刖人守囿:背刻燕子的奴隸啊 你是否依然有一顆自由飛翔的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前111年,是漢朝的元鼎六年。

這一年,46歲的漢武帝劉徹進入人生的盛年。

兩年前,他到黃河和汾河交匯的汾陰脽(位於今山西萬榮)祭祀了后土,並命人擴建汾陰后土祠,定為國家祠廟。

兩年後,他為北征匈奴的事再次進入晉南。

途經左邑縣時,他突然接到官軍攻破南越國的勝利戰報。

傳五世、歷93年的趙氏南越至此歸漢,大喜之下,劉徹當即改「左邑縣」為「聞喜縣」。

當時,正是明媚的春天。

1989年5月,聞喜的又一個春天,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數名考古隊員進入聞喜。

他們到達的地方,是一個叫「上郭」的村莊。

從1974年開始,這已是第5次考古發掘。

在村北一處打麥場,他們收穫了喜悅:七個月的發掘,共發掘兩周時期墓葬36座,發現927件各類文物。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叫「刖人守囿車」的青銅器。

這是古代貴族時時把玩的一個青銅玩具。

這是一段被殘肢的奴隸看守王族苑囿凝固的殘酷時光。

它甫一面世,就引起巨大的轟動。

▲刖人守囿六輪輓車.西周

高:9.1厘米

長:13.7厘米

寬:11.3厘米

1989年聞喜縣上郭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晉國霸業」展廳

1989年,一個註定無法忘記的年份。

8月30日,上郭村北口,編號為「89WSM7」的墓葬。

已經到了清理墓底的時候。

本來,這裡位於村口,出土什麼東西,都逃不過村民們好奇的眼睛。

但那天,恰巧是縣城趕集的日子,村民們大都去了15公里外的縣裡。

空空蕩蕩的考古工地上,只有工地負責人、考古專家張崇寧和兩個技工、兩個民工。

這是一處豎穴土坑墓,墓內有一棺一槨,均已坍塌,人骨架也朽盡。

清理,慢慢進行中。

突然,一件造型奇特的青銅器出現在張崇寧面前。

這是一輛六輪小銅車,體積並不大,小巧到可以放在手掌上。

小銅車底部朝上,車門、車蓋均已銹死,一個車輪掉在一邊。

細細清理,圓眼尖喙的小鳥、頑皮可愛的小猴子、振翅欲飛的鳳鳥、俯臥休憩的老虎、顧左盼右的熊羆……車上的十餘個小動物漸次露出真容。

車子承載的,仿佛是一座動物園!更稀奇的,是車門上還掛著個小人。

「這件東西太奇怪了」,滿懷驚喜的張崇寧一邊清理,一邊慶幸:幸好村民們都趕集去了,否則肯定會圍過來看稀罕,這件文物的安全可就堪憂了。

自從考古隊進駐上郭村以來,文物販子、盜墓者們也紛紛盯上了這裡,連村民們都每天打聽,看考古隊到底挖出了什麼好東西。

考古隊在上郭村租了一戶小院,房東在縣城工作,家中平時沒人,考古隊員住在這裡倒也清靜。

但院子獨門獨戶,工作期間大家都要去工地,家中沒人不說,存放文物的設備只有一件不大的鐵皮箱,一個人就能搬走。

如何保證文物安全,成了最大的問題。

就在當天,省考古研究所的一位領導去夏縣出差路過聞喜,順路來上郭村找張崇寧,詢問發掘進展。

滿心歡喜的張崇寧把這件「寶物」取出來。

面對這件不同尋常的青銅器,這位領導也是吃了一驚。

他當即決定,由張崇寧親自攜帶,立刻送往太原妥善保管。

當時,張崇寧已經在發掘現場工作了幾個月,現在要送文物回太原,可自己的工作證和國家文物局批覆的發掘證,卻想不起放哪裡了。

如果帶著這麼重要的文物,又沒有任何證件,怎麼證明文物的來歷呢?如果被懷疑是文物販子,那可真是百口莫辯了。

路過聞喜的領導突然想出個主意,他讓張崇寧一上火車,就去找乘警「自首」,讓乘警妥善保管文物,把自己拷起來,等火車到了太原,再給考古所打電話,讓考古所派人來接。

最終,張崇寧沒有被拷在火車上,因為他的工作證,還是找到了。

於是,第二天,在1989年夏季的熱氣蒸騰中,張崇寧帶著前一天剛剛出土的青銅六輪小車,踏上了駛往太原的火車。

按照當時的職務,張崇寧是沒有資格坐臥鋪的,但這次情況不同,帶著珍貴文物,按規定可以坐軟臥。

他上火車後,便拿著工作證找列車長說明情況,但當時車上已經沒有軟臥了,車長給他補了一張硬臥。

他剛剛坐定,周圍的幾個人便和他閒聊起來,不知怎麼,話題慢慢轉到了他送往太原的文物上。

最後他才知道,原來這幾位都是便衣警察。

每次回憶起這段經歷,張崇寧都忍不住發笑,「如果當時說不清楚這件青銅器的來歷,麻煩可就大了!」

張崇寧緊急帶回太原的這件青銅器,後來被正式命名為「刖人守囿六輪輓車」,位列山西博物院「十二國寶」之一。

這件別致的青銅器物,精美程度和設計之巧妙,超出想像。

青銅小車是廂式六輪車,經測量,通高9.1厘米,長13.7厘米,寬11.3厘米,有兩大、四小共六個輪子。

其造型小巧玲瓏,放在手掌就可以單手托起,不僅能挽環牽引,還能手推轉動。

除六個車輪外,車廂兩扇頂蓋可以開啟。

蓋頂上,嵌有一隻頑劣調皮的猴子作為捉手,提起猴身,便可打開廂蓋。

小猴周邊,圍繞著四隻振翅欲飛的小鳥。

這樣一件小型的器物,採用陰線雕刻、圓雕、透雕等多種技法,居然聚集了多達20多個動物形象。

其中,光猴、虎、鳥等立體動物形象就有14個。

構思奇特、造型別致、栩栩如生的構件,可以活動的部位多達15處。

修復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頂部的小鳥內部有一個可以轉動的頂針裝置,只要用嘴一吹,這幾隻小鳥就旋轉起來。

為什麼一個簡易的頂針裝置就能使小鳥自由轉動?

探秘繼續展開,經過一段時間研究,新發現終於浮出水面:當時的工匠在小鳥內部灌了鉛,使其重心向下,最終落在下面的頂針上,這樣上輕下重,旋轉起來自然非常靈活。

後經專家考證,這四隻小鳥,應該就是我國「候風儀」(又名「候風烏」)的老祖宗。

仔細端詳這件精緻的器物,考古人員的目光,最終落定在站立於小車左側門扉的小銅人身上。

這是一個頭戴尖帽、失去左腳、右腿站立,手拄拐杖的裸體小人。

他右手緊緊抓住門閂,門栓從右臂腋下穿過,可來回穿插,控制門扉的開閉。

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當時無休止的戰爭中,他是一位在戰場上傷殘的士兵,還僅僅是一位普通的殘疾人?

專家查閱了大量資料,他們終於在古籍《周禮· 秋官· 掌戮》中找到了相關記載。

但查到的文字帶著濃濃的血腥味。

《周禮· 秋官· 掌戮》記載,當時有五種刑戮。

其中,「墨者使守門」,是讓受了面額刺字之刑的人守城內的門戶;「劓者使守關」,即被割掉鼻子的人到王畿遠處守關口之門;「刖人使守囿」,即讓受到鋸足刑戮的人,守動物苑囿之門。

「刖刑」即斷足,是砍掉受刑人左腳的一種僅次於死刑的殘忍刑罰。

囿即苑囿,是古代帝王、貴族飼養禽獸的園子。

這句話意思是說,讓受過刖刑的人看守飼養著禽獸的園子。

在中國古代,有許多殘酷的刑法,如墨、劓、刖、宮、大辟和臏刑,戰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孫臏就曾被龐涓陷害,處以去掉膝蓋骨的臏刑,故稱孫臏;《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則受過宮刑,肉體和心靈都備受摧殘。

這件聚集了猴子、鳳鳥、老虎等動物的青銅器,仿佛就是一座微縮的囿苑。

它不但說明青銅斷腿小人是一個被施加了「刖」刑,替貴族看守園囿的犯人或奴隸,更印證了西周時確實存在「刖」這種殘酷的刑罰。

古籍中有不少關於刖刑的記載,最著名的要算「履賤踴貴」的故事。

故事是說,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景公施行暴政,濫施刑罰,百姓因為一點兒過失,就被官府砍掉了腳,成為殘廢,民眾怨聲載道,朝中大臣因為懼怕齊景公的暴虐都不敢直諫。

齊國宰相晏嬰看在眼裡,總想找機會勸說齊景公。

晏嬰的家住在鬧市,房子陳舊,地勢低洼潮濕,周圍都是商家,非常吵鬧。

有一天,齊景公對晏嬰說:「你身為相國,卻住在地勢低洼的老房子裡,又是鬧市區,每日叫賣聲不絕於耳,我心裡很過意不去,在僻靜的地方給你蓋了新房子,你快搬過去住吧。

晏嬰笑著對齊景公說:主公的好意我領了,但家我不能搬。

齊景公感到不解,問道:你為什麼非要住在這低洼的鬧市區呢,難道有什麼好處嗎?

晏嬰回答:家住在低洼的居民區,可以親身感受平民的疾苦。

身處鬧市,可以了解市上的行情。

齊景公又問:那你說說市上什麼東西最貴?什麼東西最賤?

晏嬰不假思索地回答,自然是履賤踴貴了。

履是普通人穿的鞋,踴是受過刖刑的人穿的鞋,一說就是「義足」。

晏嬰趁此對齊景公說:國家濫施刖刑,很多人稍有過失就被砍掉了腳。

被砍腳的人多了,就造成履賤踴貴的現象。

被砍掉腳的人大多是青壯年,失去了腳就失去了勞動能力,這樣對發展生產不利。

更嚴重的是,一旦別國來侵犯,他們不能上戰場殺敵,那麼,誰來保衛國家呢?

晏嬰的一番話讓齊景公恍然大悟,下令廢除了刖刑。

▲清代類似刖刑的刑罰

聞喜上郭墓地發現的刖人守囿輓車,再現了春秋時期,貴族和奴隸天差地別的地位和判若雲泥的生活。

這件精巧的青銅器,不論鑄造工藝還是機械製造水平,都堪稱西周時期青銅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但它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專家研究得出的結論,印證了貴族的奢靡和奴隸的悲慘:它是一件貴族的把玩器,或是貴族收藏珍貴小飾品的珍寶盒。

它也被稱作「看器」——考古中,這類專供玩賞的小型青銅器時有發現,精緻,小巧,器形多樣,有的還有銘文——但刖人守囿車,當之無愧是所有同類器物中最為華美的一件。

但華美的後面,是斑斑血淚。

我注意到,在「刖人」背部,有一隻單線條刻的燕子圖案。

燕子的故鄉在北方,北方色玄,因此,古時把它叫做玄鳥。

我不知道那位高高在上的貴族,為何要把一隻燕子刻在遭受刖刑的奴隸背上。

難道,是為自己享用的苑囿再增加一種鳥類?或者,是為了在這位奴隸身上故意打上一種表示占有和隸屬的烙印?

而我更願意一廂情願地相信,這隻燕子,寄託了刖人渴望自由的希冀,一種對不公命運的內心反抗。

背刻燕子的奴隸,守在王的苑囿門口;

背刻燕子的奴隸,一隻腳已被王砍斷;

背刻燕子的奴隸,肉體和精神繼續被王家摧殘;

背刻燕子的奴隸,侮辱之上,再添一重新的侮辱;

背刻燕子的奴隸,軀體被殘肢,精神被踐踏,你的內心,難道還渴望像燕子一樣展翅飛翔?

圖片:山西博物院

線圖: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李夏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廣州發現大型先秦古墓群出土千件文物

這是廣州增城浮扶嶺大型古墓群發掘現場(1月30日攝)1月30日,考古工作人員展示廣州增城浮扶嶺大型古墓群發掘出土的青銅器廣州增城浮扶嶺大型古墓群發掘出土的文物(1月30日攝)廣州增城浮扶嶺大型古...

長沙發現西漢貴族墓 形制與馬王堆漢墓相似

新華網長沙9月16日電(記者明星)記者16日從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15日夜在長沙市開福區瀏陽河小學工地現場,挖土機意外挖出一座古墓。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聞訊迅速趕到現場,從挖出的土堆中...

中國最早的「車模」| 西周 | 刖人守囿車

1989年的一天,時任聞喜上郭村周代古墓葬發掘工地負責人的張崇寧,帶著前一天剛剛出土的一件精巧別致的青銅六輪輓車,匆匆踏上駛往太原的火車,以防這件重要文物在防範措施較差的挖掘現場丟失。剛剛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