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照鏡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鏡子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就像牙膏一樣,放在那裡的時候不引人注意,但如果突然間不見了,那無疑是讓人鬱悶的事情。
《辭海》中說古代的鏡子是以銅磨製,那還是非常奢侈了,畢竟銅在古代是制銅錢的主要原材料,普通百姓就算有這個閒情,恐怕磨起來也是肉痛。
如果把現代的鏡子拿去古代,那也是非常奢侈的東西。
雖然早在隋代人們便開始接觸了從波斯傳過來的玻璃,卻陰差陽錯沒有投入學習進行大規模的生產。
玻璃在那個時代,卻是皇帝才能用得起的東西了。
那古代人究竟拿什麼還做鏡子呢?
《詩經》中《柏舟》有雲,「我心匪鑒,不可以茹」,還有一些詩篇,也提到了「鑒」這種東西,上古時代的人,多以鑒為鏡。
鑒是什麼東西?古代的一種容器,「體形」很大,盛了水,便生就一副「天然」的鏡子樣。
古人「因地制宜」,這「鑒」多是以陶為材質,說穿了,也不過是以陶器盛水為鏡而已。
陶鑒雖好,還是易損,寶貴一點的人家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把這陶鑒換成了銅鑒。
當然,銅鑒是逐漸發展而來,究其年代,要比陶鑒晚了很多。
現代工藝水準要高於古代很多,切銅片也算是現代人的拿手活,但用這種東西做鏡子,那還是相差太遠。
當然,這裡不討論古鏡緣起,僅提一下銅、陶鑒等器物曾作為鏡子被人們使用。
銅鏡的使用在我國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先其在西周、春秋,後來到唐宋、明清,從未斷絕。
直到清代後期,這種東西才被玻璃制鏡取代。
銅鏡雖然退出了歷史潮流,但作為一種工藝品,其紋飾、材質、鑄造、雕刻等等,都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和豐厚的文化蘊藏——就像勞力士一樣,能不能照得出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文化符號和價值,更重要的是,它貴。
古鏡不僅以銅為材質,還有以鐵為材質的。
鐵製品相對於銅製器來講,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但其實一般的百姓也是不用這個的。
布衣人士,或者不拘小節,或者吝嗇錢財,少有在這方面下功夫,畢竟直接照水來得方便,而且效果不見得比銅、鐵鏡弱了。
不過有錢人家自然不會在乎這個,有女兒的人家則更是要「標配」這種東西——女兒家的成天彎腰駝背地蹲地上盯著水面成何體統?
鐵質鏡在我國古鏡中,還是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宋代《博古圖書》對此有所記述。
不過鐵質器未經特殊處理,向來容易氧化,古人受工藝所限,對此可說是無能為力,所以,現代人從古人墓中就算挖到了鐵鏡,做是也就是一個疙瘩,恐怕還是難以辨認。
中國國最早的玻璃鏡,還是外國傳教士帶過來的。
不過真的發展起來,還是在清代初期。
這種鏡子,造價雖低廉,效果卻是堪比「柔光雙攝,照亮你的美」,遠較所謂銅、鐵鏡來得實在,自然為百姓青睞。
智慧的結晶:銅器的內涵之美
在拉伯雷的《巨人傳》中有這樣一個離奇的故事。一艘海船在漂滿浮冰的洋面上顛簸行駛,面臨著沉沒的危險。突然,船上的旅客聽到一片嘈雜的聲音。聲音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中間還夾雜著戰爭的喧囂與咆哮。號...