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玉文化之所以能在歷史的舞台上興盛不衰,在於它美麗的外表以及實用的內在,更在於它被國人傾注了情感,賦予了文化內涵。
當我們回望歷史,我們會發現,玉文化早已悄然融入到華夏民族的歷史血脈中。
在我們這片有著千年歷史的土地上,每一個文明進程似乎都有玉文化滲透其中,其中所發生的故事就藏在史料的字裡行間。
今天就讓小編和你們講講那些關於玉的故事吧!
女媧補天
相傳,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大地上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一直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
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天夜裡,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響聲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
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
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裡掙扎。
女媧難過極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滅。
又造了船,好救出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
不久,天火熄滅了,洪水中的人們被救上來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噴火。
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她跑到山上,去尋找補天用的五彩寶石。
她原以為這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塊。
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
於是,她又找啊找啊,終於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寶石找齊了,女媧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寶石放在裡面,用神火進行冶煉。
煉了五天五夜,五彩寶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
女媧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現在,人們常常看見天邊五彩的雲霞,傳說那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
紅樓夢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玉緣》,開篇以神話形式介紹作品的由來,說女媧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補天,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餘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
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一僧一道見它形體可愛,便給它鐫上數字,攜帶下凡。
不知過了幾世幾劫,空空道人路過,見石上刻錄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託,抄寫下來傳世。
輾轉傳到曹雪芹手中,經他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而成書。
一部紅樓夢,就寫那晶瑩剔透的石頭歷劫的故事,一個大觀園,其間寶玉,黛玉,妙玉,紅玉,玉滿天下,有了玉似乎一切都透著靈性。
和氏璧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
據《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
」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
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今南漳縣巡檢山區,現有玉印岩,傳為卞和得玉處)里得到一塊璞玉。
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
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
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
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幹了,接著流出來的是血。
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
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完璧歸趙
還是那塊「和氏璧」,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
秦國也非常想得到它,就宣稱願以十五座城池交換趙國的「和氏璧」。
雖名曰交換,其實只想騙而取之,趙國也明白秦國的用意但因懼怕秦又不敢拒絕,於是便派機智勇敢,足智多謀藺相如擔任出使秦國,護送「和氏壁」去秦國交換城池的任務,在談判過程中,藺相如識破秦王的陰謀,略施小計,從秦王的手中奪回了「和氏壁」,並順利地返回趙國。
但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
聽說和氏璧丟的早,是小編我撿到的這塊不?你們來瞅瞅!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無價之寶」的「天下所共傳之寶」,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
和氏璧是什麼樣的來歷?最終去了哪裡?
說到和氏璧,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會想起完璧歸趙的故事吧,以及廉頗負荊請罪和藺相如的刎頸之交的典故。相傳戰國時秦國打算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才由此演變出完璧歸趙的傳世佳話,但關於和氏璧這塊傳世寶玉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