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宗頤丨全中國都在懷念他,你卻對他一無所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月6日凌晨1時左右,文史學界著名學者饒宗頤在睡夢中離世,享年101歲。

漢學界一直有「北季南饒」、「北錢南饒」的說法,將他與季羨林、錢鍾書齊名,稱為大師。

「我不是大師,我是大豬(潮州話里,大師與大豬發音接近),」饒宗頤曾打趣,「『大師』是佛家說法,我不是和尚,所以不是大師。

饒宗頤,1917年出生於廣東潮安。

幼承家學的饒宗頤,研究範圍極廣博,其茹古涵今之學,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書畫金石,無一不精;通曉英語、法語、日語、德語、印度語、伊拉克語等6國語言文字,其中梵文、古巴比倫楔形文字,有的在其本國亦少有人精通,而饒宗頤先生以中國人,卻能通乎異國「天書」。

他還精通古琴和中國音樂史,中國書法、繪畫更是清逸飄灑、自成一家。

他與錢鍾書並稱為「南饒北錢」,與季羨林並稱為「南饒北季」。

家學是做學問的方便法門

財產與書籍,他選擇了後者

他的家族富甲一方,家學淵源更是深厚,父親饒鍔在家鄉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書樓「天嘯樓」。

14歲那年,完成潮州城南小學的學業不久,剛上中學的饒宗頤作出一個頗具勇氣的決定——退學。

從此以後家裡的藏書樓便成了饒宗頤的課堂。

在成名後,曾有人問他,為什麼能夠成為這樣一個「超級大師」?他說超級大師不敢擔,但是能有今天的成就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上大學,「因為大學能夠學到的只能是一兩個門類,但是父親給我打開的天空、建立的基礎是無科不修,按照中國傳統的做學問方法,其實是文史哲相通,文中有史,史中有哲,哲中有文。

16歲那年,饒父突然撒手人寰,而母親在他兩歲時就已過世。

身為長子,饒宗頤放棄入大學的計劃,處理家中事務。

「那時候,(父親)留下龐大的財產與大批書籍,在這兩者之中我選擇了書籍。

」「做學問是文化的大事,是從古人的智慧里學習東西。

」饒宗頤朝夕沉浸於父親數以十萬計的藏書海洋「天嘯樓」中,每天與書為伴,與詩為偶,續編父親的《潮州藝文志》,這成為他踏入學術界的第一步。

1935年,中山大學校長鄒魯創建了廣東通志館,委任著名學者溫丹銘為主任,溫老先生隨即舉薦饒宗頤,將這位年僅19歲、初中肄業的才俊破格聘入館中,專職藝文纂修。

1938年,在中大中文系教授詹安泰的舉薦下,饒宗頤被聘為中山大學研究員。

當時廣州已為日軍占領,中山大學被迫遷往雲南澄江。

饒宗頤決心繞道香港前往雲南,不料途中染上瘧疾,滯留香港。

饒宗頤後來常說留在香港是他命中的緣分,因為那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場大病,他的命運從此發生轉折。

香港成就了饒宗頤,在這裡,他逐漸成為一名「百科全書式」學者,蜚聲國際。

茹古涵今,國之耆宿

終不敢稱「國學大師」

饒宗頤是第一位講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學者,也是第一個系統研究殷代貞卜人物。

1959年,他出版巨著《殷代貞卜人物通考》,以占卜人物為綱,將占卜的大事融會貫通,全面地展現了殷代歷史的面貌。

1962年,法蘭西漢學院將「儒蓮漢學獎」頒給了饒宗頤。

這個獎項被譽為「西方漢學的諾貝爾獎」。

由此,饒宗頤與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董作賓並稱為「甲骨五堂」。

七十年代,饒宗頤首次將敦煌寫本《文心雕龍》公之於世,成為研究敦煌寫卷書法的第一人。

他和法國漢學家戴密微共同出版重要著作《敦煌曲》,書中利用敦煌出土資料,全面探究敦煌曲子詞的起源問題。

此後,他又獨立出版《敦煌白畫》一書,專研散落在敦煌寫卷中的白描畫稿,填補了敦煌學研究的一項空白。

這兩部著作的問世,奠定了饒宗頤在敦煌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

茹古涵今,國之耆宿

終不敢稱「國學大師」

饒宗頤是第一位講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學者,也是第一個系統研究殷代貞卜人物。

1959年,他出版巨著《殷代貞卜人物通考》,以占卜人物為綱,將占卜的大事融會貫通,全面地展現了殷代歷史的面貌。

1962年,法蘭西漢學院將「儒蓮漢學獎」頒給了饒宗頤。

這個獎項被譽為「西方漢學的諾貝爾獎」。

由此,饒宗頤與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董作賓並稱為「甲骨五堂」。

七十年代,饒宗頤首次將敦煌寫本《文心雕龍》公之於世,成為研究敦煌寫卷書法的第一人。

他和法國漢學家戴密微共同出版重要著作《敦煌曲》,書中利用敦煌出土資料,全面探究敦煌曲子詞的起源問題。

此後,他又獨立出版《敦煌白畫》一書,專研散落在敦煌寫卷中的白描畫稿,填補了敦煌學研究的一項空白。

這兩部著作的問世,奠定了饒宗頤在敦煌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

饒宗頤先生的研究領域,囊括了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等十三個門類,他出版著作六十餘部,著述3000萬言,僅《20世紀饒宗頤學術文集》浩浩十二卷,就達1000多萬字。

他通曉英語、法語、日語、德語、印度語、伊拉克語等六國語言文字。

其中梵文、古巴比倫楔形文字,在其本國亦少有人精通,而饒宗頤先生以中國人卻能通乎異國「天書」。

饒宗頤精通古琴,還是撰寫宋、元琴史的首位學者,他善於詩賦,書畫作品更是清逸飄灑、自成一家。

2003年,為了表彰饒宗頤在學術方面的成就與貢獻,香港大學在校內建了饒宗頤學術館。

饒老捐出自己大部分的藏書。

他本人一貫主張做學問應該謙虛,對「國學大師」「一代通儒」等稱呼表示不敢當,認為自己的學問很小,所以就給學術館取了一個英文名字:The Jaotsung-I Petite Ecole。

因為Petite剛好是「小」,Ecole是「學校」,合起來就是「小學」「小學校」,意思就是「這是香港大學裡面的一間小學校,我在這裡做點小學問」。

為人修學有三心、三境界

關於人生哲學,饒宗頤曾提出「安頓說」。

他認為,「一個人在世上,如何正確安頓好自己,這是十分要緊的」。

有人說,他有三顆心,第一顆叫好奇心,第二顆叫孩童心,第三顆叫自在心,一顆比一顆高。

持著這三心,饒宗頤在智慧的求索中執著,而不為執著所累。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饒宗頤在為人修學中也有自己的「三境界」——

「漫芳菲獨賞,覓歡何極」為第一重境界,意為在孤獨里思考和感悟,上下求索。

「看夕陽西斜,林隙照人更綠」為第二重境界,「日愈西下,則其影愈大」,饒宗頤認為這是一般人不願進入的一重境界,因為一般人的精神都向外表露,既經不起孤獨寂寞,又不肯讓光彩受掩蓋,只是注重外面的風光,而不注重內在修養,他們看不見林隙間的「綠」。

其實,越想暴露光彩,就越是沒有光彩。

「紅蔫尚佇,有浩蕩光風相候」為第三重境界,意為無論如何都要相信,永遠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在等候自己,只有這樣才沒有煩惱,自主人生,自成境界。

家長們,或許孩子還年幼,

無法理解如此境界。

即便是我們自己,

也可能迷惘不前。

如今,

國之耆宿已殞,

世間再無「南饒」,

願先生之風如明月長存,

我輩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學大師饒宗頤去世,一個時代的結束

2月6日,101歲的國學大師饒宗頤在香港辭世。許多人或許並不了解他的學問,卻不可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饒宗頤被稱為「業精六藝、才備九能」,作為著名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古文字學家,先後與錢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