈土矣。

今世行人,皆謂此說是方便勸進之語,豈知是佛真實之說,必不我欺也。

子豈不聞汝於無量劫前,與世尊釋迦牟尼,同為凡夫之義否,而我世尊成道以來,已經爾所塵點劫數,此塵點劫,妙經委明,然我亦於爾所劫中,在凡夫地,漂零六道,造諸結業,不可限量,同佛至今,久遠無異,如此塵劫,安可稱量,假使有人,於一生內,不說余善,但稱佛名,盡壽聲聲不絕,隨其所稱之名,一一皆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然盡一生以及他生稱佛,滅罪劫數雖多。

若比如是極大久遠塵點之劫,正如指上土,欲比大地土耳。

豈可謂稱佛名能滅多劫罪故,更無餘劫之業,障我生凈土耶,而不知未滅之罪,劫數長久,無始無際,與佛同壽,實過如是八十億等數量劫外。

又如炬火雖熱,欲消大地之雪,豈易融泮。

故雖念佛滅罪,未得生者,其義如是,況人長劫造業心堅,念佛片時心弱,退易進難。

又況與佛同為凡夫之前,劫數轉倍,乃至煩惱無始,發心在近,罪豈易滅,可不思之。

今謂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

及臨命終時,一心不亂,稱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乃至極惡逆人,臨終獄火相現,能稱十念,悉生凈土者,蓋仗我稱佛名號,滅罪威神一隙之功,承佛速疾救護。

大願之力譬如壯士正戰墮圍,臨危倉卒之際,得一勇夫,與之強弓銳刃,良馬善策,即便猛發其志,踴身馬上,奮揚威武,努力揮挽,突圍而出,戰勝獲功,偃寇施恩。

歸奉其主,永享豐樂,此亦如是。

彼佛接引生極樂國,其義若此,故云稱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非謂如今念佛人,今日三,明朝四,且猶且豫。

或見目前些兒聲色境界,便被牽拽將去,全無把捉,與不曾念者一般,欲因一稱之中,真實滅多劫罪,使便不為障,即生凈土,其可得乎。

然如此念者,聲聲非不滅如是劫數罪,但因初心緩故,報生亦緩,止可作他世生緣耳。

或能稱念不息,雖成聚露成流之功,豈得與前說較優劣速疾哉。

若人精進,能如前說,生猶反掌,如箭取的,決無不中。

故知散心念者,及雖志誠未離妄想者,或被如是劫外之罪所障,但報在他生,不能即應其功,若勵聲竭志勇猛念者,既滅爾所劫罪,由勇疾力,余劫之罪,不為障礙便得十念成就,往生凈土。

此義瞭然可見,決定無疑,豈可因悠悠念佛之人,依舊業識茫茫,死時如落湯螃蟹,而疑佛為妄語,但是勸進之說哉。

故知佛力廣大,遍覆一切時處,能攝我小善,入佛大願,使同一味。

拔諸眾生置安樂地,使一切劫罪皆得消滅,何止滅八十億劫之罪耶。

如是稱佛功德,實難可測,大乘圓頓橫超直截之旨,於斯可見。

又稱佛屬口,惟論其功。

念佛在心,乃彰其德。

論功則在我不倦。

彰德乃見佛現前。

二義不同,優劣可見。

口稱尚爾,況心念乎。

◎一真法界

凈土生無生論

一真法界,即眾生本有心性。

得意為言,即性具,是性體性量。

性體離過絕非,即性具十界離過絕非。

性體體性堅凝,清凈無染,不生不滅,常住不壞,性具十界亦然,性量豎窮橫遍,無盡無盡,無量無量,性具十界亦然。

正報五陰,同性體性量,清凈周遍,依報國土亦然。

此之三法,亦名三諦,性體即中諦,性量即真諦,性具即俗諦。

◎三身四土,由心變造

凈土生無生論

華嚴經雲,能隨染凈緣,具造十法界。

謂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能隨染緣,造事中九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能隨凈緣,造事中佛法界。

所以能者,正由性具,性若不具,何所稱能。

天台家言,並由理具,方有事用,此之謂也。

是知事中十法界三身四土,悉由真如隨緣變造,既曰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則事中染凈身土,當體即真,無一絲毫可加損於其間者。

楞嚴經雲,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是也。

若然,則娑婆極樂,此世眾生,當生九品,彌陀已成吾心當果,悉由心性之所變造。

心具而造,豈分能所,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即心是果,即果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當處皆是心性,故明此宗而求生樂土者,乃生與無生兩冥之至道也。

◎介爾之心,居於方寸,何能包許遠佛土

凈土生無生論

介爾之心,昧者謂小達人大觀,真妄無二,蓋此妄心,全性而起,性既無邊,心亦無際性如大海,心如浮漚。

全海為漚,漚還匝海。

蓋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既曰隨緣不變,豈可以真妄而局大小哉。

◎才舉心念,即便圓成

凈土生無生論

蓋諸佛乃悟眾生心內諸佛。

眾生乃迷諸佛心內眾生。

所以悟者,悟眾生本具性體性量性具也。

所以迷者,迷諸佛所證性體性量性具也。

心性之妙,豈受其迷,迷而不迷,斯言有在,故眾生本有性體,即諸佛所證法身。

性量即報身,性具即應身,四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會合可知。

故古德雲,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

眾生心內諸佛,念念證真。

故彌陀即我心,我心即彌陀未舉念時,早已成就。

才舉心念,即便圓成。

感應道交,為有此理。

故念佛人,功不唐捐。

◎唯心念佛法門(解脫長者示善財)

凈土生無生論

十萬億佛土不遠,而彈指頃不近。

以心法無形,貫滿十方,無遠近故。

娑婆眾生,耳根最利,非五根所能及。

試於耳根中觀之,如危樓百尺,洪鐘在□,遙杵一擊,聲聞百里,聲既不來,耳亦不往。

聲聞同時,歷歷現前。

詎非唯心之明驗乎。

非唯土是唯心。

而土中之佛,亦唯心現,故無量壽經雲,佛告阿難,汝起整衣服,合掌恭敬,禮無量壽佛,阿難稟教,正面西向,五體投地,即見無量壽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諸佛世界,威德巍巍,如須彌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此會四眾,一時悉見,彼見此土,亦復如是。

夫禮拜之頃,舉念即見阿彌陀佛,放光普照者,是亦唯心之明徵也。

又解脫長者,示善財唯心念佛法門雲。

我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乃至雲,然彼如來不來至此,我身亦不往詣於彼,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如影,如幻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夫由自心者,一法界心也。

既雲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如夢等,則若佛若心,皆從一法界真心現起,當體寂滅,故無來往也。

清涼國師雲,既了境唯心,了心即佛。

故隨所念,無非佛矣。

況無境非心,無心非佛,加以志一不撓,精詣造微。

佛應克誠,於何不見。

問,即佛之心,為如夢心,為法界心,答,達得心佛是夢,則當處寂滅,即法界心,非有二也。

◎真如本體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凈土生無生論

西方依正莊嚴,皆性功德者。

起信論雲,複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

非前際生,非後際滅。

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

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凈心義故,常樂我凈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法身。

雖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昧,唯一真如云云。

由此觀之。

西方極樂世界,依正二報,功德莊嚴,如彌陀經中,珠網麗天,瓊林矗地,池流八德,蓮吐四光,天樂韻於六時,祴華散於億剎,化禽演道品,風樹傳法音,如是等無量功德,皆是極樂國土依報莊嚴也。

又如相好八萬,舉光明以遍收,功德喻沙,言壽命以統括。

成佛十劫,簡過未以釋疑。

聲聞皆發大心,菩薩多居補處。

生者咸歸於定聚,趣途即預於阿鞞。

如是等無量功德,皆是壽尊一佛二菩薩,及海會眷屬等正報莊嚴也。

如上依正二報無量功德,原非他物,乃是真如體上本有之性功德。

◎諸佛各有願力,攝受眾生,何以不念十方諸佛,而偏念西方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佛佛同體)

凈土生無生論

以諸佛如來同一法身。

念阿彌陀佛,即是念十方諸佛。

故一稱彌陀萬德洪名,而十方諸佛一時齊現。

何以故,同一法界身故。

故華嚴經雲,一切如來一法身,真如平等無分別。

又雲,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

一心一智慧,加無畏亦然。

以此觀之,若稱阿彌陀佛,而諸佛不現前,則阿彌陀佛非法界身,以有身外諸佛故。

阿彌陀佛既是法界身,則諸佛何以不現前。

以是知行人至心稱念阿彌陀佛,而諸佛現,復何疑乎。

◎心佛同一體

凈土生無生論

我現前感佛之心,是法身真我。

而所感之佛,即我法身。

即感即應,無前後也。

何以故,以心佛同體,感應一時。

感是我心之感,應是我心之應也,是以阿彌陀佛居法身地,與法界眾生心心相照,吻然契合,無二無別。

行人能以信行願感之,當處現前,不爽毫髮也。

唐解脫和尚,五台縣人,姓邢氏,七歲出家,初從慧超禪師,超器之。

後於五台專誦華嚴,依經作觀,求見文殊,文殊現身誨雲,汝不須禮覲於我,應自悔責,必當大悟。

因反求,乃大悟。

感諸佛現身,說偈曰,諸佛寂滅甚深法,曠劫修行今乃得。

若能開曉此法眼,一切諸佛皆隨喜。

解脫問,寂滅之法,若為可說,得教人耶,諸佛即隱。

復有聲告曰方便智為燈,照見心境界,欲究真實法,一切無所見。

以此觀之,諸佛與文殊解脫,同一法性,解脫以真誠心,求見文殊,而文殊現。

感諸佛,而諸佛應,念佛行人求見阿彌陀佛,亦復如是。

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感應道交,炳然齊現也。

◎臨終在定之心,即凈土受生之心

凈土生無生論

天台智者大師雲,臨終在定之心,即是凈土受生之心,是因中有果也。

華開見佛,悟無生忍,繁興萬行,塵剎利生,是果中有因也。

世間草木之華,或先華後果,或先果後華,唯蓮華,華果同時。

華中有蓮,是因中有果也。

蓮中有蔤,是果中有因也。

因果互具,三際一時。

故華嚴經,一切處文殊師利說偈雲,一念普觀無量劫,無法無來亦無住。

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

故凈業行人,當拳拳致意於末後臨終一念,驀直而去,永無後念,如此成就,始是生凈土之明驗也。

智度論雲,臨終少時,能勝終身修行之力。

以猛利故,如火如毒。

唯恐其障緣現前,此一念不成就耳。

故行願品,普賢菩薩教行人預發願雲,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又凈名經,文殊菩薩問維摩詰雲,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夫菩薩於生死畏中,尚須依如來功德。

況博地凡夫,而欲自恃天真,作增上慢人,非自賺乎。

然如來功德無量,略具於觀無量壽佛經。

凈業行人,但能隨念其名字,及相好光明壽量等,少分功德,倘不能久持,但一念頃專心瞻仰,而五畏一時可息,不特生死畏也。

故華嚴雲,若念如來少功德,乃至一念心專仰。

諸惡道怖悉永除,智眼於此能深悟,如子依母則得大安樂也。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之聖藥)

凈土法語

夫修行法門,乃如來對病之良藥也。

藥隨病廣,數逾恆沙,求其至捷徑,最簡要者,莫勝於念佛求生凈土法門。

可謂速出生死之玄關,疾成覺道之秘訣也。

蓋凡修行,求出離生死,須仗三種力,一自力,二他力,三本有功德之力。

若惟務自修,悟明心地,裂無明網,出愛欲河,成佛作祖,謂之自力。

是為沒量好漢,真大丈夫。

如佛在世,及正法中諸大菩薩聲聞緣覺,及諸大祖師,是其人也。

若像末之世,去古既遠,根器譾劣。

有雖修而不悟,悟而不精,內照似脫,對境仍迷,縱使不迷,猶然坯器。

菩薩有隔陰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

方之博地,安免隨流。

此自力之無功,出塵之不效,一錯百錯,實可寒心。

是以諸佛菩薩,曲垂方便,又有仗他之法門興焉。

此之法門,經論發明,其品亦伙,求其苦口叮嚀,極言稱嘆。

列祖弘通,人心崇奉。

惟極樂世界念佛一門為究竟。

可謂言言闡唯心凈土之心宗,句句演本性彌陀之妙法。

悟此者,達生心與佛心平等,心土與佛土無差。

修此者,獲妙觀與妙境相符,自力與他力兼濟,況本有功德之力,無始性具者,因此以全彰。

曠劫積累者,藉之而頓發。

故得娑婆報滿,凈土現前,蓮華化生,不迷生陰,一入永入,更不退轉。

故曰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數甚多。

比夫在娑婆而入道,歷塵境之粗強。

險難惡道,無處不有,固不侔矣,然而說之匪難,行之為難。

行之匪難,心要為難。

此昔人之所誡,在我輩之當遵。

若求其為吾真切教誡,莫要乎楊次公之兩言。

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夫念佛以一其心,懇切持名,專志不亂,此吾所當盡心者。

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無他,為情愛之所牽也。

夫輕愛以杜其妄,斬斷情根,脫離愛網,此吾所當盡心者。

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盡,此無他,為念心之不能一也。

故念佛求生凈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之所牽,而不得生,矧多愛乎。

即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之所轉,而不得生。

矧多念乎,蓋愛之所以為愛者,有輕焉,重焉,厚焉,薄焉,正報焉,依報焉,歷舉其目,則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貴,文章詩賦,道術技藝,衣服飲食,屋室田園,林泉花卉,珍寶玩物,種種妙好,不可枚盡。

大而重於泰山,小而輕於鴻毛。

有一物之不忘,愛也。

有一念之不遺,愛也。

有一愛之存於懷,則念不一。

有一念之不歸於一,則不得生。

嗚呼,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此兩語,可謂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之聖藥。

◎杜境有道乎

凈土法語

或問。

輕愛有道乎,曰,輕愛莫要乎一念。

又問,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輕愛。

或者莞爾謂曰,師言首鼠兩端,似無主正,俾學者乎何從,曰,非兩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蓋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異緣之使然。

散心異緣,又由逐境紛馳之使然。

故娑婆有一境,則眾生有一心。

眾生有一心,則娑婆有一境。

故曰,心生故,種種法生,法生故,種種心生,聚緣內搖,趣外奔逸,心境交馳,塵沙莫盡。

愛苟不妄,念能一乎。

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輕其愛。

欲輕並愛者莫若一其心。

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

眾境皆空,則萬緣都寂。

萬緣都寂,則一念自成。

一念若成,則愛緣俱盡。

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輕愛。

欲輕其愛,莫若一念。

蓋愛之與念,勢不兩立。

若日月之代行,明暗之相背也。

或曰,杜境有道乎,曰,余所謂杜境者,非屏除萬有也。

亦非閉目不觀也。

將即境以了其虛,會本以空其末也。

正以萬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

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

物空而本性現,本性現而萬法空,萬法空而情念息。

自然而然,非加勉強。

◎預知時至

凈土法語

若口稱佛名,繫心在緣。

聲聲相續,心心不亂。

設心緣外境,攝之令還。

此鬚生決定心,斷後際念。

撥棄世事,放下緣心,使此念心漸漸增長。

從漸至久,自少至多。

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畢竟要成一心不亂而後已。

此事一心也。

苟得此已,則極樂之凈因成就,而垂終之正念必然。

身無病苦,不受惡纏。

預知時至,身心歡喜。

吉祥而逝,坐脫立亡。

親見彌陀,垂光接引。

若理一心者,此無他法,但於事一心中,念念了達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際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無去無來,不生不滅,現前一念之心,便是未來凈土之際,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生而生,生而無生。

於無可念中,熾然而念,於無生中,熾然求生,是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

◎微妙助行

凈土法語

助行亦有二,一者世間之行。

如孝順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殺,具諸戒律,凡是一切有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無非助道之行。

二者出世之行。

如六度萬行,種種功德,讀誦大乘,修諸懺法,亦須以回向心而修之,無非凈土助行。

更有一種微妙助行,當於歷緣對境,處處用心,如見眷屬,當作西方法眷之想,以凈土法門而開導之。

令其輕愛以一其念,永作將來無生眷屬。

若生恩愛想時,當念凈土眷屬無有情愛,何當得生凈土,遠離此苦。

若生嗔恚時,當念凈土眷屬無有觸惱,何當往生凈土,得離此苦。

若受苦時,當念凈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若受樂時,當念凈土之樂,其樂無央。

凡是所歷緣境,皆以此意而推廣之。

則於一切時處,無非凈土之助行也。

◎兩般人,於凈土法門,必不能入

西方合論

禪者執悟門,矜自力,視念佛不啻依草附木,搖尾乞鄰。

儒者咀名理,艷清言,視念佛不啻臭腐殘餿,食唾欲嘔。

此兩者,一長眙深瞫,而不見睞毛,一如覓龍肝鳳髓,而厭棄本分茶湯也,何從接而入哉。

儻冀其入,須向此人眼底盤踞鴟蹲,揚聲大呼,使其睒晹失據或俟枵腹垂涎時,進以簞食豆羹,使其饞□厭足,然非尋常禪者儒者及念佛者可能也。

禪能滅卻正法眼藏,灼見永明楚石用處,儒能裂斷文字縛,徹悟君子之道,果造端乎夫婦之知能。

然後從而發揮凈土,庶可死兩般人偷心耳。

◎洞了本源,此心即是佛,更於何處覓佛。

此心即是土更於何處覓土

西方合論

約理而言,世間一蚤一虱,皆具有如來清凈覺體,無二無別。

乃至諸佛成等正覺,證大涅槃,本體未嘗增得一分。

眾生墮三途,趨生死海,本體未嘗減卻一分。

如如之體,常自不動。

生死涅槃,等是妄見。

亦無如來,亦無眾生。

於此證入,亦無能證之人,亦無所證之法。

泯絕心量,超越情有。

大地無寸土,佛之一字向何處安著。

至於進修法門,於無修證中修證,於無等級中等級,千差萬別。

雖位至等覺,尚不知如來舉足下足之處。

從上祖師所以呵佛斥教,一切皆遮者,止因人心執滯教相,隨語生解,不悟言外之本體,漫執語中之方便。

一向說心說性,說空說幻,說頓說漸,說因說果,千經萬論,無不通曉。

及問渠本命元辰,便將經論現成語言抵對。

除卻現成語言,依舊茫然無措。

所謂數他家寶,己無分文,其或有真實修行之人,不見佛性,辛苦行持,如盲無導,止獲人天之果,不生如來之家。

於是諸祖知其流弊,遂用毒手,劃其語言,塞其解路,拶其情識。

令其苦參密究,逆生滅流,生滅情盡,取捨念空。

始識得親生父母,歷劫寶藏。

卻來看經看教,一一如道家中事。

然後如說進修,以佛知見,凈治余習,拜空華之如來。

修水月之梵行。

登陽焰之階級。

度谷響之眾生。

不取寂證,是謂佛種。

正如杲日當空,行大王路,不同長夜趨走,攀荊墮棘。

豈謂一悟之後,即同極果。

如供奉問岑大蟲,果上涅槃,天下善知識證否。

岑曰,未證。

奉曰,何以未證。

岑曰,功未齊於諸聖。

奉曰,若爾,何得名為善知識。

岑曰,明見佛性,亦得名為善知識也。

弘辨禪師曰,頓明自性,與佛同儔。

然有無始染習,故假對治,令順性起用。

如人吃飯,不一口便飽。

溈山曰,初心從緣頓悟自理。

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凈。

須教渠凈除現業流識,即修也,不可別有法,教渠修行趣向。

若論諸祖師為人之處,壁立萬仞,大火聚中,觸之即爛,刀槍林里,動著便創,未曾開口,已隔千里萬里。

至機緣之外,平實商量,未嘗盡絕階級,盡遮修行。

傳燈錄中,分明詳悉。

大慧中峰言教,尤為緊切,血誠勸勉。

惟恐空解著人,墮落魔事。

何曾言一悟之後,不假修行,頓同兩足之尊,盡滿涅槃之果。

後世不識教意,不達祖機,乃取喝佛罵祖,破膽險句,以為行持。

昔之人為經論所障,猶是雜食米麥,不能運化。

後之人飽記禪宗語句,排因撥果,越分過頭,是日取大黃巴豆以為茶飯也。

自誤誤人,弊豈有極。

是以才入此門,便輕十方如來,莫不自雲無佛可成,無行可修,見人念佛,則曰自性是佛,見人修凈土,則曰即心是凈土,言參禪,則尊之九天之上,言念佛,則蹂之九地之下,全不思參禪念佛,總之為了生死。

同是出苦海之橋樑,越界有之寶筏。

事同一家,何勝何劣。

參門之中,所悟亦有淺深。

念佛之眾,所修亦有高下。

如何執定參者即是上根,念者便為中下。

自達摩西來立此宗門,已雲二百年。

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

今傳燈錄中,如麻似粟,同雲入悟,其實迥別。

至如般若緣深,靈根夙植,迦陵破卵,香象截流。

或見根宗於片言,或顯威用於一喝。

一聞千悟,得大總持。

或有懷出世之心,具丈夫之志。

舍彼塵情,究此大事。

不怙小解,惟求實知。

臥薪嘗膽。

飲冰吞檗。

如此三十年四十年後,或遇明師,痛與針劄。

偷心死盡,心華始開。

此後又須潛行密修,銷融余習。

法見尚舍,何況非法。

若趙州除粥飯是雜用心。

湧泉四十年尚有走作。

香林四十年打成一片。

兢兢業業,如護頭目。

直至煙銷灰滅,自然一念不生,業不能系。

生死之際,隨意自在。

詰其所證,恐亦未能超於上品上生之上。

何以明之,龍樹菩薩,宗門之鼻祖也。

得大智慧,具大辯才,住持佛法。

故世尊數百年前,於楞伽會上,遙為授記。

然亦不過曰,證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而已。

而觀經中上品上生,生於彼間,一剎那頃,亦證初地。

今宗門諸大祖師,縱使見離蓋纏,語出窠臼,豈能即過龍樹,龍樹已悟無生無相之義,已具不墮階級之見。

而生於安養,與上品上生所證之果正等。

則禪門諸人所證,豈能獨過良以上品上生解第一義,還同禪門之悟深信因果,還同禪門之修止是念佛往生別耳。

然吾以為禪門悟修之士,既不能取無餘涅槃,同於如來,又不肯取有餘涅槃,同於二乘,必入普賢行願之海。

若不舍一身受一身,濟度眾生。

則當從一剎至一剎,供養諸佛。

既見諸佛,還同往生。

究竟與上品上生,止在雁行伯仲之間,何以高視祖師,輕言凈侶。

其或悟門已入,休歇太早,智不入微,道難勝習,一念不盡,即是生死之根,業風所牽,復入胞胎。

◎悟達之人,業不能系

西方合論

夫謂業不能系,非謂有而不有,正以無而自無。

生既隨境即動,死安得不隨業受生。

眼前一念嗔相,即是怪蟒之形。

眼前一念貪相,即是餓鬼之種。

無形之因念甚小,有形之果報甚大。

一念之微,識田持之,歷千萬劫,終不遺失。

如一比丘,以智慧故,身有光明,以妄語故,口流蛆蟲。

一言之微,得此惡果。

雖有智慧,終不能消。

況今無明煩惱,熾然不斷,欲以相似見解,消其惡業,冀出三途,無有是處。

◎毗盧遮那凈土

西方合論

毗盧遮那凈土者,即諸佛本報國土,十蓮華藏世界海。

一一蓮華藏最下世界,皆有十佛世界微塵數廣大剎,清凈莊嚴。

一一廣大剎,復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諸小剎圍繞,倍倍增廣。

一一華藏世界,皆滿虛空,互相徹入,凈穢總含,重重無盡。

如法而論,一草一木,一毛一塵,各各皆具此無盡法界。

佛及眾生,無二無別。

或曰,此是眾生實報莊嚴,不同權教推凈土於他方,是為實教。

或曰,眾生雖具此實報,爭奈真如無性,不能自證。

漫漫長夜,無見日期。

波波劫海,無到岸期。

雖雲地獄起妙覺之心,佛果現泥犁之界,其如眼前鐵床銅柱何哉,譬之餓鬼渴死於海邊,貧人數錢於金窟,只見其虛,何名為實。

若非假之方便,由權入實,眾生豈有證毗盧之日也,答曰若約諸佛化儀則可,實相土中,無此戲論。

夫毗盧遮那,此雲遍一切處。

遍一切處,即無量壽表義,豈有勝劣。

只因如來為一分取相凡夫故,說有阿彌陀在於西方。

亦如大雲經中阿彌陀佛告一菩薩言,有釋迦在於娑婆世界也。

夫當釋迦為主,則釋迦遍一切,而阿彌陀為所遍之一處。

當阿彌為主,則阿彌遍一切,而釋迦牟尼為所遍之一處。

如一人之身,當自自時,不妨為一切人之他。

當他他時,不妨為一切人之自。

以是義故,自他不成。

自他不成,即自亦遍一切處,他亦遍一切處。

豈定有他方可執。

是故西方毗盧,非自他故。

何以故,毗盧無不遍故。

若言權,言方便,即有不遍。

有不遍者,毗盧之義不成。

◎唯心凈土

西方合論

唯心凈土者,直下自證,當體無心,即是凈土。

如維摩經雲,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凈土。

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深心是菩薩凈土。

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大乘心是菩薩凈土。

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經文繁多,不能廣引。

大約謂欲得凈土,當凈其心。

隨其心凈,則佛土凈。

夫心是即土之心,土是即心之土。

心凈土凈,法爾如故。

此語豈非西方註腳。

多有執心之士,卑此法門以為單接鈍根者,由於心外見土故也。

夫念即是心,念佛豈非心凈。

心本含土,蓮邦豈在心外。

故知約相非乖唯心,稱心實礙普度矣。

◎恆真凈土

西方合論

恆真凈土者,即靈山會上所指凈土。

引三乘中權教菩薩,令知此土即穢恆凈。

諸眾信而未見。

夫穢性本寂,俗相恆空。

本寂故,菩薩居穢常寂。

恆空故,菩薩入俗常空。

正顯凈義,但以眾生執海難清,識繩易縛。

言業本空,則恣情作業。

言行無體,即肆意冥行。

犯永嘉之所呵,墮善星之所墜。

以至生遭王難,死為魔眷者,往往而是。

嗟夫,使盡大地皆菩薩,則斯言誠為利益。

天下之菩薩少而凡夫多,則斯言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多矣。

◎變現凈土

西方合論

變現凈土者,如法華經,三變凈土,移諸人天置於他方。

維摩經,世尊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百千珍寶嚴飾。

此是如來暫令顯現。

亦是法爾。

然智如鶖子,尚且如盲,劣根眾生,無緣獲見,且人天置諸方外,全無接引之緣。

神力暫現還無,詎是恆常之土。

豈若安養凈邦,塵劫常住。

阿彌慈父,十惡不遺者哉。

國土勝劣,居然可知。

◎寄報凈土

西方合論

寄報凈土者。

如摩醯首羅天,如來於彼成等正覺。

此為實報凈土。

起信論雲。

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

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

自然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藏和尚雲。

何故受用報身在此天者。

以寄報十王,顯別十地。

第十地寄當此天王。

即於彼身,示成菩提。

然彼天雖雲無漏,未若蓮邦直出三界。

何以故,在色究竟故。

◎分身凈土

西方合論

分身凈土者,如涅槃經,佛答高貴德王雲,善男子,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無勝,猶如西方極樂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

為化眾生故,於此世界現轉*輪。

又央掘經,佛謂央掘曰。

我住無生際,而汝不覺知。

央掘雲,若住無生際,何以生於此土。

佛雲,東方有佛,汝往問之。

央掘往問,彼佛答言,釋迦者即是我身,大意謂彼凈土是佛實報,此是分身,雖彰一佛之報境,未具攝化之義。

佛分上即有,眾生分上即無,未為殊勝。

◎依他凈土

西方合論

依他凈土者,如梵網經雲,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台。

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

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等者。

以初地化百佛剎,則有百葉之華。

二地化千佛剎,故華有千葉。

若至三地,應現萬葉。

四地億葉。

次第倍增。

為是依他受用身,分示報境,入地乃見。

非如蓮池會上,十念眾生,頓見凈佛國土故。

◎諸方凈土

西方合論

諸方凈土者。

如東方藥師佛,南方日月燈佛,上方香積佛,佛佛各有凈土。

諸經所述,不可具載。

皆是諸佛實報莊嚴。

經中或有以佛神力暫令顯現。

或諸大菩薩詣彼供養。

緣彼佛未言攝生,故諸眾生亦無緣生彼。

即如妙喜世界,釋迦雖記有往生者,未聞無動有普引之言。

且其國有鐵圍須彌諸山,及鬼神婦女。

當知嚴凈不如安養也。

又如藥師如來以十二大願度諸有情,經中亦言有信心者應當來生。

稽彼願力,多是解脫一切憂苦,究竟安樂。

未若阿彌如來純以念佛,攝一切人往生彼土。

◎一心四種凈土

西方合論

一心四種凈土者,一曰凡聖同居土。

二曰方便有餘土。

三曰實報無障礙土。

四曰常寂光土。

一凡聖同居土者,自分二類,初同居穢土,次同居凈土,穢土之中,凡居聖居各二。

凡居二者,一惡眾生,即四趣也。

二善眾生,即人天也。

聖居二者,一實聖即四果,辟支,通教七地,別十住,圓十信後心。

通惑雖盡報身猶在,皆名實也。

二權聖,謂方便實報寂光土中,法身菩薩,及妙覺佛。

為利有緣,應生同居,皆是權也。

是等與四趣共住,故名穢土。

次同居凈者。

如極樂中有眾生,妙喜國中有鐵圍男女之類。

以無四惡趣,故名凈土。

余按同居穢土之中,既有諸聖,亦可名同居凈土。

如娑婆世界在華藏世界第十三重,亦云華藏也。

二方便有餘土者。

二乘,三種菩薩,破見思惑,證方便道。

塵沙別惑無明未斷。

舍分段身而生界外。

名曰有餘。

故釋論雲。

出三界外有凈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

受法性身,非分段也。

三實報無障礙土者。

無有二乘,純諸法身菩薩所居。

盡塵沙惑,分破無明,得真實果。

而無明未盡,潤無漏業。

受法性報身。

亦名果報國。

故仁王經雲,三賢十聖住果報,以觀實相,發真無漏,感報殊勝。

七寶莊嚴具凈妙五塵,故名為實,色心不二,毛剎相容,故名無障礙。

華嚴明因陀羅網世界是也。

四常寂光土者。

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名之為國。

亦名法性土。

但一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說身土。

離身無土,離土無身。

諸佛如來所游居處。

妙宗曰,經論中言寂光無相,乃是已盡染礙之相,非如太虛,空無一物。

良由三惑究竟清凈,則依正色心究竟明顯。

大經曰,因滅是色,獲得常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仁王稱為法性五陰,是為極果。

然十方剎土隨心異見,七寶砂礫當處差別。

故霅川曰,極樂國土,四土不同。

何則。

約人天二乘,即前二種土。

約菩薩佛,即後二種土。

故知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等身,不妨更有丈六之身,華藏故海會無邊佛土,不妨更有尼連河土,何以故,是法爾故。

非是神力變現故。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凈土

西方合論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凈土者,即阿彌陀佛西方凈土。

其中所有大功德海,大悲智海,大願力海,若具說者,假使盡十方世界諸佛菩薩聲聞辟支天人鬼畜,下至蜎飛蠕動,及一切無情草木瓦礫鄰虛微塵之類,一一具無量口,口中一一具無量舌,舌中一一出無量音聲。

常說,倍說,熾然說,無間說,經百億萬塵沙阿僧祇劫,亦不能盡。

今且略釋,一身土不思議義,二性相不思議義,三因果不思議義,四去來不思議義,五畢竟不可思議不思議義,一身土不思議義者。

阿彌身中有無量眾生,眾生身中有無量阿彌。

國土亦然。

是故一眾生念阿彌,一阿彌現。

眾眾生念阿彌。

眾阿彌現。

眾生念念阿彌,即念念阿彌現。

若眾生身中無阿彌者,阿彌不現。

如陽燧身中,不能得水。

非本有故。

阿彌身中無眾生者,阿彌亦不現。

如石女求生兒,必不可得。

以非應得故。

是故身中含身,身中含身身。

土中含土,土中含土土。

身土交含,重重無盡。

是身土不思議義。

二性相不思議義者。

若離性言土,土即心外,是幻化故。

幻化者即斷滅相,眾生不生。

若即性言土,性是有形,是一定故。

一定者即無變易,無變易眾生亦不生。

即性即相,非性非相。

存非非亡,存即即壞。

是性相不思議義。

三因果不思議義者,有二義,一因先果後義。

如念佛是因,見佛是果。

見佛是因,成佛是果。

成佛是因,度眾生是果。

二因果無前後義。

即念即見即成即度,一時具足,如人三十至四十歲,三十是因,四十是果,然三十四十無間斷相,若無四十,三十不立。

無三十者,四十不成。

是故當知非離三十至四十故。

若離三十至四十者,中間即有分限相。

而我此身,無分限故。

若由三十至四十者,中間即有相續相。

而我此身,乃至相續不可得故。

念佛因果,亦復如是。

是因果不思議義。

四去來不思議義者,若阿彌陀佛因念而來此,眾生因憶佛而生彼,即有去來。

有去來,即有程途。

有程途,即有險易。

如人近京師則覲君易,遠則難,果爾,念佛求生應有難易。

而阿彌僕僕道途,亦無說法日矣。

故般舟三昧經曰,不於是間終,生彼間佛剎。

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

又先德雲,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如天鼓鳴,遠近齊聞,非去來故。

如水中月,東行則東,西行則西,非去來故。

是去來不思議義。

五畢竟不可思議不思議義者,如澄潭山影。

如春暘百草,如眾生業力。

如日月光相。

如胎中根。

如身中我。

如齒堅舌柔。

如眉橫髮長。

是畢竟不可思議不思議義。

所以十方諸佛吐心吐膽,亦只道得個希有難信而已。

雖有遍覆三千大千舌相,詎能分疏其萬一哉。

孔子曰,夫婦之愚可以與知,及其至也,聖人不知,至哉言也。

無量法門,一以貫之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念佛----揭示佛號的無上驚世威德神力!

尊敬的善男子善女子,當你打開這篇文章,足以證明你前世已修了無量的福德因緣。平時所說的念佛,就是指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阿彌陀佛」四字。那麼以至誠恭敬的心來專念,有什麼功德利益呢?一代女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