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文明綻放華光——210 件(套)文物揭開神秘古蜀面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造型神秘的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華光璀璨的金沙遺址金冠帶、代表古蜀「王之遺物」的新都馬家鄉「邵之飤鼎」銘青銅鼎……7月19日,「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揭幕,210件(套)珍貴文物,揭開了悠遠神秘的古蜀面紗。

在西漢揚雄的《蜀王本紀》中,古蜀人「不曉文字,未知禮樂」。

然而此次展覽卻以文物為證,勾勒出古蜀文明的華美。

古蜀文明首次整體呈現

7月19日上午10點,展覽在國家博物館北9廳正式揭幕。

步入展廳,迎面而來的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很快將觀眾帶入遙遠神秘的古蜀王國。

從三星堆到金沙,再到青羊宮文化時期,來自古蜀的青銅、金器、玉器等精美文物,吸引著觀眾眼球。

赴京旅遊的廣東觀眾張曉娥驚嘆,「以前我只知三星堆,沒想到古代四川人擁有如此悠久絢爛的歷史!」

這正是此次展覽值得關注之處。

國家博物館展覽策展人黃一介紹,「古蜀華章」首次將古蜀文明不同時期的考古發現進行了一次綜觀展示,展覽的5部分脈絡清晰:序章簡述成都平原自然地理環境,綜合介紹古蜀文明發展歷程,第一章「伴月三星」展示古蜀文明發展的第一個時期——三星堆文化時期。

這一階段大約從公元前18世紀初延續至公元前12世紀中葉,大體相當於中原王朝的夏代晚期至商代晚期。

隨著1986年三星堆兩個祭祀坑的出土,包括青銅大立人、青銅神樹、金杖等一系列造型奇詭的器物出土,它們與同樣在3000多年以前的其它考古出土的器物風格大相逕庭。

此次展覽中,包括青銅縱目面具、青銅鳥首等大部分文物,就來自這兩個祭祀坑。

「古蜀華章」第二章,聚集了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古蜀文明第二個時期的文物。

黃一說,這個時期,相當於中原王朝的商代晚期至春秋晚期,它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就是金沙遺址,而這一章節的展品,也主要來自金沙遺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

古蜀文明首次綜觀展示的一大亮點,在於將青羊宮文化時期的文物納入了此次展覽。

這是古蜀文明發展的第三個時期,大體相當於中原地區的戰國至漢代早期。

這一時期出土的文物,不僅有新都馬家鄉出土的極可能是一代蜀王墓中的青銅禮器和兵器,也有彭州竹瓦街窖藏的嵌錯水陸攻戰紋銅壺等,它們工藝複雜、器形精美。

在展覽尾章,公元316年以後秦並巴蜀、古蜀文明融入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也通過文物進行了展示。

這一時期著名的青川木牘、成都矛等文物,成為古蜀文明謝幕的歷史見證。

獨辟學術視角 文物講活古蜀歷史

然而,此次「古蜀華章」絕非以往偏重於文物審美而輕史論的一次展覽。

210件(套)文物,不僅有視覺上的震撼和美感,更在於通過文物的挑選和組合,讓古蜀文明的面貌更加清晰。

四川博物院是此次展覽的參展方之一。

博物院副院長謝志成說,關於古蜀文化,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道「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說明早在唐代,古蜀文化的記憶已非常朦朧。

但這次展覽的210件(套)古蜀遺珍,證實了古蜀文明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特色鮮明,是中華文明寶庫中一顆獨特而璀璨的明珠。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令人嘆為觀止的精美青銅、金器之外,有大量修補痕跡的三星堆出土陶器也成組亮相。

但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介紹,這些「不好看」的文物,卻是三星堆文化時期的代表器物,因為陶器外形的演變,是對時間的記錄。

「這一時期,小平底罐、鳥頭勺把等是此時陶器的基本組合,但隨後的十二橋文化時期,可以看到出現了瓮、類底杯等新的陶器,說明二者在文化上既有傳承,同時注入了新的文化,這也說明古蜀人的族群構成在此時添了新的血液。

黃一表示,從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發現至今已超過30年,古蜀文明考古成果十分豐碩,歷史的脈絡已漸漸顯現,有些懸置和有爭議的學術焦點,專家也開始形成共識。

因此這次展覽大膽吸納了一些學術界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從髮型、髮飾角度解析三星堆、金沙遺址發現的青銅人頭像、金面具等,力圖提供給觀眾更深層的歷史信息,闡釋在文化更替中,古蜀統治族群的更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明日,這些古蜀寶貝將會驚艷你我他

上世紀80年代,三星堆的發現,揭開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其中出土的人像、頭像、神壇、神樹等各種造型奇異的青銅器,以及面具、權杖、動物形飾等多種製作精美的金箔製品震驚海內外。本世紀初金沙遺址發現後...

三星堆50件特色文物亮相國家博物館

百姓生活網四川訊(孔季虹 記者 曾黎)經過緊張的籌備,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共同舉辦的《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覽於7月19日上午10時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