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博「法老·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開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直播回顧丨當「新湘博」遇見古埃及——掌上長沙帶您逛古埃及文物特展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29日訊(記者 任波 通訊員 李葉)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曾說:「從未見過開羅的人,就等於沒有見過世界。

」古埃及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

在「母親河」尼羅河的哺育下,埃及大地上發展出古老而燦爛的文明——古埃及文明。

巍然屹立的金字塔、宏偉滄桑的神廟石柱、獨特複雜的象形文字,仿佛都在訴說著古埃及文明的輝煌成就。

為讓觀眾了解這個神秘而偉大的國度,湖南省博物館(以下簡稱「湘博」)聯合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共同打造的「法老·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以下簡稱「古埃及展」)於昨日上午8時30分在湘博宣布開幕,頓時引來無數觀眾認真觀展。

跨越古埃及4000餘年

湘博古埃及展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尼羅之歌」,講述了在茫茫沙漠的狹長綠色生命帶上,古埃及人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

前王朝時期的魚形調色板、中王國時期的雪花石膏香料瓶、拜占庭時期的木梳等,都表現了古埃及人對個人裝扮的注重、對生活的熱愛。

農耕場景壁畫局部、書吏雕像、廚師小模型等,再現了古埃及人農耕和勞作的場景。

第二單元「多元信仰」,通過各種神廟模型、青銅雕像、護身符、動物木乃伊等,介紹埃及作為一個多神論國家,供奉著不同的保護神,並具有多神組合、動物崇拜等特點。

第三單元「不朽傳奇」,通過孔蘇金字塔、帕第阿蒙尼莫普木乃伊、《亡靈書》等珍貴展品,介紹古埃及人永生不滅的喪葬觀念。

《亡靈書》是一部由咒語和插圖構成的墓葬文獻,其含義就是「重見天日之書」,此次展出的《亡靈書》長達3米,用象形文字書寫,從右往左閱讀。

此次展出的230餘件珍品,時間跨度4000餘年。

本次「古埃及展」在展覽期間,每周二、四、六上午將提供展覽AR/VR虛擬體驗。

通過先進的科技手段,觀眾可步入數字化構建的古埃及神殿,探尋阿努比斯神的秘密,接觸埃及人的永生之夢;也可以踏入傳說中的埃及古墓,沉浸在它的藝術、歷史、建築和神話故事中。

李曉東趣談湘博文物

中國著名古埃及學專家李曉東昨日也來到了湘博。

記者在湘博的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展上找到了他,專門請他談一談是否在湘博展出的湖南文物陳列中找到與本次「古埃及展」類同的文物。

李曉東教授向記者打開手機,翻到新拍攝的一張相片說,這是他剛在湘博二樓的「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看到的從湖南寧鄉黃材出土的人面方鼎。

這個方鼎四面均為同一「人」的面部頭像,這和新開幕的「古埃及展」第二展廳南側展示的哈托爾柱頭十分相似,在這塊石柱頭四面均雕刻有女神哈托爾。

李曉東認為,湖南寧鄉黃材出土的「人面方鼎」中的「人面」,應當不是「人」,而是「神」。

古埃及展陳列的帕第阿蒙尼莫普木乃伊,在木乃伊的底棺上繪刻兩個動物守護上方一輪紅日的圖畫,這和馬王堆漢墓T形帛畫上出現的太陽位置和形狀十分相近。

但李曉東卻指出,兩者有著明顯區別。

古埃及文物的太陽是在羊角之上,並且由兩條眼鏡蛇守護,這是馬王堆文物不具有的重要元素。

在長沙出土的人物御龍帛畫中,出現有亡人和龍形船的畫面,李曉東教授指著出土於公元前2160年至公元前2055年間的「船和水手小模型」說,用船送別亡人,這應當是古代文明「心有靈犀」而相通的結果,但很明顯,古埃及文物船的兩頭都扎了起來,這代表的是古埃及用莎草紮起來的船,船舷下方繪刻一隻眼睛,那是古埃及一個神的眼睛。

在中國福建等地,也有在船舷繪刻「神」的眼睛的習俗。

對於長沙馬王堆漢墓T形帛畫「馬王堆老太太」辛追手拄拐杖的畫面,李曉東教授印象深刻,他說:「我不知道你注意沒有,在古埃及展第二部分展示了獅首人身的塞荷邁特女神像,她也拄著拐杖,那根拐杖實際上是權杖。

『馬王堆老太太』辛追在生活中更像是一位掌握有權勢的人物。

今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李曉東教授將在湘博一樓學術報告廳作「古埃及密碼:如何像專家一樣讀懂古埃及文物」講座。

參觀小貼士

本次「古埃及展」為湘博收費展覽,成人票為30元/人,優惠票為15元/人(優惠對象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在校學生、現役軍人,低保戶憑有效證件)。

免票對象為65歲以上的老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由家長陪同的1.3米以下的兒童。

展出日期:9月28日—12月5日。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9時至17時。

展出地址:湖南省博物館一樓特展一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湖南省博物館——長沙旅遊景點

一、概述湖南省博物館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長沙,籌建於1951年,1956年正式對外開放,是湖南省最大的歷史藝術博物館,也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

大漢「百科全書」19日現身大連

本月19日,由大連現代博物館與湖南省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長沙國貴族生活特展」將於大連現代博物館舉行。漢宮秋月,錦衣玉食,我市市民又可以享受一次空前的歷史文化盛宴。馬王堆文物是二十世紀世界最重大的考...

湖南省博物館的十一件館藏國寶

央視《國家寶藏》前晚開播後獲得不少好評。湖南省博物館的皿方罍、辛追墓T形帛畫、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三件國寶也將在後續節目中與觀眾見面。在節目中擔任001號講解員的張國立告訴記者,一定要去新開館...

湘約古埃及,在文明之間搭建跨越時空的橋樑

河流,人類文明的搖籃,見證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承載著人類文明的記憶。其所流經的區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優越的農耕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先民們得以在此生產勞動、繁衍生息,孕育出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