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去年文物保護利用亮點紛呈 尚存「頑症」待破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新網蘭州1月19日電 (記者 馮志軍)2017年甘肅省文物局長會議19日在蘭州舉行。

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在梳理過去一年甘肅文物工作成果時表示,主要指標穩中有增、科技創新可圈可點、學術研究成果豐碩。

2016年,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全面完成,甘肅收藏有文物的國有單位達330個,採集登錄文物數據42.34萬件套,實際數量195.84萬件,全面摸清了可移動文物家底。

新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6處,總數增至556處。

馬玉萍介紹,去年新增「歷史再現」工程博物館105個,全省博物館總數達到490個,其中190個列入全國博物館名錄,市(州)、縣(區)國有博物館覆蓋率達到100%。

各級各類博物館接待觀眾2600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6%;組織社會教育活動400餘場次,有效保障了民眾基本文化權益。

去年,甘肅文物保護工作中的科技創新亦可圈可點。

如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風沙災害預防性保護體系構建與示範》和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古代車輿價值挖掘及復原研究》項目雙雙榮獲國家文物局「十二五」文物保護和技術創新獎,該省獲獎項目占全國五分之一。

馬玉萍說,甘肅有序推進文物保護基礎工作,持續改善文物保存狀況。

去年修復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重點石窟壁畫1674平方米,修復出土和館藏文物2834件(套)。

同時不斷深化考古研究,配合國家重大基本建設開展文物調查、考古發掘及搶救性保護項目72項,比2015年增長20%。

在肯定工作成績的同時,馬玉萍指出甘肅文物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新老問題和實際困難。

她坦言,文物安全責任體系尚不完善,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法人違法」破壞文物的現象仍然存在,文物安全事件仍有發生。

這還表現在:在文物保護利用中還沒有很好地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對文物資源的價值和內涵深度挖掘和深入研究不夠,促進文物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思路不夠開闊,缺乏如何讓文物「活」起來的具體方法、工作標準、配套措施和有效途徑。

而在「歷史再現」工程推進過程中,扶持博物館發展的政策和措施落實不到位,對社會文物的利用缺乏激勵措施;文博隊伍結構不盡合理、力量相對薄弱、基層文博人才不同程度斷檔或缺環,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文物保護亟需的技能型人才缺乏,文物管理人員整體能力不高等問題依然突出。

馬玉萍分析稱,這些問題和困難,有的是沉疾多年的頑症,有的是改革發展過程中凸顯的新情況,都需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破解和改進。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聽,習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怎麼說?

聆聽:習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的最新指示全國文物工作會議12日在京召開,傳達了習總書記重要指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

妙手尋回文物春

陝西考古博物館建築模型。近兩年,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文博類電視節目的熱播,一股強勁的全民「博物館熱」「文物熱」興起,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去參觀電視節目上出現的國寶,去獲知他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