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雙墩密碼:解讀鍾離古國天地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安徽蚌埠地區歷史文化悠久,文化遺產豐厚,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的考古新成果,既有距今7000多年的雙墩新石器文化遺址、距今4000多年的「禹會諸侯」禹會村遺址,也有距今2000多年的雙墩一號春秋墓,等等。
其中,雙墩一號春秋墓以其罕見的墓葬形制和獨特內涵,自發現以來,便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
鍾離古國重現雙墩
雙墩一號春秋墓位於蚌埠市的雙墩村,這座大墓同時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鍾離君柏墓,由於其獨特的墓葬形制、精美的出土文物、豐富的文化內涵,被評為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06年12月,考古人員在雙墩一號墓發現盜洞,說明該墓存在被盜掘和破壞的可能性,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啟動了搶救性發掘工作。
在19個月的精心發掘過程中,可謂意外不斷,驚喜連連,讓人目不暇接。
該墓葬由黃、灰(青)、黑、紅、白五色土顆粒混合堆築的封土和墓室填土,圓形墓穴、封土下墓穴口外的白色墊土、墓穴上部填土中由深淺不同五色土構成的20條放射線狀跡象、放射線遺蹟層下沿墓穴周邊堆置的土丘與土偶遺蹟、墓穴二層台內緣堆築的土偶牆、墓底呈「十」字形的埋葬布局等奇特的現象,在同時期其他地區的墓葬中從未發現,引起了全國文物考古界的高度重視。
墓中出土了400多件精美隨葬品,其中,考古人員在編鐘上發現「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麗君柏作其行鍾童麗之金」銘文,在青銅簠內底發現「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麗君柏擇其吉金作其食簠」銘文等。
從墓葬規模、形制及青銅器上發現「童麗君柏」等銘文判斷,該墓為春秋時期鍾離國君柏的墓葬。
鍾離國是春秋時期淮河中游的方國。
一直以來,由於記錄鍾離國歷史的文獻匱乏,關於其存在時間、分布範圍和文化特徵的研究比較困難,且多有爭議,因此學術界十分期待考古工作者能夠早日發現關於鍾離國的實物資料,為研究鍾離國的歷史文化提供強有力的實據。
雙墩一號春秋墓的發掘,不僅從史實上證實了春秋時期淮河中游地區鍾離古國的存在,而且為深入研究鍾離國文化特徵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
這是一項重大考古發現,從地上的封土堆到墓坑內的填土層以及墓底的埋葬布局,無一不體現出特殊而罕見的特徵。
其墓葬建築思想寓意深奧、內涵豐富,既傳承了自雙墩文化以來的地域性歷史記憶,又創造了墓葬結構的新類型、新模式,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天地觀念寓意人間
雙墩一號春秋墓運用了五種顏色的混合土來構築墓葬封土堆和回填墓坑。
研究認為,「五色土」寓意象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王權思想,等同於表示方位的單色土思想,即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間黃土。
也有學者認為,「五色土」是表示時空概念的。
該墓葬始建於春秋時期,是淮河流域最早構築圓形封土堆的墓葬之一。
這種圓形封土堆的建築理念似與封蓋保護圓形墓坑的功能有關聯。
但是,這種圓形理念在墓葬中的應用,除圓形封土堆和圓形墓坑外,還有「白土墊層」、「放射線」、「土丘」、「土偶牆」等諸多構建形式,這些不同的圓形遺蹟現象並非與墓葬建築有功能上的關聯,更多的是凸顯它的思想性,建築者是要在墓葬中由上而下表示某些事項,而這些形式正是象徵這些事項的載體,寓意奇特,令人費解。
據學者研究,這些圓形遺蹟均與天空有關,都是表示天上和天地之間的事項的。
如圓形封土堆、圓形墓坑、圓形白土墊層等是表示天圓地方的天空象徵載體;放射線遺蹟是表示天空星座區域劃分的,即象徵天文的載體;土丘遺蹟是形埒遺蹟,表示天地之間界限的擎天柱的象徵載體。
建築者為了表示或者構建象徵性事項而特意創造了「土偶」這個「不速之客」,用其來壘砌土偶牆遺蹟。
這種土偶牆的象徵寓意深奧,一說是象徵黃腸題湊的載體;一說是象徵「山緣遺蹟」、「八極觀念」的載體等。
這些象徵性遺蹟現象首次在墓葬中被揭示出來,其學術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有待更多學者進行綜合分析研究。
在墓室布局中,墓主人槨室居中,其四周正方向殉葬10人和兩廂式南槨室,構成「十字形」三三制墓底埋藏布局,這種正方向規律性的間隔布局現象,也是一種或兩種以上事項的象徵載體。
目前的研究表明,十字形或亞字形都是表示方位的,是象徵方形大地的載體。
主槨室四方三三制構成12數字和10個殉葬人是表示天地之間的時空概念,是象徵「天干地支」和「十二時節」的載體。
這種墓底象徵大地的十字形與墓上象徵天空的圓形以及天地之間的界際現象,是一個完整的天上人間的社會縮影,它以創造性的實物建築形式構建了一套「事死如事生」的新型葬俗思想體系。
雙墩一號春秋墓出土的鏤空龍耳罍
該墓葬出土的隨葬品豐富多彩,精美的青銅器、彩陶器等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個性特徵,其青銅環鈕蓋鼎、附耳鼎、立耳鼎、上甑下鼎甗、龍形球狀鏤空附耳及鏤空罩罍、方形簠、缽形粗柄斗、龍形飛翎提梁盉、編鐘、龍首石罄、彩陶罐等,構成了一套典型的春秋時代淮河中游地區鍾離國器物群。
特別是青銅器上20餘條銘文的發現,首次為研究鍾離國提供了實物資料。
「鍾離君柏」銘文的發現不僅解決了墓葬屬性和墓主人身份,而且進一步證明了淮河流域曾經存在過鍾離古國的歷史事實。
為研究鍾離國歷史、鍾離王室世系、淮河文化或淮夷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貴考古新資料,起到了寫史、補史、證史的重要作用。
該墓葬的發掘揭示了淮河流域鍾離國墓葬獨特而神秘的文化現象,其內涵豐富、寓意深刻,為探索古代喪葬史和墓葬類型學以及地域葬俗文化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其罕見的圓形墓坑結構和複雜的遺蹟現象創造了墓葬新類型,為今後的墓葬研究提出了新課題。
其研究成果對考古學、歷史學、民族民俗學、天文學、宗教學、建築學等學科,以及淮夷文化、東夷文化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海軍
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網|社科電視 學術新媒體分享平台
河北黃驊出土110余座戰國瓮棺葬 戰漢時期郛堤城用途成待解之謎
新華社石家莊10月7日專電(記者王民)河北省黃驊市今年5月首次在郛堤城遺址附近發現瓮棺葬後,經過幾個月持續發掘,目前已發現瓮棺葬超過110座,墓葬形制與規模均為全國罕見。考古發掘現場遍布大大小小...
陝西老農耕地從不長莊稼,後在地下發現一帝王之墓,出土重要文物
陝西老農家中有一塊奇怪的地,地里一直長不出莊稼,哪怕天氣風調雨順其他地方都是大豐收,就唯獨那塊地方不長莊稼。老農費盡心思都沒能找出不長莊稼的原因,後來他朋友為他介紹了一名考古學家,找出了一個原因...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6年度考古工作匯報會(上)
2017年1月12日-13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鄭州組織召開2016年度考古工作匯報會。本次匯報會以「田野考古工作新發現、科技考古與科技保護新成果」為主題,以現場講演PPT和展板展示兩種方式...
十年了 六安王陵區保護工程進展緩慢
安徽商報 合肥網 無線合肥訊 十年前,當六安雙墩漢墓第一代「六安王」劉慶的主棺被成功吊起時,原本不起眼的小村落引起國內文化界、考古界的關注。此後,考古部門確定此地是西漢「六安王」家族的墓葬群。未...
蚌埠春秋墓主人是鍾離國君 發掘情況首次披露
春秋大墓出土「最古創傷藥」蚌埠雙墩春秋墓位於蚌埠市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南距淮河約3千米。20世紀70年代,雙墩春秋墓的這片土地曾是某雷達部隊駐所修築的防空設施,兩座古墓的封土部分遭到了嚴重的破...
春秋大墓千年謎團精心設計:墓口如麥田怪圈
五色封土、圓形墓坑、放射線遺蹟、圓錐狀土偶……經過19個月的考古發掘,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境內的蚌埠雙墩1號墓葬開啟了一個「從未見過的新文化現象」,對墓葬考古發掘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