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啟動最大文保計劃,西城這是跟東城較上勁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月初的時候小千曾經介紹過,

北京東城未來5年要搞「大動作」,

從2016年至2020年,

東城區有「三大行動計劃」,

對該區43%的用地空間進行更新改造,

落位110餘個具體項目,

預計投資1662個億

東城的「三大行動計劃」包括:《東城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復興行動計劃》《東城區非文保區更新改造行動計劃》《東城區城市基礎設施優化提升行動計劃》,形成東城區城市更新改造和環境提升行動計劃體系(2016年—2020年),簡稱「三大行動計劃」。

圖為2016年年初,千龍網記者探訪北京東城區南鑼鼓巷胡同區域。

千龍網記者陳康攝

歷史文化街區修繕整治率將達80%

東城區住建委書記劉景地介紹,東城區擁有全市最多的歷史文化街區,共10.5片,占地面積約1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萬人,擁有不可移動文物356處。

為了更好地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復興,東城區首次推出歷史文化街區整體修繕更新整治指標體系,並規劃形成了「一軸、六片、三網、多點」的保護格局,使歷史文化街區整體修繕更新整治率將達到80%,全力打造展示古都風貌的「金名片」。

看到這西城區不樂意了,

你有全市最多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吧,

那我們就啟動北京最大的文保計劃!

看樣子西城這回又要跟東城「掐」上了……

北京啟動最大文保計劃

昨天,小千天從西城「兩會」上了解到,按照文物保護與民生改善相結合的原則,西城區今年啟動實施了北京市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項文物保護計劃。

根據該計劃,2020年前西城區將完成47項直管公房類文物騰退工作,全面推進被列為文物的名人故居、會館騰退保護利用,實現一批重大歷史建築修繕和亮相。

圖為月壇雅集傳藝薈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魯金富攝

西城區文物現狀

西城區文化委主任孫勁松介紹,調查摸底結果顯示,西城區現有不可移動文物363處。

其中,作為「大雜院」用於居民居住、處於不合理使用狀態、存在安全隱患的不可移動文物165處,占總量的46%。

在全部不可移動文物中,會館和名人故居類不可移動文物57處,作為「大雜院」用於居民居住、處於不合理使用狀態、存在安全隱患的34處,占此類文物總量的60%。

圖為大觀園景區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馬志江攝

西城也有「行動計劃」

基於上述狀況,西城區編制出台了《西城區「十三五」期間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行動計劃》。

通過實施該計劃,著力推進列為文物的名人故居、會館騰退保護利用工作,實現一批重大歷史建築修繕亮相。

重點是對存在安全隱患、歷史文化價值突出、社會關注度高的47項直管公房類不可移動文物進行騰退保護,並以此帶動、推動一批社會單位管理、處於不合理使用狀態的不可移動文物騰退保護。

圖為《金中都公園》景區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魯金富攝

孫勁松介紹,列入計劃的項目篩選原則主要有3個:一是文物的文化價值,首先基本實現市保以上的不可移動文物解危排險、有效保護、合理使用;二是體現文化主題性,涵蓋全部列為不可移動文物的會館和名人故居。

三是從區屬產權的直管公房入手,社會單位類項目也將適時協調推動


譚鑫培故居等明年騰退

據介紹,「十二五」以來,西城區持續推動了楊椒山祠、粵東新館等17處文物的徵收騰退,完成了沈家本故居、中山會館等6處文物的騰退,並對勸業場、齊白石故居等76處文物進行了修繕,部分改善了轄區內文物不合理使用的局面。

按照《西城區「十三五」期間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行動計劃》,西城區將於明年啟動瀏陽會館、譚鑫培故居等14處、共11000餘平方米的文物騰退工作

地安門百貨改造明年完工

地安門百貨在地安門外大街中段西側,北側與菸袋斜街相鄰,西側為前海東沿,南側則與火德真君廟相鄰。

昨天,什剎海阜景街建設指揮部介紹,目前已經完成地安門百貨的所有低端業態的疏解,現已對「地百」商場沿街立面進行局部「削層、退台」的改造,突出傳統建築元素,較好地恢復歷史街區的沿街風貌,完成整體改造,將提升什剎海地區周邊景觀。

目前項目仍在進行之中,預計明年可以完工。

改造後的「地百」,將引入文創企業、科技企業、文創書店等,在地百四層還將引入文化交流中心,重現什剎海地區昔日文化及商貿產業的繁華。

改建後的「地百」,地下停車場也將擴容,將有百餘個停車位,未來還考慮為周邊居民提供錯時停車。

德勝門對景工程明年完工

德勝門對景工程位於西城區德勝門橋西南角,總建築面積19200平方米,建設主要內容為老北京傳統文化展覽館,這是一處為民眾服務的公共建築。

據介紹,德勝門對景將按照明清四合院建築風格建造,與德勝門、後海的古建築風格融合一致。

該項目已於今年4月開工建設,預計將於明年底竣工亮相。

首博廣場上的乾隆御製碑更換新玻璃罩完工,以新面貌露面。

千龍圖像庫簽約攝影師趙熔攝

騰退後的文物如何使用

西城區初步確定:騰退後的文物使用,必須以有利於文物保護為前提,以服務公眾為目的,以彰顯文物歷史文化價值為導向,以實現騰退出來的文物歷史文化價值傳承傳播的最大化,讓文物「活」起來、「開口說話」,成為傳承文化、留住鄉愁的公共空間。

編輯:秦昊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化」本市最大文物保護計劃啟動

點擊標題下「北京參考」可快速關注按照文物保護與民生改善相結合的原則,西城區2016年啟動實施了北京市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項文物保護計劃。根據該計劃,2020年前西城區將完成47項直管公房類文物騰...

東西城文物啟動「美顏」 袁崇煥祠墓進行修繕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趙穎彥)明末清初抗清將領袁崇煥的墓碑隱於東城區東花市斜街的鬧市,今年將啟動修繕。此外,已經騰退完畢的沈家本故居也將在今年進行「美顏」。今天(6日)上午,記者從市文物局召開...

西城區沈家本故居將建中國法治名人博物館

2017年6月6日訊,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者從上午舉行的全市文物保護情況介紹會上獲悉,今年東城區將啟動17項不可移動文物的騰退工作,西城區則計劃在今年啟動直管公房騰退項目15項。...

「金名片」里的政治經濟學

歲末年初,從同屬北京舊城的東城區和西城區傳出兩條令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界人士振奮的消息:東城區在未來五年擬投入1662億元,實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復興、非文保區更新改造、城市基礎設施優化提升「三大行動...

首都功能核心區力爭文保與民生改善「雙贏」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林苗苗 烏夢達)北京東城區、西城區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是歷史文化遺產分布的核心地,也是古都歷史文化風貌的集中展示區。記者從正在召開的北京東城、西城兩會上獲悉,北京正...

西城啟動北京最大規模文保計劃

法制晚報訊(記者陳斯)今天上午,記者在2017年西城區「兩會」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7年,西城區將加大文物騰退力度,啟動瀏陽會館、譚鑫培故居等14處文物騰退。繼續開展什剎海、白塔寺、大...

北京市東西城32處文物今年將實施騰退

原標題 針對文物被占用現象 東城區和西城區列出騰退清單—— 東西城32處文物今年將實施騰退記者6日上午從北京市文物保護情況介紹會上獲悉,今年東西城將對被占用的不可移動文物加大騰退力度,並列出文物...

西城啟動本市最大文保計劃

作者:陳曦 來源:本報訊(記者 陳曦) 「十三五」期間,西城區將投入過百億,力爭完成47項文物騰退,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的會館和名人故居將全部實施騰退。昨天,記者從西城兩會上獲悉,該區啟動了北京...

北京直管公房文物騰退有了「沈家本樣本」

直管公房文物騰退有了「沈家本樣本」本報記者 劉冕10個月完成騰退、5個月完成近70年來首次修繕,年底前,位於西城區金井胡同1號的沈家本故居,將變成中國法制名人博物館對中外觀眾開放。不可移動文物騰...

北京西城歷史文化街區:舊貌換了新容顏

作者:裴秋菊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虎坊橋魏染胡同內的邵飄萍故居,如今其孫子邵渤兄弟倆便住在這裡。因為中國近代著名記者、民國初期著名報人、《京報》創辦人邵飄萍,這個小小的胡同在旅遊攻略里經常被提及。邵家...

西城區47處文物將向公眾開放

內容轉自《北京西城報》《北京西城報》訊(記者劉辰 丁曉辰)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西城區街區整理實施方案》、《西城區街區整理城市設計導則》、《西城區街區公共空間管理辦法》……今年以來,西城區持續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