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理論與實踐支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十三五」時期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首先要明確兩個問題:一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意義,這是體系構建的理論支點;二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這是體系構建的實踐支點。
為建設與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之存續及獨特性的文化標識。
隨著民族的逐步形成,根植其中的文化展現出越來越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成為維繫民族的紐帶。
假如一個民族的文化正逐步衰落並走向消亡,那麼該民族也終將退出歷史舞台。
相反,如若其文化尚存,那麼該民族仍有可能得以重組與重生。
就此而言,民族文化對民族存續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以往被視為區分不同民族之特徵的地域和血緣等因素,其表征意義日益模糊。
相較之下,文化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辨識性,在很大程度上標示了一個民族的獨立性和特殊性。
因此,民族概念的文化內涵在現當代社會尤為凸顯。
而作為民族標識的文化,不僅僅指民族成員現時的共同心理和價值追求,而且也包含民族賴以形成的傳統文化。
綜觀民族間的交往史,不難發現,不同民族之間相互接觸與認知的直觀印象,通常源於對對方歷史上形成的傳統文化及其特徵的了解,而非源於現時的價值追求。
在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保護與延傳自身優秀傳統文化,有助於維護民族團結,彰顯民族特色,使之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
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中國特色的文化資源。
正是由於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傳統,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價值追求、心理認同、行為規範等,決定了中國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道路,應立足自身實際,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反映人民意願的發展道路。
可以說,中國特色在客觀上立基於傳統文化,只有充分認識優秀傳統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特色、中國精神和中國道路。
與此同時,有著五千多年連綿不斷歷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底蘊豐厚,是我國獨有的優勢,體現了強大的文化軟實力。
因此,它既是中國特色的文化根基,也能為堅持中國特色增添文化自信與增強文化自覺。
從這個意義上講,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要求。
此外,優秀傳統文化還為當代社會發展提供文化動力。
以治國理政為例,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古代思想家曾提出的思想至今仍有一定借鑑意義。
諸如「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以及「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等,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民心所向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與保障。
「治國無其法則亂,宗法而不變則衰,有法而行私謂之不法」等說明了法律是調整社會關係與處理國家事務中的重要準則,凸顯出依法治國與完善法治體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則體現了有腐必懲、有貪必肅、正本清源是贏取民心的重要途徑。
可以說,優秀傳統文化是底蘊深厚的智慧寶庫,其所蘊含的寶貴財富不僅能為我國的建設與發展提供精神動力,而且有助於應對當今社會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不應只擇其一二而不及其餘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內容層面,包括思想文化、文學藝術、文化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作為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思想文化體現了社會理想、價值追求與民族精神,引領文化的發展方向。
而經典古籍是思想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
就此而言,傳承思想文化的重點在於,加強經典古籍的保護、整理與研究。
目前,這項工作已被納入「十三五」規劃,從國家發展的長遠角度得到制度性保障。
而諸如古代典籍文獻的整理與出版、修史修志以及國家典籍資源數字化等也將穩步推進。
傳承思想文化還應重視對經典的深入研究,解讀、甄別與還原思想文化的精髓。
誠如陳先達指出:「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之文字符號載體的典籍,不是可以任意解讀的單純文本,而是實實在在與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的實踐融為一體的精神承載。
」因此,以合理的標準開展甄別性研究,是進行思想文化的傳播與普及的前提。
鑒於不同的評價標準往往得出彼此迥異、甚或截然相反的結論,建立既符合中國精神、又適應時代特徵的評價標準是傳承思想文化的關鍵。
文學、戲劇、書法、繪畫、民間藝術等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經受歷史檢驗、為群眾普遍接受的藝術形式,反映中華民族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代表當時社會的審美情趣與藝術標準,是文化血脈的重要方面。
然而,一直以來,學界對於傳統文化的研究更多地聚焦於經典文獻,而對文學藝術等領域缺乏足夠關注。
儘管兩者的表現形式各異且受眾範圍不同,但它們之間具有不可割裂的內在聯繫。
學者田青曾將中華傳統文化比喻為「三根柱子兩層樓」——三根柱子指的是儒、釋、道,而兩層樓中上面一層主要指稱文化精英創造的、以典籍為承載的、借文字而傳承的學術思想和經典著作,下面一層則指在普通民眾中廣泛流傳、以語言和行為的方式傳播的民間文學和藝術。
對廣大民眾而言,下一個層面較之上一層面更貼近現實生活,具有更明顯的引導教化作用,是他們認識、理解、踐行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徑。
但即便如此,兩種不同層面的文化仍密切關聯。
離開思想文化,文學藝術就變得精神貧乏而難以升華;離開文學藝術,思想文化就缺少基層土壤與聯繫群眾的橋樑,從而加大其普及傳播的難度。
文化遺產既包括文物等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也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物是歷史文化的真實展現,保護與利用文物不僅有助於後人直觀上認識本民族的歷史,而且有助於維繫民族精神,激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因此,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以下四方面工作是重要且必要的。
首先,做好統計工作,對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全面核查統計,摸清家底,以便做好保護利用的前提性工作。
其次,加快立法,通過制定出台更為具體的、可操作的規章制度,為文物保護工作創造條件、提供保障。
再次,轉變文物保護理念,由以往的搶救性保護轉變為預防性保護,提升保護工作的前瞻性與主動性。
最後,採用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增強博物館展陳感染力等方式,更好地展現文物的魅力,提升文物服務社會、引領教育的效能。
除此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也應當引起足夠重視。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關鍵在「人才」,重點在「活力」。
具體而言,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作為傳承保護工作的關鍵環節,在確定傳承人名錄的基礎上通過提供相應的物質保障、資金扶持、宣傳推廣等,調動傳承人傳幫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寬傳道渠道與擴大授業範圍,儘可能地避免傳統技藝的失傳。
進一步地,技藝傳承固然需要政府扶持,但還需藉助社會力量。
而社會力量的融入則要求從根本上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的活力,即一方面以產業化的形式,在不改變其文化精神和文化本源的基礎上,對非遺產品進行適度包裝、展示與營銷,在市場上創造需求,為非遺產品的生產和非遺技藝的傳承創造更大空間;另一方面加大展示展演的力度,由政府扶持與推廣一些珍貴但不宜走向市場的非遺文化類型,激發民眾的認知興趣,吸引志願者參與其中。
除此以外,與相關研究教育機構進行合作,從人類學、文化學、社會學的角度深挖非遺文化的底蘊,並面向社會開設課程等,也將有助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在構建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時,不應只擇其一二而不及其餘。
要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要研究記載於經典古籍當中思想家們的學術成果,又要重視蘊含了人們普遍接納與認同的生活方式、道德規範、審美標準、價值取向的藝術作品和文化遺產。
只有這樣,才能理解傳統文化的本源和精髓,才能為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謝惠媛 作者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豐厚滋養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不久前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沉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
激發傳統文化新活力 描繪文脈傳續新圖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實施一周年巡禮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國文化遺產日:傳承經典,歷久彌新
「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說,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塊破石頭,它有什麼德性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性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
守護文獻典籍 傳承中華文化
【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作者:韓永進(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 20世紀初,梁啓超在《新民叢報》發表文章,熱情洋溢地說:「四千餘年之歷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幾...
把歷史文物當作精品文化來傳承
一個是2000多年前西漢的海昏侯劉賀,一個是3000多年前殷商時期的王后婦好;一個是自2011年起挖掘至今的考古進行時,一個是40年前的重大考古發現……正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這兩個精品特展。儘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